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4(1 / 1)

【我們能看到,文化武術科技醫學等各方面,每次到了宋朝就是一個急轉彎。有的轉的更好,有的轉的更差。】

趙匡胤尷尬捂臉,然後很快自我安慰:不是我的錯,是趙光義的!

然後,開始了熟練地打弟弟。

趙光義嚎叫:“我也有功勞!我也有政績!我的文治明明做得也很好!”

聲嘶力竭,但是趙匡胤單純想打,根本不管他怎麼嚎叫。

大臣們已經對此頗為習慣,反正打不死也不會打死,就當看戲了。

【科技與醫學上,宋朝已經崇尚實務,達到了巔峰。文化看似寒門子弟機會更多,文人名士更多,實則思想束縛也越多,也導致精品更少。】

【這也就是咕咕所說,文化盛世,隻有大唐一朝。】

宋朝因為發達的出版行業和印刷技術,其實文人的、筆記等出版物很多,誌怪也不止荊咕所介紹的那些,非常海量。

但是,精品很少。

就連《夷堅誌》作為宋朝誌怪的佼佼者,在後世更多的是作為研究宋朝生活和曆史社會的資料,文學價值上是有質疑的,被認為不如唐傳奇。

其他的誌怪還有許多改造和沿用唐朝傳奇設定或者劇情的,文學價值不大,這也是荊咕沒有詳細介紹的原因。

對大唐文人來說,雖然值得驕傲,又覺得有些心酸。

“怎麼後世人越來越差了?”

“文以載道,文道不昌,國何以哉?”

“越來越閉塞,難怪最終走到了閉關鎖國!”

現在看來,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閉關鎖國似乎不是偶然,是一種必然了。

“帝王為了自己的統治大權不斷集權、不斷打擊相權和文人。沒了外界的威脅,內部刺頭都按下去,看似大權平穩,實則一潭死水。”

已經退休的宰相張九齡在家中,對著自家親眷才能肆無忌憚的評價。

“哪個帝王不想獨掌大權,但是獨掌大權並不是什麼好事。”張九齡對著長子張拯和次子張挺諄諄教誨。

他是開元盛世最後一位名相,曾身居高位,親眼見過皇帝如何打壓世家和相權,自然懂帝王的心思。

張九齡在世時多次上諫,提醒李隆基提防安祿山,甚至斷言“安祿山必反”!

但是李隆基不以為意,自以為帝王心術大臣不懂。

等到張九齡去世,沒多久,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後悔不已。

現在天幕提前告訴了張九齡李隆基帶來的安史之亂,張九齡回憶起帝王的種種做法,完全不意外。

但是讓張九齡評價李隆基,他傻嗎?

從來不傻,反而太過聰明,玩弄權術,最後把江山給玩沒了。

張拯:“那明清,宰相、丞相通通沒了。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明朝有文官集團,結合背後的鄉黨、書院集團,來對抗帝王,帝王用宦官來製衡文官集團;

清朝有什麼?

張九齡沒有聽到任何一位清朝的名宦,也聽到天幕說明朝是最後一個太監掌權的朝代,足以說明,清朝帝王是獨掌大權。

但是帝王獨掌大權也意味著,一旦帝王昏庸,會導致國家徹底顛覆!

【秦漢時期造紙術印刷術還沒發明,文化的傳播就跟不上,書籍還局限在貴族階層;】

【元明清以後,統治者不斷地局限,控製,以致於我們能看到後面朝代的文人都在吃唐宋文人的“回鍋飯”。】

【這並不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喪失了自己創造性的文人,也喪失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所以我們不僅能看到宋元明清的文章詩詞收到了很大的局限,不斷地在引用唐人的作品,也能看到許多題材開始消失——那就是地理誌方面,對異域的探索。】

天幕放出了眾多的博物方面的書籍對比。

宋朝以前,對於異域的書寫是一個重要題材,這也是華夏先民對於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的表現。

從先秦時代的《山海經》,兩漢時期的《博物誌》,大唐的《酉陽雜俎》等等,除了這些景點還有大量的其他地理或者博物方面的描寫。

北宋無名氏有《廣物誌》,南宋李石有《續博物誌》——從書名就能看出來,是模仿的前人所作。而且也是從宋朝開始,文人著作開始使用筆名,或者說“化名”,完全不留真名以求安全。

《廣物誌》已失傳,布置內容。《續博物誌》雖然聲稱繼承《博物誌》,實際上內容斑駁雜亂,作者李石主要是抄襲宋朝以前的書,尤其是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宋朝之事較少,並沒有太大的價值。

宋朝一些比較有價值的異域書籍,比如沈括的《熙寧使契丹圖抄》、朱彧的《萍州可談》、趙汝適的《諸蕃誌》,更多的是根據作者的見聞來記錄異域山川、風俗人情、動植物產,比較客觀,真實,雖然作者們自稱是繼承了地理博物的傳統,從想象力來說差距非常大,更接近旅行筆記。

【不是說旅行筆記不好,重點是我們能看到,當思想受限,人的想象力被束縛後,各方面都會受到局限。】

【當宋朝占據主流的文人對外界缺乏了好奇心,那麼偏安一隅後依然可以“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也就不足為奇。】

歐陽修皺眉,還是不太能接受:“學者不應為怪異之言禍亂。”

他不僅不喜歡誌怪,也不喜歡這種虛幻的博物地理圖誌,在他看來,根據真實見聞創作的旅行筆記不是更實用更真實嗎?

宋末著名儒學教授劉塤,也是負責教育的學正,一生研究儒學和理學,非常深入。他從科舉和理學研究的角度出發,隻覺得寫虛構的書籍是浪費時間:“讀書人應該以經義、文史為正統,這些荒誕無稽、虛幻縹緲之事於科舉無益,何必去浪費時間?”

但也有人,比如鄧復,非常喜歡段成式,非常敬佩唐朝文人的博學:“考其論撰,蓋有書生終身所不能及也,信

乎其為博矣。”

“可惜,論博學,我宋人大大不如!”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宋朝不再書寫對異域的想象,也有現實因素的局限。】

【一是因為周邊異族政權的阻隔,通往域外的陸上通道被切斷;二是由於市舶司的製度管製嚴格,宋人出海、番商入境或者進入內陸都受到諸多限製,嚴重局限了宋人的異域降溫,也使得宋人更關注內心世界。】

北宋泰山學派創始人石介大筆一揮,寫下《中國論》:“人道悖於中,國不為中國矣!”

南宋著名經學家和湖湘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胡安國吹胡子瞪眼地反駁:“荒謬!蠻夷的文化都什麼需要了解的,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以禮義也。一失則為夷狄,再失則為禽獸,人類滅矣!”

宋朝雖然是半壁江山,但是文人的自尊心比四夷臣服的大唐人顯然敏感多了。

他們不僅僅是客觀條件不允許,主觀上也不願意接納。

這一時期的主流思想也不願意接納外來文明,認為除了宋,其餘的文明,比如遼、金、西夏,以及海外,都是蠻夷,不值得學習。

金人雖然戰鬥力比宋強,但還是要學宋的火器製作,還是要用宋的銅錢和絲織品和各種貨物,遼人和西夏人也都離不開宋人的茶葉絲綢,這也讓他們維持住了脆弱的自尊心,依然可以驕傲地抬起下巴,不去看腳下的殘破江山。

【明朝時期有一次例外,伴隨著鄭和下西洋,船隊的水手、醫生和其他官員有不少作品,這也是明朝對海外各國探索的高峰。高峰之後就落到低穀,西方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東方世界進入黨爭,鄭和的航海圖差點都沒了,隨船所寫的作品最終隻流傳下來三本。】

【鄭和下西洋7次,前後時間長達28年,隨行人員無數。其中隨行的航海醫生等人著作了不少重要航海書籍。比如陳良紹所著的《遐觀集》,匡愚所著的《華夷勝覽》,馬歡所著的《瀛涯勝覽》,費信所著的《星槎勝覽》,鞏珍所著的《西洋番國誌》。】

【可惜的是航海醫生陳良紹《遐觀集》、匡愚《華夷勝覽》等等隨船人員著作皆已失傳。剩下的《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誌》成為研究鄭和以及明代中外交通曆史的第一手資料,其中以《瀛涯勝覽》對於15世紀初南洋各國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國王、民俗、物產等紀載詳細,被各國學者公認為三書中最重要的一部書。】

馬歡得意大笑:“哈哈哈哈,雖然大家都寫,但是我贏了!”

陳良紹、匡愚一陣傻眼。

辛辛苦苦許多年寫得一本書,後世直接失傳了,那不就是寫了個寂寞?

費信、鞏珍感到不服。

憑什麼說他們寫的不如馬歡的書有價值?不就是說他們寫得不如馬歡的書好?

費信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缺點在哪裡,對著夫人信誓旦旦:“等我回頭好好改改,改完了肯定比馬歡的好。”

夫人含笑點頭:“都說白樂天寫詩後為了通俗易懂,先要拿給老婦人和小孩

看,夫君不如也試試,除了我,還有老夫人和我們孩子,都可以看看。”

費信深以為然:“夫人說得不錯,古有一字之師,今日大家都是我的一字之師。”

【而且隨著商業發展,出版物繁多之後,還伴隨著抄襲、盜版各種情況。尤其到了明朝被取消出版稅的優勢環境,更是嚴重,當時連醫者家傳的醫學藥方都被人盜版出書,反過來搶占了自家的名聲。隻能說統治者該管的不好好管,不該限製的亂限製。】

“盜版出書,這的確是個問題。”

朱元璋頭疼,本來為了儒家文化的發展才取消出版稅,現在卻發現怎麼問題更大了。

又是□□,又是盜版書、抄襲,這大明的文人,怎麼比大唐的差那麼多?

李時珍一邊寫書一邊撫須,聽到這裡,手一動差點把胡須扯斷:“醫者的藥方都被盜了,這是哪個倒黴鬼?”

“倒黴鬼”萬全,氣得正在祠堂裡拿棍子毆打自己的兒子。

“看看你做得好事!天幕都知道了!”

萬全,原名萬密齋,曾經把藥方傳男不傳女隻傳授給自家子孫。

結果,子孫傳給友人,友人又傳給外人,外人直接寫書出版,還冠了自家名聲。

萬全氣不打一處來,醫書已經印刷出版了許多,他是看到書,追尋原委才知道是自己兒子泄漏的。

“天幕說得對,傳男不傳女不可靠,養一群腦子進水的兒子,遲早要泄密。”萬全把醫書扔在泄密的兒子面前,失望之餘,看向了自己的女兒們。

他斬釘截鐵道:“日後咱家女兒、孫女,還有媳婦們一起來聽課。”

剛剛被打的愧疚低頭的兒子快速抬頭反對:“爹!她們是女子!”

萬全一聽更來氣:“女子也是我萬家的女子!你連外人都能傳,憑什麼不能傳我萬家人!”

兒子磕磕巴巴:“他……他是我友人……他肯定不是故意的……”

萬全根本沒興趣聽他解釋:“現在萬家的醫術藥方改了姓,你滿意了?你是不是要讓萬家所有醫術也跟著改姓你才滿意?”

“爹,我也沒想到……”

萬全直接不看兒子,看向家中的女眷們:“你們跟著好好學,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抓住機會。我給了你們這個機會,不要讓我失望。”

女兒喜不自勝:“是爹爹!”

孫女拍胸脯保證:“爺爺我懂藥草,我也很厲害的!”

兒媳向來聰慧,說話也說得很好聽:“我已經嫁進萬家,生是萬家的人,死是萬家的鬼,定然不讓公公失望。”

萬全心情好受了許多。

就憑她們熱心的態度,比兒子們有出息多了。

“既然現在外面已經有了我萬家的醫術,大家整理整理,寫出醫書,打出我萬密齋名聲來,我就不信我們一個正版打不過一個盜版!”

【清朝是一個彙總的朝代,各方面都是,因為在清朝搞創作,風險真的很大。】

【我們看清宮戲看多了,還以為所有朝代的官員都是那麼卑躬屈膝,奴性十足,皇帝一句“大逆不道”或者“以下犯上”就可以誅九族。但是並不是,隻有清朝是如此。】

【不是所有朝代的官員見皇帝都得三跪九叩,不是所有朝代的官員毫無尊嚴隻有奴性,也不是所有朝代的文人隻會拍皇帝馬屁沒有文人風骨。】

【清朝的皇帝養出了一群史上最聽話的大臣,漢人以成為奴才為榮,但是得到了什麼?】

【得到了國破家亡,得到了百年國恥,得到了華夏文明遭受入侵,華夏民族的文明自信被踩在腳底碾壓!】

玄燁被刺激的拳頭微微握緊。

可是不這樣能怎麼辦?

滿清大肆屠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滿人太少了!太少了!

按清朝官方自己的記載,順治元年,滿清入關時總共20萬。其中滿洲八旗4萬多,還有很多其他民族,蒙古八旗1.5萬人,漢軍八旗3萬餘人,漢族降將孔有德等聯軍2萬餘人,各旗包衣、外藩共計1萬人左右,加在一起號稱20萬大軍。

順治五年,滿洲、蒙古、漢軍、台漢人、滿洲蒙古包衣漢人等加在一起共計34.6931萬;

到了康熙六十年八旗丁冊的記載,滿洲人有15.4117萬男丁,比順治五年增加了9.8787萬。

康熙六十年,滿洲、蒙古、漢軍、台漢人、滿洲蒙古包衣漢人等加在一起共計69.6681萬。

滿洲人,一直比漢人少太多太多,讓每一位帝王都感到不安。

若是開放言論,人心容易被煽動,若是民間起義更多,大清還要不要這漢人的江山!

玄燁眼神陰晴不定,並未立刻表態。

天幕說用活人殉葬影響在海外的名聲,可以改;

讓女子纏足影響生育,可以改;

說重用傳教士容易被騙,可以改,改了滿清官員自己學外語更可靠;

說大清現在的武器落後,火器不如西方也可以學,工匠技術也可以學,這些都能為己所用。

可是開放文人的言論,在明顯比滿洲人更擅長的領域,允許漢人自由發揮,玄燁不確定會不會帶來惡劣的後果。

他陰沉著臉思考著,讓大臣們各抒己見,自己冷眼旁觀,似乎在聽著做抉擇,也似乎早有想法。

【明朝時期的文化入侵是失敗的,但是清朝的文化入侵,相當成功。】

【成功到哪怕到了現在,我們依然在為了反入侵努力。】

玄燁微微抬起眼皮,想要聽聽所謂的“文化入侵成功”是什麼意思。

【華夏曆史上,一直有著“天朝上國”的驕傲,哪怕是咕咕屢次批評的大明,也是。咕咕說過,對外打仗大明沒慫過也沒輸過,你可以說明末官員腐朽昏庸,但是不能說明人是軟骨頭。】

【但是牙鳥片戰爭之後,“天朝上國”的尊嚴被大炮轟炸的一乾二淨,還是連轟兩次,從這時開始發展到了另一個

極端,就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曾經,華夏人看外國人是“紅毛綠眼洋蠻子”,從那之後是“金發碧眼洋大人”。】

【從文明,到審美,各個方面被更強大的西洋文明入侵後全盤顛覆,正是從牙鳥片戰爭開始。】

弘曆冷冷一哼,熟練地舉起馬鞭。

而他的孫子,還年幼的道光皇帝,抱著父親的腰身哀嚎:“阿瑪!阿瑪!瑪法又要打我了!”

弘曆一鞭子對著父子倆一起抽:“何止打你!子不教,父之過,你倆都得挨打!”

朝堂之上響起兩父子殺豬似的嚎叫,還不敢反抗。

大臣們冷眼看著,尤其是漢臣,恨不得自己擼袖子上去也抽幾下。

這滿人是不是覺得江山是彆人的,搶來了怎麼禍禍都行?

一點也不知道珍惜,說割讓土地就割讓,這就是昏君!昏君!

【從體魄上來說,牙鳥片戰爭後,華夏有了“中洋體育之爭”。】

【霍元甲的武館為什麼叫“精武體操會”而不是“精武武術會”?】

【因為當時武術被認為是落後的文明,西方的現代體育才是先進的文明。】

在民國那段各界武林人士興起武術愛國運動時,名字上已經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

比如“中國體操學校”“上海女青年會體育師範學校”“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等等,教學內容其實還是在教授傳統武術,但是都冠上了“洋名字”,潛意識已經在認為還是西洋人的體育運動更高級。

若是按照曾經“天朝上國”的思維來命名,沒準是命名為“胡武術”或者“番武術”——在華夏曆史上,“胡”大多是兩漢魏晉時期由西北陸路引入;“番”係列大多是南宋至元明時期由“番舶”,也就是外國船隻帶入;“洋”則是清朝或者近代引入。

從北邊國家通過陸路傳入華夏的物種,叫“胡某某”。如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後來因忌諱“胡人”,胡瓜更名為黃瓜。還有經典的外來物種,胡蘿卜。

或者是“洋”,比如洋蔥,又叫番蔥頭。它原產於中亞、西亞,由葡萄牙人帶入澳門;洋芹,因為芹是元代時,波斯人從西歐帶入雲南地區,又叫西芹。

【1901年,光緒皇帝廢除從武皇時期創建的武舉製度——論自廢武功,清朝皇帝一個比一個強,你廢中醫我廢武舉,末代皇帝還自己剪辮子,強!】

天幕嘲諷地放出一個豎起大拇指的圖片,上面隻有一個大字:“強”!

那嘲諷的意味幾乎突破天際,羞的清朝皇帝們集體臉紅。

【同樣是光緒皇帝時期,1896年,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向大清發來第一屆奧運會的邀請函,邀請去希臘雅典參加,因為統治者不懂“田徑”是什麼,拒絕了——華夏就這樣錯過了現代奧運,在體育上一開始就落後一步。】

【那可是第一屆奧運會啊!是顧拜旦親自發來的邀請函!】

【從此之後,整個大清,整個封建王朝,都沒有人參加過現代奧運。】

即使不懂什麼是奧運會,但是所有古人已經聽出了天幕的痛心疾首,聽出了奧運會的重要性。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就算不參加,派個探子去合縱連橫也需要。”嬴政不理解奧運會是怎麼樣的活動,但是更不理解清朝皇帝是什麼樣的心態坐著看一群侵略過自己的國家集體搞活動的?

因為害怕就不去參加嗎?

可正因為危險,更得派探子去打聽消息才是,不參加,就不怕再來一次八國聯軍侵華?

“果然是閉關鎖國,哪怕是鴻門宴,也得派人去看看到底是什麼鴻門宴,就不怕是針對華夏的陰謀嗎!”劉邦痛心疾首。

他明知道鴻門宴可能是喪命的陷阱都敢參加項羽的鴻門宴,這後世泱泱大國,人口最多時還破了4萬萬,4萬萬人口都選不出一個能參加奧運會的人嗎?!

“清朝皇帝不能代表我們所有皇帝。”李世民嫌棄那光緒皇帝連累了所有封建王朝。

清朝有機會送到面前,因為無知和懼怕選擇了拒絕,可大唐不懼怕。

李世民想想那個時間,大唐沒機會參加第一屆奧運會,但是為什麼非得參加彆的國家舉辦的奧運會?

為什麼都得聽從西方國家定下的規則?

為什麼西方的一定是先進的,是好的?

李世民想起日本人偷走唐朝的各種文化,說成自己的文化。大唐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有自己的體育活動,完全可以自己舉辦活動,自己來規定規則。

李世民霸氣道:“大唐不參加,大唐自己舉辦!”

【此後,我們為了曾經錯過的機會,努力了幾十年才艱難地跟上腳步。】

【1908年,《天津青年》雜誌,向國人提出了著名的“奧運三問”:

中國何時能夠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

中國何時能夠奪得一枚奧運金牌?

中國何時才能舉辦一屆奧運會?】

【那時的華夏,從曾經的泱泱大國,變成了積貧積弱。華夏人有心參加,卻無能為力。因為,戰火四起。】

1908年,依然是光緒年間。

這一年2月,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獲發明電影放映機專利權。

同樣是2月,清廷授醇親王載灃為軍機大臣。載灃是光緒皇帝的胞弟,也是溥儀的父親,還是大清最後幾年的實際掌權者。1901年,大清戰敗後簽訂《辛醜條約》,根據條約,清政府派醇親王赴德賠禮道歉,載灃也由此成為了出訪歐洲的第一位皇族。

這一年3月,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成立;

同年3月,廣州人發起抵製日貨活動,欽州馬篤山起義。;

這一年4月,倫敦舉行第四屆夏季奧運會,一直持續到了10月31日;

同年4月,河口起義,由孫中山等人策劃的,由黃興發動的欽州、廉州、上思武裝起義,因缺乏後援而失敗。

一年,日本人在遼源設立機關,各處測繪,勾結蒙旗。

同年8月,清廷批準《憲法大綱》。大綱規定,皇權神聖不可侵犯,皇統永遠世襲。

這一年11月,光緒皇帝駕崩;慈禧太後病逝,前後僅隔一天。

同年12月,溥儀被立為皇帝。

當西方人已經進入新時代新社會,在各種新興的娛樂項目、體育活動中儘情享受生活時,華夏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處在歐洲列強的欺辱、日本人的侵略之中,處在滿洲皇室依然為了皇權勾心鬥角、不顧外患隻顧皇位的內鬥之中。

【直到1932年,大清已經滅亡了,國家正值風雨飄搖,劉長春作為華夏的第一位奧運選手參加,而這時期日本人占領華夏,給予了重大的壓力,是排除萬難才抵達的西方。】

起初,國民政府根本不想派人去參加,反而是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為了偽滿洲國的“正統性”,積極地製作國旗和國歌,開始籌備參賽人選。

人民幾番請願,國民政府裝聾作啞。

最後,在民間愛國者的積極協作下,中華體育協會派出專人與全國短跑紀錄的保持者劉長春,以及八百米健將於希渭聯係,《體育周報》也派出了記者采訪劉長春。

出生於遼寧大連的劉長春當時剛剛年滿二十歲,正是一名熱血十足的青年。

在《體育周報》上,劉長春發表了振聾發聵的談話:“苟餘之良心尚在,熱血尚流,又豈能忘掉祖國,而為傀儡偽國左馬牛!”

不久後他又在《大公報》上發表聲明:“我是中國人,絕不代表偽滿洲國出席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但是僅僅有這樣的態度,還是不夠。

日本派遣眼線嚴密監視,企圖讓劉長春和於希渭代表偽滿洲國出戰,於希渭當時身在大連,住宅周圍全被包圍,沒法離開,隻能稱病不出。

劉長春當時住在北京,逃過了偽滿洲國的監視,又在張學良的幫助下才得以順利出行。

劉長春大學時在東北大學就讀體育科,張學良正是東北大學的校長,體育科是張學良特意強調開設的科目。

知道劉長春參加奧運會困難重重後,張學良不僅捐助一千六百美元路費支持中華體協派出劉長春參加奧運會,還專門為英語不流利的劉長春請到了擅長英語的體育係教授宋君複同行。

此行,可謂是用儘舉國之力,籌集的資金、人力、物力前行!

【這一去,很遺憾的是劉長春預賽都沒過。】

【真得是華夏體育不如人嗎?不是。】

【劉長春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在這一次出海之前,並沒有怎麼坐過船。這一次去美國,劉長春乘坐的威爾遜總統號在海上漂了20多天,時間非常緊張。

他29日下午抵達美國,30日參加開幕式,31日開始比賽,再加上飲食不習慣,場地陌生以及沒有訓練,這種慌忙和倉促,哪怕放在現在也是很不利的。】

【但這也足以說明,華夏

在奧運會上毫無經驗。要知道劉長春在國內賽跑是有時間記錄的,成績比他在奧運會好很多。】

“打仗都得勘測地形,這種海外的國際比賽,更得熟悉環境。”朱棣作為靖難成功的皇帝,對作戰地形對戰爭的影響非常有發言權。

所以他再看到天幕上放出的後世紀錄片模擬的當時的景象,看著那茫茫大海上在不熟悉的大船吃著西餐漂啊漂,漂個20多天,一下船來不及好好休息就被當地激動的華人迎接。

海外華人激動祖國終於有人參加奧運會了,大肆報道,中式的煙花爆竹聲聲響起,西式的花環橫幅一個個獻上,親自來迎接和歡迎,還把劉長春接到華人街去參加儀式。

但是在朱棣看來,還不如讓那剛下船明顯很疲憊的青年去好好休息。

這樣的熱情不好拒絕,唯一可以解決的,就是更早一些,比如提前個十天半個月,還可以熟悉場地,就挺好。

朱高熾同情:“又是出海又是飲食,如果水土不服拉個幾天肚子,人都廢了。”

朱棣:“敵人相當於以逸待勞,劉長春是疲憊之軍,失敗了反而不奇怪。”

朱高熾:“???”

他又不管打仗,父皇突然給他解釋這麼詳細做什麼?

朱棣:“所以,大明也得發展體育,不,是武術。充分準備準備。”

朱高熾捂住腰包,面無表情:“爹,沒錢!”

朱棣摸摸鼻子,開始自己想辦法。

奧運會這麼多國家參加,還有這麼多觀眾,假如一個觀眾收取一些門票,豈不是國庫就很有錢了?

大明的武術,還有少林武僧這麼有名,現在全國各地已經有地方上的武術比賽,若是,做一個世界性的武術比賽收門票費呢?

這種比賽,與其去參加彆人的,不如自己舉辦!

【所以,還是得罵清朝皇帝,你這麼會拒絕,乾嘛不拒絕皇位!】

玄燁:“……”

絲毫不意外又挨罵了,想想大清後面皇帝的所作所為,他也很想罵罵。

【文化入侵,往往伴隨著軍事、政治上的各種霸權。】

【體育文化上,美國,或者說歐美白人,就有非常強勢的體育霸權!】!

西羚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