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新賬法 不知敢不敢把手中賬冊,給我瞧……(1 / 1)

難得看到這樣的顧璋, 許多官員心中都有些驚詫。

隨即又在強烈的割裂感中,回憶起了去年曇花一現的那樁事。

燕先竹站在百官前方,看到顧璋與平日裡完全不同的模樣,心中還是難免羨慕自家弟弟。

無論平日裡如何, 隻要是辦正事的時候, 顧璋還是極為妥帖, 讓人放心的。

燕先竹原本以為他會憂心,覺得少年的肩膀扛不起這樣大的責任, 真到了這一天, 他才發現心中竟沒有太大的波瀾。

顧璋更是一點也不虛!

全托係統的福, 得到係統這麼多年了,他可算覺得享了一回係統的福氣。

他已經私底下試過好多次了,但凡是看到賬本, 需要計算的大量數字之類的東西。隻要是原來他能隱隱感覺有問題的地方,隻要集中注意力研究一會兒,就沒有什麼錯漏能逃得過他的眼睛!

而且隨著他本身能力越強,找到錯漏的速度就會越快。

在獲得這個獎勵之前, 顧璋就已經看過整個國家上上下下數不清的賬本了,高強度的洗禮下, 本就比尋常人更敏銳, 經驗足了之後愈發嫻熟。

得到了係統的獎勵, 更是直接將這種辨彆力的敏銳程度, 提高到一個頂尖的水平,也靠著這份敏銳, 他將新賬法打磨得更加完美。

可以說已經遠遠超過當前這一時期的水平。

顧璋先擺實事,他把戶部頭幾十年混亂的賬目都拿來鞭屍,然後又痛斥除了戶部官員之外, 幾乎無人能看懂國賬。

聽到這裡的時候,滿朝文武都還在心裡暗暗點頭,特彆是那些找戶部申請銀子困難的,更是覺得痛快,沒錯,就是這樣!

顧璋道:“承沐皇恩,臣已攜戶部眾人完成新賬法的製定,相比原來使用的賬冊,新賬……。”

顧璋還沒說完,整個朝堂都安靜下來,連呼吸聲都放輕了一些。

他們沒聽錯吧?

他們分明記得,去年顧修撰上早朝,確實是給了個清晰明了的法子,但是是用來“校對”賬本的。

說白了,就是給戶部原本的程序裡,再多加了一個補丁,多檢查一遍。

誰也不覺得有啥,畢竟大船還在那裡,隻是往裡頭捶了一個釘子。

怎麼從捶一個釘子,直接變成把船掀翻了,砸爛了,然後重新建造一艘新船?!!!

他們是聽說戶部最近在忙忙叨叨,誰也沒想到是這樣大的變化。

給正在運轉的龐大國家,製定一套全新的規則,這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兒能乾的事嗎?

“臣有異,此舉稍有不慎,怕是會亂象叢生,舉國上下都會出現問題,戶部盛大人覺得如何?”每年都要找戶部領錢的兵部第一個站出來。

要是被小子整出了亂子,明年的軍餉還能不能拿到?武器、裝備、馬匹、糧草,樣樣都要錢!

兵部尚書萬剛之前樂嗬嗬的看新科狀元和禦史台的你來我往,覺得還怪有趣的。

如今頭一次體會到禦史台的心慌,這要是出了什麼亂子,他可怎麼辦?光是想一想領不到錢,還要面對那麼大一攤子事,就覺得眼前一黑,還是穩妥些好!

被cue的戶部尚書:“……”

眼瞧著同僚一個個都看過來,好像是希望他能穩重些,把這個苗頭壓下去,盛正業挺直腰杆,目不斜視,不與這些人對視。

他能說什麼?

新法裡還有好多他給的建議,那小子提出的法子,簡直可怕,整理出的賬冊清晰明了,稍懂算學的外行都能檢查核對!

盛正業一本正經道:“臣支持推行新賬法,此法經過數月商討修訂,邏輯縝密嚴謹,條條賬目可追可查,可加強征管稅目的控製,還能促進……若能推廣,定能使國賬清正,還我大宣朗朗乾坤。”

文武百官簡直驚掉了眼球。

盛大人你要是被脅迫了就眨眨眼?

若是稍微有些優點,群臣也許有部分還能信,可新賬法未免被戶部尚書吹到天上去了?

世間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眼瞧著朝堂上要激動起來,明盛帝道:“顧愛卿,將備好的東西,讓諸位大人好生看看。”

要搞事情了!

顧璋心裡樂滋滋,臉上卻面不改色,讓人窺探不出半分情緒,他領著戶部幾位,將整理好的賬冊,逐一分發給各位大臣。

群臣人手一份。

顧璋這才道:“這是去年京中所有支出與收入賬冊。”

給他們賬冊做什麼?

顧璋沒等他們翻開,就道:“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京城俸祿、各部開支、京城守備軍軍費……就憑空消失了二十五萬三千二百一十五兩白銀。”

還有零有整的,說得好像還挺像回事。

明盛帝威嚴的聲音從上方傳來:“諸位愛卿不如親自看看?”他聲音沒太多起伏,也不大,卻透著股陰雨天低壓壓的烏雲滾滾而來的壓迫感。

等反應過來顧璋說了什麼,群臣都還有些怔怔的。

二十五萬三千多兩白銀?憑空消失,也就是都被貪汙了,做了假賬?

“這怎麼可能。”

“我們禮部每一分錢都是認真清算過的。”

“二十五萬兩白銀,都夠全京城百姓幾年的花銷了。”

儘管心中不敢相信,但是肉眼可見的,幾乎所有人都開始翻看賬本,面色十分嚴肅難看。

顧璋好心又友善地提醒道:“諸位可著重看一下畫了紅圈的位置。”

大殿之上,頓時響起了“嘩嘩嘩”的翻頁聲。

這本與京城有關的賬冊,幾乎與在座各位大人息息相關,有的是自己官職管轄的範圍,有的乾脆就是自己任職的衙門提交的開支,更有甚者,就是本人提交給戶部的賬冊。

好半晌,金鑾大殿上沒有一個人說話的聲音。

明盛帝原本被顧璋逗散的怒火又被這本賬冊勾了起來,怒極反笑:“葛大人與朱大人有何感想?”

賬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場文官哪個不是過五關斬六將才站到這裡?算學都不差,即使算不準,也能看出來被顧璋圈起來的數字前後根本合不上,差距甚大!

雖稱不上權傾朝野,但是權勢不小的兩位官員,直接被革去官職,一人被貶去荒涼小縣,一人被判流放寧古塔。

槍打出頭鳥,這兩人算是做得最明顯的,也是主動參合進貪汙的。

群臣見狀未免都有些唏噓,一邊義憤填膺地罵那兩人不忠不義,一邊又表態自己絕無諸如此類的心。

顧璋輕嗤:“與諸位有沒有貪腐之心無關,人性如此,諸位前輩不會天真到覺得手下所有官員都大公無私吧?”

隻需要稍微動一動手指,用一點手中的小權利,就能過上比原來富裕許多倍的生活,面對巨大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不動心呢?

即使本身清正廉潔,誰又能保證自己同僚、下屬個個都品行高潔?

“人性是最不可靠的東西,否則要規則和律法有什麼用?”顧璋頓了頓,神色格外嚴肅道:“宣朝律法已成,但混雜的賬目卻給人可乘之機。”

“全新的方法,代表舉國上下賬房先生、商戶、衙門,稅法,人丁全都要跟著變,顧修撰如何保證其中不出岔子?”吏部左侍郎戎景山問。

顧璋:“……”

戎景山這個濃眉大眼的,去年年底他還在美食節上幫著這家夥哄兒子,顧璋心想,等下了早朝他就要去找戎銳告狀!

戎景山繼承了其父親談鋒犀利,思維敏捷的特點,顧璋口才也是極好的,兩人一來一往說得眾人都忍不住跟著思考起來,緊接著就忍不住參與進來。

似乎許多人都忘記,他們上一秒還在討論,能不能推行,話題一下就轉移到,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現場是吵得不可開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點,甚至總能從彆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來辯論幾句。

顧璋可算明白,燕先竹口中“不吵幾架的話,上早朝還有什麼意義?”

“無論誰有點子,大家都同意,直接推行,豈不亂套了。”

顧璋吵了個爽,仿佛參加了一群腦力頂尖的人,相互比拚口才和智慧的巔峰角逐。

即使全程精神緊繃,思維高速運轉,但舌戰群儒贏下來後可謂酣暢淋漓,快意至極!

隻剩下幾個保守派的頑固官員,仍舊臭著臉。

既如此,顧璋也直接沉了臉:“既然幾位對原來賬法如此有信心,不知敢不敢把手中賬冊,給我瞧瞧?”

其中保守派就有兵部尚書萬剛,他視線在大殿上掃了一圈,對上一個個武將的眸子,許多人都避開,隻有威武將軍還“渾然正氣”地與他對視。

威武將軍:“?”

顧璋拿到京畿衛內部的賬冊,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一頁頁翻看起來。

萬剛還在勸,說原本的賬法已經穩妥地運行了多年,既然可以用新的法子查出疏漏,新的法子就用來檢查就好,何必非要冒險改革呢?

這個方法戶部早就討論過了,做兩遍賬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可若隻是抽查的話,許多人還是會抱著僥幸心理。

“看來萬大人對賬冊很有信心。”顧璋邊翻看邊淡淡道。

萬剛心中一緊,不會真被這廝查出什麼來了?

顧璋指了指萬剛手裡的賬冊:“萬大人知道手裡的賬冊是誰做的嗎?”

萬剛性子最為穩妥,辦事從不求最好,但一定不能辦砸,故而被安排到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明盛帝覺得,穩妥是後勤保障最關鍵的一點。

他這樣穩重平實的性子,對顧璋這樣的跳脫、出格的人是最瞧不上的,打心眼裡覺得他們指不定哪一日就要鬨出大亂子,尤其是顧璋做什麼都笑嘻嘻的,像是在玩一樣。

故而萬剛從沒把這個頗得聖寵的新科狀元放在眼裡,這樣的人,還沒等走到高處,就會出岔子把自己給作沒了。

可如今被顧璋這樣語氣平古無波地一問,倒是讓他心中一顫,與顧璋漆黑的雙眸對視,讓他身體不由自主回憶起早年在邊關被敵軍箭矢瞄準的渾噩和驚顫之感。

萬剛遲疑:“莫非,這賬冊是你一人做的?”

顧璋也不答話,慢條斯理地一頁頁翻動著京畿衛內部的賬目。

他不答話,萬剛這樣事事穩妥、思慮周全的性格,就下意識開始東想西想了起來,越想越覺得心翻來覆去的煎熬,沒個痛快。

“嘩——”

“嘩——”

“嘩——”

紙張翻動,每一聲好像都翻動在人心尖上。

這樣走馬觀花地看,能看出什麼來?百官都在心中暗想。

顧璋很快翻到最後一頁,他找明盛帝要來一支朱紅色的筆。

緊接著,一連在賬冊上圈出十二個圈,醒目又刺眼。

顧璋將賬冊放到送朱筆來的小太監手裡,嗤笑道:“一共十二處,萬大人不妨看看,這就是你堅持要用的舊賬法。”

賬冊還沒到萬剛手裡,萬剛的表情已經又青又紅又紫,仿佛打翻了調色盤。

他不是驚訝賬冊有誤,畢竟經過剛剛一遭,誰都不敢說下屬人人都乾淨,隻要數額不大就沒太大問題。他驚訝的是顧璋竟然就這麼翻一翻,看一看,連筆都沒拿,就能發現賬目中的問題?

顧璋覺得還挺刺激!

他見萬剛翻開賬冊,給他說了個頁數,又報了個錢數,問道:“實際的錢財還不到賬上一半,萬大人可想過,手下人為何敢這樣做賬?”

萬剛還想說什麼,就對上顧璋含笑的眼睛:“莫非這貪墨的一半錢財裡,也有萬大人一份,所以您才舍不得啟用舊賬?”

萬剛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這個鍋他可不能背!他好端端的一分錢沒收,可不能被潑這樣一身汙水!

“休要胡言!”萬剛感覺自己的聲音都在顫抖了,連忙向明盛帝看去,想要解釋一番,自己絕對沒有做這樣事情。

可一看向明盛帝,對上他銳利如鷹隼的眸子,萬剛忽而腦袋一片空白,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

誰能把賬冊翻一遍就挑出錯漏?怕不是明盛帝早早就拿到這本賬目,讓顧璋提前清算了一遍!

整個早朝下來,文武百官看向顧璋的眼神都帶上了忌憚,也充斥著滿滿的震撼。

世間聰慧之人不少見,神童也有不少,可顧璋今日在大殿上簡單翻看一遍賬冊,就能準確標出錯漏所在,這未免有些太駭人了!

腦海中要同時算多少數據?要記住多少賬數?如何才能在短短片刻間找出藏得極深的錯漏?

短短幾個月就能想出一套這樣思慮周全的法子,還不提前漏出太多風聲,不給任何人和手中賬目反應的時間,這是什麼樣的城府,什麼樣的耐心和謀略?

許多人看向顧璋,再想一想他平日裡表現出來的模樣。

呸!

長得倒是淳樸陽光小少年的模樣,芯是黑芝麻做的吧?眼又多,還黑得冒油。

顧璋和明盛帝配合打得不算隱秘,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

也有一部分官員和萬剛一樣的想法,這肯定是明盛帝的主意!

誰能腦力強到這般變態的地步,怎麼可能有人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本領?這一切肯定都是明盛帝授意的!

看向顧璋“淳樸無害又善良”的稚嫩面龐,心中不免生起一絲憐惜,繼而對明盛帝的手段又更敬畏了些。

竟然能把全京城的貪腐都查得清清楚楚,豈不是眼線遍布全京城?

這天早朝比往日花費時間長數倍。

明盛帝倒還好,登基這麼多年,威嚴頗重,其君威莫測早早深入人心。

可群臣實實在在認識到,這小子哪裡是愛吃愛玩愛鬨的小白兔?

眼睛比天空中的海東青都銳利,卻給自己披一層小白兔的皮,簡直心臟!!!

明盛帝可不覺得自家顧小狀元心臟,在他戴了十分滿的濾鏡眼裡,顧璋還真就跟個小白兔似的,什麼都寫在臉上,就是聰明得過分了些。

趙曠笑著給他的小狀元郎分享了京中震動,也算是顧璋在早朝後的造成的餘波,還有許多官員之間私下的傳言。

顧璋忍不住抱著肚子笑起來:“他們可真敢想,那日後舉國上下的賬目都能清算,我的眼線豈不是遍布全國?”

明盛帝瞧他笑得眼淚都快飛出來的模樣,笑著搖搖頭。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相,故而心中也比任何人都驚歎,他的顧小狀元,確實是真的不得了。

這絕對是老天送給宣朝最珍貴的禮物。

他在顧璋燦爛的笑意中,恍然想起那日的夢——夢中宣朝地動山搖、瓦解土崩,一顆從天而降的種子沐浴著璀璨金光緩緩落地,以極快的速度生根發芽,倏然參天。

參天大樹的綠蔭籠罩整片國土,它的根是那樣穩,深深地紮根護衛整片國土,枝葉卻歡快地迎風招展,享受地沐浴日光,在呼嘯的風中發出陣陣歡快的婆娑聲。

他聽著那聲音,心神都安寧了,在夢醒的一瞬間,那一陣陣歡快的聲音,似乎與顧小狀元朗朗的笑聲重合了。

***

這日早朝之事,以極快地速度流傳開來。

戶部這邊還沒開始有動作。

就有不少心虛的人想要破壞原始賬冊,或者連夜篡改賬目,然後被明盛帝安排的,早早盯梢的大理寺的官員拿了個現行。

京城中一時間風雨飄搖,無聲無息中發生了一場大地震。

許多人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官兵破門而入,然後清清楚楚的報出何時何事貪了多少,頓時面色慘白,渾身失去力氣地被拖走。

一向脾氣好的明盛帝這次做了回惡人,全程鐵面無私,無論誰來求情,一律嚴肅處理。

金額小的,要麼受刑,要麼十倍金額來贖人。

金額大的,沒得商量,直接按照律法處置。

新賬法都還沒推行開來,隻是整理了一下陳年舊賬,國庫裡就一下子充盈了許多。

看到國庫裡前所未有的錢財數額,許多官員才驚覺,竟然能翻出這麼多陳年舊賬,一點點積累起來,未免太過可怕。

難怪皇上要力排眾議,舉國推廣。

戶部幾乎是傾巢而動,數位權傾朝野的大臣也都接連動起來,畢竟推行如此大的事,要調動的人,要安排的事項,還真不是顧璋這樣沒什麼經驗的小官能安排好的。

顧璋美滋滋地等來了假期與封賞,封賞是明盛帝給的,假期是他自己要求的,忙碌了這麼久,也該給他放個長假了!光靠每個月的休沐,他可休息不夠。

明盛帝:“……”

誰家官員在做出功績後,第一個想著的事情是好好玩一段時間?

他這個當皇帝的都沒這麼舒服!

可看到顧璋“你小氣”的眼神,哭笑不得地給了一旬半的假。

至於封賞。

一是官階的提升,並非三年例行考評升遷,而是破格提拔到五品。

許多官員下意識想反對,這未免有些太快了,才考中狀元一年不到,就直接越過六品、從五品,直接跳到五品,連升三級?

可就像是有默契一般,文武百官誰也沒當這個出頭鳥,真的站出來說不行。

所有人心裡都清楚,其實這樣的升遷,甚至有點配不上他的功績,不過是資曆淺,年紀輕,要不還能再往上抬抬。

不管最後能不能成功推廣,推廣過程中會不會出岔子,就單論這套法子在京城中揪出的貪官汙吏,也是不小的功績。

二是早早就定好的京城四進的大宅院,臨近皇宮,可謂京城一環的絕佳地段,居住的都是二品以上的大臣、勳貴世家、皇親國戚。

三是五千兩白銀,還有皇帝私庫中的寶貝若乾。

顧璋:“……”

看見滿箱滿箱的銀錠和珠寶時,顧璋的第一反應不是皇上大方,而是他肯定還是記得那日他說小氣的事情。

聽到他這麼說,明盛帝氣得恨不得把東西都收回去,甚至覺得夢裡肯定夢錯了,怎麼會是庇佑百姓的參天大樹,臭小子分明是屬貔貅的!

四就是秋娘的“府君”封號。

顧璋當日隻求了“縣君”,沒想到明盛帝給了更高一級的“府君”封號。

這意味著秋娘能調度的錢財更多,甚至能養不超過100數量的府兵。

最後這一項,本就被許多人遺忘,因為前頭幾點太過震撼,並沒有吸引太多人的注意力,許多人覺得不過是給女子的封號罷了。

但對秋娘來說,卻如久旱逢甘霖,人頓時就活泛了起來。

不僅自己乾勁十足,甚至還吆喝著全家人都動起來!

顧璋在家懶洋洋地窩著,曬著太陽看書,都要被秋娘拎起來:“小石頭,你這套做賬的法子還真不錯,快教教娘!”

除了秋娘,燕家也注意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封賞,燕夫人很快就聯想到當年顧璋支持母親開鋪子掙錢鬨出的傳言。

燕夫人總憂心,女兒這樣天真的性格,又被家裡人寵了這麼些年,嫁到彆人家,會不會受欺負?

如今女兒的年紀確實不能再拖了,男人多大都能有借口,要專心讀書,要先立業,醉心於愛好,世人總諒解,若換到女人身上,又大不一樣,世道總是更為苛責些。

原本還在猶豫的燕夫人,聽到顧璋為母親請命的消息,這才下定決心,她摟著自家乖巧的女兒疼惜道:“娘活了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聽到有男人用能在官場上升遷的功績,換家中女子的自在。”

“有你叔祖父這一層在,他日後也不敢欺負你,而且娘瞧著,他也是喜歡你,願意護著你的。”

燕芷小腦袋埋在娘懷裡,手輕輕拍拍燕夫人後背,輕聲寬慰道:“娘彆擔心,您已經幫女兒看了許久了,定不會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