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報紙 登山客墜亡案(1 / 1)

血型改變。

患者移植後的血型將與提供者一致。

薑厭盯著這兩句話看了很久, 終於輕嘖了一聲。

她回想起樂一跟她在病房裡的對話。

樂一當時回憶她與瓶瓶以及與地下馬戲團的經曆時,從沒提及自己的血型,是她主動去問, 樂一才回了幾句。

而樂一回的話也模糊了時間與身份,如果不是薑厭現在知道了對話有問題,去回想,否則根本不會發現樂一的話有問題。

因為樂一說得沒有錯,她完全沒有說謊。

她隻是模糊了主語, 也模糊了時間線, 給了薑厭一種她的血型天生如此的錯覺。

思及此,薑厭舒了口氣。

不過現在知道也不晚。

從這張紙裡的信息看, 背後靈體是瓶瓶的可能性似乎變大了。

瓶瓶的身體狀況大概率不允許她進行骨髓移植。

所以她在這場手術後失去生命幾乎板上釘釘。

瓶瓶如果因此而死,她在死去的那刻必定有恨,而一旦有恨, 這種恨意所形成的能量場,便會把矛頭對準蔣河,孫新知和樂一。

而蔣河已死, 孫新知不在她的能量場範圍內, 隻有樂一可以任她拿捏。

於是她的執念化成了逃殺類的能量場, 矛頭直指樂一,她要讓樂一在她的能量場內疲於奔命, 最後被隨手碾死。

樂一才是那隻染病小白鼠, 其它那幾個小孩是被牽連的。

亦或者,瓶瓶對其他人也有恨。

恨他們為什麼健康地活著,為什麼隻有她如此痛苦,在這種心態下,她把四個小孩全部歸為染病小白鼠也說得過去。

不過也不排除這個能量場屬於蔣河, 二者的概率目前是五五分。

薑厭把這兩張傳真折好塞進衣服裡,關好門,回到了四樓。

四樓一片寂靜,深夜的月色很涼,落在白瓷磚上像撒了一灘水。薑厭擰開405的門,悄無聲息地回到了床上。

萬籟俱寂。

她閉上眼睛開始思索現在的信息。

剛才她怕驚擾到人,所以所有思緒都是想到即止,她現在必須做一些延伸思考。

最奇怪的信息點就是樂一為什麼要騙她。

樂一接受手術這件事是沒有選擇權的,她的命運從來被蔣河攥在手心,是蔣河想要稀有血型帶來的高昂利益,是蔣河想要把瓶瓶的血型轉給樂一,而十分湊巧的,樂一恰好與瓶瓶配型成功,於是她接受了瓶瓶的脊髓移植。

平心而論,樂一在這件事上是沒有錯的,即便她沒有拒絕也沒有錯,所以她為什麼要遮掩住這點?

薑厭想了幾種情況,最後覺得兩種情況概率最大。

一是樂一對瓶瓶有愧。

即便所有行為都是被蔣河推著做,瓶瓶的命也直接終結在她的身上,她不願意去想,更不想提這件事。

二是樂一準備徹底抹掉瓶瓶的存在。

這個結論是從其他三個小孩那裡延伸來的,樂一與方勇合作後,要求方勇抹掉其他三人關於瓶瓶的回憶,而她因為體質原因忘不掉,但她想要忘記,因此她對自己進行了自我催眠,比如說她的血型天生如此,她身上沒有其他人經過的痕跡,她隻是她。

而在很多年後,她會和所有人一樣忘記瓶瓶,徹底忘記那段不好的回憶。

薑厭更傾向第二種情況。

因為樂一跟她說話時並沒有任何說謊的欲望,她當時感受到樂一有躲閃的欲望,但絕對沒有說謊的欲望。

但這件事本身就是謊言,想要蓋住謊言也會產生說謊的欲望,然而樂一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欲望。

所以她很可能已經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血型天生如此。

那些模糊的言論隻是她下意識的規避。

逃避苦難從來都是面對苦難時的常態,這沒什麼好批駁的。

緊接著,薑厭開始想第二個奇怪的點。

蔣安為什麼不幫蔣河把那八百萬還上?

目前白山療養院裡的所有護士都可以抽樂一的血跟富豪做交易,樂一的價值完全是公之於眾的,蔣安作為現任院長肯定擁有抽血的最終決策權,她沒理由在欠款八百萬的情況下,放任所有護士隨意抽樂一的血。

孫新知在傳真裡說,他去年給蔣河發過郵件寫過信,但都沒有回音。

而蔣安為了扮演好自己的身份,必然會時不時去蔣河家裡轉一轉,她不可能收不到催款單。

如若她真想保住白山療養院,保住自己頂替而來的地位,她就必然要去還這個錢。

所以她為什麼不還?

是不想嗎?

不可能,不可能不想...

難道是因為還不上?

想到這兒,薑厭心中的弦一動,突然睜開了雙眼。

蔣安還不上錢。

這不對。

她為什麼還不上錢?她怎麼可能還不上錢?

樂一的血被抽過那麼多次,從檔案袋裡的抽血記錄來看,樂一已經被抽了數十次血,加起來的價值早就超過了千萬,蔣安怎麼可能還不上八百萬?

“……….”

除非檔案袋裡的信息是假的。

*

現在很矛盾的問題出現了。

如果檔案裡的信息是假的,如果樂一根本沒被抽取那麼多的血,如果她的血沒賣到那麼多的錢,那她為什麼看不到樂一說謊的欲望?

這和樂一模糊掉主語,模糊掉她的血型來源不同。

在說自己被抽了很多次血且自己的血很值錢時,樂一的說法十分明確。

當初在威脅虞人晚時,樂一非常明確地說明了“療養院運轉的資金全靠我,那些護士的名牌包都是用我的血買的。”

後來在病房裡,樂一說她的血“四百毫升可以賣四十萬。”

薑厭當時認定這兩句話為真。

但如果這兩句話為真,蔣安為什麼會沒有錢?

哪怕蔣安是個賭徒,哪怕她負債累累,她既然想要頂上蔣河的位置,想要擁有白山療養院,歸還這八百萬就該被她放在第一位。

如果她有錢,她為什麼不去還錢?

很怪。

非常怪。

薑厭閉上了眼睛。

到底什麼是真的?

薑厭恍然發現有些她認定是真的信息也可能為假,她覺得有必要把目前的信息作一個分類。

——首先是必定為真的信息。

那些來源於場外,不會被白山療養院幕後靈體影響的信息,才是真的。

比如這個地方為半能量場,後面存在一個靈體;這裡有醫務人員和各種病患;各類病患都是被家庭拋棄在此的;馬戲團存在,蔣河買來五個小孩進行培訓;蔣河購買白山療養院成為第三任院長;那幾名護士吐槽蔣河性格大變記性差勁時,定位多在自己家中,所以蔣安頂替了蔣河的位置也為真。

這幾條信息確定為真。

——其次是可能為真的信息。

那些來源於療養院內部,出自普通病患與幾名小孩之口,還有她從檔案袋中得出的信息,這些可能為真也可能為假。

比如五個小孩被以精神病人的方式接進療養院,樂一是稀有血型,樂一具有窺靈能力,比如瓶瓶死於來這裡的第一年,比如樂一與醫生達成了協議,比如這個遊戲每周日都會進行。

這幾條信息可能真也可能假。

——最後就是從傳真上找到的信息。

薑厭不知道傳真內容有沒有在進入療養院後被迅速篡改,而且傳真出現的時間未免太巧,所以上面的內容很可能也是半真半假。

思及此,薑厭吐了口氣。

太亂了。

不確定為真的信息實在太多。

薑厭第一次覺得信息是如此的亂。

而混亂的原因在於她在懷疑自己的能力,她本可以看出一個人說謊與否,也因此相信樂一與幾名小孩的話,但她看到的與她推理出的產生了矛盾。

——如果樂一沒騙她,那就無法解釋蔣安為什麼沒有錢。

——如果樂一騙了她,她為什麼看不出她騙人的欲望。

是捂上眼睛去思考,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薑厭有些煩躁地翻了個身。

片刻她從床上起身,接著月光拉開了背包拉鏈。

她有些餓了,背包裡有虞人晚塞給她的一隻燒雞,雖然分了大半給幾個小朋友,但剩下的完全可以當個夜宵。

薑厭拆開外層包裹著的報紙。

這種燒雞是那種路邊攤賣的,報紙都是真報紙,並不是特製的吸油紙,報紙上的墨色被油弄花了大半,薑厭把報紙放在一邊,扯了個雞翅百無聊賴地開始吃。

烤雞放了一個晚上,肉質已經有些硬了,但味道上很是入味,薑厭有些後悔沒早點吃,吃到中途,她的視線慢悠悠落在報紙上。

這是一張四年前的老報紙,報紙內容甚至不是本市的,而是隔壁市。

【三名登山客在長榮山墜亡,目前屍體已經全部找到。暮春時節,請廣大市民注意保護自身安全,做好登山防範措施。】

薑厭隨意看向三名死亡人員的照片,報紙的墨跡很模糊,但隱約能看出臉型,其中有一個還算清晰。

薑厭的目光久久地落在這人的照片上。

終於,她緩緩露出一個笑。

不愧是虞人晚。

這張報紙來自於療養院外,並且沒人會關注它的存在,所以它的信息必定為真。

這下全部結論都要被推翻了。

確定為真的信息也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