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三章(1 / 1)

沈知瀾把甜菜的名字脫口而出,皇帝立刻眼前一亮,撿了一個放在手裡反複端詳。

“展開講講。”

沈知瀾沒有十分把握,其實看著像,“甜菜就是能榨糖的菜,長的跟蘿卜特彆像,但是切開後,中間會有一圈一圈的花紋。”手裡這坨,不正是符合特征麼?

“它可以榨糖,產量多少?”

沈知瀾在腦子裡想來想去,就是沒想起這個數據,索性換了一個方向,“不記得了,但是甜菜可以種在北方,適應北方氣候,以後想吃糖就方便多了。”

糖在古代,算是地道的奢侈品,在沒有發現榨糖技術前,想要吃到這一口,隻能去掏蜜蜂窩采集蜂蜜,純靠蜜蜂們辛苦,價格能不貴麼?

好在後來,甘蔗逐漸傳入國內,於是用甘蔗榨糖成為甜蜜主要的來源。但是甘蔗對氣候有要求,南方才能滿足它需要的溫度日照,所以並不能滿足所有百姓的需要。

可是甜菜不同,它也能在北方種植,喜涼,耐旱耐寒,還更有利於糖分積累,這不是剛好麼?

皇帝早知道甜菜的大名,卻不知道這東西長什麼樣子,當下如獲至寶捧著不放,催促農官拿出登記冊子,找到甜菜種子是誰獻上的。

農官很快就翻到了,是某個北地行商獻上的,還留著登記方式。

“好,賞!”皇帝樂了,“讓他把更多甜菜送到京城來,研究該怎麼榨糖。”

農官苦哈哈的接下這個差事,這八竿子打不著的差事又栽到自己頭上了,幸好可以參考甘蔗榨糖的方式,照方抓藥吧!

這事要是真的能辦成,功勞不小,想到此處,他又開心起來。

因為現在,糖價貴,還不是一般的貴!米糧大約五文錢能夠買一斤,而糖能賣到七十文,十幾倍的差價!平民百姓一年到頭都沾不到幾絲甜味,可能到過年才舍得狠狠心買個半斤,一個人分一小塊甜甜嘴。

到了建國後,很多老百姓走親訪友時還有互相贈送白糖的習俗。

所以聽到這紅蘿卜能榨糖,農官也開心。

從這堆種子裡撿出來一個寶貝,已經是意外之喜了,沒曾想皇帝還目光灼灼的盯著沈知瀾,指望他再找到點什麼寶貝。

剩下的沈知瀾實在不認識,隻好道:“不如都種進地裡,等種出來再說。”

“行叭。”皇帝答的特彆勉強,他隻想一步登天,“還有些日子就是親耕禮,就都種下去,看看成效。旁邊立個牌子,籬笆紮起來,做個區分。”

“秋後才能看到成果啊!”皇帝連連搖頭,還是覺得太慢了。

不過想要良種,良種也不會憑空出現,等吧。

皇帝扭頭盯著沈知瀾,決定拖人下水,種地,跟著來吧你!

沈知瀾莫名一抖,背上發寒是怎麼回事?

然後他很快就知道為什麼了,親耕禮宗令說挑幾個孩子去,沈知瀾首當其衝,沈葵緊隨其後,都攤了這門苦差事。

“你們是宗學的代表,好好表現喔!()”宗令還對孩子們鼓勵了兩句。

被挑中的孩子一共六個,嘰嘰喳喳議論著憧憬著,都覺得是個美差,要知道可以看到好多大官,還有皇上跟著一起呢。

隻是沈知瀾垮起個臉。

怎麼不高興啊,這可是天大的榮耀!()”沈葵念叨著,“我要寫信告訴我爹,還有祖父!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這事說高興也高興,畢竟不是誰都能被選上的。”沈知瀾道,“但是你們知道要種多少地嗎?”

“多少?”

“一畝三分。”沈知瀾沉重拍著沈葵的肩膀,“你自己算算有多寬?”

還樂呐?

那可是足足866平方米啊!

要挖到猴年馬月去?

況且後續還需要除蟲,除草,收割,有的忙喔。

沈葵登時就變了臉,嗷嗷叫起來,滿屋子都找不出幾個會種地的。

不過沈葵心一橫,“我們人小力弱,還能逼著我們種完不成?大不了就耍賴!”

小孩也有小孩的特權嘛!沈葵反正打定主意耍賴。

二月亥日,天公作美,溫暖的陽光灑了下來,人站在日頭底下,還覺得暖烘烘的,不會凍著。

親耕禮除了宗親還有百官,另有當地百姓宿老,象征著所有人齊心協力,重視農桑。

祭拜天地,更換袍服後,皇帝要開始親自開墾田地,再撒下五穀黎粟。

本來一直很擔心的沈葵被人指引到他們六個負責的區域後,總算是放了心。宗令祖祖是個大大的好人,隻給他們六分配了一小塊耕地,還有農官從旁指點協助,擺明了是讓他們走個流程。

沈知瀾扛著鋤頭,一鋤頭下去-----不好意思,壓根沒挖動,隻撬起一小塊泥。

“要這麼挖,這麼使力,才能把泥翻起來,地要翻的夠深,這樣種下的種子才能順利發芽,有足夠的養分。”協助的農官見他們實在不懂,主動來幫忙演示。

他做了示範後,六人漸漸找到一點方向,不至於手忙腳亂。

但種地是個實在的體力活,沒挖一會兒,各個都累的滿頭是汗,呼哧喘氣。

“種地.....實在....好難.....”沈葵扶著鋤頭,喘了好一會兒才喘勻,“我要歇歇,實在乾不動了。”

“歇歇,彆累著,手上起水泡?”

沈葵從前養尊處優的,哪兒吃過這種苦?握筆的手用來握鋤頭,確實辛苦。

他把手往後一藏還要嘴硬,沈知瀾先把自己手心亮出來,“我也這樣。”

剩下的四個紛紛訴苦,“我也是。”

“這真不是人乾的活。”

“好累啊。”

幾個人小聲抱怨著。

“確實很累,但是老百姓一直都是這麼乾的。”農官突然說了一聲,“祖祖輩輩都在土裡掙紮,種出了可供所有人吃的糧食。”

沈葵啞然,農官說的也沒

() 錯,種地辛苦誰願意乾?可是總歸是要有人做的,不然都要餓肚子。他生出幾分惻隱,再抬頭看看四周,王公大臣親王貴胄,都在埋首土地,跟下方的土地交流著,說著。

他身處其中,好像沒什麼特彆,或者說跟浩瀚的曆史比起來,他本身就沒什麼特彆。

沈葵腦子裡轉過很多念頭,好像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土地無聲,但土地長存。

“一個耕牛半塊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

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沈葵默契的接了下去:

“布衣得暖勝絲綿,長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幾間,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張公的詩作,今日我才品出幾分味道來。”沈知瀾說,“可見這次不虛此行啊。”

沈葵點頭,“我也是。”

他們兩一邊鋤地,一邊和詩,把自己會的詩句通通念了一遍,念到後來,都不記得最開始說的什麼,開始想到哪兒說哪兒。

被他們這種歡快感染,開始有人跟著和詩,聲音還特彆大。

沈葵能忍得了這個?立刻要用嗓門壓過去,但是詩句並不是適合高聲吟唱,壓不過對方。

“彆急,瞧我的。”沈知瀾馬上就找到對應的法子,好漢歌開始施法!

流行音樂就是有這個魅力,曲調朗朗上口,一聽就會還洗腦,連聽三遍不跟著唱,他把沈字倒著寫。

果不其然,好漢歌迅速征服全場,如果碰上不適合的歌詞,沈知瀾就用哼哼哈哈忽悠過去。

好容易耕完三分地的皇帝一抬頭:什麼動靜?

宗令笑嗬嗬的:“孩子們正熱鬨呢!隨他們去吧。”

笑笑鬨鬨的,還多添了幾分活力,不是嗎?

皇帝哼唧兩聲,行行行,就他一個乾苦力的,實實在在的把地都耕了!

逐漸開始生氣。

現在把地耕完了,農官們開始把種子挨個分下來,中間就夾雜著不少不知名種子,誰也不曉得種出來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沈葵拿著種子左右為難,這要怎麼種?誰也不曉得啊?

農官忙提醒,“種子大的,挖個淺坑埋一層薄土,種子小的,撒到土上就行了。”

也算是農官的經驗之談。

“那這種大塊的呢?霍,這麼大?”

農官道:“小心些,這東西好像有毒性,回去記得洗手。”嚇的兩人忙把種塊丟了,同時疑惑,“種有毒的植物乾嘛啊?”

“我說的有毒不是常見的毒,是指吃了會拉肚子,頭暈的。雖然有毒,但未必不能用,炮製成藥材或許能行,隻是讓大家小心點。”

農官提醒後,兩人小心翼翼掂起兩根指頭,然後丟進坑裡。

農官無奈,隻能幫忙一起放種子。

“這什麼玩意長的又黑又青的,怪不得.......”

沈葵回頭,“怪不得什麼?”

“怪不得啊怪不得!”沈知瀾把那幾塊根莖翻來覆去的看,嘴上隻說怪不得。

“認識?”

“眼熟。”

這玩意兒學名叫做,發芽的土豆。

土豆還沒成熟時,表皮就會發青,嚴重的青裡發黑,這些都是沒成熟的表現。沒熟的土豆會有一種叫做龍葵堿的毒素,吃了就會頭暈,上吐下瀉的。也不知道是哪位勇當神農,壯著膽子吃了,用小命證明了,確實有毒。

“這東西是哪兒來的?”

農官答:“就是行商們上交的種子,編號甲五十六,屬地不明。”

那八成是那些走南闖北的行商,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聽說朝廷要找稀罕種子,交上來湊個數,雖然有些微毒性,但勝在罕見,還算符合標準。

可沒想歪打正著,當真找到稀罕東西了。

沈知瀾想,他這時要是堅稱此物無毒,根本沒人信,他也解釋不了自己從哪兒知道的,手頭也找不來成熟的土豆,倒不如用時間來證明真假。

“我們就種這個?其他的也差不多。”

其餘五人並不在乎,種什麼都行。

全票通過後,他們就把所有發青發黑的塊莖挑出來,全部挑了出來,種在他們負責的那塊地裡。

農官兢兢業業的在一塊木牌上備注,種子甲五十六,一共播種五十斤。

插好木牌後還需要紮好籬笆做區分,他們幾個就忙著澆水,雖然平時會有農官負責,偶爾還是要過來逛一逛的。

不過此處距離百珍園不遠,平時閒逛的功夫就來了。

辣椒有了,土豆來了,火鍋三要素來了兩,想必距離吃上的日子也不遠了。

一切忙活完後到了下午,由韓相宣布散場,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他們六是宗令帶來的,也要由宗令帶回去,路上嘰喳說著今天的感想。

宗令摸著最小一個孩子的腦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你們能想到這些,很好,以後好好記著吧。”

這場社會實踐效果還挺顯著,這些孩子都成長不少。

*

親耕禮後,天氣逐漸回暖,天氣變暖後第一個影響就是城內物資變的豐富起來,南北貨物都彙聚一堂。

這天杜珍娘準備好一桌飯菜後,神秘道,“今天桌上有一道驚喜,不知道你們誰能嘗出來?”

“什麼驚喜?”沈知汝伸長脖子看,左看右看都沒出什麼區彆。

都是家常菜,素多葷少,加上一個湯,跟平時一模一樣啊。

杜珍娘不肯揭曉謎底,非要他們猜,他們就隻能品一口猜一下,就是沒猜到答案,到最後杜珍娘才肯公布答案。

“這道百珍雞和老鴨湯,是用茂州來的雞鴨做的,瀾哥兒還記得嗎?”

沈齊恍然,“都賣到京城來了?想必一定養的很好。”

“現在不僅養的好,還養出規模了!誰不知道茂州百珍雞啊!”杜珍娘帶著幾分與有榮焉,“當時

乾貨鋪子一來貨,馬上就被搶完了,我好容易才買到的,這可算是地道家鄉味。”

他們在茂州土生土長,早覺得自己就是茂州人,現在品嘗到此等味道,彆有一番味道在心頭啊。

沈齊品嘗雞肉的動作,都多了幾絲鄭重,香甜,甘美,鹹香,這百珍雞確實有兩把刷子。

那當時,當時還在茂州擔任指揮使的董大人,知道自己前途就係在此處,使出十二分的力氣操辦此事,扶持百姓養雞鴨,統一收購,又聘請名廚調味,眾口雖難調,但總能從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將此物製成醬雞,遠銷南北。

董指揮使如此用心,收獲當然是巨大的,茂州的賦稅漲了兩成,連人口都漲幾十戶,任期滿後,董指揮使得了一個優等,被調往更富裕的地界大展拳腳了。

沈齊嘖嘖稱奇,同樣難免帶著幾分自豪,畢竟這百珍雞裡也有自家的功勞啊。他決定了,吃完飯就去集市上再買點送給親友同僚。

杜珍娘想了想,“要不然還是我去送吧,最近你先忙著溫書,這才是正經的。”

沈齊當即一僵,這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溫書溫的腦殼痛。

因為朝廷宣布了考試取材,沈齊一心想換個衙門或者升個職,當然要全力準備溫書,誰看書久了都腦袋疼,想休息時就會被妻子盯著。

“不是你說要給兒女們做個榜樣嗎?”杜珍娘是振振有詞。

無奈何,沈齊隻好繼續回書房繼續,苦讀三十天,幸福一輩子。

畢竟考上了也算是鐵飯碗啊。

沈知瀾衝著姐姐偷笑,還是彆去打擾打算考事業編的親爹了。

不對,應該算是製度不完善的事業編,考中之後可以分配到各個衙門裡,先從最基層的文書乾起,有功勞和年資後可以逐漸升職,但是此類路徑有限製,官不過五品。

不論白身還是功名都可以去考,不過有功名的人應該不稀罕去,會更願意繼續考科舉,但對於宗室們算是難得的好路子。

沈齊打算拚了,誰還沒點出人頭地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