第 127 章 登長城(1 / 1)

始皇的車架在九原縣停留了幾日便直接朝著長城而去,途中道路確實還算平整。

運糧時為了減少糧食消耗,道路自然是越好走越好的。本來人力運糧就比較耗費糧食,路再難走一點耗費的隻會更多。

沿途車隊還遇見了一支送糧的小隊。

得益於這些年大秦牛羊馬騾的數量大量增加,以前多是靠人力推車運輸的糧隊,如今也能大範圍用上騾馬了。

畜力運輸不僅效率高,速度也更快一些。空出來的人手可以專門警戒周圍流竄的匪徒,降低軍糧被劫掠的風險。

不過邊關這邊的匪徒還是比較少的,軍隊就在附近駐紮,會隔三差五剿個匪。

邊郡本來就相對苦寒一些,沒什麼好搶的。有追求的山匪都往富饒的地方去了,剩下那些也都是和匈奴一樣不挑的,有的搶就不錯了。

楊端和很有想法。

他認為尋常新兵直接上戰場或許會露怯,哪怕大秦的律法能致使庶民對軍功熱切追捧,也不敢做了逃兵牽連全家。但生理反應是控製不住的,第一次上戰場就是容易畏懼不前。

既然如此,不如把新兵派去剿匪。九原郡的匪徒不夠用,就往隔壁郡也派一派。

先秦時期的匪徒還是挺窮凶極惡的,可以儘可能地磨礪新兵。又因為這些匪徒窮苦沒什麼兵器的緣故,對正規軍隊來說對付起來沒什麼危險。

見過血之後,再上戰場就好得多,剿匪回來還能給他們足夠的時間適應。不像直接上戰場,殺了人心態崩了,連調整的時間都沒有。

大家都覺得這個方法不錯,於是紛紛效仿。

但這種操作有一個問題。

扶蘇無奈地說道:

“隻在自己郡內剿匪也便罷了,邊軍往內地的郡跑,這算怎麼回事?”

一個搞不好,這就是守邊將領圖謀不軌的證據。之前就有禦史彈劾過,奈何始皇帝陛下就是寵武將,任你嘰嘰歪歪也不動搖。

邊郡守將未必不知道這麼做不好,換個帝王肯定一個個都老老實實安安分分的。

可這不是始皇帝在位嗎?陛下不會計較這些小事,所以他們一個兩個膽子大得很。

剿匪也是有軍功的,有軍功為什麼不賺呢。人家自己郡的郡兵不乾實事,那就彆怪他們搶功勞了。

楊端和到底是個穩重的人,一開始沒有囂張到往彆郡派兵“幫忙”剿匪,還是桓齮先動的手。大家觀望了一下,發現陛下果然沒有意見,紛紛效仿。

扶蘇勸父親還是得管一管:

“長此以往,邊郡和內郡要生齟齬的。”

內郡的郡尉自己想不想要這個剿匪的功勞是一回事,你跑來搶就是不對的。

他們這些將軍也不是每個都和人家說好了再出兵,像羌瘣,根本沒和人家說過,直接就派人過去了。

第一個彈劾他們的還不是朝中的禦史,畢竟禦史也沒手眼通天到知道那麼遙遠的邊郡細節

。是那個被搶了功勞的郡尉先給他們郡的郡監打了小報告,郡監再千裡迢迢上折子告狀。

然後朝中禦史就知道了,一打聽,好家夥,這麼多人跟著學,便開始頻繁彈劾這群不安分的武將。

始皇帝原先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

臣子之間有點小矛盾很正常,相鄰的兩郡間也本就容易產生摩擦。禦史那邊就更正常了,什麼小事都愛上綱上線拎出來說。

但愛子既然勸了,始皇也願意聽一聽。

他沉吟片刻:

“這個曆練新兵的法子確實可行,正好郡中的士兵也不怎麼頂用,不如改一改。”

因為六國故地沒有徹底歸心的緣故,大秦各郡其實都有駐兵,由郡尉統轄。遇到叛亂時,郡尉和太守就可以立刻領兵平叛,十分方便。

按理來說這些士兵日常除了操練,沒有叛亂時也該找點正經事做才對。正好轄內有匪徒,剿匪還有軍功拿,為什麼都不乾呢?

主要還是剿匪的收益太低了。

匪徒藏在大山之中,要找到他們並不容易。費儘心思找到了,也就那麼幾個。擊殺後軍功沒多少,賞金一分,每個人到手就一點點。

所以雖然有些郡尉很有責任感,會帶著兵四處剿匪,大部分郡尉還是懶得折騰的。

不僅郡尉懶得折騰,有些士兵也懶得折騰。他們覺得天天在軍營裡操練操練就能吃飽飯挺好的,為什麼要吃力不討好地去剿滅匪徒?

很多士兵並不是就近服兵役的,他們的家鄉離他們服役的地方有些遠。若是為了家鄉,或許就肯出力了。

那麼讓士兵就近服役可不可行呢?

不是有個說法,士兵在守衛自己家鄉的時候,會更加賣力嗎?

確實,很多鄉間自發組成的民兵有時候戰鬥力比屍位素餐的正規軍還強。但也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在家鄉附近參軍有好處必然也有壞處。

其一,家鄉就在附近,倘若有誰意誌不堅定特彆想家,偷偷溜回去會很方便。到時候你要怎麼分辨他到底是真的逃兵,還是單純隻為了回去看一眼?

按照秦朝律法,大概率就是直接當成逃兵處理了。因為他的一時衝動,全家都要獲罪。

其二,一旦叛軍在郡內出現,很有可能就近挾持當地庶民作為人質。

為了保護家人,士兵確實會勇往直前。可一旦家人被敵方抓住,恐怕他們也會極快地倒戈向敵軍。

本來就近征兵,征來的就是六國舊民。結果本國的貴族起兵造反了,說不定都不用強行抓人,父老鄉親直接就跟著貴族一起反叛了。

敵軍頭領是故國的貴族,敵軍士兵都是自家親友,那還打什麼?

所以不僅不能讓這些庶民就近服役,還得送遠一些才行。像楚地這樣不太安分的地區,郡尉手底下的基本都是老秦人。

說實在的,老秦人大多不缺地。家中總有長輩在滅六國時立過軍功,剿匪的那點功勞太少了,根本看不上。

倘若

剿匪輕鬆一些也就罷了,偏偏匪徒很難找。

邊軍為什麼不嫌棄匪徒難找呢?

主要還是因為邊境的匈奴更難找。

匈奴時常隱匿在大漠和草原之中,要追蹤他們的行跡並不容易。然而邊軍作戰時是不會一直固守不出的,擊潰匈奴之後難免要追擊逃兵。

如果連藏在山林裡的匪徒都找不到,那還指望什麼找匈奴?在山林裡尋人總比在漠原裡尋人簡單。

邊軍守將甚至把這個列為了一則訓練項目,是實打實衝著練兵去的。

始皇沉吟片刻說道:

“既如此,日後征來的新兵不如直接交給特定的軍中部門進行訓練。”

其實大秦以前也有新兵的訓練部門。

年輕男丁到達一定年歲之後,第一次服兵役就是去本地的新兵營。這次過去是訓練為主,大概率不會直接上戰場殺敵。

經過一兩年的訓練,服役時間結束,就放歸家中去了。等到下一次服兵役時,才會作為老兵派往前線。

老兵的服役時間也有限,超過一定次數就不會再征他們去服役,除非遇到了士兵人手不足的情況。

可是計劃很好,總是趕不上變化的。

大秦一直到滅六國為止,消耗了大量人口。畢竟滅六國之前,大秦也沒閒著,隔三差五就發動對外戰爭。

到後期都開始在三晉故地征兵攻打楚國了,可見確實缺人。

因此新兵的訓練時間就難免縮短一些,稍微訓一訓,直接派往前線。甚至人手不足時,乾脆就不訓了。

反正上了戰場也能磨練人。

到了天下一統後,之前因為戰亂導致的混亂現狀還是沒有得到改善。大秦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了,有些不是那麼重要的部分便被延後處理。

如今太子提起,始皇帝便想起這一茬。他打算將原本的新兵訓練改一改,就照著這個來。

正好之前的新兵訓練也是在本地訓,那就順手把本地的匪給剿了。

大秦往後很多年,大概率都是在進行對遊牧民族的戰爭。尋人是個很重要的技能,先讓他們在山林裡練一練也好。

扶蘇聽罷點點頭:

“還是父親想的周到。”

這些新兵本就不參與本郡的平叛,哪怕遇到叛亂,跟他們也沒關係。所以讓他們在本地訓練不僅方便快捷,還能非常積極地為父老鄉親剿滅匪徒。

這樣算是儘量發揮了本地當兵的優勢,規避了相應的劣勢。

等到新兵訓練結束,裡頭很多人的下一次服兵役大概率並不會被派去邊郡。

大秦如今國土廣袤,像是楚南那裡的役兵派去北境並不合適。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而且離家太遠也容易惹人怨懟。

所以這些人應當還是會被充入郡中的守軍裡頭,防備各地叛亂。

真正會派往邊塞的,自然還得是離得近的郡縣中人。

但這不代表他們學過的尋人就沒用了。

恰恰相反,這個技能非常有用。

反賊也愛藏匿在山林裡伺機而動,後續戰敗後潰逃也會往山林裡逃,淪為匪徒。

且平叛和剿匪是兩個不同的優先級,給的軍功和獎勵也不可同日而語。讓郡兵去剿匪他們可能不怎麼積極,但是讓他們去抓叛賊他們必然非常主動。

更何況,即便他們一輩子沒遇到叛亂,學習山林生存、追蹤、尋路之類的技能難道就浪費了?

——看看先秦時期的森林覆蓋率吧。

尋常庶民也是很可能不小心迷失在山中的,村中有個懂行的,到時候救人都方便很多。

技多不壓身,學了總比沒學好。

扶蘇提筆將這些內容記下:

“既如此,日後新兵訓練安排特定的將領負責,邊郡就不插手了。他們隻管對外作戰和戍守邊疆就好,也免得總被彈劾。”

始皇頷首:

“待到月氏被拿下,還可以安排士兵去高原上操練。╳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光在大秦境內操練不是很夠用,對付西羌還得去高原特訓一番。

扶蘇於是又補了幾筆。

車中有楊端和派來的副將隨行,是給二位君上做導遊的。此前一直默默聽著君上商議細節,時不時給出一點建議。

他等太子殿下寫完,斟酌著開口:

“軍中時常能發現一些好苗子,隻不過不擅長領兵,當個親衛卻很合適。可,將軍們身邊用不上那麼多親衛。”

並不是所有士兵都會在服役結束後放歸家中的,有一部分表現優異的,會留在軍中任職。

比如能當將領的,留下來統兵了。又比如戰鬥力強悍的,留下來當親衛了。

副將在軍中待久了,他漸漸意識到其實軍中製度有點問題。

優秀的苗子太多,不想個新的法子利用起來,實在浪費。

那種臨時型的役兵似乎心思不在軍中,更盼望著早點歸家。相比起來,一心在軍中紮根的士兵打起仗來會更儘心些。

還有就是士兵經過新兵訓練之後,就放歸了。等隔兩年再服役,之前的訓練不知道還能留下多少印象,不如訓練完直接去服役好。

扶蘇前世也聽韓信抱怨過類似的事情。

他若有所思:

“若將幾次兵役合為一次,新兵訓練結束直接正式參軍。待過幾年服役結束回鄉,便不用再煩惱兵役之事,確實方便一些。”

始皇冷靜地指出其中存在的難點:

“男丁服役時年紀尚小,這個時期學習技能和鍛煉筋骨較為合適。可如此一來,他們大多還未成家,倘若後續戰死沙場,就要斷了血脈了。”

大秦為何把新兵訓練和後續服役分開?就是打著讓他們趁年輕先訓練,然後歸家成親生子,等有了兒女再繼續參軍的主意。

扶蘇聞言吐槽了一句:

“因而大秦寡婦極多。”

剛生下兒女沒幾年,丈夫就因為打仗沒了。自己孤兒寡

母拉扯大小孩,日子可不就難過嗎?

日子難過了,就得想法子好過起來。所以大秦鼓勵寡婦再嫁,唯獨一點就是得把之前生的孩子帶去,不能拋棄。

後世有人揣測始皇帝厭憎二嫁婦人拋棄前夫的孩子,是因為趙姬的緣故。或許有這方面的因素在,但秦國的社會現狀也不能忽略。

二嫁的寡婦帶的孩子大多都很年幼,倘若不以強硬的條例規定母親不許拋下孩子,不知要餓死多少稚童。

幸而很多戰死的士兵生前有積攢下軍功來,能給孤兒寡母分點田地和賞賜。許多家庭就是靠著這個勉勵支撐下來的,不必帶著孩子改嫁後,讓孩子受新婚丈夫的白眼。

這裡頭有個舊事。

當初商君變法時其實和孝公談論過軍功爵製一開始要怎麼施行。

那時說的是讓老秦人留下耕種,招攬三晉之民入秦定居,然後讓這些三晉之民去戰場上拚軍功。

如此一來,耕戰皆能保證,還不用損耗秦人性命。

設想很好,就是這麼多年下來,大家不斷通婚,製度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了。改革家設計的時候是一碼事,後代施行的時候又是另一碼事。

先祖想的是用田地軍功忽悠三晉之民替大秦征戰,結果現在是大家都成老秦人了,大家都想要田地和軍功。

扶蘇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當初遷來的三晉庶民能融入秦人之中,以後整個天下的六國舊民自然也能融進來。

軍功爵製用來當吊在驢子前頭的誘餌很不錯,哪怕以後沒有好地可分了,也可以保留爵位嘛。

軍功爵,不止是分地,還是授爵。

獲得爵位就等同於打破了階級,能躋身貴族行列。哪怕以後軍功不分地了,光是為了賺取爵位,也必然還有庶民肯去參軍的。

所以沒必要全盤廢除這個製度,稍作修改,適應新的大秦即可。

說回新兵營的事情。

服兵役和寡婦的大量出現,是很難平衡的矛盾。

古人注重血脈傳承,不像後世那樣會讓年輕小夥子在軍中待上好幾年,再退役去結婚,或者服役的期間趁著休假相親結婚。

後者要是遇到意外,照樣會大量湧現出新的寡婦來。

大秦的社會福利沒到後世那個程度,要兼顧士兵的征召和男丁的生育及孤兒的教養,太難了。

沒辦法都選,就隻能儘量滿足一件事。

“內郡的士兵大多不會遇到戰事,問題倒是不大。無論是在服役之前成婚,還是之後再歸鄉成婚,都不會影響傳宗接代。”

“唯獨邊郡,恐怕有些困難。除非邊郡不再生戰事,否則總有人員傷亡。”

實際上因為連年征戰,再加上大秦規定男子身高達標(六尺五寸即一米五)就可以成婚,很多男丁都會提前成婚,留下血脈。

所以在服役前,很多男子就已經成婚了。

隨著日後占城稻和各種作物的推廣,大秦庶民漸漸不用

太為餓肚子而發愁。夥食好了,身高隻會越來越高。

屆時哪怕成婚的身高要求提高⒌_[]⒌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或者改為按年齡來算,大部分男子也應當都能在服役之前成婚。

即便有人因為種種緣故沒能在兵役前留下血脈,也可以在邊郡組織相親。

如果隻是邊郡的士兵留下孤兒寡母,人數不算多,大秦可以稍稍提高他們的待遇,幫忙照養一二。

扶蘇轉了轉筆:

“在邊郡和當地女子成婚倒也不錯。”

妻兒都在邊郡,若還在邊郡因軍功分了田,那麼他們很有可能願意留在邊郡定居。

邊郡人多了,以後向當地就近征兵也方便些。

當然,他們不樂意留下也沒什麼。反正邊郡的兵也都是從周圍郡縣征調的,本來離得就不算遠。

既然離得近,安排他們的妻兒隨軍,在服役期間暫時定居邊郡也是可行的。

始皇伸手拿走了兒子手裡的筆。

陷入思緒中的太子下意識玩起筆來,完全忘了他那筆是蘸了墨的。這麼轉得把墨點子甩出去,那可就和上回隻是甩出去清水不是一個概念了。

更何況如今車中還有外人在,要是墨點子甩到副將臉上,他可不知道該怎麼為太子找補了。

扶蘇不明所以地看著父親拿走了他的毛筆,用眼神詢問怎麼了。

始皇把筆放好,沒有回答,而是道:

“方才將軍還提到了另一個問題。”

軍中的好苗子不少,都放歸回鄉實在浪費。

扶蘇迅速接上:

“父親是想組建一支諸如魏武卒的部隊?”

吳起當初在魏國,替魏國訓練出了一批魏武卒。這是華夏古代最早的特種兵了,操練的過程要求非常之嚴格,戰鬥力也極強。

魏武卒的待遇據說極其優渥,曾經是魏國引以為豪的部隊。可惜魏國國君一代不如一代,在軍事上也鬆懈下來,導致魏武卒名存實亡。

特種兵的訓練需要君上放在心上才行。

否則即便底下的將軍有心訓練,朝廷不給下發對應的優待,難道還要將軍自掏腰包補上糧餉嗎?

魏武卒都吃不飽飯,戰死之後家人也拿不到足量的撫恤,以後誰還辛辛苦苦跑去參與那種魔鬼式訓練啊!

扶蘇重新拿起筆記下此事:

“這些還得記在父親的那本祖訓上,免得後世子孫重蹈魏國的覆轍。”

各地訓練新兵時,就可以把表現優異地挑出來了。各地守軍也可以觀察,哪些士兵表現得不錯,可以用優渥待遇留他們繼續在軍中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