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1 / 1)

【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咕咕前面說過,這裡不再贅敘,隻說一下對後世的影響。】

【從散文上來說,漢初政論家賈誼、晁錯等的政論文都是從荀子、韓非及其他法家的議論文發展而來。

魏晉以後,老莊大行於世,“竹林七賢”的嵇康和阮籍大談玄風,東晉玄言詩風獨盛,齊梁文論書劄也受到影響。

唐宋時期,古文家和往後的古文家對先秦諸子散文也是學習者頗多。】

【在詩歌上來說,《詩經》中的“國風”和以《離騷》《天問》為代表的楚辭,成為了後世的“風.騷”並列的兩種文體,一為集體創作,一為文人獨立創作;一為現實主義,一為浪漫主義,也為唐詩宋詞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打下了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家”,在當時不受重視,並沒有成為當時顯學,但是明清時期家大放異彩,有了“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各朝各代代表文體。】

嬴政:“大秦呢?”

他掃視著自己的滿朝文武,不敢置信:“大秦人才濟濟,竟然在後世沒有文采留名?”

他雖然重視法家,但朝堂之上什麼人都有,也有儒家等擅長文的淳於越等博士,現在得知後世沒有大秦文人的名字,嬴政頓時看著淳於越等人的視線更挑剔了。

淳於越:“……”

陛下的眼神就差直說:天天隻知道說他這說他那,倒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啊!

“博士”這個官職從戰國時期就有了,主要負責保管文獻檔案,編撰著述,掌通古今,傳授學問,培養人才等,總的來說:負責文化教育類。

但是他們沒讓大秦的文才青史留名,說明博士這工作,還沒“家”做得好!

想想一直不被看在眼裡的家,淳於越憋屈。

這種街頭巷尾的瑣碎之言竟然也能在後世揚名,他儒家竟然不能,這是恥辱!

.

劉徹也發現了大漢在這裡沒有名字:“我大漢呢?”

劉徹就差站起來在天幕的字體上扒拉幾l下,怎麼看都沒有大漢,失望了:“我大漢的詩歌和賦竟然沒有名字?”

汲黯安慰道:“秦朝也沒有。”

“大秦多少年,大漢又多少年!”劉徹不甘心,憤憤然之後猛地看向司馬相如、東方朔等人,大聲訓斥,“你們真是讓朕太失望了!”

司馬相如:“……”

這熟悉的壓力又來了。

可是陛下,天幕提到過他的“賦”,也提到過“漢賦”!

司馬相如委婉提示,可是劉徹就是不滿,沒能排在唐宋前面,他還是覺得不夠。

總之一句話,都給他卷起來!

【不僅僅是文化,甚至還有民間的風氣,戰國末年的風氣一直影響了秦漢。】

【戰國末年,因為各國公子喜歡“養士”,這裡的“士”不是後來的文人、士大夫,是遊俠之類的人物。於是

養成了一種民間風習,即遊俠與貨殖富者廣布。】

【從戰國末年⑩[(,已經經常有王侯將相常起自民間。遊說有範雎、蔡澤、蘇秦、張儀等,徒步而為相。征戰有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而為將。】

嬴政聽著這些熟悉的人名,眼裡閃過一絲追憶。

這裡面有他至今仍然重用的,比如王翦。

也有他非常仰慕,可惜生不逢時的,比如戰神白起。

這些人哪怕大部分比他早生了許多年,但是嬴政生在那複雜的王室,聽著他們的故事長大,對他們的事跡比後世人更為熟悉。

“雖然都是布衣,但的確大才!”嬴政眼裡閃過一絲野心,他也想,擁有自己的一匹布衣大才!

【到秦朝時期,項羽見始皇巡幸,敢說要取而代之,劉邦見到始皇帝,說大丈夫當如此。所以,也就有了陳勝說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舉兵後,民間起義軍四起,六國舊貴族同樣起兵,但是時代不再屬於舊貴族,哪怕是一心想要複國的張良,最終也放棄了韓國。】

漢高祖時期,劉邦突然有些想念酈食其了。

當年的楚漢之爭期間,漢軍裡同樣有人提議,與其他起義軍一樣,應當擁立六國之後。

比如酈食其,就曾經這樣勸告劉邦,隻不過被拒絕了。

“還得是子房厲害。”劉邦看向遠處,想起了已經辭官歸隱的張良。

一想到張良,曾經為他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最終慘遭齊王田廣烹殺的酈食其也被拋在了腦後。

張良雖然是韓宰相的後代,已經看出六國舊貴族的無能,不可能靠立六國之後來分割天下,因此勸誡劉邦不要擁立六國宗室。

果不其然,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立六國之後者皆亡,布衣取而代之相繼興起,劉邦帶著一群布衣笑到了最後。

【到漢朝初立時,張良是漢初開國大臣中身份最尊貴的舊貴族,其他的勉強算上層階級的,張蒼曾任秦禦史,叔孫通是秦博士,蕭何是沛縣主吏掾,曹參是沛縣獄吏。】

【然後是王陵、陸賈等無官職的平民,稱為“白徒”。此外,劉邦的那一群開國功臣老鄉們,樊噲是殺狗的,周勃是辦喪事的,灌嬰是賣繒的,婁敬是車夫,韓信出身普通,彭越、黥布則本是群盜。然而這些人最終都出將入相。】

【而作為名士,範增失意而死,張耳、陳餘等無處施展本領,名士也無處大展拳腳。】

這一時期,嬴政狂喜。

想什麼來什麼,這裡面也有不少人天幕之前從未提過,這下可好,說的如此清楚,他可以一網打儘了!

“來人,速速去尋找天幕上提到的這些人!”

他現在已經找到的主要是劉邦、蕭何、呂雉等在漢初身居高位屢次被天幕提到的,還有韓信、張良這樣後世封神的大才。現在又來了在周勃、灌嬰、婁敬等好多人,嬴政感覺自己可以把漢初的朝廷一鍋端。

嬴政看著天幕的眼

神頓時無比深情:天幕繼續!多說點,朕愛聽!

被嬴政派遣出去的劉邦,此時離開了大秦的國境,還不知道,自己出一趟遠門,所有的牆角全被挖了……

【現在我們回到文化上,先看看秦朝的文字與文化。】

【眾所周知,秦朝使用的文字是秦篆,也是秦始皇的功績“書同文”。】

天幕放出了讓嬴政和李斯等人都覺得很熟悉的圖片,來自“琅琊台刻石”的拓片細節,和經曆了千年時光已經有些模糊的琅琊台刻石。

李斯無比激動:這是他寫得!

難道今天作為大秦代表的文人是他嗎!

【近代著名學者羅振玉、王國維在研究始皇統一文字時,發現戰國時通行籀文和古文,六國采用古文,秦和周采用籀文。

秦興起於西周舊地,故繼承了周的文字。六國文字則可能傳自殷商,所以字體有差異。始皇時代以籀文為基礎作秦篆,六國使用的文字遭到廢除,這就是“書同文”。】

【籀文,是古漢字中的一種書體,又稱為“大篆”、“籀書”,起源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籀文的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被稱為“石刻之祖”。】

天幕放出了在故宮博物館石鼓館拍攝的圖片,那黑色的石鼓因為距離遙遠看起來字跡模糊,但是荊咕體貼地放上了局部的文字,十分清晰,隻是有些斷斷續續。

對某些人來說,即使不完整看起來也格外的熟悉。

嬴政看著上面的文字,微微挑眉:“秦王出獵的故事,這是文公還是穆公時期的獵碣?”

竟然是他老祖宗留下的,祖宗留下石鼓,他留下琅琊山石刻,他們果然是一家人!

.

唐初,陝西鳳翔,某個因為剛從山裡搬了一堆黑石頭準備用來做石磨石滾等石器的匠人看了看天幕,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面前的石鼓。

“娘子!你快看看,這是不是天幕上說的石鼓文!”

他娘子看到天幕的圖片開始,已經在觀察自家那個大黑石頭跟天幕上的石鼓有什麼不同。

越看越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自家的石鼓上面的文字更清晰。

匠人圍著石鼓打轉,有些焦急:“看起來很像,我們要是識字就好了!”

他娘子卻擺擺手:“我不識字,但是我把天幕上的那石鼓文當繡花的花樣看,我看,跟這上面的花兒L字啥的,就是一個樣!”

“那咱留下當傳家寶?”匠人一聽大喜,第一反應就是留下來傳給子孫。

娘子卻翻了個白眼:“咱那堆黑色石頭天天扔院子裡,鄰居誰沒看到過,還有人問過。現在大家肯定都知道了,你瞞得住也守不住。”

他們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大唐律規定,父母在子女不能

有私產,也就是說,這石鼓雖然是匠人找到帶回家的,但實際上屬於匠人的父母,要傳給後人,傳給的是他們一家五兄弟裡哪個兄弟的後人可說不準。

匠人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這時看到院子外已經有人聞訊而來:“石頭,聽說你從山上拉的石頭就是那石鼓文?”

不僅是鄰居,很快城裡的商人也來了,甚至是地方官吏。

“交給朝廷,不然咱這小地方,誰都保不住!”娘子這時候精明地低聲說道,“用一個石鼓,換一個官職,這生意比換錢更好!”

匠人頓時眼前一亮,趁著在幫大哥照顧孩子的父母還沒反應過來,立刻應允了官吏,將石鼓獻給朝廷。

“好小子,有自知之明。”親自策馬趕來的地方官為匠人的識相十分滿意,也為自己啥也不乾白撿這一份功勞高興,拍拍匠人的肩膀,“放心,朝廷不會讓你失望的!”

匠人露出憨厚的笑容,仿佛真得隻是一心為公。

官吏也不管他是真老實還是假老實,從馬換了馬車,一路快馬加鞭,載著這寶貝的先秦石鼓文朝長安趕過去。

一路上,官吏一邊趕路,一邊依然在聽著天幕的內容。

【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最初,石鼓發現於唐初的陝西鳳翔,共計十枚,高約二尺,徑約二尺,分彆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

官吏大喜:發現於唐初陝西鳳翔,現在是貞觀年間,這些石鼓果然是真的!

李世民同樣也很高興:“朕這算是有機會欣賞一下先秦古物了。”

【不過石鼓文的年代至今依然成謎。】

【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後“石鼓秦物論”開始盛行,清末震鈞斷石鼓為秦文公時物,民國馬衡斷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斷為秦襄公時物,今人劉星、劉牧則考證石鼓為秦始皇時代作品。】

【你可能會詢問,我們現代的技術難道還檢驗不出來石鼓文到底是哪個朝代的文字嗎?】

【我們現代有這個技術,可惜石鼓文等不到了。】

【在時間與大自然的折磨下,石鼓刻石文字多殘。我們剛剛看到的拓片,是根據古人的記載模擬的。北宋時期,司馬池移其入鳳翔府學,歐陽修錄時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範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馬薦”鼓已一字無存。】

天幕把博物館裡的石鼓放大,露出局部,可以看到,大部分字跡模糊,甚至有的已經徹底一字無存,乍一看就是光禿禿的黑色石頭。

【而且,石鼓還遭遇過破壞。宋徽宗年間,因為趙佶喜歡古物,蔡京將石鼓文遷至汴京,後又遷入宮中稽古閣,以黃金填字,以示珍貴。】

“黃金填字???”

在宋朝以後的玄燁眼前一黑。

大清在宋朝後面,他還來不及看到古色古香的先秦古物,就這麼被蔡京禍禍了?

不光玄燁覺得不妥,天幕也是痛心疾首。

【同誌們,千萬不要學啊!這跟現代那些沒有審美的業餘修複師亂給古文物塗色有什麼區彆!】

荊咕先是放出現代那些失敗的文物修複,修複前,充滿了時間與曆史的沉澱,雖然殘缺有遺憾,但是寫滿了故事;

修複後,刺激的色彩,充滿了現代化學顏料的拙劣和業餘修複者的劣質審美,雖然看似完整,但是寫滿了曆史愛好者的憤怒!

.

“後世的顏料看來不值錢。”劉徹看得一陣啞然,好半天才說道。

這樣鮮豔的顏色,是怎麼搭配出如此辣眼睛的效果的?

哪怕他不是宮廷畫師,也不擅長丹青作畫,也不至於沒有審美。

但是他懷疑,給這些文物上色的所謂修複師就沒有審美!

司馬相如閉上眼睛,喃喃道:“原來後世也不是什麼都好的……”

看看,這不是就露出破綻了。

【靖康之恥發生後,金人破汴京,將石鼓與宣和殿的金石書畫一同運至金中都城燕京。元初,先是將石鼓放置在國子學,後又放置在孔廟大成殿門內左右石壁下,如此一放六百餘年。】

【抗戰初期,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石鼓先後遷往上海、南京、四川峨眉等地。後西遷文物東歸南京,南京政府曾經想要將石鼓與其他文物一起遷往台灣,但是因為石鼓特彆重難以帶上飛機,逃過一劫,解放後石鼓重新回到北京,現存於北京故宮。】

玄燁長長歎了一口氣。

“還是回到了故宮。”

雖然他現在還沒機會看到,但是好消息是,石鼓最終還是回到了他的紫禁城,也就是後世人口中的故宮。

而這樣曆儘千辛萬苦,其中隱藏的政治動蕩,時代背景的艱難,讓玄燁隻要稍作思考就觸目驚心。

文物還有人保護著,能一直存到後世,能平安回到安全的地方,但是人呢?

有多少人在經曆過那些遷移、戰亂之後還能平安回到故土?

甚至是保護文物的那些後世文人和戰士,又有多少人為了轉移文物付出生命的代價?

能聽懂其中含義的,不僅玄燁一人。

李世民沉默良久,眼眶微微濕潤:“後世人果然很在意祖宗的文化。”

一堆政府帶走都嫌棄太重的石鼓,被一群戰亂中的平民到處轉移,其中又付出了多少代價?

他們沒有因為戰火的威脅選擇放棄,也沒有因為條件艱苦受到利益的誘惑選擇販賣,而是前赴後繼,一路轉移,到處帶著文物避難,直到將文物平安送回北京故宮,那個可以保護文物的最安全的地方。

他們保護的何止是文物,保護的是代代相傳的華夏文明!

【石鼓文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朝小篆,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

【據《漢書·藝文誌》載,秦時李斯作《倉頡》七章,趙高作《爰曆》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

《博學》七章。】

【這二種書當時既通用“倉頡”之名,則字體上也應是同一的。它們都算得上是當時的字典?,被稱作“秦篆”。】

聽到趙高這個名字,嬴政有一瞬間的恍惚。

他偏向法家,法家講究的是“重才不重德”,哪怕明知趙高有些缺陷,嬴政也不在乎,還是大膽的使用和信任。

實在是,趙高很好用,是有能力的。

但是,趙高支持胡亥讓大秦二世而亡,這是嬴政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在天幕劇透了大秦的未來後,嬴政留下了李斯戴罪立功,趙高早已送上了黃泉路。

但現在嬴政並不後悔,天幕又送來了更多人才,用彆人家的人才,更香!

【此外,雖然我們現代經常說“秦篆漢隸”,但實際上,隸書同樣來源於秦朝。】

【相傳隸書最早由一名徒隸所創造,目前因為沒有名字已經不可考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秦朝,隸書的使用人群的確是徒隸。】

【秦篆的繁複我們大家看一眼就能深有體會,由於官獄事務繁冗,簡省文字變得必要,因此更為簡便的隸書一經發明就廣受歡迎。到漢朝時期,隸書大為通行,文字進一步統一,成為今天的楷書的起源。】

【後世雖然總喜歡罵始皇帝“暴君”,卻不會想到,始皇帝的大一統行為,也為後世帶來了許多文化上的良心影響。】

此言一出,漢朝的文人反應最大,尤其是儒生。

“秦始皇那暴君隻會焚書坑儒,怎麼可能對文化有幫助!”

“他焚毀了多少書!多少書啊!”

但並不是每個文人都被迷惑,有人快速指出:“那個,天幕說過,始皇帝隻是收天下書籍藏於鹹陽宮,焚書的是項羽……”

指責始皇帝的儒生一頓,改口:“他坑儒了!”

“我怎麼記得坑殺的是那騙人的方士?方士煉的丹藥有毒,放我朝也會被砍頭。”

“胡說八道!這是聖人書中所說,秦始皇焚書坑儒!”

“如果秦始皇坑殺儒生,為什麼要讓大儒淳於越給扶蘇當老師?不怕淳於越報複行刺嗎?”

“這說明他不喜歡扶蘇,就喜歡胡亥!”

“我看你才是胡說八道!”

爭議中,街頭又是一頓口水打仗,對噴的有理有據。

【當時的部分齊魯儒生還非常反對始皇帝泰山封禪,認為始皇帝沒資格,封禪時遭遇狂風暴雨,儒生一個個冷嘲熱諷。但卻不知,這並不僅僅是為了誇耀功績。】

【封禪,是祭祀泰山的禮法。在泰山頂上築土祭祀稱作“封”,在泰山山麓掃梁父之土稱為“禪”。】

【秦國其實並沒有封禪之禮,封禪是齊魯地區的土地祭祀,齊魯大地以泰山為國家中心。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選擇在泰山進行封禪,很大一個政治信號,就是在接受被征服者的文化。從此之後,華夏後世的征服者都開始吸收被征服者的文化。】

扶蘇震驚地看向父親:這個一直被儒生詬病勞民傷財的封禪,竟然不是為了誇耀功績?

連淳於越也是以一種陌生而驚訝的眼神看著帝王:難道,他們真得是目光太狹隘了?

嬴政面無表情,手指交叉,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看得出來很放鬆,心情不錯。

【那些儒生可能以為,全世界都這樣,但是從四大文明古國隻有華夏的前面不需要加“古”字就可以知道,並不是。征服一個文明之後直接覆蓋其所有文明和曆史才是常態。】

【中世紀的歐洲為什麼進入了黑暗蒙昧時期,因為曾經的古羅馬古希臘等古老文明直接被侵略者抹除了。征服者帶來了武力,抹除了文明,自己卻沒能力發展,於是有了持續上千年的蒙昧時期,直到文藝複興。】

【而歐洲的文藝複興,正是在曾經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華夏、古阿拉伯和古印度的文明,重新發展而來的。】

那些依然留在齊魯之地、不肯為秦始皇效力的儒生沒有被點名直接罵,但是這樣的說法,讓他們更加臉紅。

而已經前往鹹陽的儒生,彼此對視一眼,面色微紅的跟其他百家解釋:也不是所有儒生都這麼迂腐的。?[(”

“帝王與我們的眼光到底是不一樣的。”曾經與之經常互相對罵的墨家弟子主動安慰道,“你們在陛下封禪經曆了狂風暴雨還冷嘲熱諷,這都沒有被殺,足以說明陛下的大度了。”

儒生們連連點頭。

對比一下後世動不動文字獄,始皇帝不知道大度多少倍了!

“陛下明明不喜歡淳於越,還讓他當扶蘇的老師。”說話的名家人很羨慕,雖然他知道那是因為淳於越的確博學多才、人品也還不錯,但那可是皇長子,看如今陛下的態度,妥妥的大秦繼承人,當未來皇帝的老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也想!

“我也希望有這樣的不喜歡!”

【秦始皇將十二萬富戶遷徙至都城,這同樣是後世帝王效仿的創舉之一。】

【漢朝以長安為都城,周圍有五陵,於是將南方的富豪安置於此。唐朝時同樣遷移達官貴人於五陵,也就是唐詩中屢屢提到的“五陵少年”。】

【這樣一方面是為了限製地方豪強的勢力,將他們挪到天子腳下,離開自己的地盤,更便於皇權集中。另一方面對於集中資本繁榮都城,促進都城的經濟發展同樣重要,是大一統政治的必要措施。】

秦朝的地方豪強:“……”

是的,受傷害的都是我們。

如果不是天幕提到了商業的重要性,他們最擔心的都不是帝王的打壓,是秦亡之後亂軍抵達,一群豪強聚集在一起,豈不是一打一個準?

雖然知道有好處,還是忍不住會思念家鄉,在自己的地盤上才覺得更有安全感。

【此舉一開始遭到反對,但後來卻形成一種風俗,不僅華夏往後的朝代屢屢模仿,受到華夏文化影響的日本同樣受到影響,在以奈良、京都為都以及豐臣氏建設大阪時

,江戶開府時也采用了類似的做法,日後後世的天皇也紛紛效仿。】

【後來“秦”成為了強大的象征,古羅馬稱呼大漢為“大秦”,大漢稱呼古羅馬為“大秦”,而曆朝曆代被封為“秦王”的都能征善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就是“秦王李世民”。】

嬴政笑了:“千古一帝李世民,原來也曾是秦王。”

這算不算也是大秦的後裔?

這一波,大秦嬴麻了。

劉徹嘀嘀咕咕:“為什麼不是漢王?這大唐的子孫不孝!”

李隆基想起自己最崇敬的太宗爺爺:“自太宗皇帝之後,再也沒有人有資格受封為秦王。”

秦王,當能征善戰,封疆拓土。

有李世民的珠玉在前,此後大唐再也沒有人有資格被封為“秦王”。

【這就是秦始皇的魅力,也可以說是大秦的文化影響力!】

【秦始皇代表著大秦的強大,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是全世界!】

老秦人集體驕傲。

而其他皇帝,酸溜溜。

朱元璋想想自己被天幕罵了很多次,再想想秦始皇多次被誇,氣得吹胡子瞪眼:“後世人真的很喜歡始皇帝那個暴……那個始皇帝,他有什麼值得好喜歡的!”

朱棣:“……”

父皇能改口,已經進步了,可惜文采似乎還是沒什麼長進。

【所以,在講秦漢文學之前,咕咕先講一講帝王。首先,因為“文化入侵”與“文化影響力”相關,說起大秦,論文化影響力誰能比得過秦始皇?】

【其次,因為帝王的態度,很大程度決定了當時社會的文風。】

【假如沒有秦始皇的開明,出身卑微、人品還不咋地的李斯不會得到重用,很多政策也不會得到實施,自己的文章也沒機會傳到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