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新刊 人在千裡之外,怎麼還能鬨出這麼……(1 / 1)

北驍衛經曆了好一通折騰。

每天都覺得身上這裡酸、那裡痛, 甚至有時候酸疼得不得不以怪異的姿勢走路,但是時間門過去不久,他們就發現, 好像身體確實有了些輕微的變化。

譬如在原來許多操練項目上,表現都更好了,身體好像比原來更好掌控了, 連久久不曾提高的騎射技術,竟然都突飛猛進, 感覺能與最擅長騎射的匈奴精兵, 一較高下!

這效果一下就讓人來精神了, 同樣是哼哧哼哧操練, 誰不想多練練有效果的?

於是乎,受害者的範圍,突然自發地擴大了,有的是看到效果, 心癢癢想自己試試,有的是在口口相傳中,躍躍欲試地給自己加練起來。

沒多久, 就感覺到身體細微處的變化。

不管是練了全套的北驍衛,還是自己樂顛顛跑上來練的兵卒, 對這些變化都感覺又驚又喜!

雖然累了點, 苦了點, 讓人忍不住罵人了點, 但是有效果啊!!

怎麼能隻有自己受苦呢?於是掉進坑中, 還愉快躺平的兵卒們,紛紛給親朋好友安利坑底好,坑底妙, 坑底的世界呱呱叫。

口口相傳後,一時間門尚武的演武場裡,多了好些奇奇怪怪的場地,尤其是每天拿著彈弓、木劍玩來玩去的小孩們,用撿來的垃圾,像模像樣地給自己搞了玩樂+訓練二合一樂園,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睜眼後跑到街巷,吼一嗓子,便能邀來一群小夥伴,風風火火衝出去玩耍操練。

這番變化,自然也落在薛將軍眼中。

薛府。

薛見雷手中拿著顧璋給的那本冊子翻閱,在親自訓練過後,才更能察覺到其中精妙,他感慨:“還是父親有遠見,安排瑤光多接觸些軍營事務,果真有收獲。”

薛陽朔今天難得也在。他官職低,不能自由出入軍營,和許多兵卒一樣,每個月有兩次離營的假,薛將軍可不會因為他的身份,為他破例,薛陽朔在軍營裡,都是和將士們同吃同住,沒有絲毫特權的。

他捧著茶杯,滿臉笑容道:“那當然,瑤光打小就聰明,咱輜重營的戰車,在峽關衝鋒用的改裝自行車,那可都是他兒時的主意了!”

薛陽朔想到最近看到的好戲,有些促狹的看著薛見雷:“大哥,聽說你最近日子有些淒慘啊,不僅找管家拿了跌打損傷的藥油,還變成了‘柔弱文官’的手下敗將。”

薛見雷:“……”

他反手磕了一下薛陽朔的額頭,力道之大,直接給人額頭上彈紅了一片:“明兒讓你也試試加訓的滋味。”

薛陽朔痛呼一聲,捂住額頭就去找薛將軍,控訴:“爹!”

多年未見,性子又熱烈可喜的小兒子,薛將軍心中自然是疼愛的,眼神示意薛見雷,都三十的人了穩重些。

薛見雷對上他爹的視線,不免嘀咕:“我就不信那小子看不出這些都是父親您的主意,怎麼就光坑我一人?”他可不覺得顧瑤光是尊老愛幼的性格,敬重父親年紀大。

薛陽朔舉手:“我知道,我知道!”

“顧瑤光心裡有數的,他估計是擔心擾亂了爹的心神,會讓邊關有危險。”薛陽朔十分自信地分析道,“彆看瑤光玩得肆意,其實該坑誰,什麼最適合,都是想好的,在京城就這樣!”

薛將軍眼神眯起:“你是說,顧瑤光覺得邊關可能不穩?”

薛陽朔聲音戛然而止,歡喜的面色帶上點愕然,他之所以這麼說,隻是以己度人罷了,他也愛玩,可絕不會影響人做事,更不會害人。

他磕絆道:“可,可是邊關不是已經平穩好些年了嗎?”

薛將軍想到匈奴今年有些不正常的異動,腦中思緒翻湧,沒有回答薛陽朔的問題。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邊關戰局,亦是如此,自古以來草原遊牧民族就覬覦中原肥沃田地,平穩了這些年,也許又要有異動了?

顧璋好好翰林學士不當,忽然請命來剛赤府當知府,這個讓許多人困擾的問題,倒是有了個全新的解釋思路。

會不會是他猜到邊關不穩?

薛將軍心中百轉千回,決定多往匈奴那邊派幾個探子,嘴裡卻說起了另一個話題:“京城那邊回信了,打造提取酒之精華的器皿已經製作完成,荊醫官那邊如何了?”

薛見雷皺眉:“聽說在單獨的小隔間門裡,弄了一堆發黴的東西,說是研究瑤光那小子提的一種藥。”

這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那可是發黴的吃食,吃了會鬨肚子,甚至會死人的,竟然能做成要往傷口上用的藥?

薛陽朔神色也有些難以接受,不過猶豫道:“可,他是顧瑤光。”

就這三個字,似乎就代表沒什麼不可能的,薛陽朔頓了頓:“也許……是以毒攻毒?”

難道和匈奴的臟東西,比比誰更臟嗎?

父子三人針對邊關最近的大事,聊了許多,再回頭一看,總結一下:顧璋,走到哪裡熱鬨到哪裡,走到哪裡禍禍到哪裡,樁樁件件都和他有關係。

日日枯燥無奇的邊關,竟如注入了活水一般,隔幾天就有新鮮喜悅的熱鬨事。

不僅熱鬨,還有大用處!

薛見雷肅眉:“這小子給軍營帶來不少好處,可好些對他在文官一路上的晉升沒什麼幫助,譬如這個訓練的冊子,神藥,還有不能外露的千裡眼……”

雖然有些折騰了些,但是真的有大用!

甚至細細數來,還有些吃驚,怎麼才來不久的功夫,竟然有這麼多事可以說?

薛將軍想了想,安排道:“除了千裡眼,你給《大宣第一日報》人物篇,寫篇文章,至於內容分寸,見雷你自己把握。”

有功必賞,有錯必罰,這是薛將軍奉行多年的治軍原則之一,他可不能讓少年一片心意和付出,最後隻在邊關有個好名聲,得不到本應有的功勞和獎勵。

薛見雷自幼文武雙全,還做過明盛帝伴讀,寫篇文章的功底還是有的,更彆說他此時隻要想起顧璋,心中情緒就極為充沛,甚至要溢出胸膛。

一想到顧璋,就才思泉湧!

結果一個沒注意,因為“感情”太充沛,最後好像有點寫歪了。

表面上:【讚一讚顧知府在邊關貢獻極大的二三事】

實際上:【論顧小璋的365種使用辦法(不得不防坑人版)】

把文章寫完後,薛見雷越看越滿意,甚至有些期待登報後,顧璋會是什麼反應。

他面色正直又嚴肅地送去給薛將軍審閱。

薛將軍:“……”

幸好十八歲的顧璋,遇上的不是當年十八歲的見雷,要不邊關可就不得安寧,天天火星直冒了。

這份稿件才送出去不久。岩武城就出了個天大的爆炸消息——三位縣令為剛赤府增產的百年大計,合資共出一百萬兩!

一百萬兩!

這還不是最讓人震驚的。

顧大人在府衙門口,公開張貼告示,說當增產計劃如期完成後,剛赤府糧食產量能達到如今的2-3倍!

剛赤府上下,一片嘩然。

連一百萬兩都顧不上了,畢竟不管是軍費,還是衙門的錢,和他們都沒什麼關係,但是糧食增產這麼多,可是實打實的!

“咱們的地,真的能種出那麼高產的糧食來嗎?”

“是原來的2-3倍,還是今年增產後的2-3倍?”

“不管是哪個,都很厲害了!”

“三位縣令怎麼這麼大方?這可是天大的一筆錢。”

“噓,就前些天,被顧大人請來,然後個個都白著臉,被人扶出衙門,攙上馬車的事?想想就不簡單。”

有些了解的人,幾乎一聽就猜到了裡頭肯定另有隱情,雖然不至於像消息靈通的官員一樣知曉內幕,但是隱隱也能透過賬本這些事,猜到點什麼。

性子單純憨厚的人就不這麼想了,他們笑容很大:“顧大人可真有本事,能讓三位縣令都願意為他花錢。”

黝黑的大眼睛裡,透著些二傻子似的淳樸光芒。

這事不僅在剛赤府內部傳開,甚至連臨近的兩個知府,都不顧邊關條件簡陋和危險,飛快帶著手下親自往剛赤府趕來。

他們距離得近,也不知道能不能一起,這份天大的功勞,但凡能沾上一點,都是在履曆上光耀門楣,名傳後世的一筆啊!

薛將軍更是被驚動。

原本查出後方三名知縣貪汙,他臉色黑沉如墨,但是得知顧璋宏大的目標後,墨色如潮水般褪去。

他這些年隻是守城,沒能進攻匈奴,把人打服,打滅,不就是因為後勤跟不上,支撐不住嗎?

發起戰爭那是要消耗舉國之力的,物資運送過程中,都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糧食在路上更是幾十倍的消耗。

“此話當真?”

顧璋:“自然是當真,還望將軍鼎力支持。”

薛將軍豪氣乾雲地開口:“隻要不影響戰局,舉全軍人人皆可助顧大人一臂之力。”

***

錢已經到位,人也已經到位。

顧璋更是把心放到了肚子裡,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來。

至於擔心能不能成?不存在的!

且不說他自己在植物方面,就有百分百的信心,還有係統在,有係統給他保底,他若還擔心,那簡直就是廢物了。

初秋時節。

距離他們春日離京,已有小半年光景。

除了第一波家人和親友問候的信件,顧璋又陸陸續續收到第二波、第三波,還有特彆嘮叨的,比如金瑎,都來了第四波信件了。

有戶部官員寫信來討教問題的,也有例如方行這樣關係不錯的,立功得賞後,給他寫信來感謝他。

工部竇天工大人,來信與他討論蒸餾這套裝備的靈感,還在信中道:“若還有什麼點子,瑤光萬萬彆忘了老夫我。”

黎川和餘慶年寫信過來分享近況,說餘兄留任翰林,而黎川被分到刑部,因為此前報刊的事情,擔任判案官職,又關心顧璋:“璋弟近來可好?若在邊關有所需,儘管來信。”

……

厚厚的一大摞!

這個時候沒有網絡,書信往來是友人聯絡感情的重要方式。

顧璋自動忽略了那些因為被坑得太慘,一怒之下寫信來臭罵他的,十分得意的指著厚厚的一摞信件,笑容燦爛地跟小姑娘炫耀:“看!這麼多人都舍不得我,寫這麼多信來,這是多舍不得我啊?”

他簡直太討人喜歡了!

小姑娘笑彎了眼,雙手托著腮眼睛亮亮地誇道:“顧璋哥哥這麼厲害,怎麼會有人不喜歡呢?”

在小姑娘亮晶晶的崇拜眼神下,顧璋膨脹了。

他想起當初跟明盛帝拍胸脯說:“沒有人會不喜歡我的!”

這才小半年,就說是不是!

顧璋提筆給明盛帝寫了封信,他這人可從不講究什麼無私奉獻,默默耕耘,他做了就是要大聲說出來!

他洋洋灑灑一大堆,分彆寫了自己的“豐功偉業”重點配合軍中上到薛將軍,下到熬藥小童、火頭營打飯小兵,就沒有人不喜歡他的,文中反複強調薛見雷這家夥三十多歲的人了,就知道欺負小孩,給他欺負慘了!

但是他這麼正直純潔又善良的少年,當然是大人不記小人過,不僅沒坑回去,還以德報怨,給軍營裡貢獻了好多好東西,這一點薛將軍可以作證,薛將軍還請他到將軍府去吃飯,可喜歡他了。

最最重要的一點,見雷將軍是他的手下敗將,這事必須好好宣揚宣揚!

等不薄的信件寫完之後,顧璋還十分厚臉皮地跑去找薛見雷,讓他幫忙連著軍情一起送回京城,這樣會比較快,而且還不用被其他官員查閱。

回來之後,他該回信的都寫了回信。比如忽悠好友邊塞好,邊塞妙,這裡的風景雄渾壯闊,這裡的牛羊肉好吃得舌頭都恨不得吞下去。

饞死金瑎這丫的,竟然給他寫信說當地的好吃的,還托人給他送了一條醃製的肉,然後在信裡說:“雖然不及當地廚子鮮製好吃,但是……”

但是後面就不重要了!

既然都吃不到,那還寫信來饞他做什麼,偏偏寫得那麼誘人,那麼真實。可惡!

來啊,相互傷害啊!

回信的途中,他還跑出去,跟媳婦卿卿我我一番,最後也給京城朋友長輩、兩邊家裡人、都寄送了些邊關特產。

然後顧璋這廝十分不要臉地,一邊罵金瑎不厚道,一邊寫了比金瑎更誘人的描述,隨著這些肉乾和特產,一同寄送出去。

寄完了特產,又回來繼續回信。

顧璋這顆按捺不住地搞事之心,在信件中體現得淋漓儘致。

比如忽悠在京城被罵得狗血噴頭,甚至因為案情太過吸引人,直接被百姓堵門,催著問結果的黎川:“兄弟這次絕對不坑你,給你個洗白,重新樹立形象讓百姓崇拜的機會!”

他給黎川透了《十萬個為什麼》鬼火題的答案,然後提筆就痛心疾首地攛掇:“多少百姓被這些把戲騙?多少人被這些伎倆坑了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嚴重的甚至傾家蕩產!你作為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爺,必須給大夥擦亮眼睛,防止被忽悠啊!”

顧璋越寫越開心,越寫越放飛。

等一摞信件全部讀完,回信結束,簡直如炎炎夏日喝了一碗冰鎮過的涼茶一樣舒坦,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透著爽快!

暗搓搓搞事,還不用身體力行,可真是太快樂了!

***

顧璋得了一個打了雞血,重燃鬥誌的手下,三個被他捏著把柄,不敢不敢認真辦事的縣令,他本人一下就清閒下來了。

不僅回了信,想著京城大家肯定也都想他了吧?也給《大宣第一日報》投了篇文章,中心思想就是“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他在文章裡,不僅好好地講了一波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還十分凶殘的舉例恐嚇:“剛赤府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看到沒?不好好保護環境,畝產一石就會慢慢跌到一石都沒有!”

這一看就讓人心頭狠狠一跳,還沒緩過神來,就看到顧璋這家夥給自己打了個廣告:“彆不信哈,我就打算好生治理剛赤府的環境,糧食產量能翻2-3倍,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到時候被嚇到哈。還有我需要很多一年生和少量多年生樹苗,想賺錢發財的做樹苗營生的朋友注意了,緊跟顧璋,三年變富商!”

禦史台的官員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手都在顫抖。

多嚇人啊,不好好保護環境,畝產竟然能降到一石。

多可怕啊,顧璋這廝,竟然又要來個大的!什麼叫糧食產量翻2-3倍???

多囂張啊!竟然這麼堂而皇之地在代表大宣門面的報刊上,打廣告!

雖然這是你弄出來的報紙沒錯,但是也不能這麼囂張!

但是禦史台眾人對著這篇文章看了又看,不僅文采非凡,內容更是紮實得可怕,這可是被譽為“小農神”寫的關於農業的文章,承載了大宣不知多少田地的糧食產量。

要是真有因為破壞環境,導致糧食產量下降,他們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要是顧璋真讓剛赤府的糧食產量翻2-3倍,他們卻不通過這篇文章,誰來擔下“有眼無珠”的嘲諷?

要是……

算了,不審了直接上報,讓明盛帝決定!

明盛帝怎麼決定?當然是通過了,不過是用報紙幫他的小寶貝蛋打打廣告,他親自上陣打都行!

這可是邊關!當地!2-3倍!主糧的產量啊!

顧璋的文章有些坎坷和波折,但是薛見雷的文章,簡直說到禦史台眾人的心坎裡去了,這廝慣會坑人啊!通過,必須通過!讓大夥都好好看看,顧瑤光這混小子的真實面目!

本來報紙的發行,銷量和熱度,已經趨向於一個比較平穩的趨勢。

這一期也如前幾期一樣,平平無奇的開賣,但是沒過多久,在百姓的口口相傳中,直接賣爆了!

“天啊,顧大人怎麼什麼都知道,連鬼火都研究了嗎?”

“這怎麼可能?”

“鬼火難道不是冤魂死得不甘心,所以自燃靈魂喊冤嗎?”

因為長一點的文章需要細讀,故而慢一些,《十萬個為什麼》係列,已經在百姓中有了些名氣。

據說有不少聰明人,都靠著每一期報紙裡的道理,找到了發財的辦法,掙了不少錢呢!!

誰不想撿漏?指不定下一個發現發財辦法的人,就是自己。

百姓的討論度越來越高的時候。

不用抓耳撓腮地等下一期報紙給答案,黎川直接就將答案寫在了文章裡,不僅有鬼火,還有他搜集的好多經典騙術。

黎川自從進入刑部以來,就知道有多少稀奇古怪的案子,他一點也不托大,去找餘慶年幫忙,兩人商量著,餘慶年就請了好些人,直接在最熱鬨的街頭,表演“鬼火”“符咒自燃”等等一係列常見騙術。

到處都是“不要被這些把戲嚇到,然後被騙了錢”的宣傳,有些百姓起初還不信,覺得自己這麼聰明,把錢包捂得緊緊的,怎麼可能被騙呢?

結果被人拉到跟前一看,結果被道士服的嚇得當場下跪,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哀求:“大師救救我,救救我,我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不能出事啊!”

這樣的熱鬨讓明盛帝立馬召見兩人,問清緣由後,立馬安排他們去負責,在各個府城都推廣這樣的“鬼神騙術演示”

顧璋的那篇文章,炸出的水花更大。

“什麼!!!”

“讓我也看看,我上次認會了3這個字怎麼寫,你可不能誆我!”

“這未免也太神奇了,為什麼在旁邊種樹,還能影響地裡的產量?還是2-3倍這麼大的變化。”

相比上一次顧璋在寧都的提議,這次心中覺得他能成功的人,比上次多了許多。

既羨慕寧都之後,百姓們紛紛又羨慕起了剛赤府。

怎麼就被顧大人挑中了呢?

他們也想啊!!

而半個大宣朝做樹苗營生的商賈,都為顧璋這篇文章震動起來,這可是財神爺啊!

看看財源滾滾的金家?

看看先是賣《食神鬼斧》掙了一大筆,得了不知道多少新客,最後還跟皇家搭上關係,變成皇商的龔家書局?

還有不過是請顧璋梳理了一次賬冊,此後便勢頭愈發驚人,在各個府城都大刀闊斧進軍,無人敢貪,甚至全心全意為家族服務為了爭高昂賞錢的錢家?

有了那麼豐厚的獎賞,誰還樂意心驚膽戰地貪那麼一小點?

總之,但凡和顧璋接觸過的商賈,沒有一個不財源廣進的,這不是他們商賈的財神爺是什麼?

這一期報紙發行後,唯一心塞的,就是被薛見雷揭開真相,終於後知後覺反應過來的官員、學子們。

他們總算是明白,為什麼自己感覺怪怪的了!

戶部被考試、繁重的改革任務累成狗的官員們,想想自己如今淒慘的生活,都揚天怒吼:“顧瑤光!!!”

隻恨不得能長一雙翅膀飛去邊關,他們聯手,把人揍一頓。

官職高些的,直接提筆,寫信把臭小子痛罵一番,這才平息了心中那口惡氣。

至於早早被坑過,也看清一切的大佬們,津津有味地琢磨起薛見雷這篇“顧小璋的365種使用方法”

京城又因為一期報紙,好生熱鬨了小半個月。

百姓們熱熱鬨鬨,一會兒討論案情、一會兒去看各種騙術,甚至有膽子大的人,還試圖自己“點鬼火”,學會了之後直接下到偏遠的縣城,去賣藝掙錢了!

朝中文武百官,都覺得這一幕好像有些熟悉。

顧璋這廝,怎麼人都遠在千裡之外了,還能在京城鬨出這麼大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