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這封協議(1 / 1)

十月的江南,秋意綿長。

深秋殘荷,池塘邊,蕭君澤轉著手中長笛,無奈地輕歎了一聲。

青蚨也十分緊張:“為何魏帝突然要您回去,他是不是已經知道您如今的身份?奴婢願意去襄陽營救您的學生,還請陛下莫要涉險……”

“那倒沒有,”蕭君澤淡定道,“他的脾氣,若是知曉了,必然是來信大罵,斷然不會不動一點聲色,而且……”

而且以馮誕的城府,知道這事,肯定也不會故作不知,既然北魏行宮的消息如故,那麼,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元宏對他一直不歸,產生了相當多的不滿。

“……而且,”蕭君澤輕笑著搖了搖頭,“以他的脾氣,隻是說說而已,不會在我不在時,輕易動襄陽城的安排,畢竟,那個沒落的河陰鎮,對他來說,也是很心痛的。”

青蚨聽不明白:“此話何解?”

“知道襄陽最近一年給國庫提供了多少稅賦麼?”蕭君澤凝視著枯萎的荷葉,“三年前河陰鎮的工坊搬遷時,他本以為會是兩處聚寶之所,結果河陰鎮不但失去了往日繁華,反而成為朝廷亂源,元宏,他是個好皇帝,他是希望治下子民,能安穩富足的。”

所以,這兩年來,雖然有許多勢力垂涎他治下日漸富足的雍州,但元宏卻力排眾議,沒有讓任何勢力過來染指。

“那麼,陛下,您還是要回去麼?”青蚨光是想想這事,就感覺一陣頭皮發麻,“這如何使得,便是奴婢同意,蕭尚書也不會允許的。”

皇位不隻是巨大的權勢,也是枷鎖,南朝的皇帝可不像北朝,能隨便禦駕親征。

“為什麼不去呢?”蕭君澤輕笑一聲,“不來一場讓雙方各退一步的大戰,怎麼來一場時間久些的協定,讓我想要的盛世,早些來臨呢?”

“蕭尚書……”青蚨還想垂死掙紮。

“蕭衍那裡,我會去解釋,”蕭君澤不以為意,“去荊州而已,蕭衍知輕重,此戰若失,南朝便真的國祚短暫了,必須有一場勝利來向朝中世族交代,否則,蕭家這皇位,也難以長久。”

……

蕭衍很快知道蕭君澤想去荊州前線的事情。

在沉吟片刻後,蕭衍歎息道:“看來陛下也心中明了此役緊要,如此,臣願效犬馬之勞。”

蕭君澤無奈道:“我蕭氏一族,自高祖立國至今,不過二十一年,卻一連換了六任皇帝,國中六次叛亂,在天下人眼中,早已天命微薄,若此次江陵再陷,失了荊州,那便是天命已失,怕是朝野上下,都要思索退路了。”

南朝能有什麼退路,要麼向北魏投降,要麼換個皇帝。

蕭衍也是蕭氏宗族的一員,知道自己權利來源,當然願意和蕭君澤一起捍衛這蕭氏的王朝。

同時,南朝世族們也明白這一點,他們也會全力支持即將到來的荊州之戰——失去荊州,不止是會斷掉與蜀中聯係,還會失去南朝賴以生存的長江天險,這是自認為中華正統的南朝世家

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蕭君澤在次日的朝會上,便提議親自前往江陵督戰,以舉國之力對抗北朝南下。

這次,大家都知事情嚴重,讚同聲遠勝過反對,甚至很多老臣看著蕭君澤目光都飽含淚水,說是覺得陛下有十年前的武帝之資。

於是,很快,在世族的支持下,南朝又從徐、郢、揚、湘、江州之地調兵,聚集十萬大軍,前去支援荊州,同時,帶著皇帝本人的南朝水軍開始準備,大船會逆江而上,直奔戰場不遠的江夏督戰……

許多年長的江淮居民,都感覺到陣陣寒意,似乎想起了五十年前,元嘉草草,倉皇北顧之時,那儘成廢墟的江淮諸郡,想到那春燕歸,巢於山林的血腥戰爭。

一時間,長江北岸的許多村落,甚至整村整村地逃入山林,躲避兵災。

-

水軍逆江而上,主要借力於東南風,同時搖櫓劃槳,至於雇傭纖夫拉纖則是多在江陵之上的三峽之地。

江陵之下,長江水流平緩,除了借風帆外,每艘大船皆有數十名櫓手,用人力加速,讓這次皇帝的禦駕親征,倒也沒有多花費時間。

蕭君澤不急,因為元宏那邊的車馬更慢,他要將淮河一帶大軍重新聚攏,帶到荊州,耗費的時間遠在南朝之上。

蕭君澤到郢州之後,元宏甚至才離襄陽的東邊的隨州還有數百裡。

唯一的問題,就是蕭君澤一時半會沒法回襄陽,因為如今的長江兩岸,都有南齊水軍巡邏,很難走水路去,至於陸路,則到處都是北魏的斥候,太危險了。

於是,蕭君澤隻能寫了一封長信,準備給元宏賠禮道歉。

“親愛的宏,當你看這封信時,我已經當上了南齊皇帝——”

蕭君澤不知道怎麼就開頭寫上這了麼一句,旁邊的青蚨正在研墨,隨意瞟到這句話,整個冷漠臉險些裂開。

“陛下!!!”

青蚨厲聲道。

蕭君澤有些尷尬地把信團起來丟到一邊:“哎,青蚨你彆生氣,我隻是寫著好玩,不可能真這樣寫的!彆怕彆怕!”

青蚨胸口劇烈起伏,猶疑地看著蕭君澤,一臉不信。

蕭君澤輕咳一聲:“真的,我沒想亂來,至少現在沒有,我這就換一封。”

於是他又重新提筆,飛快重新寫了一封信。

青蚨伸頭看了看,終於鬆了口氣,警告地看了一眼少年,這才將信用漆封好,拿著前去令人送信。

……

元宏收到從襄陽發來的信時,已經是五日之後。

他的大軍已經兵分三路,從隨州、襄陽、安陸南下荊州,直奔江陵。

蕭君澤的信裡寫了因為南北兩朝都在長江戒嚴,他回來的路實在是危險,但是呢陛下,我在南朝也沒有白來,我勘探了長江諸城地形城防之圖,回頭就給你送過去,到時我親自給你道歉,還會給你講南朝這邊發生的事情,包括那個蕭昭澤的底細,我知道他的大秘密,求您千萬不要動明月和阿曜,他們都是好孩子,無論如

何,孩子是無辜的啊!

“這小子,總算還有軟肋,”

“?_[(”

馮誕在他身後為他披上一件披風,沉默了一下,才輕聲道:“陛下,高車諸部,又有不穩之意。”

元宏放下書信手指一僵,有些疲憊地向後依靠在馮誕身上,閉上眼睛。

這些日子的軍情,讓他的心神損耗嚴重,雖然有徐太醫隨時湯藥服侍,卻依然有力不從心之感,夜間尤其咳嗽難止,每到這時,他總會有時不我待之感,便更想在身體未垮之前,拿下南朝。

畢竟,他的太子還年幼,氣量亦有不足之處,他實在是不放心將這大好江山,交入稚子之手。

“先通傳諸部酋長,此次南下,不會再征調塞北諸部,”元宏想了想,又道,“去將元勰喚來。”

……

隨後,北魏與南朝便開始了新一輪的大戰,這次,元宏心無旁鶩,他戰略目標十分明確,便是拿下江陵。

但蕭君澤南朝將領已經做好定計,借水之勢。

荊州如今還是雲夢大澤的勢力範圍,一到八九月枯水期,連接著長江的雲夢澤會被蘆葦與濕地切割成大大小小的細碎湖泊,且這些湖泊每年都隨水勢變化,不是熟悉地形的人,在這裡很容易誤入大澤,迷失其中。

而北朝雖然大軍壓境,補給線卻十分孱弱,全依賴著這些年蕭衍重新疏浚的楊夏水道。

在淮河一帶戰役中展露頭角的馮道根提議,將在楊水上遊截斷水流,讓楊夏水道乾涸,三十萬大軍的糧草便很難再從襄陽運送而來,這條計策迅速被采納。

同時,蕭衍調派他親信陳慶之帶兩千兵馬,於楊水入漢江的竟陵城襲擊鎮守此地的魏軍,斷掉魏軍糧道。

他們也定下以水軍襲饒魏軍,解江陵之圍。

這個計劃開始十分順利,但因著元宏不遠處督戰,北魏軍居然硬頂著南齊軍隊的襲擾,從不追擊來襲擾的小股的南齊軍,而襄陽城的大船,更是於劣勢中突破南齊水軍封鎖,在北魏軍即將斷糧之際,將糧草送到江陵城外。

而這時,江陵已經被圍近百日,諸軍以老鼠木屑為食,城池岌岌可危。

一旦此地失守,憑江陵與襄陽的犄角,整個荊州都會守不住。

然而,在巨大的壓力下,南朝也爆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南齊大將韋睿借著水軍相助,一夜之間,在江陵城外的河邊,築起一座僅有一面城牆的草城,並且借著草城的掩護,及時將糧草送入江陵城中。

北魏這次終於不能再忍,與韋睿部眾爆發大戰,韋睿詳裝敗退,將元英大軍引入了就近的大羽澤中,然後,便借著最近越強勢的北風,以雲夢澤的蘆葦枯蒿為柴,讓埋伏其中的小隊,點燃了大澤的蘆葦蒿草。

一時間,濃煙蔓天,整個北魏軍軍心大亂,紛紛潰逃,又因不識路途,數部分散,沿途踩踏、毒煙而死者不可計數。

元英手下五萬大軍,僅以身免,楊大眼等部,也損失慘重。

至此,江陵之圍終解,南齊大軍成攻入駐江陵,而楊水出口的竟陵城,則成為了北魏軍北撤的最大的阻礙。

元宏是個能屢敗屢戰的,心態很好,對此次失敗雖然難過,但也調整好心情,準備親自帶兵拿下竟陵。

就在這時,南朝遣派使者,送來國書,表示願意兩軍議和,放北魏大軍北歸,但有些條件,希望與北魏皇帝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