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3(1 / 1)

【元朝,是一個非常重利、重實用性的朝代,在文化上就顯示它更在意能治病的醫學、能帶來更多賦稅的商業,對儒學的文人需求並沒有那麼大,所以科舉次數有限。】

【那麼大量的文人到哪裡去了呢?】

【一部分,是隱士;】

“這蒙古人動不動屠城,果然不得民心!”

劉邦對隱士非常熟悉。

一部分隱士是不願意接受新朝的前朝遺民,包括前朝的宗親貴族、大臣等等;

一部分是覺得前朝更好的文人,這一種隨著天下安定也可能投效新朝。

漢初也有不少隱士,寧願歸隱山林也不願意出山做官。

劉邦隻要一想宋朝那麼重視文人,到了元朝突然連科舉都不開了,就幸災樂禍地看笑話。

這元朝的隱士,恐怕不少吧?

【一部分,是小吏,是元朝特有的儒吏;】

文人們聽到“儒吏”,比聽到元朝不開科舉還要憤怒。

不開科舉可以理解為蒙古人重武輕文,沒文化還不重視文化,但是文人去當小吏,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折辱人!

要知道,唐宋時期,有些舉子被安排到地方上當“吏”,是寧願辭官不去,也不會去當“吏”。

——這也就是《人虎傳》類似的故事。

對講究顏面的世家來說,一開始當“吏”,一輩子都被人看不起,這時候可不流行什麼從下往上升。

宋朝時期,金陵李恒雖然是進士出身,因為貧困給小吏淩立義的父親寫了墓誌銘,就被世人瞧不起。

整個唐宋,“吏”無品級,文人一向鄙薄,稱之為“胥吏”“吏役”,唐人沈千運直呼小吏:“誰能做小吏,走風塵下乎。”宋朝也是“尚文貴儒而賤吏”。

然後到了元朝,儒生想進官場,普遍得從“吏”做起:“吏出於儒,儒吏合一”。

【還有一部分,就是進入市井求生,形成了特有的“浪子文化”。】

【元朝的俗文學作家,從文人雅士中分離出去,從雅入俗,投入俗文化的創作中,創造了俗文學的輝煌。】

【這就是“元曲”輝煌的原因,也叫做“元雜劇”。】

李隆基眼睛嗖的亮了。

原來還可以這樣,文人由雅入俗?

他一直很喜歡戲曲,甚至自己還會親自扮成醜角上台演出,還在宮中設了梨園和諸多戲子來演戲。

但是天幕罵他奢靡的次數太多,現在再那麼大動乾戈一定會被大臣上諫,不如,讓文人去寫?

民間戲劇文化發展起來了,自己直接去看,豈不是美哉?

【華夏古典戲曲發源於先秦,至宋、金時期,宋雜劇、金院本的出現,標誌著戲曲的成熟。到了元朝,雜劇大盛,迎來了第一個戲曲高峰期。】

【因為大量文人的加入,元雜劇的題材豐富,內容多樣,出現了曆史戲、公案戲、神仙道化戲等,愛情婚姻戲是元

雜劇中數量最多、比例最高的。】

【在元朝以前,唐宋文人很少下顧戲曲,到明朝,創作戲曲的作者又回到了文人圈子和書齋裡,元朝雜劇作家流連於秦樓楚館,以一種“戲玩”的態度參加書會,許多後世的名家都是“書會才人”。比如馬致遠就是元貞書會才人,還有“玉京書會”“武林書會”“九山書會”等等。】

【書會才人是一個固定創作群體,裡面的浪子們以自己的浪子生涯自豪,“浪子”這個在宋朝為士人所不齒的頭銜,在元朝引以為榮。】

關漢卿一邊摟著一位名妓,喝著名妓送來唇邊的美酒,哈哈大笑:“我就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響當當的一粒銅豌豆!”

他狀若癲狂,但是一聲豪氣讓名妓眼露歡喜,順著關漢卿的詞唱起曲來。

“我是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

關漢卿自己拿起酒壺,在名妓的環繞中自顧自唱起了主角戲:

“我要占排場風月功名首!”

【從時代背景來說,元朝無論是經濟還是醫學很多方面,盛世時期並不差。亂世就不用說了。但是元朝的亂世,格外多。】

【除了常年征戰,最主要的是統治階級本身的問題——元朝沒有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每一位帝王的登基都伴隨著腥風血雨。】

【這也就意味著,元朝的中央核心,依然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漢人想要摻和進去,可能還沒發達就已經死翹翹了。】

【而且元朝的漢人想要走仕途,從儒吏做起,也隻能止步於四品。四品以上,尤其是在元朝很有權力的宰相,我放一下名字就能看出,全是蒙古人。】

“哎,當官難,不當官也難,這世道,哪裡都不容易。”

剛剛辭官的王實甫很能體驗天幕所說的政治動亂。

在蒙古人當權的元朝,漢人是飽受歧視,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俸祿極其微薄,這也讓不少儒生哪怕當官也得去賣字畫來維持家用,或者去學校當教師。

也就是元朝各種官學私學多,儒生或者儒吏去當教師掙錢補貼家用成了非常普遍的一個差事。

王實甫直接辭官後,就開始寫雜劇。

現在每日與勾欄伶人為伍,反倒是自在許多。

【元雜劇有些經典劇目,來源於唐宋時期的詩歌或者詞曲。】

【比如白樸的《裴少俊牆頭馬上》,又名《牆頭馬上》,源自白居易詩歌《井底引銀瓶》。】

【原作中是李家千金奔者為妾,但是白樸改成了李千金大膽捍衛愛情,大團圓結局。對了,這裡裴少俊的父親是裴行儉,就是大唐那個官員裴行儉。】

裴少俊的父親裴行儉與李千金兩家父輩原本有婚約,後來政見不和被迫擱置。

但是兩家的小兒女卻因為偶遇,漸生感情。

裴少俊到洛陽購買花木,特意到李家的府邸探訪,在府邸巷外,隔牆遇見了李千金。

裴少俊看著

牆內年輕美貌的姑娘,眼神直白而大膽:“姑娘就是我那指腹為婚的未婚妻?”()

李千金含羞帶怯:是我。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兩人正值青春年少,情竇初開,隔著牆,在你有心我有意的對話中,越交談越火熱。

裴少俊大膽地請求:“我可以進來嗎?”

李千金是偷偷爬到樹上看向牆外的,見狀連忙看向周圍,趁著身邊的丫鬟和老嬤嬤不在,偷偷答應,還偷偷開了後門讓裴少俊進入府邸。

“這邊走,府上人多眼雜,你小心點。”李千金羞答答地把裴少俊引入府中,又緊張,又怕被人發現。

為了安全起見,李千金瞞著所有人,把裴少俊引入自己閨房

而裴少俊顯然也不是老實的,兩人第一次見面就在李千金的閨房中私定終身。

此後不斷私會,終於被嬤嬤撞見,老嬤嬤憤怒地把裴少俊鎖在房間內,並且要稟告給李千金的父親。

李千金哀求:“嬤嬤千萬不要告訴我父親!”

老嬤嬤為李千金被引誘痛心疾首:“這男人不是好東西,若是喜歡你,三媒六聘迎娶進門,哪有這樣偷偷摸摸,這算什麼!奔者為妾,小姐你堂堂千金,是想給人作妾嗎?”

“都怪我爹,是我爹不允許,我們本就該是夫妻!”李千金卻戀愛腦上頭,隻責怪自己父親拆散二人的姻緣,一直拖著不肯讓二人成婚。

老嬤嬤好說歹說,李千金不但沒有被說服,反而倒打一耙:“嬤嬤你若是不放了他,我就說是嬤嬤你當紅娘,撮合的我倆!”

“你你你!”老嬤嬤又氣又怕,最後索性放棄:

“罷了,隨你吧。”

這一放棄,老嬤嬤把裴少俊放出來,直接不管了。

李千金更加大膽,趁父母不在家,直接跟裴少俊私奔去長安,偷偷住在裴家後花園,七年時間生下一兒一女。

又一年,清明節時,裴少俊的父親裴行儉發現了李千金和兩個孩子,非常憤怒,要求裴少俊休妻。

李千金大膽地陳述:“我們本就有婚約,怎麼能說是私奔?我們就是天賜的良緣!”

但是李千金一個人大膽也是徒勞無功,裴少俊依然寫下了休書,把李千金趕回洛陽家中,但是把自己的孩子留了下來。

等到裴少俊狀元及第,當上了洛陽縣尹,重新開始尋找李千金。

而李千金父親為她撐腰,裴行儉知道了李千金的身份,帶著兩個孩子前來賠罪,李千金看在孩子的份上,認了裴家。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種故事很眼熟?】

【這不就是現代的狗血劇嗎?!】

太平公主剛被李千金的無腦雷的不輕,突然聽到沒聽過的詞彙,有些疑惑:“狗血劇?狗血和戲劇有什麼關係?”

“民間說狗血可以辟邪,東漢《風俗通義》中談到秦德公殺狗的故事,就說過‘作伏祠,殺狗磔邑四門,以禦蠱災’,就是把狗剁碎了布置在城池的四個方向,但是這跟戲劇有什麼關係?殺狗

() 辟邪的戲劇?”

上官婉兒說著也覺得不像,天幕剛剛說的故事明明就是愛情故事。

武曌笑了笑:“也許就是辟邪,給李千金的腦子驅驅邪。”

上官婉兒若有所思:“有道理。”

都糊塗私奔還給男人生了兩個孩子還被休,被休之後還能原諒,這腦子是需要驅驅邪。

【果然,我們現在玩得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這種為愛私奔——私定終身——帶球跑生娃——被棒打鴛鴦強行拆散——重新複合原諒——大團圓結局,千年以來的套路一點沒變。】

私奔、私定終身、棒打鴛鴦都能理解,帶球跑是什麼意思?

各朝家從中尋找寫作的技巧,開始瘋狂做筆記。

而被參考的白居易有些生氣:“女子私奔後不會容於夫家,夫家就算接受孩子也不會接受女子,我的原作哪裡有這大團圓結局,這不是誤導閨閣女子嗎?”

《井底引銀瓶》是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中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

詩歌記錄的同樣是與“琵琶女”類似的女子不幸的命運,因為牆頭相遇,女子與男子私奔,結果不容於夫家,隻能委身為妾,沒資格參加家族祭祀,也沒有被尊重。

在詩歌的末尾,女子後悔了,並且勸後來人:“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大唐的風氣已經比後面的朝代好很多,相對來說是允許自由戀愛的,隻是婚事依然必須經過父母同意,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序便是“止淫.奔也”,顯然對私相授受是非常不支持的,寫這首詩就是為了勸誡天下女子不要跟人私奔,結果被元朝的文人改得完全相反,給了女主私奔的勇氣和好結局,變成了支持私奔。

【石君寶的《魯大夫秋胡戲妻》,又稱為《秋胡戲妻》,源自西漢劉向的《列女傳》。】

【這個梗大家也會覺得很熟悉。】

秋胡是魯國人,無錢無勢,迎娶羅梅英後,新婚三日就被拉去充軍,一去十年音訊全無,留下羅梅英在家操勞照顧婆婆劉氏。

這時有李大戶垂涎羅梅英美色,謊稱秋胡已經戰死,以免除羅梅英父親債務為條件,還給出財物,換取羅梅英改嫁。

羅父接受,誘騙婆婆劉氏也接下財物,但是羅梅英堅決反對改嫁。

在這種艱難地堅持中,秋胡從軍後已經升官成為中大夫,得到了國君的重金賞賜,升官發財就榮歸故裡。

回鄉途中,秋胡在桑園遇到羅梅英,夫妻二人都沒有認出對方,秋胡趁四下無人就言語調戲羅梅英,被羅梅英嚴詞拒絕。

等回到家中,秋胡才發現自己調戲過的女子竟然是自己妻子,而羅梅英為此非常憤怒,認為秋胡人品不端,讓秋胡寫下休書。

秋胡為之十分不理解:“我已是中大夫,日後你成為我的妻子,夫榮妻貴,還可以當誥命夫人,為何要我休妻?”

羅梅英依然為秋胡調戲自己憤怒:“我

不稀罕當什麼誥命夫人,你隻把休書寫來便是!()”

兩夫妻爭執不休,羅梅英認定丈夫人品輕浮要他休了自己,秋胡反而堅定地認為妻子品性貞節就是不休。

爭執中,一直打羅梅英主意的李大戶又來了,而且還帶著羅梅英的父母,再次一起來逼羅梅英改嫁。

李大戶先進門,一進來就問:羅氏,你想好沒有?你夫君已經死了,不如改嫁給我,帶你一家吃香喝辣的,保你富貴無憂。?()_[(()”

秋胡聽到自己被一個陌生男人說自己死了,問羅梅英:“這李大戶是誰?來我家作甚?”

“來逼我改嫁的。”羅梅英一聲冷哼,對兩個男人都看不上。

秋胡對差點搶走妻子的男人毫不留情,開口就讓自己的隨從抓人:

“來人,抓這李大戶去官府!”

李大戶被抓了還一臉懵,而隨後趕來的羅父羅母看到秋胡後心虛又驚訝:“女婿,你竟然還活著?”

完全不敢再提讓羅梅英改嫁的事。

但是羅梅英反而堅定要和離。

羅父羅母也不理解,昔日秋胡被傳死訊,那麼艱難時不願意改嫁,怎麼現在秋胡榮歸故裡反而要改嫁?

“都怪我,是我的錯。”秋胡把自己回家途中的輕浮舉動說完,再次向羅梅英道歉。

“是老身沒教好兒子,都怪我!”婆婆劉氏哀求著羅梅英,“你就原諒秋胡吧!”

最後,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

【最後羅梅英當然是選擇了原諒~】

【又是一個大團圓結局~】

原作者石君寶撓撓頭:總覺得天幕的語氣奇奇怪怪?難道大團圓不好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羅梅英堅貞,秋胡浪子回頭金不換,豈不是絕配!

【馬致遠的《江州司馬青衫濕》,又名《青衫淚》,源自唐朝詩人白居易及其《琵琶行》。】

白居易:???又來?

他好想說:放過我吧!

他的弟弟白行簡笑嘻嘻:“還好,我的《李娃傳》已經成書了,後人沒法學。”

白居易突然表情詭異起來:“元朝的文人不會是學的你吧?”

《李娃傳》講述唐玄宗年間的名妓李娃與所愛士人滎陽公子曆經磨難,終於圓滿結合的故事,也是大團圓結局,跟這元朝戲曲的風格很像!

【白居易造福了多少人,從唐宋元到日本,若是登記版權,彆人學一下他就得交錢,白居易靠著版權都能成富翁了。】

【這個《青衫淚》算是白居易的同人故事,因為講述的是白居易與官妓裴興奴的故事~】

曆史上的白居易被貶,遇到了琵琶女,寫下了《琵琶行》。

但是元雜劇裡,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後,裴興奴發誓為白居易守節,老鴇貪圖茶商劉一郎的錢財,合謀起來造假,偽造白居易家人的筆跡給裴興奴寫信,謊稱白居易已經病死。

裴興奴悲痛欲絕之際,老鴇把她賣給了劉一郎,隨著一起南

() 下。()

南下途中,白居易好友元稹恰好來探望白居易,一起泛舟湖上,聽到裴興奴正在悲傷地彈琵琶,元稹告訴了白居易,白居易與裴興奴相認,才知道自己被假傳死訊。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此後,裴興奴被白居易帶走,元稹回朝後將此事稟告皇帝,皇帝杖責老鴇,流放劉一郎,讓白居易官複原職,給了裴興奴側室身份。

.

白居易有點想罵人。

自己寫個詩,還變成了戲本子裡的“男主角”,又是青樓女子又是側室的,他在後人眼裡就是這種風流形象?

元稹哈哈大笑:“托你的福,我也有了戲份。”

白居易被刺激多了,反而沒那麼生氣:“彆急,沒準你還有大戲。”

白行簡繼續刺激哥哥:“兄長可真是受歡迎,大家都很喜歡你!”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這個石君寶還該寫過白居易弟弟白行簡的《李娃傳》,改成了雜劇《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不過白行簡最出名的其實是他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陰陽交歡嘛,沒錯,這是一本房中術書籍,被稱為“唐朝色/情文學的巔峰”,可以與《遊仙窟》有的一拚。石君寶怎麼不改這本書呢,古人還是保守了點啊!】

白居易先是哈哈大笑:“阿憐,元人也很喜歡你。”

緊接著就聽到了房中術書籍,還是色啥巔峰……

白居易的臉色漸漸慘白:“完了,白家的清譽,完了……”

白行簡表情訕訕:“這種房中術天幕怎麼也說,萬一後世人真排了戲,豈不是連累我……”

元稹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恭喜兩位白兄,天下聞名了!”

白居易冷冷瞪著好兄弟:“我記得,你好像寫過《鶯鶯傳》,你說元人會不會放過?”

元稹:“那肯定不會……”

誰知——

【還有王實甫的《西廂記》,源自唐朝元稹的《鶯鶯傳》。】

【《鶯鶯傳》又叫做《會真記》,元稹將故事講給李紳聽,李紳作《鶯鶯歌》,元稹寫了這篇傳奇。】

【金代董解元將《鶯鶯傳》改為《西廂記諸宮調》,王實甫又在這個基礎上改編成了雜劇《西廂記》。】

【劇情上,從元稹曾經的始亂終棄渣男變成了癡情書生,鶯鶯也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一係列的阻攔和障礙,與書生張君瑞長相廝守,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此劇也成為了王實甫的代表作,王實甫被認為是華夏戲曲史上“文采派”的代表。】

渣男元稹:“……”

這元人,就緊著他們三兄弟薅靈感嗎?

都不知道換個人的書改?

白行簡拍著桌子笑得都快直不起腰來。

白居易看著好友和弟弟先後步自己後塵,心情好了許多。

拍了拍難兄難弟的肩:“看戲看戲,既然後世能排戲,為什麼我們自己不能排?”

元稹情真意切地心動了:“你說得對

() ,我自己的戲為什麼要讓彆人賺錢?”

白行簡眼睛一亮:“對啊對啊,我的書排成戲保證一炮而紅!”

白居易立刻道:“閉嘴!想都彆想!”

那白家的聲譽更彆下想要了!

元稹再次哈哈大笑。

白行簡惱怒:“我說得是《李娃傳》!”

【鄭光祖的《迷青瑣倩女離魂》,又名《倩女離魂》,源自唐朝陳玄祐的《離魂記》傳奇。】

《離魂記》中寫張倩娘與表兄王宙從小相愛,張父也常說將來當以倩娘嫁王宙,讓二人當真了。

但等二人成年後,張父竟以倩娘另許他人。倩娘因此抑鬱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長安,與倩娘訣彆。

張倩娘在見到表兄後越發情絲纏綿,不顧一切半夜追來船上,兩人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

幾l年後,張倩娘思念父母,與王宙回家探望。

王宙一人先到張家說明倩娘私奔一事,向張父道歉,結果張父也很震驚,原來倩娘並沒有離開,其實一直臥病在家。

王宙帶著張倩娘進來,才知道跟自己私奔的是倩娘離魂。兩個倩娘相會後,合為一體。

《倩女離魂》與之十分相似,人名與劇情小有改動。

李夫人之女張倩女與王同知之子王文舉指腹為婚,王文舉上京趕考,順帶拜訪李夫人,李夫人表示“俺家三輩不招白衣秀士”為由,讓王文舉好好考試,最好考中舉人再回來迎娶張倩女。

王文舉於是離開李家上京,誰料到張倩女的魂魄竟然跟隨著王文舉一起上京。等王文舉考中,外派任職時,張倩女與王文舉同去外地任職三年,三年後王文舉才帶著張倩女回娘家,與嶽母賠罪,張倩女的魂魄回歸身體,合二為一。

.

“這後世人沒有自己的腦子嗎,怎麼都學我大唐的?”李世民算是明白為什麼天幕說大唐是文化巔峰,這巔峰的影響力可真是夠久遠的。

但是比起驕傲,李世民作為有大局觀的帝王,還是有些擔憂地。

“所有人都去重溫以前的經典,都不創造新的文化,後世子孫學什麼?”

“難怪宋元以後華夏開始走下坡路,腦子都沒了,怎麼不走下坡路。”魏征毫不客氣地說道。

“宋朝有文字獄,明清也有,恐怕,不是不想創造,也許是……”

房玄齡說得算是委婉,但是後續大家都懂。

也許是,不能。

【喬吉的《兩世姻緣》源自唐朝的範攄的筆記《雲溪友議》中韋皋之事。】

名妓玉簫與韋皋相愛,但是老鴇棒打鴛鴦。

韋皋一去不複返,玉簫相思成疾病亡,十八年後轉世,再次與班師回朝的韋皋相遇。

玉簫轉世為人重新找上韋皋,事情奇異驚動了皇帝,詢問之後,憐惜玉簫兩世深情,特此賜婚,得到了大團圓結局。

【不好意思,咕咕很想笑,突然覺得皇帝好忙,忙著給這

個書生賜婚,給那個將軍賜婚,看來元朝的皇帝挺喜歡當媒婆啊。】

忽必烈:“……”

他完全沒這個愛好!

【哦不對,一般寫前朝事,都是唐朝皇帝賜婚,比如唐憲宗。】

唐朝皇帝:他們也沒有這個愛好!

唐憲宗本人更覺得離奇,他貶白居易還差不多,什麼時候給白居易賜過婚?而且誰家賜婚是賜妾的?各個官員那麼多妾,他忙得過來嗎?

後世的文人,真是離譜!

【千年前,這是落魄文人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借著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嬌妻美妾貴嶽父,金榜題名兒女雙全。】

【清代戲曲作家兼理論家李漁道:“全本收場,名為‘大收煞’。此折之難,在無包括之痕,而有團圓之趣。”】

【衛儷在《古典戲劇中的團圓現象研究述評》中寫道:“從元雜劇開始,中國古典戲劇中90%左右的作品以大團圓為結局。”】

【從元雜劇開始,華夏的戲曲、包括現代的影視劇,大團圓結局就成了主流。】

【相比之下,明清四大名著反而是異類,不然怎麼說名著就是名著呢,用悲劇的力量震撼人心,讓人解讀千年依然喜愛。】

“悲劇的力量震撼人心?”關漢卿來了精神,他也寫了悲劇,可悲了,演員在台上哭,觀眾在台下哭成一片,的確很震撼!

【除了這些參考前朝文學作品的大團圓戲曲,元朝當然也有悲劇。】

【元雜劇有四大悲劇,分彆是指: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竇娥冤》該劇劇情取材於東漢“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趙氏孤兒》是一部曆史劇,有真實的曆史事件,最早見於《左傳》,比較簡單;後來到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劉向《新序》、《說苑》才有詳細記載,原型是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而慘遭滅門,幸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後為家族複仇的故事。】

【這兩出悲劇看名字大家就比較熟悉,再說說另外兩個,雖然看起來不熟悉,咕咕介紹一下就知道,也是經典題材。】

【《漢宮秋》寫得是面對匈奴威脅,漢元帝不得不送愛妃王昭君出去和親的悲劇故事;】

漢元帝劉奭:???

王昭君什麼時候成自己愛妃了?她在和親之前就是一普通宮人,自己都沒印象,怎麼就成愛妃了?

誰家送人和親是送愛妃了,這跟送自己妻子給彆的男人有什麼區彆,這些同為男人的戲曲家怎麼想得!

漢元帝再荒謬也是男人,也有些想罵人。

【《梧桐雨》寫得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悲劇愛情;】

李隆基已經有些麻木了:彆罵了彆罵了!還寫成戲曲罵,那豈不是全天下、世世代代的人在罵?!

【關漢卿寫了《竇娥冤》的同時,也創作了《趙盼兒風月救風塵》,《閨怨

佳人拜月亭》等喜劇,還粉墨登場親自上舞台表演;】()

【馬致遠的文學水平不同凡響,我們學過他的《天淨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馬致遠也被稱為曲狀元馬神仙,可見地位之高;】

?想看西羚墨寫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 152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3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馬致遠一陣驚喜。

他因為仕途不順,愁苦了許久,在早年的戲劇也都是苦悶不得誌的,沒想到後世不但認可他的戲劇,還認可他的詩詞,這讓馬致遠頓時覺得自己的才華並不虛。

是這個時代的錯,不是他不行!

【白樸出生於詩文世家,在元好問的照顧下成長,藝術涵養深厚;】

“如果不是元世叔,我可能早就沒了。”

白樸想起艱難地童年,對元好問充滿感激。

他也是出身詩書世家,但是父親在金朝末年被戰亂連累,蒙古人屠城時,一家人走散,自己和姐姐隻能被托付給父親的好友元好問一家。

元好問自己也有孩子家人要養,過得很艱難,但是對兩姐弟依然視若己出。

當白樸幼年感染疫病,元好問完全沒有避開,把白樸抱在懷裡安慰,喂藥,最終讓白樸平安度過。

金、宋相繼滅亡後,白樸的父親投降蒙古,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對元好問也是充滿感激。

“不知道世叔現在如何了。”白樸想起聽父親講述的事,聽說皇帝信任的重臣耶律楚材要推薦元世叔修金史,被元世叔拒絕了,有些擔憂。

天幕提到了元好問,世叔在後世也很出名吧?

不知道皇帝會不會看在這個文名上,放過元世叔?

白樸出生在戰亂年間,依然對蒙古人屠城的場景記憶猶新,以致於不論誰推薦自己去當官都拒絕。

白樸暗下決心:自己如今有點名聲,若是皇帝要為難元世叔,大不了自己豁出去也要救世叔!

【元曲四大家裡前三名都沒什麼質疑,還有另一種不同的說法不是紀君祥而是寫《離魂記》的鄭光祖。這兩個人記錄都不多,這裡乾脆都不講了,公平!】

紀君祥:“……”

期待了半天,白期待了。

鄭光祖苦笑,他除了《離魂記》,還寫了很多彆的戲劇,《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懾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等,怎麼直接不講了?

是不如悲劇讓人震撼,還是不如其他人的戲劇內容好?

越是不接受,鄭光祖越是起了攀比心,大不了再多寫寫,靠作品贏過他人!

【再來說說元朝的才女代表。】

【曆史上有些才女,在當世不出名,許多作品藏於閨中,直到千百年後因為考古才發現她的才華。】

【比如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其實同樣擅長書法,後世考古學家從趙孟頫留下的墨寶中發現兩夫妻曾經互相臨摹自己的字,管道升可以做到與趙孟頫幾l乎完全一致,可見無論是趙體還是自己的書法功底都很厲害,但是世人又有誰知道?】

() 天幕放出了管道升的一係列作品,都是現代碩果僅存的部分,其中不少已經流失在海外,國內隻有影像存留。()

現代僅存的管道升書法作品,是信佛的管道升給自己參禪的師父中峰禪師的私人信件,《與中峰禪師尺牘》,和管道升的書畫作品《煙雨叢竹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⒑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儘在[],域名[(()

現存管道升的書畫作品《蘇惠與璿璣圖》,現藏於哈佛大學塞克勒藝術博物館。

管道升的《墨竹圖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管道升與卓文君十分相似,有很好的出身,一身的才華,也在丈夫微末時與之相識相遇結婚,但最後丈夫一旦發達都開始變心。】

在遇到趙孟頫之前,管道升不僅是春秋時期管仲的後人,出身高貴。也是名滿江南的才女,並不是有些文人所謂的“丈夫教之繪畫”。

趙孟頫是宋朝宗室,同樣是名門之後。但是宋末元初時期,趙宋宗室的身份是很敏感的,以蒙古人動不動屠城的手段,趙孟頫一直到三十幾l都沒有娶妻未嘗不是因為彆人不敢嫁。

二人最初婚後琴瑟和諧,起初彼此很有共同語言。

趙孟頫寫字,管道升作畫《石坡垂竹圖》,琴瑟和鳴,怡然自得;

趙孟頫自創“趙體”,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管道升與東晉衛夫人並稱為“管衛”,自創“晴竹”法畫竹,並且作元朝的畫竹理論著作《墨竹譜》;

等到元世祖忽必烈開始接受漢人文化,趙孟頫受到元世祖欣賞,管道升受到皇太後的欣賞,還隔著時空收獲了另一個書法愛好者乾隆皇帝的喜愛。

管道升因為信佛,曾經為所有的觀世音菩薩畫像作傳,編寫《觀世音菩薩傳略》,把觀世音菩薩寫為女身,吸引了許多婦人去信佛,也是從元朝開始觀世音逐漸由觀音大士的男身變成了女身。

後世更廣為流傳的,是管道升與趙孟頫的所謂愛情故事,儘管這愛情故事的背景依然是一出男人變心的狗血故事。

趙孟頫被元世祖提拔重用後,開始變心想要納妾,人選都看上了,歌姬崔雲英,於是管道升作《我儂詞》,讓丈夫愧疚收心。

天幕放出著名的《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撚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撚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其實論文學造詣,管道升其他的詩詞高多了,卻因為性彆並沒有流傳開來。】

【文人一邊嫌棄怨婦,一邊自比怨婦,一邊還大力歌頌女子為了男人變心、無情而變成怨婦,大概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成就感。】

趙孟頫為元世祖忽必烈賞識後,經常為元世祖作畫寫字,但是被部分漢人非常不滿,認為他有失趙宋王室的骨氣。

一部分漢人寧願隱於山林過清貧日子,都不願意效忠於蒙古人,但是身為皇室宗親的趙孟頫

() 卻效忠蒙古人,在有些漢人看來,是一種背叛。

文人嘲諷著,趙孟頫自己也苦惱。

夫人好像生氣了……

“夫人,我不想納妾,絕無此心!”

管道升笑了笑,沒說話,眼神有些蒼涼。

原來,所謂的夫妻情深還是敵不過美色誘惑,原來她以為的多情丈夫不止是對自己多情。

現在被天幕點出來所以沒發生,但是丈夫是什麼時候有這個納妾的心思呢?

是與文人不斷地出去宴會,看到各種美貌歌姬時動心?

還是被帝王重用,重新恢複了往日風光,想要宋王室時期宗室的奢靡生活?

不過一切都不重要了。

管道升看向天幕列出來她的各種作品:畫,書,詩,詞……

原來,自己也能如此被肯定。

管道升緩緩笑了……

.

最先生氣的是一直很喜歡管道升的皇太後:“仲姬詩、書、畫三絕,還為趙孟頫生了三子六女,哪裡對不起他了?竟然還想變心!”

無論是才華、家世還是子嗣,管道升從沒有對不起趙孟頫。

如果非要說為什麼會變心,從選擇妾室的身份,一位美貌的歌姬,就能猜到,嫌棄妻子年老色衰罷了。

“男人,真是如此薄情。”來自蒙古的皇太後作風彪悍,對趙孟頫沒有好感,更要捧管道升,“告訴皇帝,我要把管道升收為乾女兒,他趙孟頫作為駙馬,公主無後才能納妾!”

【除了最出名的管道升,還有一些女詩人也有作品傳世。】

【比如姑蘇富商薛家的兩姊妹薛蘭英、薛慧英,留下《聯芳集》,可惜的是目前該詩集已經失傳,隻留下《蘇台竹枝詞》,被時人譽為“班姬、蔡女複出,易安、淑真而下不足論”,將兩姐妹與班昭、蔡文姬、李清照和朱淑真比較,可見對她們才學的認可。】

吳郡,薛父專門為女兒建造的蘭蕙聯芳樓裡,兩個正在記錄天幕上詩詞的女子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意外又驚喜。

但是聽到詩集失傳,兩姐妹又苦惱了起來。

姐姐薛蘭英悵然:“竟然隻剩下了一首詞……”

妹妹薛慧英遺憾:“我們至少選了百首詩詞,怎麼失傳了呢……”

“天幕上沒有,但是你們有。”薛夫人就是在這個時候到來的,滿臉喜氣洋洋,“傻姑娘,再編就是了,你爹說了,要把你們的詩詞印刷出來,讓大家都見識見識他的寶貝女兒們多厲害!”

“娘親說得是,我們現在可以重新編。”薛蘭英頓時來了信心。

薛慧英性子急,已經忙碌的去找平日的詩詞:“現在就開始!我寫得還有好多!”

“不急,不急,先看看天幕。”薛蘭英拉住妹妹,看到天幕突然音樂一變,突然沉重起來,有了不祥的預感。

“前面每次都是到了明清開始憋屈,現在看來又是。”

“這文學,不知道西方到了明清時期發展成了什麼模樣……”

【下面,我們正式進入明清。】

【明朝開始海禁,開始八股取士,而幾l乎是同一時間,西方開始了文藝複興。】

【我們現在常說,提升一個國家的硬實力的同時,也要提升“文化軟實力”,因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源,是綜合國力的體現。】

【美國曾經說:“美國打敗蘇聯靠的不是軍隊,是文化。”】

【西方從來不曾經放棄過以文化為手段,來影響和入侵其他國家。而華夏古代正是從明清時期開始,開始被外來文化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