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母係氏族與女性力量4;(1 / 1)

【從宋朝開始,就流行厚嫁風,意思就是女子要陪嫁豐厚的嫁妝。以致於家庭經常無力負擔,產女後直接溺死。】

荊咕放出一係列的曆史資料,每一條都寫滿了血腥:“浙江溫台處三府,人民所產女子,慮日後婚嫁之費,往往溺死。”

蘭溪縣: “女生不育,懼乏資裝。”

東陽縣: “民間生女多不舉。”

永康縣: “懼乏妝蠢,則溺其女。”

隻是摘選其中一部分,就能看出,殺嬰,尤其是殺女嬰,是古代百姓常見的操作。

【古代民間其實一直都有殺嬰的傳統,有時候是因為家貧養不起,就會選擇溺死女嬰。這也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女兒是賠錢貨是給彆人家裡養得,要舍棄一個肯定會選擇舍棄女兒。】

【溺死,掐死,從一開始偷偷摸摸,到後來光明正大,有些村裡甚至隻要有水的地方都有女嬰的亡魂。還有更殘忍的,用針紮女嬰,意思是想嚇唬後面的女嬰不要再投胎到自己家裡來了。】

最可怕的是,針紮女嬰的事情哪怕是現代社會也依然存在。

荊咕用的是一個曾經見過的社會新聞,她第一次知道針紮女嬰是地方民俗就是因為那則新聞。天幕上,放出那位不知情的可憐母親,她抱著女兒去找醫生急救: “大夫,我孩子怎麼不行了?”

醫生各種檢查,最後用B超時發現,小女孩的體內有許多繡花針: “體內有很多根針,奇怪了,怎麼會不小心到這麼多根針紮入體內?"

說完,醫生推著小女孩去急救取出體內的針,有的針紮在胸腹部,已經進入了內臟或者肋骨之間,非常危險,必須動手術才能取出。

等到醫生和小孩進入手術室,外面的家屬爆炸了。

一起陪同、跟在身後的兩位老人齊齊心虛,剛剛眼神躲閃不肯看醫生,已經被子女看出了異樣。老人的兒子偶爾聽說過本地的民俗,頓時想到了什麼,憤怒地指責母親:“媽,是不是你乾的!”

老人家一著急,比兒子嗓門還大: “我也是為了讓咱家有後,把這個女鬼嚇跑了,下一個來投胎的就是男孩!"

兒子氣得直罵: “迂腐!這是謀害人命!她也是你親孫女,你怎麼下得了這手!”誰知連看似沉默的父親也開口: “你不能讓我們家斷了香火。”兒子不可

思議地看向父親,兒媳看著這一幕冷笑。

是啊,每次看起來是婆媳矛盾,但是重男輕女的難道隻是婆婆?誰才是最在意家族香火的?是並沒有冠名權的婆婆嗎?

【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百姓普遍會選擇讓兒子從小吃好吃飽,讓女兒營養不足,女孩子的

夭折率也更高。還有婚後女性難產時候,夫家通常會選擇保小舍大,女子進一步被消耗。】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折騰,他們終於成功的,把女性快折騰沒了。】【我們可以清晰地從明朝的地方誌上看到男女比例。】

比如前面剛提過的溺殺女嬰的台州府,台州府:男性171893人,女性73142人,男女性彆比2.35:

1。

也就意味著,三個男人裡會有兩個男人娶不到媳婦,而把未成年女性、老年女性、守寡後不能改嫁的女性再排除,再加上富貴人家納更多妾室,將會有更多男性娶不到媳婦。

男性比女性多出10萬餘人的台州府,已經屬於男女比例差距不大的地方了。鬆江府:男性435253人,女性147954人,男女性彆比2.94:1,男性比女性多出了將近28萬人;

建平縣:男性65814人,女性20884人,男女性彆比3.15:1,這還隻是一個小縣城,男性就比女性

多出了將近4.5萬人;

這還是明初的,再往後可以分得更詳細。比如洪武年間,永樂年間,弘治年間等等。

洪武年間時期,因為剛剛從戰爭中恢複,男女人口都比較低,差距沒那麼大;永樂年間人口大爆發,男女比例越來越大,動輒差距幾萬幾十萬。

到成化和弘治年間,男女比例是差距最大的,而那時還是弘治中興。

萬曆年間,江西省泰和縣男女差異已經達到了七男三女的比例,這三個女人可以組建成三個家庭嗎?

並不是,三個女人可能會集中在一個家庭,那就是最頂層的那一位。

【尤其是明朝的藩王被當成豬養,這不是誇張,也是真實數據。】

明朝弘治年間,山西慶成王朱鐘鎰截止當年8月,生育子女共94人,曾孫輩多達510人!光是他的直係後代,在弘治年間已經達到了767人,再加上眾多的

妻妾女眷,整個慶成王府中,“正牌主子”就多達1000人。

這是人口最多的一位嗎?

不是,沒多久就被慶成王自己的兒子超越,這位兒子僅兒子就有一百餘人,以致於每次聚餐自己的兒子們還要彆人介紹才知道誰是自己兄弟。

而後隨著人口越來越誇張,慶成王連自己的親兒子親孫子也不認識,還出現了王府下人和將軍用自己的兒子來冒充他的兒子,來享受王府主子待遇的情況,朱鐘鎰急的跟皇帝請求幫助,幫忙查哪些是自己真兒子,哪些是假兒子。

而這些,僅僅隻是明朝皇族的一個縮影。

從朱元璋建國初期,分封子孫“初封親郡王、將軍四十九位”。

洪武年間,山西省隻有一位晉王,嘉靖年間,山西的皇族已經增長到了1851位;同樣是洪武年間,河南省隻有一位周王,到萬曆年間皇族達到了驚人的5000人!

如果你再去看皇室檔案,玉牒上記錄的人數,從洪武年間的58人增至萬曆年間的80000人!這還都是高級皇族,不包括數量更多的底層皇族。

根據人口史專家計算,明朝末年時期,朱元璋的子孫應該有了百萬人之多。

【這樣誇張的人口,與朱元璋的政策有關係。】

【老朱對大臣刻薄寡恩,不但製造洪武大逃殺,把功臣幾乎殺光殆儘,給大臣的俸祿也是曆朝曆代最低的。就這還嚴懲貪官,剝皮萱草。

但是他最自己後代,準確來說僅限於兒子們,十分的溺愛。】

是溺愛,不隻是疼愛,因為是沒有理智、哪怕兒子是混賬也依然給予諸多福利。

朱元璋規定:皇族子孫不受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製,而且公侯大臣見到還要“伏而拜謁”。而且兒孫們的俸祿極其豐厚,封為親王的皇子年俸萬石,還不包括大量土地和其他各種賞賜。

而且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所有消費都由國家承擔:10歲起開始領工資享受俸祿,結婚時發府邸、婚禮費用,死後還有豐厚的喪葬費。

如此這樣還不滿,老朱生怕兒子們子嗣太多錢財不夠養孩子,所以還額外有個政策:多生一個孩子,就能多領一份俸祿。

因為藩王們沒有任何職業,所以他們想要增加收入,就使勁生孩子,甚至為了生孩子,王爺們到處招納妻妾,

強搶民女。

他們還把妻妾們的生理期編列成表,按期臨幸,以提高效率,可以說是古代版的時間管理大師了。

【那麼,這驚人的百萬人,生兒育女靠誰?大量的妻妾;養兒育女靠誰?娶不起媳婦的百姓。】

【哪怕是底層皇族,壓在地方官頭上也是一座大山,以致於各地掌管後來驚慌地發現,本省的財政收入竟然不夠養皇族支出的。】

比如明初,山西晉王府隻需要年俸1萬石,到了嘉靖年間,需要87萬石;河南周王府,1萬石增長到了69萬石。

再到明末時期,山西的財政收入才152萬石,但是山西王爺們每年消耗312萬石;河南年財政收入為84萬石,王爺們消耗192萬石。

朱元璋自己也大驚失色: “怎麼會這樣?”他的兒孫,怎麼成了大明的拖累?如此大的消耗,不需要計算朱元璋就知道,百姓會受到極大地壓榨。

當地方官府無法滿足王爺們的需求,王爺們會勾結當地勢力壓榨百姓,地方官府也會為了錢財加重賦稅..

朱元璋自己就是受不了元朝貴族的壓榨才起義的,現在一想想那自己的子孫可能對後世百姓造成的壓迫,再一想想可能導致的農民起義和亡國,老朱隻覺得眼前一黑,再強大的心臟也有些受不了。

朱元璋也沒想錯,當李自成、張獻忠等明末“七十二家”起義軍烽火燃起後,無論是哪一路起義軍,對朱元璋的子孫屠戮殆儘。

無論是親王還是親王後裔,無論是主動投降還是被動俘虜,無論是立刻下跪還是苦苦求生,通通都是一律誅滅,可以看到百姓對大明皇室極其痛恨。

【現在再回頭看看那可憐的女子人口,首先,從中至少減去一半,作為本地藩王的妻妾

——你不會以為曾孫輩能達到510人就隻需要510個女人吧?藩王幾百女人,藩王的兒子們幾百女人,藩王的孫子們幾百女人,最後才是那510個曾孫。大小主子加起來1000多人,這些應該還隻是有名分有地位的,妾室和連妾室名分都沒有的通房、侍女、粗使女仆,遠遠不止一千人。】

你總不能指望,一個主子隻兩個人伺候吧?

"這麼多皇族,竟然不削藩?"劉徹覺得手頭蠢蠢欲動。這些皇族那麼廢物,隻會生孩子浪費國庫財政,為什麼不削?後世的皇帝

這麼廢物?

嬴政: “朕早說了,分封製不可取。”如此巨額的皇族,不僅浪費國庫錢財,還浪費糧食,浪費布料,浪費土地,浪費木材,浪費.…

這麼多人口,不去給他修長城可惜了。

嬴政也蠢蠢欲動,很想來個跨時代征兵。皇族的人,身體一定很好吧,一定很能打吧?

大明朝的百姓,尤其是男人,聽到了天幕上的巨額數字,已經開始恨得牙癢癢。“難怪我們娶不到媳婦,原來都被皇室的人占了。”

“本以為我們縣裡的貪官已經搶的女人夠多了,沒想到上面的更過分。”“一千人啊!一千個老婆孩子,比我們全村的人都多!”

越說,越憤怒。

這樣的憤怒,種在了男人們的種子,終將有一天越燒越旺,直到徹底將上位者焚燒殆儘。

【減去一半女子之後,再看一下明朝的製度,不允許改嫁的節烈製度。】

【朱元璋下詔:凡民間寡婦,三十以前亡父守誌,五十以後不改嫁者,旌表門閭,免除本家差役。】

洪武三年,朱元璋對開國功臣進行封賞,而在這一時期,他還下令旌表了一大批節烈婦女, "孝子順孫” “義夫節婦”,和長壽老人忠臣義士等。

——值得注意的是,義夫指的是妻子去世後不再續娶的男子,也就是說朱元璋對不再嫁和不再娶都是同等嘉獎。

朱元璋還在鄉黨建有旌善亭和申明二亭,申明亭主要是處理糾紛和勸懲民眾,旌善亭則是教化民眾,宣揚良善之舉。

裡老將民眾的善人善事和惡人惡事寫在亭側,以期教化民眾,以示勸懲。這其中就包括民間孝

子、順孫、義夫、節婦。

在明朝的鄉族祠堂中,一般都設有“節孝祠” “貞節祠” “節烈祠”等,能入這樣的祠堂,對當時的婦女來說是莫大的殊榮。上報官府後,官府還會為節烈修建祠堂和貞節牌坊,以及賜予榮譽稱號;

在家族中,明朝家法族規中有不少鼓勵和優待婦女守節的,會對守節婦女記入家譜並且給予物質獎勵;而對於失節或是再嫁的婦女,許多宗法族規上雖然沒有明文加以限製,但是基本上都采取不允許的態度,逐出族門,不能寫入家譜,更有甚者直接處死。

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家族,三者密

切配合,嚴防死守,把女性牢牢地困死在了家中。

在這樣全方位的死守下,明朝節烈婦女多達35829人,每年平均有130人左右,比宋朝平均一年一人增長了129倍。

【程朱理學發展於宋朝,但是在宋朝並不受重視,而且它誕生有一定的背景:那便是南宋時期官員宿妓成風,風氣奢靡,程朱理學原本的“存天理滅人欲”是為了約束社會上的奢靡風氣。】

程頤道: “夫婦之道。當其初婚,未嘗再配,是夫隻合一娶,婦隻合一嫁。今婦人夫死而不再嫁,如天地之大義。然夫豈得再娶?然以重者計之,養親承家,祭祀繼續,不可無也。故有再娶之理。”——此段話亦被朱子所引用,見《朱子全書》。

程頤認為,天地大義是夫隻娶一婦,婦隻嫁一夫。婦人守寡後不再嫁是天地大義,丈夫喪妻後為了養家繼承香火可以再娶。

但是程頤也說: “大夫以上無再娶禮。凡人為夫婦也,豈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約?隻約終身夫婦也。"

這就要求,男子也應該遵守“夫婦之義”,不應該再娶。

可以說,程頤對於理想主義和現實是分得很清楚。理想化的程度,是男女夫婦都守義,不再嫁也不再娶。但是礙於現實,隻再娶也可以。

朱熹更為開明一點,在《朱文公文集》中說得更明確:“夫死而嫁,固為失節,然亦有不得已者,聖人不能禁也。”

意思是說,雖然夫死後寡婦改嫁算失節,聖人不能禁,那常人自然更不必禁。

朱子甚至有更進一步的看法,不但丈夫死了,妻可再嫁;即便丈夫活著,如其不成器,無法養活妻子,妻子也可以主動離棄。

可以看出,宋朝時期的程朱理學也還沒扭曲到明清那麼誇張,也因為那時程朱理學不是主流,不受重視。

但是到了明清時期,扭曲的都變得片面化隻約束女子。

【義夫在明朝以前,還有忠貞之士的含義,到了明朝, “義夫”專指青壯年喪妻後不再續娶,在此之前,曆代王朝從未有過男子不再續娶旌表的先例。】

【包括很多人可能沒想到,朱元璋最初的表彰守貞烈女是針對男女雙方,到了明朝後期依然有表彰。比如在明朝曆史的記錄裡有很明確的表彰記錄:

嘉靖十八年,旌表江西義夫

劉鳳節婦周氏等十一人;嘉靖三十八年,旌表北直隸等處義夫一人,江西義夫一名李溥錦.…】

【在明朝的地方誌中也有“義夫”的身影,比如萬曆年間,南昌地區有記載義夫葛元壽、楊璉、顏鏞受到旌表。】

劉邦驚呆了: “喪妻不再娶,喪夫不再嫁,他的人口從哪裡來?”

漢初時連續幾代皇帝鼓勵寡婦再嫁力度相當大,還有官媒幫忙寡婦說媒再嫁。沒有幫喪偶男人說媒,因為都覺得再娶不是天經地義,哪裡需要官府催促。可後世還真有義夫,確定是真的為了節義,不是娶不到媳婦?

【從宗族的角度上來說,女子喪偶後不改嫁,可以避免帶走財產,而男子不再娶可以避免繼母不慈對孩子不好,也可以避免日後子女不和分家導致的紛爭。】

【但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女子被約束的越來越嚴格,男子總有借口不履行。】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那可怕的男女比例,再減去一半的節烈,請問還有多少女子可以嫁娶?】

“嗬嗬,沒有女人,那就自己消化,男人娶男人,男人生男人。”太平公主越看,被後世的男人氣得越不輕。

她也是嫁過幾次的人,一個是薛紹,另一個是武攸暨,若是按照明清時期的風氣,自己定然是要被罵的。

不止是太平公主,在再嫁之風普遍的大唐,女性的反應最大。

【男女比例拉開極大,上層社會還多妻妾,那麼底層百姓娶不到老婆怎麼辦?】【於是誕生了一種特殊的婚姻:典妻。】

【典即典當,典妻,即典當妻子。】

劉娥眉頭微微一皺。

宋朝時期其實已經有典妻了,她在民間時就曾經見到過。

但是明清時期不是崇尚守貞罵,男子還典妻,那被典當的妻子回家之後怎麼辦?儘管還沒聽到天幕說完後續,劉娥仿佛已經看到了被典當妻子的悲劇結局。

【在原始母係氏族社會向父係氏族社會轉變時期,婦女面對地位下降反抗的同時,買賣婚姻已經開始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上流社會流行殉妾製度。晚期,殉妾製度走向沒落,嫁妻賣妻開始興起。】

【秦漢時期,有了完全買賣形式的嫁妻賣妻。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質妻,由原來的買斷變成了抵押。

>唐宋時期,典妻迎來快速發展,不僅出現典妻,還出現了雇妻、貼夫等形式。元明清時期,統治者起初在法律上大力打擊,依然阻止不了典妻的惡性發展。】

【宋朝時期,典妻妾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典妻也多了特殊的形式——契約製。】【宋朝時期的典妻,年輕美貌的女孩子和已經生育過並且仍然有生育能力的婦女最受歡迎。】

典權人告訴牙人自己想挑選什麼樣的女子,出典人告訴牙人己方有怎樣的女子將要典雇出去。由牙人綜合雙方需求,撮合成一樁交易。

但是這個典當期其實並不一定會遵守,典權人占據主動權,被典當的女子哪怕期限到了也不一定能夠回家。而且大部分都是由女子的父親或者丈夫把女子抵押典當,女子根本沒有話語權。

【宋元兩代,自然災害頻繁,加上時局動蕩,平民生活困苦,典妻再次興盛,當時吳越之地典妻雇子已經成了固定風俗,官府想要禁止也禁止不了。】

【明清兩代到民國期間,安徽宣城、霍邱縣、浙江奉化、餘姚,福建福安等地區,還保留著典妻習俗。】

【官府其實一直有打壓典妻的法律,但是一直有變化。唐律中,典賣□□者,是處以“徒二年”的刑罰,典賣妾,處以“徒一年”的刑罰;而明律規定典賣妻妾者,杖八十。這二者的區彆相當之大,也讓典妻成為了百姓生活在救急的方法。】

《元典章》記載,江西行省有一件案子,出典人彭六十因為家貧,與彭大三簽訂典契,將妻子吳阿典與彭大三使喚三年,雇身錢為五貫。

“五貫錢!五貫錢!”班昭氣得一邊忿忿不平,一邊執筆速記。隻是因為五貫錢,丈夫就把自己妻子典當給彆的男人使喚三年。這樣的人間慘案,自己不記錄下來,怎麼能警示女子?

她出生於貴族,後來得寵於帝後面前,從未曾想到民間百姓會因為曲曲五貫錢就把妻子賣給彆人為奴,這些丈夫如此無能,連五貫錢都沒本事賺到嗎?

既然沒本事賺到,那又如何欠下的?

【清朝時期,典妻達到了高峰。

清軍入關以後,大肆屠殺、搶掠女子,造成女子死傷無數,民間隻能通過典妻來傳宗接代,哪怕是“康乾盛世”也依舊存在。】

【到了清光緒十四年,刑律再次修改,規定貧苦者將妻女典雇於他人不受罰。這樣寬鬆的條件是統治者出

於對社會秩序穩定方面的考量,但另一個角度也反映了女子地位進一步喪失,以及男女比例更加失衡。】

【清朝末年時期,連身為貴族的八旗子弟也越加貧窮,這也使得八旗子弟也開始選擇典妻。】

一個破舊的房子面前,一位身穿皮襖腳踩皮靴、頭上留著一條辮子戴著皮帽子的男人敲門而入,裡面一位瘦小的男人點頭哈腰地迎接: "大老爺您這邊請,請問您想要什麼女子?"

"能生兒子的。”皮帽男人大大咧咧直接提出要求, "老爺我是鑲黃旗的,滿洲老姓,這香火必須需要人傳承。"

“您看這位怎麼樣?”男人粗魯的把自己身後的女人往前一推,一開口像是龜奴介紹娼女似的,滿嘴生意, "這是我老婆,生了兩兒子,都皮實的很,還年輕,肯定還能生兒子。"

“行。”身穿破舊皮襖的八旗大爺掏出一個破錢袋,看也不看的扔給那低頭哈腰的男人,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男人接到錢袋,捏了捏就知道分量,撇撇嘴露出一抹嫌棄,但面上還是掛著笑: “哎,老爺痛快!"

他主動把自己妻子推給雇主,妻子猶猶豫豫看向自己堂屋,那邊有一大一小兩個孩子正探頭探腦地看著自己。

妻子滿臉不舍,雇主不耐煩直接把她拉走: “看什麼看,按規矩辦事,三年時間,你跟你家人不能見面。”

——典妻很重要的一條規矩,就是典妻期間,不能與原來的丈夫見面,這樣也避免典權主得到了是彆人的兒子。

這一幕對康雍乾三朝的上層人士刺激不輕。

“八旗子弟?這也算八旗子弟!”弘曆最好面子的人,對這種事完全不能忍受。

“竟然如此廢物,都淪落到跟其他人共.妻,著實有悖人倫!”胤禎氣得立刻召集軍機大臣開會,連夜嚴肅刑罰。

“後世子孫竟然如此無能,連娶妻都沒本事自己娶妻了嗎?”玄燁同樣以為,再怎麼男女失衡,滿清子弟最多就是跟前朝朱明皇室一樣,藩王無能,養豬一樣生一堆娃,然後引得眾怒被農民起義軍屠戮殆儘。

他一向對子嗣嚴格教育,自認不會把藩王養成豬,但是沒想到,不會變成豬,會變成窮鬼。

窮鬼自己娶不

起老婆,也娶不到老婆,就隻能與彆的男人典妻生子。

怎麼這樣廢物!玄燁捂著心口,趕緊讓等候在一側的太醫看看。

【但是前面也說過,明清時期盛行程朱理學,崇尚“好女不嫁二夫”,那麼妻子被典當之後,丈夫真得不介意嗎?】

“回來了。”

還是那一間偏僻的民宅,還是那個瘦弱的男人,和稍有姿色的婦人。

婦人更為瘦弱了,扶著腰身艱難地走進屋來,沒精打采地應了聲:“嗯。”

男人低著頭,看不清臉上的表情,聲音陰鬱: “生了兒子?”

婦人: “嗯。”她剛剛生產完,為了避免跟孩子產生感情,雇主自己請了奶娘,把她趕回家裡來。

現在身體正虛弱,男人卻絲毫不體諒,看到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為了錢不得不主動戴綠帽子的恥辱,猛地抬頭一聲怒罵:

"這副死樣子給誰看?還不快給老子做飯去!"

婦人艱難地扶著腰身,默默走向廚房。

她不是不知道男人不是良人,可除了這裡,她無處可去,她再怨恨又有什麼用,隻能能過一日是一日。

婦人麻木地走進廚房,在黑暗肮臟的廚房裡燒火做飯。柴火冒出的濃煙嗆得她眼淚也湧了出來,模糊了她的視線。她看到丈夫走過來,以為是急著吃飯,咳嗽著解釋: “柴太濕了,要再等等。”

誰知,男人是拿著砍柴刀走進來,猛地上前,一刀捅在妻子的肚子上。

“你不乾淨了,丟老子的臉!”男人狠狠地捅進妻子的肚子,他惡狠狠瞪著那個給彆的男人生了孩子的地方,一刀刀往下,又一刀刀攪動。

血液流出婦人的身體,她甚至連慘叫的力氣都沒有,隻能絕望地流著眼淚。

她栽倒在地,看到自己心心念念了三年的兒子就站在門口,兩個孩子給嚇傻了,齊齊一聲大喊:"娘!"

“啪!”劉娥氣得雙眼通紅。

“實在可恨!實在可恨!”

婦人生子向來凶險,婦人為了給丈夫去冒險,三年回不來也極有可能。已經這樣了,男人絲毫不領情,竟然還嫌棄妻子臟把她殺了!

劉娥氣得聲音哽咽: “把妻子當物品典賣之後又殺死,

是他妻子願意被典當、願意給彆人生兒子嗎?!"

“五貫錢!五貫錢!就五貫錢送了一條人命!”“我大宋,定要肅清此事!”

天幕說過,宋朝也有典妻賣妾的事情,她定要嚴查此事!

【除了典妻,還有契弟,字面意思,就是兩位男子結為契約夫妻,如同普通男女一樣共同生活。】

“契弟”在福建等地比較流行,起因是沿海地區早年多出海經商,船上不允許帶女人,隻有男人。男人在長時間封閉的環境下,需要發泄時,自然也隻能找女人。

航海經商時的短暫廝混,後面為什麼又要共同生活呢?

這也是他們自己造出的結果,福建等地也是溺殺女嬰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從宋朝時期開始已經殺嬰成風。

但是“契兄” “契弟”之間如果一方找到合適的女子結婚,契兄會送上厚禮嫁妝。而這並不意味著兩人的關係一定會斷絕,娶妻隻是為了傳宗接代,那倒黴女子,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受害者——同妻。

在明清,不但有大量好男色者,還有大量的同妻。

【契弟還與男男戀有點關係,盛行於明清時期,這裡先暫且不提,我們來說一說明清特殊的文化氛圍~】

荊咕可是特意做了精心準備,保證讓大家大開眼界。

【說一個很嘲諷的事情,明清時期各種封建禮教發展到極致,對女性是纏足守貞各種要求都來,但是,明清也是□□最為鼎盛的時期。】

【我沒打錯字,是豔情,也就是情澀文化,不是言情。】

【二者不僅僅意義不同,受眾也不同。】

【言情適合對愛情有幻想的年輕女子,但是□□,大家懂得都懂。

明清時期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崇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女子能看的書是有限的,那麼這些豔情書籍給誰看的就可想而知了。】

荊咕特意放了一係列的書籍封面。

“咦,這是什麼?”劉徹還沒有得到紙張,看到花花綠綠的紙書封面,又好奇,又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雖然後世的字體與漢朝的不同,但是天幕特意翻譯過,所有古人都看得懂。

看明白書封面上的文字,和特意放出來的部分內容後,劉徹無語了: “後世

男人是有多閒?不去開疆拓土,眼睛隻顧著盯女人,還寫書教女人如何做女人?他們不要這紙給朕!"

大漢的紙還沒造出來,給朕啊,給朕!

天幕上出現一係列的書籍,都是《內訓》《貞烈故事》《女鑒》《女訓》《閨範圖說》《後妃傳》等書籍,隻看那一個個“女”字就知道,這是寫給女人的書。

這些,都是明朝時期官府訓女的書籍。

明成祖還命大臣編撰有《古今列女傳》《高皇後傳》。士大夫例如呂坤編撰有《閨範》《閨戒》,趙南星的《女兒經注》,溫璜記述母親陸氏訓言寫成的《溫氏母訓》,陳確的《新婦譜補》。

除此之外比較有名的還有王相之母劉氏所撰的《女範捷錄》,呂得勝的《女小兒語》等。

其中還出現了圖文並茂、帶有民謠形式教女的歌謠等,教育女性要具有母儀、孝行、節儉等婦德的,但總體上還是在宣揚譬如男尊女卑、從一而終等封建傳統道德觀念的要求。

從小被洗腦的明朝女子,節烈人數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數量,比清朝還要更多。這背後,是無數慘無人道的死法。

比如,浙江永嘉縣陳氏,年二十六夫亡後,為了拒絕改嫁用發簪自己毀容破面;邵氏夫亡時才二十五歲,有一徐生求娶,邵氏自己割破鼻子自殘,誓不改嫁;

饒州府樂平縣陳氏年二十,丈夫病中許諾她可以改嫁,為了表明心意,陳氏割耳斷發發誓,終身守節……

以上好歹沒有喪命,還有更可怕的。

金鄉人庠生周鎰妻潘氏自幼學習女書,還會一些占星司命之術,嫁人後丈夫病重,自己卜算一番,得出的星命是自己克夫,於是直接自縊而死;

浙江陳襄妻倪氏,年三十無子,守寡期間有愛慕者遣來媒婆欲求娶,倪氏用滾燙開水潑向自己的臉,導致左眼珠爆出,又用煤灰塗抹傷處,把媒人活生生嚇走,再也不敢來下聘……

【啊不好意思,這是女子看得書,重來。】

《如意君傳》、 《癡婆子傳》、 《素娥篇》、《肉.蒲.團》、 《金.瓶.梅》、《姑妄言》、 《弁而釵》、 《宜春香質》、 《龍陽逸史》..

《如意君傳》成書於嘉靖年間,寫得是武則天與男寵薛敖曹之間的性關係。比較特彆的是,作者不完全是批判武氏,這本

書偏向於女尊男卑,引申向君臣關係。但是介於許多男性本就喜歡給武瞾造黃謠,荊咕沒有放出這本書的詳細介紹,隻快速閃過。

其餘的幾本,各有各的精彩。

《癡婆子傳》產生在明代萬曆年間,正逢繁榮期,是以一位七十老媼的回憶錄作為視角,寫老媼一生的性經曆性生活的不幸遭遇。非常大膽,也非常前衛。

其中, 《弁而釵》、《宜春香質》、《龍陽逸史》都是男同的文,還是晚明時期的暢銷。《肉.蒲.團》、 《金.瓶.梅》,一直流傳到現代,荊咕隻放幾個片段,就可以驚掉古人下巴。

“有辱斯文!”淳於越顧不得儒家的斯文,在帝王面前指著天幕瘋狂辱罵,恨不得擼起袖子穿到明朝逮住那一群腦子不清醒的文人揍一頓。

"這麼金貴的紙張,竟然用來寫這些東西!真是該死!"

在造紙和印刷不是很發達的時候,古代文人對紙張尤其愛惜,有字紙塔專門供奉寫過文字的紙張。可以到字紙塔焚燒寫了字的紙張,但是用來包紮食物都算不恭敬,何況寫銀穢書籍。

“後世的男人是不是有毛病?有這麼好的紙張和書籍不寫點好的,寫什麼□□?”扶蘇都怒了。

知道大秦還在用竹簡有多累嗎?

新研發出來的紙珍貴的隻有父皇才能少量使用,後世這麼多珍貴的紙上,不去寫聖賢書,在搞什麼?

“我還以為他們不喜歡女人才各種打壓,這□□看起來也不是不喜歡……”劉徹也迷惑了。

他承認自己後宮既有女人也有男人,承認自己也好男色,也更喜歡有能力的男人,但也不至於一邊喜歡女色一邊打壓。

"一邊給女人看什麼規勸的書,一邊給男人看□口,難怪明清不行!"

汲黯非常生氣: “這大明的男人,根壞到骨子裡去了!”簡直是汙辱那麼好的紙張!

【明清是文化發展的高峰,其中,情澀相當出名】【在情澀裡,同性情澀、春宮圖更多,但這些也是來源於生活。】

明初時期,朱元璋對官員狎妓深惡痛絕,在《大明律》裡明確規定,官吏宿娼者,杖六十。若官員子孫宿娼者,如果是軍職子孫,降其祖父官職一等,發放在邊遠地區任職。

——然而

沒用。

後來明太祖把刑罰從杖六十加到低於殺人一等的嚴刑,勉強收斂了一段時間,到了永樂年間再次抬頭,被朱棣用“禁娼令”再次嚴禁後,竟然出現了男扮女裝的團體,成為了官員和大臣們新的禁臠。

這個團體,被稱為小唱。

到嘉靖、萬曆皇帝期間,官員已經普遍用小唱替代妓.女,也就是明目張膽的男.妓,還出現了男.妓.妓.院。

而且男.妓混得好,還能混個一官半職,比如有個臨清的王公子自己在京中謀到了吏部給事的職位後,就把自己的龍陽伴侶魏雲卿先弄到廣東做巡撫,又升職到了荊州。

在這樣利益的誘惑下,不同於女子是被迫賣身,許多男子主動投身小唱團體。

“這樣的朝廷,不亡才怪!”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氣,痛苦地捏了捏眉心。

他感覺,自己的眼睛臟了。

後世的官員怎麼回事,好男色就算了,前朝也不是沒有,怎麼還有男.妓,男扮女裝,還有男.妓院,還有男.妓當官!還是那麼大的官!那可是荊州,荊州啊!

魏征都被震驚地久久不能無語。

他想勸誡帝王不要學後世,但是還沒開口就被阻攔了。

“朕絕對不會如此荒唐!”李世民斬釘截鐵道。什麼男寵男.妓當官,在大唐想都彆想!

【明朝時期,上層皇帝不問國事,沉迷煉丹和男色或者女色,民間深受影響,男色賣銀已經係統化。在整個社會好男風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少年成為小官或者小唱,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新型階層。】

民間甚至出現男.妓村落,一百來戶的村莊,有二三十個從事特殊行業的小官。

而且皇帝選秀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女子,還有太監“十俊”,可以說是男女通吃,玩得很野。聽到荊咕的各種調侃,朱元璋這一次是貨真價實被氣暈了。他各種約束就是為了穩定大明江山,誰知道,禍害大明的竟然不是“女禍”,而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