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5(1 / 1)

【首先,我們從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說起。】

【前面說過蜀漢的蜀錦,東吳的船隊和水戰⑵⑵[,今天我們來說魏國的“建安文學”。】

【“建安”,是年號,不過不是魏武帝曹操的年號,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如同“建安七子”屬於曹魏政權一樣,漢獻帝是個傀儡,掌權的是曹操。在曹□□後,曹丕直接篡漢建魏,不過做的比較委婉,讓漢獻帝“禪讓”。】

“禪讓?”

劉邦一聽到這兩個字就來氣,又是禪讓給男寵,又是禪讓給大臣,後世的狗皇帝怎麼會是他的子孫?怎麼會是!

但是他也知道,漢獻帝與禪讓男寵不同,是被權臣威脅。

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真是廢物!”

劉邦嫌棄地看一眼劉盈,懷疑這麼弱的漢獻帝是劉盈的後代。

在被呂雉冷冷瞪了一眼後,突然釋懷。

罷了,呂雉挺好的,他寧願是厲害太後掌權,也不願意直接被大臣篡位!

【“建安文學”指的就是漢末到魏初這一時期的文學。】

【“建安文學”被稱為華夏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在曆史上也有“建安風骨”的美譽。】

劉徹冷笑連連。

“建安風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風骨嗎?”

如果不是時空不對,遇到那漢獻帝,劉徹寧願親自殺了他!

【在此之前,文學作品大都偏重政治意義,或為教化百姓,或為規勸統治者,或為吹捧帝王。隻有到了建安文學,才真正實現了文學的自覺。簡單地說,直到這一時期,文人的作品才更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

【“建安文學”以“建安七子”為代表,“建安七子”是指東漢末漢獻帝建安年間七位著名文人:孔融、陳琳、王粲、徐乾、阮瑀、應瑒、劉楨。因其皆曾居鄴城,亦稱“鄴中七子”。】

【具體的就不介紹了,很多UP主講解魏晉時期的文學作品,咕咕自認講沒法講解的比其他UP主更生動,今天從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影響力來說。】

朱元璋感到不可思議:“很多人講解,這魏晉時期,還有很多文豪?”

身體好了點的朱標坐在特製的輪椅上,提示父皇:“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每個人都挺多故事。”

朱元璋被提醒的想起來也不喜歡:“一群瘋子,有什麼好喜歡的。”

在最重視規矩的朱元璋眼裡,既不事生產也不擅長經略朝政,尤其是這些人個性都很跳脫,在他眼裡屬於“刺頭”的那一類。

【三國時曹魏有“建安七子”,後來魏晉有“竹林七賢”,這其中有不少就是前後相承,比如“建安七子”裡的阮瑀就是“竹林七賢”裡阮籍的父親,而後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阮瑀更有才名。】

【阮鹹和阮籍是叔侄,侄子阮鹹更擅長樂器,發明了一種樂器“阮鹹”,也就是現代的“阮”,這也是唯一一種以人名命名的華夏傳

統樂器。】

【所以後世在畫《竹林七賢》時,通常讓阮鹹抱著阮,就是這樣。】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天幕特意放出“阮”的圖片,扶蘇恍悟:“哦,這種圓形的琵琶啊。”

在秦漢及以前,琵琶是很多彈弦樂器的統稱——長柄的、短柄的、圓形的、梨形的、木面的、皮面的、弦數多一些的、弦數少一些的,都叫做琵琶。

“琵”和“琶”原本就是表達彈奏手法的兩個動詞:“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換言之,“琵”和“琶”就是現在右手指法中的“彈”和“挑”。

在早期的演奏中,凡以“彈”和“挑”作為主要演奏手法的樂器,概稱為“琵琶”。當時的琵琶,可以說是一個大家族,彈奏方法也與現代有些不同。

比如現代的琵琶一般是豎著抱,但是看敦煌壁畫就知道,裡面的琵琶都是橫抱,在很多古畫也能看到。

武曌看著天幕上的阮,覺得有些眼熟,想起了自己得到過的一件古董:“阮的確是阮鹹發明的,應該是根據琵琶發明的。”

上官婉兒突然看著武曌一笑:“陛下,還記得您的巴蜀銅器嗎?”

上官婉兒衝著武曌俏皮地渣渣呀,武曌突然輕輕一拍椅子扶手:“朕想起來了!蜀人蒯朗在古墓中發現了一件銅器,就是這樣,身正圓似琵琶,當時的太常少卿元行衝認為,‘此阮鹹所作樂器也。命易以木,弦之,其聲亮雅,樂家謂之阮鹹。’,後來‘阮鹹’就在大唐重新流行起來。”

大唐對音樂很包容,有漢人的樂器,也有胡人的樂器。

就算古墓裡的銅器不是阮鹹,重新流行起來也沒什麼,後來宮中的宮廷樂隊裡就多了一樣來自魏晉的“阮鹹”,民間也受到影響,開始流行。

到天寶年間,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的標題為《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鹹》,很明確地描寫了聽“阮鹹”的過程,說明在大唐已經比較普及。

【宋朝以後,阮聲漸衰,曲譜失傳,聲音清脆悅耳,高亢明亮的月琴、柳琴等與阮形製相似的樂器開始出現並逐漸取代了阮的伴奏伴唱地位。】

【唐朝的阮形製是最成熟也最規範的,但是華夏本土已經失傳,目前現存最完整的唐製阮是現藏於日本奈良正倉院的螺鈿紫檀阮。】

剛剛為自己傳播發揚“阮鹹”的武曌還沒高興幾l秒,就聽到最完整的唐製阮又存在日本……

武曌語氣淡淡:“朕記得有一柄大唐的琵琶也存在日本?”

上官婉兒收斂笑容,恭敬道:“是的,大唐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也是後世僅存的一柄五弦琵琶,是孤品。”

武曌:“哼!”

太平公主語氣不滿:“還是李隆基贈送給日本聖武天皇的贈禮,也藏在這個正倉院。”

“不滿有什麼用,不想被彆人搶走,就自己搶回來。”武曌冷冷道。

太平公主微微一愣,眼神有些晦暗。

母親這話,讓她搶的,到底是這藏於日本的阮和琵琶,還是

李隆基的皇位?

【可能有人要問,現代的“阮”不是還有低阮、中阮、小阮、大阮等係列“阮鹹”嗎?那是建國後,在1949年我國組建了民族樂團後,音樂家重新改良的。】

喜愛舞文弄墨的趙光義對樂器也有點愛好,聽到這裡又是一陣哀歎:“宋朝以後衰落的?又是那元朝?”

趙匡胤淡淡瞥了一眼弟弟:“蒙古人好戰,重要工匠和醫者,對音樂這種很可能完全沒興趣。”

趙光義:“哎!”

趙匡胤看著他這慫樣就來氣:“長籲短歎算什麼本事,有本事打贏蒙古人!”

趙光義立刻來了精神:“對!皇兄,你多給我點兵我練練,我經驗多了以後就能打蒙古人了!”

話音一落,滿朝武將齊齊緊張地看了過來,連文官也緊張了:國庫不豐,無論是打敗仗還是賠款都賠不起!

趙匡胤比官員還緊張,這可是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大宋,他完全不想二世而亡。

最後趙匡胤用一個字回複:“滾!”

【除了抱“阮”的阮鹹,我們還能看到彈奏古琴的嵇康。】

天幕放出後世作的“竹林七賢”畫像,隻見竹林之間,七名長發男子或坐或立,或懷抱阮鹹,或抱著酒壇,或抱著古琴,或拿著書本,或舉起酒杯,沿著一條蜿蜒而過的小溪,展現魏晉名士的風流氣度。

有人感歎後世的畫技精彩,也有人注意到了人物的模樣。

曹操一對比就更鬱悶了:“為何把那竹林七賢畫得如此俊美,把操,把我們都畫成女人?”

李世民奇怪:“竹林七賢都如此俊美嗎?我怎麼記得劉伶長得很醜?”

長孫皇後臉色微紅:“那竹林七賢,怎麼像是沒穿中衣的模樣……”

她也記得,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裸奔的,怎麼要麼露出胸口一大片,要麼直接袒露胸懷……

雖然怪好看的,但是好像更適合私底下看,這大庭廣眾的,看得……更清晰了!

“觀音婢不許看!”李世民終於反應過來了,看到細節,連忙去捂長孫皇後的眼睛。

長孫皇後笑著躲閃:“遲了,已經看到了!”

“看到了也不許看!”李世民有些氣急敗壞,大臣們沒眼看,抬頭看天,低頭看地,就是不看帝後。

至於心裡嘀咕的,也不在少數。

“不知道夫人是不是也在家看得起勁……”這一次,輪到房玄齡吃醋了。

【說起古琴,就不得不提嵇康死後古琴名曲《廣陵散》失傳的事,據說現在流傳的《廣陵散》是嵇康的外甥袁孝己在門外偷聽記下來的一部分,隻學會三十二拍,他自己又續了八拍,成為完整的《廣陵散》。】

【也有說是隋朝宮中樂師重新譜曲編譯的。我們現在聽到的《廣陵散》到底是不是嵇康當年所作的那首,或許隻有嵇康自己知道,這也成為了千古遺憾。】

已經被抓的嵇康,在刑場上,剛對劊子手提出最後的一個要求,就是

彈一曲《廣陵散》為自己送彆,就聽到天幕提到了自己和自己的曲子,一陣仰天大笑:“哈哈哈哈,你們今日有耳福了!可以聽一下正宗的《廣陵散》!”

劊子手看到彙聚過來的百姓,其中有不少世家的車馬也靠了過來,緊張地找監斬官商量:“要不,先讓他找個徒弟傳授一下?”

讓文化失傳,感覺罪過很大啊。

監斬官也拿不定主意:“先等等,我派人去請示陛下!”

【魏晉時期有“竹林七賢”,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劉伶和阮鹹七人。】

【大家對“竹林七賢”的放縱不羈可能印象更深,但這同樣是有一定的時代背景。】

【“建安七子”是可以參政的,以曹魏對名士的看重,當時在軍中都興起名士風流,為什麼“竹林七賢”仿佛隻能天天裸奔醉酒不務正業?】

曹魏末年,司馬昭已經獨掌大權,正是明目張膽朝堂關係緊張的時刻。

聽到天幕說起“時代背景”,大臣們齊齊一陣肅然。

皇宮中,司馬昭瞥向傀儡皇帝,冷笑一聲,完全不把對方看在眼裡:“哼,我倒要看看如何評價我司馬氏!”

【這就得說一說時代背景——司馬懿發起“高平陵事件”。】

【司馬懿在少帝曹芳、執掌大權的曹爽等宗室和高官在高平陵祭祀明帝曹叡時,發動政變,且獲得勝利。曹爽和朝廷高官一起被滅,當時稱之為“天下名士去其半”,司馬懿分權給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師廢曹芳為齊王,立曹髦。】

“天下名士去其半!”曹操大營中,一群謀臣齊齊開罵,“司馬氏竟然做得如此殘忍!”

許攸怒而拍桌:“這豈不是整個朝堂都給殺光了?殺光了他用誰?”

郭嘉悠哉悠哉:“沒聽到嗎,用兒子。”

荀彧陰森森:“司馬氏可是個大族,難怪不擔心沒人。”

曹操聽得眼裡殺心不斷。

這被殺的曹家人,可都是他的子嗣!

【曹髦是曹丕的孫子,擅長詩文,創製了九言詩,傳世文章有《傷魂賦並序》《顏子論》等。還有已失傳的《春秋左氏傳音》。同時精通繪畫,有一種說法說他是華夏第一位成為畫家的皇帝,唐朝張彥遠在自己的《曆代名畫記》列曹髦的畫為中品,可能在唐朝時還有他的畫。】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曹髦繼承了曹家的才華,是文學藝術素養比較高的皇帝。但是他不是同樣愛好文藝的宋徽宗那樣的軟柿子,想要起兵反司馬,被太子舍人成濟所殺,年僅19歲。司馬昭又立曹奐為帝,這一次嚴防死守,曹奐隻是個傀儡皇帝。】

曹丕聽到是自己孫子被殺,目眥欲裂:“這太子舍人該殺!”

太子舍人初設置於秦朝,是執掌東宮宿衛的,後來也兼管秘書、侍從之職。太子舍人至宋遼時期曆朝曆代都有設置,魏晉南北朝自然也有。

自漢朝開始,帝王會專門挑選選擇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職,目

的是陪伴在太子身邊影響太子,曹魏依然延續了漢朝製度。

如此親近的近衛弑君,這是背叛!

.

“成濟不過是司馬昭弑君的替死鬼罷了,後來成濟兩兄弟還是被司馬昭推出去斬殺以平息眾怒,卻沒有牽連家族,足以說明司馬昭不過是早有預謀。”對魏晉比較了解的李世民跟大臣們也聊了起來。

“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到司馬懿孫子司馬炎時期,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晉朝,史稱“晉武帝”,也就是西晉。司馬炎正式滅了東吳和蜀漢,加上曹魏,可以說三國都是終結在了司馬炎手中,這也就是傳說中的“三家歸晉”。】

這一下,正式聽完了全過程的魏蜀吳三國齊齊恨上了司馬氏。

曹操:“司馬炎,好一個司馬炎!真是狼子野心!”

劉備:“連滅三國,手段厲害!”

孫策:“連曹賊的後人都敗在司馬氏手裡,果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然後謀臣們齊齊發言:“主公,聯合起來,先滅司馬!”

【大家看,這是不是與曹操曹丕當年的作風很像?】

【曹操抓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

司馬懿就讓曹芳成為傀儡皇帝,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

漢獻帝在自己被軟禁的宮室裡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報應啊!哈哈哈哈,報應!”

【從高平陵事件到西晉建立,司馬氏大開殺戒,不斷地殺死抵抗自己和不服自己的名士,竹林七賢在“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亂世,不斷遭遇到生命威脅,這也就是他們為什麼表現得行為癲狂,借著音樂、道家等學術的掩飾,表達對司馬政權的不滿。】

【從曹魏時期名士高高在上的地位,到了時時刻刻受到生命威脅,曹家雖然也不算多仁慈,但是“假仁慈”也有一半仁慈。但是司馬氏沒有,要知道司馬氏是真出了傻子皇帝和“八王之亂”,引發了“五胡亂華”的。】

從天幕第一次提到自己,司馬懿就在家族的掩護下躲了起來。

現在,司馬懿感覺連家族派來保護自己的護衛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對勁了,連忙偽裝之後,躲進了自家一戶小農莊上。

看到天幕提到自家的種種罪惡,司馬懿哀歎:“我司馬氏,將徹底與皇位無緣!”

這一次,拉滿全天下的仇恨。

他的兩個兒子同樣跟隨著一起逃亡,看到自己也被提名,司馬師怒罵:“該死的天幕!該死的天幕!”

司馬昭冷靜地詢問父親:“現在如何是好?”

“先發製人!”司馬懿果斷道,“計劃提前啟動!”

他們準備了許久,天幕說了結果又如何,自己埋下的釘子多著,提前啟動也能從三國口中奪下一口肉!

【“竹林七賢”再如何癲狂,最終也逃不過分崩離析。】

【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阮籍

想拒絕司馬昭的聯姻,隻能把自己灌醉六十天,拖到司馬氏放棄;嵇康態度堅決拒絕被拉攏,落入陷阱,最終被殺害。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對朝廷不滿卻無法辭官死在任上。】

阮籍本來是來給嵇康送彆,聽到了後世的劇透未來,苦笑。

自己青史留名又能如何,終究是隻能靠著逃避來苟活。

後人羨慕他們名士風流,他卻經常戰戰兢兢,擔心連累家人兒女,又哪有後世人想象的那麼瀟灑!

【但是魏晉南北朝的文化對後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我們來看看這段時間對海外的影響力。】

【華夏有春秋戰國時期,日本也有“戰國時代”;華夏有南北朝,日本同樣有南北朝?[(”;】

【華夏有“三國時期”,朝鮮半島也有“三國時期”,是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從公元前57年持續到了公元668年,也就是從華夏的南北朝朝持續到了隋唐;】

朱元璋聽到這裡,有種自己大明朝的《三國演義》被偷走一樣:“日韓沒有自己的文化嗎?怎麼什麼都學?”

朱棣附和:“學就算了,藩屬國本就應該聽從宗主國的,但是學了之後還說是自己祖傳的就有些無恥了。”

【韓國從華夏的三國時期開始接受漢字文化,新羅人派遣唐使留學大唐和高麗初期實行科舉製度,長期學習華夏文化和文字。在高麗中期以後,韓國古人要麼模仿華夏文人的行為,要麼在文學作品中加以引用。】

【或許是曾經有過的相似曆史,所以在韓國最受歡迎的華夏書籍,就是《三國演義》,曾經一度成為他們的必考書籍,家長為了孩子的考試,從幼年就要買回去精讀。到了現在雖然沒有再當必考書籍,但是說家家一本也不誇張,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那麼喜歡做三國遊戲三國動漫。】

羅貫中:啊!我的《三國演義》這麼火的嗎?!

曹操想起自己的大胸美人畫像,一個激靈:“該不會是他們畫得吧?”

【因為《三國演義》是明朝,具體的後面說,現在說說魏晉南北朝的“魏晉風流”對海外和後世的影響。】

【韓國,在當時受到“竹林七賢”的影響,開始模仿,出現了眾多的“竹高七賢”“蠶嶺七賢”“江邊七友”等七賢式文學社團,並且發展出了“竹林學”,還有人模仿名士的作風來對抗朝廷。】

阮籍:“……”

這……

追逐模仿他們的人也不少,但是學到出現這麼多“竹林學”“七賢”,讓他感覺哪裡怪怪的。

學習他們醉酒高歌見過,學習他們服寒食散也見過,這一種,總感覺自己的小團隊都被學走了……

【韓國學者中,“竹林七賢”裡阮籍和嵇康的喜愛度最高,韓國學者寫了大量的論文研究二人。】

天幕放出密密麻麻的學術論文,單獨看看標題,阮籍就嘴角抽搐。

夠了夠了,知道你們多喜歡我了,看得眼睛都要暈了。

嵇康都

給刺激的更加興奮,琴聲越來越激昂,一方天地仿佛被《廣陵散》獨霸一方。

【那麼韓國是怎麼學到“竹林七賢”的呢?】

【這得到唐宋時期,由唐太宗和宋哲宗完成。】

李世民:??

趙煦:???

【公元648年,新羅飽受高麗和百濟的軍事威脅,請求唐朝派兵援助。唐太宗許可派兵的同時,賜予新羅一本《晉書》,因為《晉書》的原因,新羅人開始認識“竹林七賢”,並漸漸傳到整個朝鮮半島。】

長孫皇後語氣戲謔:“多謝陛下,臣妾今日有眼福了!”

李世民:“……”

他並不想!!!

【了解“竹林七賢”還有個重要途徑,就是《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的代表作,內容大多記載東漢至東晉間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風貌和軼文趣事,由南朝劉宋宗室劉義慶召集門客共同編撰。】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依內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乾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隨手而記”的特性。】

劉義慶在自己王府裡,聽到這話高高興興召集門客:“快快快!大家一起聽,在說我們!”

門客們看著自己負責的部分,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袁淑:“我們這書沒寫錯,後世傳下去了!”

陸展:“還傳到海外了!”

“為了慶祝,今日舉行宴會,咱們好好慶祝一番!”劉義慶喜氣洋洋中,大方地宣布,讓王府裡的氣氛更加熱鬨了。

不一會,宋武帝劉裕派人從宮中送來封賞,給自己這位自幼好文、還不參與政治鬥爭的好侄子,讓王府再次沸騰了一番,比過年還熱鬨。

【1091年宋哲宗時期,高麗模仿談唐宋開展早期的科舉製度,向宋哲宗申請,宋哲宗列出書目後,高麗從宋朝引入大量書籍,其中就有《世說新語》,《高士傳》,韓國古人對“竹林七賢”的研究更加深刻。】

【雖然“竹林七賢”少有能做到高官之位的,但是“魏晉風骨”“名士風流”的影響力影響了幾l千年,和幾l個國家。】

行刑場上,劊子手聽著越來越多書籍提到“竹林七賢”,開始拖延時間不願意動手:“到底還殺不殺?”

“哈哈哈,殺了我!殺了我!”嵇康一陣狂笑,看著彙聚而來齊齊為他喊冤的文人和百姓,越發猖狂肆意,他放下古琴,站起來,張開雙臂面朝劊子手,“名士就該死得其所!殺了我!”

劊子手反而被他的氣勢嚇得往後退了一步。

這可是天幕點名過得名人,他殺了,回頭自己就得被罵死!

很快劊子手不用為難了,司馬昭最終還是扛不住壓力,派人傳來了赦令。

監斬官

看到赦令,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看到嵇康狂妄的模樣,又佩服,又懼怕。

最後化為一句虛張聲勢的喝罵:“讓他滾!”

嵇康笑得更狂妄了:“哈哈哈哈!我名揚青史!我天下揚名!”

【《文心雕龍》是南朝梁代時期,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它是華夏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係的文學理論專著。】

【《文心雕龍》在南北朝時期並沒有多麼流行,但是到了15個世紀以後,開始成為一門顯學,在海外發展出了單獨的一門“龍學”。】

【截止1992年,《文心雕龍》有朝、日、英、意、德五種語言的翻譯本,國內外出版研究專著120種,發表的論文在2500篇以上,研究範圍不斷擴大,出現了新的一門學科——“文心雕龍學”,簡稱“龍學”。】

南京,定林寺中,劉勰呆愣愣地看著天幕:這個說得真得是他嗎?

梁代對得上,書名也對得上,人名也對得上,但是他的書有這麼厲害嗎?

“彥和,天幕說得是你嗎?”胡子花白的老和尚僧祐慈祥地看著這位自幼父母雙亡、由自己接入定林寺中撫養長大的孩子。

如今,當年的小孩已經長大,在外面成家立業,當了官,寫了書,雖然官職一直不大,但是寫得書竟然在後世如此出名,這也讓僧祐頗為欣慰。

劉勰雖然在寺廟長大,但是並沒有出家,年老之後還辭官回到老家山東,又創建了北定林寺,來紀念南定林寺和僧祐,後來郭沫若還在北定林寺的“文心亭”命名題字,以紀念《文心雕龍》藏書1460周年。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未來,隻訥訥道:“我也不知道。”

“我倒覺得就是你。”僧祐笑著提起往事,“看來當年的佛經沒有白看,修書都修進了腦子裡。”

劉勰同樣想起往事,想起那些住在寺廟裡看似無聊,其實終日與佛經為伴,看書修書的平靜日子。

他倒是覺得,那是最寧靜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是啊,沒有白看。”不善言辭的劉勰用最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對寺廟和對僧祐的感謝,“師父,我的書也有您的功勞!”

【《文心雕龍》最早走出的國家,根據韓國啟明大學李鐘漢教授考證,是唐懿宗時期,入唐的留學生崔致遠帶回的,於新羅第五十一代真聖女王四年,和於新羅第五十二代孝忠王八年,撰寫佛經《大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時都曾經引用《文心雕龍》。】

【不過日本人表示不服,日本京都大學興膳宏教授考證:大唐天寶年間,日本的漢詩選集《懷風藻》中,蟲麻呂作的《秋月於長王宅宴新羅客》五言詩序中,就有受到《文心雕龍·物色》影響的句子。所以認為《文心雕龍》傳入日本在公元897年,應該是第一個出海的國家。】

【《文心雕龍》傳播到歐洲是19世紀中葉以後,最早是法國於清朝同治六年,也就是1867年出版的

《漢籍解顯》;】

【1926年,蘇聯漢學家阿列克謝耶夫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做了有關華夏文學的6個講座,第一場講座就是講述《文心雕龍》。10年後,又出出版了法文專著《中國文學》,首次把《文心雕龍》全部翻譯為法文;】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1952年,巴黎大學出版王利器的《文心雕龍新書》和《文心雕龍新書通檢》。】

【1951年,美國漢學家休斯首次把《文心雕龍·原道》翻譯成英文並刊登。】

【太長了,念不下去了,怕大家說我水字數直接貼在這裡吧。】

一時間,長長長長的“龍學”,讓古代文人羨慕到眼睛通紅:

“好多研究學會……”

“竟然這麼受歡迎的嗎?”

“這麼多中語言,好多國家都沒聽說過!”

“日本喜歡,西洋人也喜歡,他們看得懂嗎?”

【還有東晉史學家乾寶著作的《搜神記》,是後世的鼻祖,也是集華夏古代神話傳說於大成的著作。】

河南,乾寶居於家中,正與家人一起看天幕,看到這裡傻眼了:“啊,我這書也能有這麼高的評價?”

他不過是有感於父親婢女的死亡,和兄長的死而複生,對鬼神感興趣,搜集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著作的,還以為隻能當民間雜言看著打發時間。

“令升,好!”乾父激動地拍兒子肩膀,乾寶乾巴巴:“兒子其實也沒想到……”

【《搜神記》的內容非常豐富,有讖緯神學、神仙變幻、精靈物怪、妖祥卜夢,還有人神之戀,人鬼之戀。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西漢時期的曆史神話傳說和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比如卷十四的“盤瓠神話”,是關於蠻族始祖起源的猜測;“蠶馬神話”是有關蠶絲生產的神話。】

【《搜神記》對後世影響深遠,唐朝傳奇故事,清朝蒲鬆齡的《聊齋誌異》,神話戲《天仙配》,還有很多、戲曲,都與它有密切聯係。】

【唯一可惜的是《搜神記》原本散失,現在很多故事是後人增加添補的,一共20卷,共有故事454個。後有托名陶潛的《搜神後記》和宋朝章炳文的《搜神秘覽》,上下卷,都是《搜神記》的仿製品。】

乾寶一聽,有些黯然:“我的《搜神記》沒有20卷。”

“你好好寫,為父讓人給你多印刷幾l本,不,幾l百本,看得人多了總有保存下來的!”乾父大方地用資金支持兒子。

乾家也是世家,不缺錢!

【除了《文心雕龍》《世說新語》《搜神記》影響華夏後續幾l千年甚至是全世界,魏晉南北朝還有一首詩歌,影響了全世界的女性!】

【在她出現之前,迪斯尼所有的公主都是等待愛情;在她出現之後,才看到了女性還有其他的可能!】

【這就是著名詩歌《木蘭詩》,講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

【一般文藝作品與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就如同咕咕講述的漢代文學作品與時代的關係。那麼為什麼魏晉南北朝的亂世會出現女子代父從軍的詩歌呢?】

【因為,這個時代,是真的有!】!

西羚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