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3(1 / 1)

【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中,許多百鬼都來源於華夏。】

李世民是歎為觀止。

“這日本,真是什麼都能抄大唐的,還能抄了之後改成自己的,真是佩服。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文化嗎?”

連鬼怪文化都抄襲,這種鬼故事不是父母為了嚇孩子隨口一說、文人為了影射某個官員以鬼敘事一寫,就出來了嗎?

鬼怪不自己想還得抄大唐的???

【比如《畫図百鬼夜行上篇·陰》開篇就有關於木魅的繪述:

“木魅,木中精怪也。”】

【木魅的記載最早出現於華夏的《說文解字》:“魅,老物精也。”】

【唐代詩鬼李賀曾寫過一首《神弦曲》,詩中說“百年老鴞成木魅”,白話可譯為:百年老鴞鳥幻化成了精怪。】

李賀:“……”

他好像知道後世人為什麼稱呼自己為“詩鬼”了。

【木魅在日本可歸為付喪神。“付喪”是指老舊的物件因不再使用而被魂靈附著變成了妖怪。比如塗佛、燈籠鬼、骨傘、木魅等。無論是名稱還是成精方式都與華夏的“魅”基本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現今日本傳承的妖怪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付喪神。】

【如,“白容裔”是破舊的抹布年久化成的妖怪;“暮露團”是舊和服化成的妖怪;“雲外鏡”是鏡子曆經百年後化而成的妖怪。還有“瓶長”是祭祀用的酒瓶和花瓶化成的妖怪。】

【“瓶長”是日本古代祭祀時用來裝米糠醬的瓶子,相傳長長的瓶子裝滿了米糠醬就是裝滿了長久的福氣,可以用來祈福。可隨著時代發展,各種祭祀儀式逐漸消失,這種瓶子也被人遺忘了,就化成了付喪神。】

“這不就是物老成精嗎,還叫什麼付喪神,說得好像不是華夏的東西一樣。”清朝,紀曉嵐聽著所謂的“付喪神”恍然大悟。

他的作品裡也有類似的,什麼擀面杖年老成精,門栓年老成精,都是因為年歲太久但是不再使用化為妖怪。

而這些妖怪在華夏自古以來的精怪中非常常見。

《崆峒問答》曰:“人之假造為妖,物之性靈為精,人魂不散為鬼。天地乖氣,忽有非常為怪,神靈不正為邪,人心癲迷為魔,偏向異端為外道。”又曰:“妖則去其人。“其意在於妖是由人造或者人化成的,而是我們說畜生植物是成精,而怪指的是異物。”

在華夏古代典籍的定義中,植物、動物生了靈就是成“精”,物品生了靈就是成“怪”,所謂的付喪神,在紀曉嵐眼中,都是“怪”。

【日本鬼神文化中有大量的付喪神也與時代背景有關係。日本因為地理環境,比較依賴海外貿易,海外運來大量外來物品,搶占了日本國內的市場。老一輩的日本人因為物資匱乏非常愛惜物品,因此借著付喪神的概念來提醒年輕人愛惜物品,這也形成了日本的“惜物”文化。】

趙光義對日本人的這種作法非常欣賞:“

名義上是寫鬼,實際上都是寫人。哪怕是鬼怪故事?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本身也應該起到教化作用。”

就像他讓人修《太平廣記》,也收錄了大量的神仙誌怪故事,但並不是因為自己喜好,是為了教化之功。

比起枯燥的教學故事,神仙誌怪的教化故事聽起來有意思多了,所謂寓教於樂,不正是如此?

趙光義搖頭晃腦,欣賞著面前剛剛成型的《太平廣記》非常得意。

天幕肯定要誇他,這本書集宋和宋以前的唐傳奇、魏晉誌怪於大成,若不是這本書,多少故事都失傳了。

【日本的鬼怪文化不止是受到大唐影響,還有唐時以前的,比如漢朝。】

【“怪哉”是華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怪蟲,最初在漢朝的《東方朔傳》有記錄。】

【宋朝《太平廣記》彙總了許多古代典籍,其中就包括《東方朔傳》。文中記載:“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儘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是怨氣所化,入酒可溶。”這也就是華夏“怪哉”最早的記錄。傳到日本後,鳥山石燕在《今昔百鬼拾遺》中仿照“怪哉”創造了“否哉”。】

“怨氣所化,入酒可溶?”劉徹陰森森看著東方朔:“朕幸甘泉宮時有見到這怪哉蟲子?既然你說有,那就給朕找來看看。”

東方朔:“……”

這讓他去哪裡找,就算真找到了,也不敢真下酒服用啊。

【在世界許多國家有跡可循的妖怪,最出名的要數飛頭蠻。】

【關於飛頭蠻的傳說,最早源於晉代《搜神記》卷十二:“秦時,南方有“落頭民”,其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

【除《搜神記》外,華夏許多古籍中都有關於落頭氏的記載,描述也大致相近。主要是說落頭氏一族在南方,他們頭顱能離開身體飛行,通常在晚上活動然後在破曉時頭顱才回歸身體。】

【比如西晉張華所著的《博物誌》中有記載,“南方有落頭蟲,其頭能飛。其種人常有所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其飛因晚便去,以耳為翼,將曉還,複著體,吳時往往得此人也。”】

【三國時期的吳人萬震所著的《南州異物誌》中記載︰“嶺南溪峒中,有飛頭蠻,項有赤痕。至夜以耳為翼,飛去食蟲物,將曉複還如故也。《搜神記》載吳將軍朱桓一婢,頭能夜飛,即此種也。”】

【明朝費信所著的《星槎勝覽》記載:“屍頭蠻者,本是婦人也。但無瞳人為異,其婦與家人同寢,夜深飛頭而去,食人穢物,飛頭而回,複合其體,乃活如舊。”可以看到,非常豐富了。】

費信:“我的《星槎勝覽》明明寫得是鄭和下西洋後在海外的見聞,怎麼被歸類到誌怪了!”

他二十二歲時,就被選入鄭和船隊,跟隨鄭和船隊一起前往西洋。

從1409年到1433年,費信四次下西洋,在鄭和第三次和第七次下西洋時期,作為遠

航隨員之一跟隨鄭和出使各個國家和地方,親眼見過不少海外國家和地區的狀況。

回國後,費信在1436年著成《星槎勝覽》一書,記錄當時跟著一起經過的40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的諸多狀況。特彆是非洲國家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勝、社會生活、商業貿易、宗教信仰、物產資源等情況,可謂是嘔心瀝血寫得海外見聞書籍,怎麼在後世眼中被歸類在誌怪書籍裡?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海外真的有那屍頭蠻婦人?”費信夫人看過丈夫的書稿,對那筆下各個風俗奇特的海外非常好奇,“你親眼見過?”

看似不經意的一問,讓費信臉色尷尬起來。

良久,他才承認:“沒有,但是當地人都這麼說。”

費夫人露出了然的笑容:“所以,你就人雲亦雲了?”

費信尷尬地點點頭,很快換了新紙鋪在書桌上:“不行,馬歡、鞏珍都在寫海外見聞,他們肯定會嘲笑我的屍頭蠻寫得像鬼故事,不真實。”

1416年,馬歡開始撰寫《瀛涯勝覽》,一直寫到了1451年,足足寫了35年。

1434年,鞏珍開始寫《西洋番國誌》一書,他也隨鄭和下過西洋,《西洋番國誌》一書也是在記錄鄭和船隊所經二十個國家的風土人情。

還有航海醫生陳良紹寫了《遐觀集》、匡愚寫了《華夷勝覽》,都算是費信的同行,寫得都是海外見聞。

但是其他人的著作都是正兒八經的海外見聞,就自己的被歸類在誌怪,費信覺得:太丟人了。

他要考據一下,重新改改,不然都沒臉去見鄭公!

【不隻在華夏,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記載如落頭氏這樣奇怪的存在。它們的傳說相仿,隻不過名字有所不同。比如馬來西亞的龐南加蘭。菲律賓的魔女馬納南加爾。】

費信一拍大腿:“難怪!”

他算是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誤導了,原來海外也有這樣的傳說故事!

他是把當地的誌怪故事當真了!

【另外,在南美安地斯山脈原住民中也有關於飛頭的傳說,傳說它能以耳朵為翅膀在空中飛行,喜歡蠶食頻死之人的靈魂。而這種頭與身體可遊離的怪物,現在最有名的仍是日本妖怪“飛頭蠻”及由飛頭蠻衍生而來的“轆轤首”。】

武曌看向上官婉兒,雖然什麼話都沒說,上官婉兒已然會意。

“陛下,臣會鼓勵民間文人多多創作,誌怪也會有的。”

明明是華夏的飛頭蠻,在海外竟然最有名的成了日本妖怪,這不就是搶華夏的鬼怪文化?

鬼怪鬼怪,生前本就是華夏人,死後也得是華夏的鬼,怎麼能成為那日本的。

武曌微微頷首,有些後悔:“早知道,朕就不應允日本改名,還叫倭寇多好。”

也或者說,那時滿朝文武到處是反對者,日本挑選了一個最好的時機來上貢國書,讓她為了得到藩屬國的支持答應了改名。

“陛下,還有機會。”上官婉兒安慰

道,“上次日本使者趁您喝醉酒提出改名,下一次您也可以趁著醉酒再改回來。”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上位者想改,不願意又如何?

武曌點頭:“婉兒聰慧,此舉不錯,朕記下了。”

【從宋朝開始,鬼怪多了許多說教意味,開始朝著儒家說教發展——嗯,從日本人的吸收來看,很明顯是嫌棄地,一般主要改得就是末尾的說教。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顯然孟子對人性十分了解。】

趙匡胤:“……”

熟悉的味道又來了。

他看向弟弟趙光義,面無表情的模樣讓趙光義全身出現幻痛,好像已經在被兄長的目光毆打了。

【宋朝不止瞧不上武學,也瞧不上誌怪學。】

【從宋朝開始,誌怪學的寫作群體發生了很大改變。】

【首先,這也與統治者的態度有關係。】

漢魏六朝時期,讖緯、方術等神秘知識盛行,也導致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相信鬼神之事;唐朝時期,佛道盛行,對鬼神之事有了各種新的解釋,內容更加豐富;

建國之初,宋太祖登基之始,下詔禁緯書:“懼其惑民誌以繁刑辟。”開始嚴格管控讖緯、方術、天文、地理等神秘知識。

太平興國間,宋太宗又將數百名天文、相術之士“黥面流海島”。從中可以看到統治者的態度,對於神秘知識都是嚴厲的打壓政策;

除了統治者,士大夫階層對神秘學也是否認的。

歐陽修在《正統論》中,主張對“五德終始”這類“怪奇放蕩之說”應“奮力而誅絕之”。而後,在《論刪去<九經正義>中讖緯劄子》中,他又主張應刪去《九經正義》中的讖緯之文,“使學者不為怪異之言惑亂”。

在《新唐書》《新五代史》中,歐陽修對各類神秘知識的否定態度也非常明顯。

歐陽修的態度,代表著當時士大夫階層的主流觀念——在整個宋朝,士大夫階層對於這類神秘知識多是一種排斥、否定的態度。

正因為上層的排斥,宋朝誌怪的創作者主要是平民,與前朝有了很大差彆。

從魏晉到唐再到宋,誌怪創作者的身份階層與地位逐步下移。

從曾經的魏文帝曹丕之《列異傳》、梁元帝蕭繹之《仙異傳》、宋臨川王劉義慶之《幽明錄》、齊竟陵王蕭子良之《冥驗記》這樣的皇室貴族,出身宰相世家的段成式之《酉陽雜俎》、進士出身的牛僧孺之《玄怪錄》、進士出身的張讀之《宣室誌》、進士出身的戴孚之《廣異記》這樣的知名文士階層,逐步下沉到了社會中下層。

伴隨著創作者的階級下沉,誌怪的題材也湧入了更多的小人物,諸如商販、婢妾、娼妓、牙儈、僧尼、落魄文人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洪邁的《夷堅誌》,文中世賢卿大夫,蓋寒人、野僧、山客、道士、瞽巫、俚婦、下隸走卒,各有風采,相當多的故事取材於平民百

姓的市井委巷之說。

【《夷堅誌》為洪邁晚年所著,記載的是傳聞的怪異之事。這部書搜羅廣泛,卷帙浩瀚,為宋人誌怪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內容多為神仙鬼怪,異聞雜錄,禨祥夢卜,記載了宋人的一些遣文軼事、詩詞歌賦、風尚習俗以及中醫方藥等。宋元以來,有不少話本和戲曲都取材於《夷堅誌》故事。】

洪邁其實也屬於士大夫階層。

洪邁的父親洪皓,宋徽宗時期出使金國被扣留15年,矢誌不改,有“蘇武第二”之稱。

洪皓有八個兒子,最出名的就是長子洪適、次子洪遵、三子洪邁,世有“三洪”之稱,與北宋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蘇”齊名。

世傳“一門三丞相四學士”之美譽皆為正一品,說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

老大洪適看著三弟,開玩笑道:“想不到,你竟然也能文名遠揚。”

老二洪遵拍拍弟弟腦袋:“嘿,恭喜恭喜,總算贏過兩個哥哥一回。”

洪邁:“……”

夠了,不就是一個是狀元一個是榜眼嗎,他好歹也是進士出身,用得著一直這麼刺激他嗎!

老大洪適,科舉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師、魏國公,悵然仰天:“哎,我不過寫了四十卷古文字學專著《釋隸》,也不知後世如何評我。”

老二洪遵,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少師、信國公,開始補刀:“我也不過寫了本錢幣學專著《泉誌》,也不過是喜歡金石學,還是比不上三弟的鬼怪有趣啊。”

洪邁:“…………”

在宋朝,流行經史學、金石學,如天幕所說,士大夫階層其實是看不上他的誌怪的。

但是,天幕偏偏就隻介紹他的誌怪。

洪邁咧嘴一笑:“大哥,二哥,彆擔心,也許你們的著作已經失傳了,根本不用考慮後世如何評價。”

洪適:“……”

洪遵:“喲,老三的嘴比刀幣還利害,進步了!”

【洪邁此人生平寫了很多作品,比如文集《野處類稿》、誌怪筆記《夷堅誌》,編篡《萬首唐人絕句》,最出名的就是筆記《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和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齊名,《夢溪筆談》以科學技術見長,《容齋隨筆》則長於史料和考據,被公認為研究宋代曆史必讀之書。】

宋孝宗趙昚非常喜歡《容齋隨筆》:“《容齋隨筆》雖然名義上隻是隨手所寫的隨筆,實則內容豐富,研究深入,我朝大臣應該多多學習。”

沈括饒有興趣:“與我的《夢溪筆談》齊名?可惜,似乎與我不是同一個時代的,這麼有名的書我都沒聽說過。”

洪邁則是揚眉吐氣地看向兩個哥哥:看吧,不止是誌怪,我研究的史學書籍也被誇不錯!

【宋朝還有一本《西山一窟鬼》,大家可能覺得耳熟,這不是金庸先生武俠裡的大俠組合嗎?】

【金庸先生武俠裡許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

,這個“西山一窟鬼”也是,原本是宋朝的一本誌怪,講述吳州秀才經人介紹,娶了嬌妻,收了美婢,日子過得好不愜意。結果後來發現,嬌妻美婢包括媒人、房東等人,全是鬼!武俠裡的十位大俠——長須鬼,大頭鬼,煞神鬼,無常鬼,喪門鬼,笑臉鬼,催命鬼,吊死鬼,俏鬼,討債鬼等,顯然是化用了十位鬼。】

唐朝的家受到啟發。

“鬼怪和大俠還能有關係?”

“彆說,這種用鬼怪名字當綽號的大俠,一聽就陰風陣陣,讓人印象深刻。”

“我大唐的俠女出名,鬼怪也出名,後世都用上了,咱自己怎麼能不用?”

一句話說得眾多文人齊齊附和,各個興起了創作衝動。

有的準備天幕結束後再回去創作,還有的已經等不及,現在就鋪好紙筆,一邊看天幕一邊奮筆疾書,寫得狂草那叫一個潦草,自己最親近的仆人都看不懂。

但是不要緊,自己能看懂就行。

【當然,宋朝官方也有,比如《太平廣記》。不過這其實是一本總集,不算創作。】

【《太平廣記》是華夏古代第一部文言紀實的總集,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

【全書500卷,按題材分為92類,如“神仙”“女仙”“鬼”“精怪”“狐”“感應”“讖應”“名賢”“廉儉”“氣義”“知人”“精察”“俊辯”“幼敏”“豪俠”等。《太平廣記》搜集了許多宋代之前的,其中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比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神》25卷、《鬼》40卷。由此可以看出華夏的傾向。】

【《太平廣記》引用的書籍很多,達400多種。這些書籍大都已散佚,僅在本書內存有佚文,許多六朝誌怪、唐代傳奇作品,全賴此書得以流傳。】

趙光義:???

就這?

他的《太平廣記》雖然是收集前朝的書,但修書也是一大功績,天幕就這麼帶過了?

【但是整體來說,宋朝的誌怪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式微,但是科學、經史學得到了大力發展,更加偏向務實,少了唐人文采斐然、藻繪可觀的想象力。】

不止趙光義失望,宋朝民間的創作者也有些失望。

《綠窗新話》的編者風月主人,低頭看看手中的書,冥思苦想。

他的書寫了大量的人鬼戀愛故事,因為市場上喜愛“風月”,是一本非常風月的誌怪,還比較受歡迎,本以為天幕會提一筆,卻完全沒提,失望中又有些了然。

天幕好像更注重原創,他雖然寫了很多市井鬼怪,但是大部分故事都是節錄或改寫前人誌怪、傳奇、野史筆記而成。

比如《劉阮遇天台女仙》原出《幽明錄》,《玉簫再生為韋妾》原出《雲溪友議》,《崔生遇玉卮娘子》原出《玄怪錄》,《星女配姚禦史兒》原出《異聞集》等等。

“原創,我宋人

難道不能原創?”風月主人突然升起一股拚比心,“不,我可以。大宋以文治天下,我也是大宋文人,必須可以!”

【現在我們來到明清,明清時期,開始有了大家熟悉的僵屍。】

【先說明朝。】

【明朝的誌怪也很有特色,出現了三種類型的彙編。一種是嘉靖年間,彙集了唐朝傳奇的《虞初誌》,裡面也有收錄鬼怪,比如《周秦行紀》、《離魂記》、《東陽夜怪錄》,都是名篇佳作,文學水平比較高;】

【第二種是以王世貞所編的《豔異編》為代表的“豔異”類彙編。“豔”指的是香豔的情愛故事,“異”指的是奇怪不合常理的故事,比如各種鬼怪。在《豔異編》的影響下,還出現了《廣豔異編》、《古豔異編》和《續豔異編》;】

【不過發展到後期,逐漸突出“豔”而忽視“異”,變成了重點以“豔/情”為重心的彙編。】

嘉靖皇帝朱厚熜:“……”

為什麼,每次一到大明,一到嘉靖年間,畫風突然大變!

他好不容易堅持上朝不修道了,大臣們譴責的眼神看得他又想回去煉丹了。

但是一想到繼續煉丹要被罵,朱厚熜還是強忍著不悅,繼續聽著,腦子裡在瘋狂罵文人。

【第三種就是主要以誌怪為編纂主體的《說郛》。】

【明朝的鬼怪比較矛盾。一方面因為明朝以理學為主,鬼怪中說教意味濃重;】

【另一方面,因為朝□□敗,帝王荒淫,明朝自中期開始,社會上流動著對物質的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潮流,社會上性病流行。賣春宮圖、□□的店鋪隨之出現,好男風的習俗盛行。】

【上行下效,“好色”之風蔓延,明朝的“鬼怪”會著重寫“女鬼”的美貌,和男主對“女鬼”美色的心動,後期的交往與唐朝時更重感情與功名不同,更重視“相與歡”,也就是肉/欲/刺/激的層面。】

荊咕放出幾篇作品,套路非常雷同。

一開始是男子孤身一人,在荒郊野嶺、在破廟、在橋上、在雨夜、在老宅子裡,各種地方,豔遇某位可疑女子,或者說是“女鬼”。

然後重點:描述一番女鬼多麼多麼美豔!

交談,拉扯,再次進入重點:寬衣解帶上枕席。

關於如何上枕席,描繪的手法非常豐富:“抵夜同入小閣,遂偕繾綣”、“張目挑之,遂偕枕席”、“延始懼而竟莫能自製,相與歡”……

朱元璋看得雙眼木然。

他已經對後代子嗣的好色無語了。

一個個不缺女人,為什麼還能如此荒淫!

皇帝都沒帶好頭,難怪天幕說“上行下效”!

但是主播也很無語。

荊咕歎氣:【其實咕咕真得很不想再說□□了,這樣容易讓人懷疑主播是什麼不正經主播,隻知道看豔/情。】

【但是,真的逃不過!誰能想到我講個鬼

怪都能遇到這種題材!】

陰嫚公主十分同情:“這個咕咕也是不容易,看這種,又不好看又惡心人。”

嬴政的眉心跳了跳,看向六國之人眼裡帶著深思。

若是六國貴族都是這種好色之徒就好了,他打下六國可能比現在更快。

劉徹看笑話看得很開心:“這明清,嘖嘖,真是比我們大漢差遠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大臣們交頭接耳:“我們還是自己動手寫吧,就像大唐文人一樣,多寫點好的,正常的。”

“不然後世子孫看得全是明清那種,苗子都得長歪了。”

“指望後世子孫不行了,後世文人全抄漢唐的,我們大漢文人不能比不過大唐。”

話說到這裡,文人互卷的氛圍就烘托起來了。

一時間,連什麼政鬥什麼風雅上青樓都沒興趣了,他們有更偉大的事業——寫作!為後世文明延續而寫!為後世子孫洗眼而作!

【要是明朝皇帝能看到,咕咕一定要跟老朱提提意見,彆總是想著約束女性,看看你們大明的男人,簡直憋得要變態了似的,一個個像色中餓鬼,連女鬼都不放過要搞/黃/色,真得是。】

【要纏足,還不如給男人纏。白天抬轎子去朝廷上朝,下朝了抬回家繼續辦公,讓他們沒時間去耍流氓,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像我們現代,工作996,007的,半夜零點還在加班,累得連生孩子的興趣都沒了,直接解決問題。】

朱元璋還真是瘋狂心動。

他自己都加班,官員憑什麼不能加班?

下朝還有時間去狎妓,真是太閒了。

朱元璋陰森森掃過一群大臣,覺得上梁不正下梁容易歪,他要先正正上梁,讓他們忙到沒心思想那門子事。

【明朝的誌怪非常豐富,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也有著《誌怪錄》,侯甸著《西樵野記》,陸粲著《庚巳編》,陸采著《冶城客論》,王同軌著《耳談》,錢希言著《獪園》,都屬於誌怪裡的精品。】

【到了清朝,最經典的誌怪要數蒲鬆齡的《聊齋誌異》,袁枚的《子不語》、《續子不語》,和邦額的《夜譚隨錄》,李慶辰的《醉茶誌怪》,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等等。】

【僵屍作怪的不是明清才有,唐朝時期就有,但是明清是最多的,約有20多篇。】

為了給網友來一點童年的“美好回憶”,荊咕特意放出了熟悉的僵屍畫面。

深山義莊上,半夜棺材自己打開,一個人突然直挺挺地從棺材裡坐起來!

他猛地一腳踹飛棺材蓋,從棺材裡直挺挺地跳了出來。

一身藍色的官袍,一頂黑色烏紗帽,雙臂往前直直地伸著,指甲黢黑一看就有劇毒;唇邊有獠牙,看到活人就咬脖子吸血。

他膝蓋不能打折,隻能直挺挺地跳躍行走,但是一跳如同飛翔,十分快速!

伴隨著熟悉的陰森音樂和僵屍跳畫面,天幕下不同地方響起了尖叫

.

“啊——”

玄燁聽著後宮傳來此起彼伏的尖叫聲,有些頭疼。

再往前看,已經有大臣直接嚇暈了過去。

是的,男人們礙於形象沒有尖叫,但是在那僵屍從棺材猛地跳出來時,恰好身後一名藍袍官員拍了拍那位大臣的肩膀,大臣回頭一看,差點以為身邊也有僵屍,當場嚇得昏倒了。

玄燁一邊吩咐太醫救人,一邊突然覺得大殿氣氛陰森了起來。

再看面前的官袍,十分不順眼,尤其是藍色!

【我們現代常說,為什麼主要看到的僵屍是清朝僵屍?】

【根據清代袁枚在《子不語》記載:僵屍可以分成八個晉級過程: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遊屍、伏屍、不化骨。】

【僵屍剛開始屍變,臉色發紫,即“紫僵”。幾個月後,可以升級成一隻長滿白毛的白僵。數年之後,飽□□血的白僵渾身脫去白毛,長出黑毛,升級為“毛僵”。跳得可以飛起來的僵屍,就是花了幾百年時間修煉而成的“飛屍”。我們常見的僵硬地跳躍行走的僵屍形成時間大概是100-500年。那麼根據香港電影出現時間倒推,剛好是清朝年間。】

袁枚哈哈大笑:“不錯不錯,十分有道理。”

隻不過,他這個老祖宗有些倒黴。

現在看了後世的僵屍,回頭還得看大清的官員,讓他有些不想面對。

尤其是晚上!

【蒲鬆齡的《聊齋誌異》中,“屍變”就是非常經典的僵屍詐屍。】

【《聊齋誌異》是華夏古代誌怪的集大成者,有著“空前絕後”的美譽,在海外流傳非常廣。】

【日本江戶時代的上田秋成非常喜歡,著作的《雨月物語》被譽為日本怪誕文學的最高傑作,被稱為“日本的《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流傳到日本後,不少作者模仿和改寫。比如1786年都賀庭鐘改編了《聊齋誌異》中的《恒娘》篇,1792年森島中良發表的作品《凩草紙》共9篇作品,其中有7篇是仿寫的《聊齋誌異》;】

【還有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酒蟲》《仙人》等作品取材於《聊齋誌異》,太宰治、火野葦平、小山內薰等人都曾創作《聊齋誌異》的翻案。日本站後“第三新人”派旗手作家安岡章太郎代表作《私說聊齋誌異》就是對《聊齋誌異》和蒲鬆齡的再創作。】

蒲鬆齡笑眯眯一邊喝著茶,一邊搖著蒲扇,面前簡陋的茶桌上放著紙筆,對面坐著一位講故事的老農。

“先生,天幕在說你,那些日本人都模仿你的作品寫作咧。”

蒲鬆齡心情很好,雖然科舉上一生無所成,但是自己喜歡並且為之傾注心血的得到了如此高的評價,讓他覺得這一生沒有白白虛度。

“是啊,他們算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子,不拜師就偷師。”蒲鬆齡故意說著,老農,還有茶館裡其他客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起日本人的行為起來。

蒲鬆齡的心思卻已經不在茶館裡,已經飄到了幾千年後,仿佛看到了那一個不分國彆都喜愛自己的世界。

想到這裡,蒼老的臉上笑開了花……

【以上隻是講解比較經典的誌怪,華夏古代的誌怪各朝各代都有很多,遠遠不止這些。】

【可惜。】

熟悉的兩個字,再次讓古人齊齊心裡一跳。

【我們能看到,原本華夏自先秦以來,神仙鬼怪文化從未斷絕過,各朝有各朝的特色。】

【到了華夏近現代以來,代表了古代人詭譎想象與智慧的妖怪文化,在“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和科學、唯物主義的鉗製下,已逐漸隱退沉寂了。】

【但是日本對待妖怪文化的態度與華夏幾乎完全相反。】

趙匡胤有點心虛。

這種排斥神鬼誌怪文化的觀念,不會又是宋朝的鍋吧?

但是宋朝除了上層不喜歡,民間寫得也挺多,不算吧?

【日本在經曆了繩文——平安——室町——江戶——近現代幾個時代的發展後,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妖怪文化”。】

【19世紀90年代,井上圓了發起並成立了“妖怪學”,日本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把妖怪作為一門學問加以研究的國家,日本妖怪學也開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

蒲鬆齡猛地回神,蒼老的眼裡放出精光:妖怪學!

是啊,《紅樓夢》都可以有紅學,他的《聊齋誌異》為什麼不能有妖怪學!

明明華夏自己有這麼豐富的妖怪文化,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妖怪學!

【除了傳統的純文學創作外,京極夏彥等家將推理和妖怪元素結合起來,使日本的妖怪形象通過的演繹得以升華和加深,這樣一來,妖怪不僅拓寬了日本妖怪文學的範疇,更推動了妖怪文化的發展。】

【到了新時代,在電影、動漫、遊戲等新載體的推動之下,妖怪文化成為了日本的“名片”,在各方面發力。】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等動畫片裡,不斷出現童話般美好的神靈妖怪世界,讓人心生向往;《夏目友人帳》《滑頭鬼之孫》等動漫在中國90、00一代深受喜愛等;還有各種遊戲,讓日本的鬼怪廣為人知。】

【日本妖怪文化與多產業多領域的結合使日本妖怪走向了大眾,走向了市場,走向了世界,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文化價值。】

在妖怪電影上映的時候,大量的黑頭發、黃頭發的觀眾熱情地買著電影票進去觀看;

離開電影院,看到了與電影中一模一樣的妖怪周邊,大方地掏錢購買;

在家中看到鬼怪動畫片,一邊吃飯一邊沉迷地觀看,看到需要收費的VIP,毫不猶豫充值,看到喜歡的角色出周邊,再次掏錢……

還有遊戲,為了喜歡角色的一套好看的皮膚,再次掏錢……

.

“原來這鬼怪都有這麼多人喜歡?”

陰嫚公主大為震驚。

她覺得自己算是很能接受新事物了,但還是沒想到那種奇形怪狀的鬼怪都有人買回家,雖然小了很多,但是有的分明就是骷髏吧!!!骷髏也能買回家的嗎!!!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們都不怕嗎?”

“連兵馬俑都能放在床頭,有什麼會怕?”嬴政至今仍然忘不了,自己陵墓中的兵馬俑出現在酒店臥室的每個角落時的那種衝擊。

陰嫚公主:“……”

扶蘇同樣被震撼的不輕:“後世還真是百無禁忌。”

李斯微微一笑:“陛下,若是大秦的鬼怪也能賣出那麼多錢,臣也喜歡。”

嬴政反應非常迅速,立刻拍板:“先做一批兵馬俑玩偶,賣到民間試試!”

天幕幫兵馬俑打的廣告,不借此功夫給國庫掙掙錢白白辜負了天幕的好心。

【我們的鬼怪文化從先秦時代已經誕生,卻因為儒家提倡“子不語怪力亂神”,而被越來越不重視,最終被列為封建迷信,被日本重視,成為了日本的代表性文化,不僅在海外賺了大筆外彙,還賺走了華夏的人民幣。】

劉徹痛心疾首:“這是我大漢的錢,我們浪費了多少錢!”

這都是他打匈奴的錢,竟然坐擁寶山而不自知!

“日本人不是喜歡鬼怪嗎,裡面的玩偶,還有書籍,多寫點,去日本換銀子,不是,黃金!”劉徹的眼神精準地落在東方朔身上,笑得第一次這麼熱情,“曼倩,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你不是這麼喜歡編排鬼故事?那就好好寫,天天寫,一邊寫一邊給大漢掙外彙。

東方朔:“……”

愛好變成工作了,痛苦!

但是一想起日本豐富的金銀儲量,東方朔快速回血:“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這些原本是我們華夏自己的鬼怪文化啊!】

“這些原本是我大唐的錢啊!”

李世民怒拍大腿:“日本人用我大唐的鬼怪賺錢,問過我大唐祖宗了嗎?沒有!”

“既然沒給錢,那我們自己去拿回來。”長孫皇後微微一笑,從善如流地接下去。

這一個“拿”字,就用得極妙。

李世民握住長孫皇後的手:“觀音婢說得沒錯,大唐自己去取!”

那些布偶、雕塑啥的,欺負大唐人不會嗎?

大唐人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