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2(1 / 1)

【說起華夏神仙誌怪,首屈一指的就是《山海經》。】

【《山海經》是在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所編撰的一部能夠儘可能了解、還原原始社會文明狀態的綜合類古籍。全書共十八卷,是一本記載了山川大澤、收錄方國萬物和神怪傳說的上古社會的百科全書。】

【目前各界多方對該書有不同解讀,曆史一般認為是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曆史、醫藥、民俗及民族等方面的內容,也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的描述,其中包括一些海外的遠古山川鳥獸,是一本具有曆史價值的著作。】

現代學者各有不同的研究,比如從神話方面研究,認為書中的誇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禹殺相柳等神話故事不僅僅是神話,很可能是上古時期部族之間的鬥爭與職權關係。

比如誇父可能是一個有太陽崇拜的古代部族,逐日可能是一種祭祀活動;精衛可能是一位負責祈雨的女巫,大禹可能是最古老的水官,因為治水有功稱王後,與相柳有部族鬥爭等等。當然,因為時間距離太過遙遠,隻屬於後人的一種猜測。

還有學者根據《山海經》大量的神話傳說,來研究原始宗教。

比如書中有提到“巫鹹國在女醜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蛇”可能就是“巫鹹國”的信仰圖騰;《大荒西經》提到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

《國語·楚語下》曰:“在男曰覡,在女曰巫。”

先秦時期,“巫”都是女性,可見“巫鹹國”極可能是一個母係氏族社會,十巫可能是國中的十位掌權者。

從一些富含神話色彩的故事中,學者去推斷曆史的真相,也讓《山海經》有了曆史意義。

此外,《山海經》還被學者認為有科技意義,記錄了最早的農業生產,比如《大荒海內經》記載“後稷是始播百穀”“叔均是始作牛耕”,記錄了最早的農耕、牛耕生活情況。

【這裡說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位美國女博士墨茲,非常喜歡《山海經》,根據對《山海經》上各種地圖的研究,博士認為,千萬年前,華夏人到過美洲,《山海經》是華夏古代的世界地圖!理由是裡面的地形和動物能與現代各個大洲和大洲的動物能對應上。】

墨茲不僅僅是想,她拿著《山海經·東山經》,在北美進行了幾個月的徒步考察。

墨茲背著行囊,背包裡裝著《山海經》,手裡拿著測繪地圖的儀器,一邊走一邊徒手畫地圖。

一裡一裡的陸地,一條一條的河流,墨茲親自用腳步丈量腳下的土地,親筆畫下北美這一片地形。

她走過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畫下地圖之後,拿著自己的地圖與《山海經》對比:“我的上帝,這與東山經曆的四條山係完全吻合!”

不僅地

形吻合,連距離都相似,6000餘英裡僅誤差107英裡。

而且連動物都十分相似。

“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這不就是北美犰狳嗎!”墨茲看著文字描述,再看看面前的野生動物,越發堅定《山海經》裡的動物都是真實存在的。

荊咕特意在大屏幕放出北美犰狳的圖片,讓古人感受了一波視覺衝擊。

古人被那古怪的生物震撼了一波:“這是什麼玩意!”

北美犰狳有著兔子似的長耳朵,穿山甲似的尖長臉,遠處看也像鳥嘴。老鼠似的細長尾巴,因為長滿鱗片,的確也像是蛇尾。

【嗯,咕咕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山海經》就是華夏古代的地圖,地球就是華夏一家的,沒毛病。】

嬴政:“誰說不可能?朕把那美洲打下來,不就都成大秦國土了。”

天幕說《山海經》裡的地圖與美洲相似,嬴政頓時來了興趣:“派人去收集《山海經》,越全越好。”

戰國離大秦近,按理說應該保存的很全。

不需要嬴政說,民間私藏有《山海經》書籍的文人喜不自勝。

沒想到自己隻當做興趣愛好的書這麼重要,日後都可以刻印了去賣錢,原本的手抄竹簡可以留著當傳家寶,簡直完美!

而遙遠一些的唐朝人,因為萬國朝拜,大唐貴族很流行養各種異域動物。

比如獰貓,猞猁,在這時已經成了部分大唐貴族家中的私人寵物。李世民作為帝王,皇宮裡的動物更多,還有獅子、豹子等非華夏本土產的動物。

看看北美犰狳,李世民作為忠實的鳥黨,嫌棄道:“這玩意太醜了!鳥喙哪有這麼醜的!”

說著又想起了自己的寶貝鷂,哀怨地看了魏征一眼。

魏征一下子就看出李世民的神情,難得有些心虛。

陛下曾經沉迷玩鷂,自己屢次勸諫不聽,後來有一次突擊,陛下把鷂藏在自己懷裡,被自己看出來了,故意一直聊,一直聊,最後把那隻鷂給悶死了,陛下傷心了好久。

天幕現在放這北美犰狳這麼醜挺好,陛下不會沉迷其中,醜的怪可愛的。

【妖怪是自遠古時人類由於認知水平的鉗製,對自然界中暫不可知的現象與事物的統稱。原始社會的人對詭異的、神秘的事或物,不能通過常識解釋便將其想象成妖怪一類。】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誌怪的高峰期,出現了許多經典的誌怪。比如乾寶的《搜神記》,是古代誌怪裡的經典代表作。】

【《搜神記》就是最早提出“妖怪”一詞的,在書中對“妖怪”一詞解釋為:“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也。”】

【在華夏古代,越是亂世時期越容易誕生誌怪。當時局動蕩,政治不穩,文人想要表達對當朝的不滿充滿了危險,統治者不如盛世帝王那樣開明包容,文人隻能通過講述“鬼事”來隱喻當朝時政,這也是

為什麼越是衰落越容易誕生更多誌怪。】

“隱喻朝政,哼。”晉武帝司馬炎想起那群不服管的世家公子們,眼裡閃過一抹殺意。

⑩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⑩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一會兒是竹林七賢,表面放蕩不羈實則對自己不滿,一會兒是誌怪家,表面寫鬼故事實則寫朝政,這群文人,實在是討厭。

但是他卻不能殺,晉本就依靠世家,若能殺他早殺光了。

隻是實在是不爽,該如何解決才是?

【比如兩晉時期,因為司馬政權來路不正,世家大族的爭鬥,加上流行清談,讓這一時期的誌怪達到了一個高峰時期。】

【張華的《博物誌》最長,有400卷,顏之推的《集靈記》,侯白的《旌異記》,東陽無疑的《齊諧記》,王嘉的《拾遺記》,祖衝之的《述異記》,沒錯,就是數學家祖衝之;編纂了《世說新語》的劉義慶,還編了幾本誌怪《幽明錄》《宣驗記》,但是很可惜原書已經失傳;】

祖衝之面對兒孫們驚訝的眼神,撫須一笑:“怎麼,研究數學累了,研究研究鬼怪之事不行嗎?”

祖暅佩服:“爹,你腦子真好用,怎麼沒分我一半呢?”

父親又是研究數學又是研究天文曆法,哪個不費腦子?偏偏父親還能都有所成,相比之下,自己真是太弱了。

祖衝之拍拍兒子腦袋:“好好學習,不然以後出去說是我兒子,小心彆人嫌棄你丟了為父的名頭。”

祖暅:“……”

突然壓力好大,他是不是得也寫一本誌怪向父親看齊?

不然著作不夠,顯得自己好差。

【嗯,魏文帝曹丕也寫了3卷《列異傳》。原來你是這樣的曹丕。難以想象一個皇帝白天治理國家大事晚上一個人寫鬼怪的模樣~】

曹操看向曹丕,眼神詭異,第一次發現自己對這個兒子不是很了解: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老二。

曹丕面上一本正經,但是心裡還有些小得意。

雖然是寫著玩玩,但能青史留名,說明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寫得很成功,他多厲害!

而劉徹對後世皇帝的各種愛好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些皇帝們,真是什麼人都有。”

大臣們:“……”

後世的皇帝到底怎麼選的?大臣們在暗戳戳的疑惑。

一個個皇帝奇形怪狀,什麼愛好下毒的,愛好花石綱的,愛好開藥方的,愛好當道士的,愛好做木匠的,愛好蓋章的,愛好逛青樓的……竟然還有愛好親自寫鬼故事的。

對比之下,武帝好美色男女通吃算什麼!真是最正常不過了!

【而且,《列異傳》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描寫鬼類故事的誌怪,對後世鬼怪的描寫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談生》寫冥婚,《宋定伯》寫宋定伯捉鬼賣鬼,其中許多情節為後世誌怪所采用。】

【在《列異傳》以前,兩漢也有部分神仙誌怪,但是那些作品更多的講述求仙問道故

事,更偏向於“求仙”,比如郭憲的《漢武洞冥記》,班固的《漢武故事》,東方朔的《神異經》《十洲記》等,都是各種寫漢武帝劉徹求仙問道見神仙的故事,劉豬豬可謂是最古老的“同人原型”。到《列異傳》以後,才開始講“鬼”。】

劉徹:“……”

寫他求仙問道,不就是寫他被騙嗎!

他就說隔了幾千年的後人怎麼知道自己被方士騙,原來是被那麼多文人寫進了,他們就沒點彆的題材寫了嗎?

劉徹陰森森看向往後面躲的東方朔:“曼倩,你看來很喜歡寫啊?這麼喜歡寫朕,不如進宮來為朕記錄?”

進宮能貼身記錄帝王生活的,自然是被閹的宦官。

東方朔嚇得一個激靈,天幕可是說過陛下的綽號——“割鳥皇帝”。

東方朔立刻跪倒:“陛下,臣有罪,現在臣還沒寫這本書,臣一定改!”

就算現在已經寫了他也要堅決說沒寫!

聽到要改,劉徹語氣好了點,但也沒說怎麼寫:“那你先回去寫,寫完了再呈上來。”

東方朔在心裡給自己擦了把冷汗,連忙道:“謝陛下!”

等回去就重寫,就按照“千古一帝”的標準寫。

至於現在的版本,笑話,都青史留名了怎麼能改,當然是留給後人啦~

【目前《列異傳》的原作者有些爭議,大唐時期的魏征等人認為是曹丕所寫,宋人的《舊唐書》《新唐誌》中認為是張華所寫,清人認為是張華續寫,也就是曹丕、張華合作。】

【從時間線上看,咕咕更站大唐,因為越往後經過戰亂遺失的資料更多。】

【而且也與當時的崇拜變化有關係,因為宋朝半壁江山,非常推崇更忠義的蜀漢,也是在宋朝時期劉關張的名聲達到了巔峰,關羽被封為武聖,此後不斷加封,還成了武財神,這一點咕咕很疑惑,因為桃園結義的三人不是張飛最有錢嗎?】

關羽:“……”

他自己都窮得很,怎麼就成武財神了?

劉備看著關羽哈哈大笑:“二弟,我們拜拜你是不是可以多給蜀漢掙點錢?”

張飛哼哼:“二哥都成武財神了,我呢?我明明很能掙錢,怎麼丞相掙錢也說了,二哥也說了,就是沒我?”

諸葛亮安慰:“我蜀漢人才濟濟,讓他們寫,你想要什麼形象寫什麼形象。”

張飛立刻來了想法:“好!”

說著急急吼吼去找謀士們,也不知道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什麼安排,看得幾人忍俊不禁。

【魏晉時期,妖怪開始有了變化。】

【在魏晉以前,妖怪多以凶險醜惡的面貌直接害人,野蠻而凶殘。】

【到了魏晉時期,妖怪開始投人所好,可以化人來蠱惑人類,比如化為美女的狐妖誘惑男子,或者化為男子淫□□女。但是這時期的妖怪化為人也還保持妖物的外形特征和習性特點,比如《幽明錄》中寫獺化為的女子“體有腥味”“

手指甚短”;寫白鷺化為女子,“白皙,形狀短小”,具有它們原本的體貌特征。】

【劉義慶的《幽明錄》有大量的幽婚奇遇,人鬼相戀故事,比如經典的《鬼媒》、《龜息》、《犬魅》、《雞怪》等故事。著名之《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二仙女事即出此書。】

【不少鬼故事還啟迪了後世的傳奇、戲曲創作,比如《龐阿》寫石姓女子因慕少年龐阿,魂隨之去,終成眷屬,啟發了唐傳奇《離魂記》、元雜劇《倩女離魂》;《生死姻緣》啟迪了《牡丹亭》,《賣胡粉女》衍生出《郭華買脂慕粉郎》,《新窗新話》衍生出戲曲《胭脂記》等,對後世文學影響頗深】

劉義慶得意洋洋。

“不僅是我的《世說新語》,我的《幽明錄》原來也這麼有名。”

雖然他是與門客們一起編纂,不是一人所為,但是頂著他的名字,作為主要編纂者,已經名滿天下,也達成了自己編書的目的。

“來來來,今日咱們再慶祝一番!”高興的劉義慶對著自己的眾多門客大方獎賞一番,又開始召集酒宴。

而劉宋王室裡,其他劉姓宗親受到了啟發。

宋帝劉裕對宗親提防的非常嚴格,為了王位,也是從劉裕開始內鬥殘殺,劉義慶因為沉迷修書,劉裕反而非常親近這個侄子,大肆獎勵。

現在天幕反複誇獎,劉義慶帝王的喜愛和民間的民心都有了,可謂是名利雙收。

他們不如也好好修書,得不到權,有名有利這輩子也就不愁了。

就算自己不會寫,召集門客修書不就夠了——那劉義慶也不是自己寫!

【其次就是中晚唐,安史之亂之後,時局動蕩,對朝政無力的人們開始寄希望於神仙鬼怪,民間極為流行迷信神鬼,在這個氛圍下甚至有一種說法,中晚唐與日本的平安時代一樣,是人鬼共存的時代。】

【當然,這並不是真實的,與其說是人鬼共存,不如說是心裡有鬼的人太多。】

【中晚唐也是一個誌怪的高峰,這一時期的誌怪也對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淺井了意的《狗張子》翻案於唐朝牛僧儒《玄怪錄》中的《裴湛》,都賀庭鐘的《繁野話》和大江匡房的《狐媚記》裡的狐妖靈感來源於唐朝沈既濟寫得傳奇《任氏傳》。】

【沈既濟的《任氏傳》是華夏文學史上最早借狐仙寫人、寫現實生活的作品。文章描寫一個由狐狸幻化的女子任氏忠於愛情、不畏□□的故事,一反以往狐妖鬼魅害人的傳統觀念,塑造了一個聰明美麗、堅貞多情的狐精形象,流傳到日本後,此後日本的狐妖都開始叫“任氏”。】

【沈既濟還有一個傳奇更廣為流傳,《枕中記》,說它啟發的後世戲曲大家可能更熟悉,元朝馬致遠的《黃粱夢》和明朝湯顯祖的《邯鄲記》,都取材於《枕中記》。】

唐德宗快速看向台下跪著的沈既濟,而正因為曾經舉薦過沈既濟的宰相楊炎被貶賜死,沈既濟同樣遭受了貶官,正在聽著唐德宗的宣判。

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天幕誇起了沈既濟的作品,作為史館修撰,這本就是沈既濟應該有的文才。

唐德宗皺了皺眉,天幕怎麼總跟自己作對,上次要杖打李冶,因為天幕的插手不得不放了李冶,現在難不成又要放了沈既濟?

那自己的帝王威嚴何在!

李適有些不情不願,但是與沈既濟交好的官員迅速跪倒,一開口就是恭維:

“恭喜陛下!”

李適不悅道:“何喜之有??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大臣:“這些人才都是陛下所治,這足以說明陛下是仁君,是太宗之後,才能海納百川,吸引如此多的人才!”

李適心情好了許多。

他最崇拜太宗老祖宗,最喜歡彆人稱他為“小太宗”,大臣這馬屁可謂是拍到了他的心頭。

天幕這不是與他作對,是慧眼識珠,發現了他麾下的人才,發現了他這個“小太宗”。

這麼一想,李適也看沈既濟順眼許多:“罷了,你既然擅長文道,就官複原職,好好修書,好好寫書。”

差點被貶到地方上的沈既濟感激拜倒:“謝陛下!陛下大德,臣定不負所望!”

【同時,正是從唐朝時期開始,人鬼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轉變。】

【在魏晉時期,人鬼關係是對立的,比如《搜神記》,鬼怪的結局主要是被殺。而到了唐朝,人鬼開始談戀愛。最重要的是,女鬼的形象已經徹底完成人形化,變成了漂亮的女鬼,而且有了各種“人性”,比如也會督促丈夫求官。嗯,很符合大唐文人的風氣。】

一群大唐文人齊齊笑出聲。

“誰不想當官。”

“誰不喜歡美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嗯,窈窕女鬼,君子亦可逑~”

【學術界一般認為《山海經》在奈良時代或更早時就已經傳入日本,奈良時代就是華夏的唐朝時代,這一時期唐朝和唐以前的許多漢書流入日本,對日本的鬼怪文化有了巨大的影響。】

【日本的平安時代,對應華夏的唐末、五代和宋朝時期,被認為是人妖共存的時代,衍生了最早的關於“百鬼夜行”的傳說。“百鬼夜行”一詞的正式表述最早出現在日本《宇治拾遺物語》中。但與之相關的追儺習俗卻源於華夏的方相氏。】

“方相氏?這不是周禮所設夏官司馬下設的一種官職嗎?”劉徹奇怪道。

“方相氏也是上古時人們信仰的能驅疫避邪的神。”東方朔正想著在劉徹面前刷好感,連忙引經據典地解釋,“《周禮》中有相關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

劉徹頓時想起來,漢朝也有儺舞,隻是形式與唐時期的很不一樣,更注重祭祀的儀式感,少娛樂性。

在大唐,上到帝王下到平民都對方相氏和大儺非常熟悉,這一時期的“驅儺”,是一場大遊行,非常興盛,從京城到地方都有,最前方領隊的就是方相氏。

.

在某個地方上,一場聲勢浩大的驅儺正在舉行,圍觀的平民激動地看著。

最前方領隊的是方相氏,他們頭上戴著由黃金鑄成的有四隻眼的面具,身披熊皮,上身穿玄衣而下著朱裳,左手持戈,右手揚盾。身後隊仗之人赤發白衣裝扮成各種鬼怪模樣。方相氏引百鬼行走,驅逐百鬼。

當天幕恰好放出日本的“百鬼夜行”,一個被父頂在肩膀上的小孩指著天幕大聲喊:“耶耶,儺!儺!”

他的父親抬頭看看日本的百鬼夜行,再看看唐朝的驅儺,一拍兒子的屁股:“沒錯,這不就是大唐的驅儺嗎!”

【日本的相撲幾乎是照搬大唐相撲,百鬼夜行據說也是。】

【傳說當時日本而來的遣唐使,在大唐第一次看到驅儺,見到方相氏衣著舉止怪異,面具,身後又跟著眾多鬼怪,就認為他是百鬼頭目,所以稱之為“百鬼夜行”,後來統指所有的日本妖怪。】

【到日本江戶時代,也就是華夏的明末到晚清時期,日本人以《山海經》為底本加以描摹施以色彩的《怪奇鳥獸圖卷》出版,繪有怪奇鳥獸76種。】

【此後,著名浮世繪妖怪繪師鳥山石燕頃其一生,繪著《畫図百鬼夜行全畫集》,該書收錄了207種妖怪,卷□□出現207種妖怪,正式確立了今日大家所見日本妖怪譜係,因此被譽為日本的“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