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錢 賺多少花多少(1 / 1)

看著呆愣在原地,有點不敢相信的兒子,秋娘摸摸他的頭:“小石頭好好念書,娘過兩日去縣城裡給你帶好吃的回來。”

過兩日,縣城,好吃的!

這兩日若是天晴,他的柴胡也要好了!

顧璋瞬間就把要哄虎頭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專心思考賺了錢要怎麼花。

吃的、喝的、玩的?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小小的心裡,就迸發出了無窮的花錢欲。

家裡的調料隻有粗製的鹽、油,縣城裡會不會有更好吃的調味料?要買!

隻有他一個人吃細糧,獨食真的越吃越不香了,買!

娘都說了給他買好吃的,零嘴也要嘗嘗。

最好再買點肉,燒個不太需要調味料的大肉菜滿足一下。

……

短短兩天時間,顧璋就已經在腦海裡列出十幾條。

想也知道,就他那三五斤柴胡,肯定不夠花。

顧璋努力篩檢,試圖給排個順。

“哎——”顧璋歎了口氣。

早知道當初就不拿小背簍了,拿個大點的該多好。

見顧璋小臉糾結,還小大人似的歎氣,顧老爺子問道:“愁啥呢?”

“感覺我的背簍太小了。”顧璋坐在小板凳上,托腮道。

顧老爺子嗬嗬笑起來,笑得眼睛都看不見,顯然樂嗬得不行:“你這小身板,還嫌棄背簍小呢?”

“等你大了,爺再給你做更大的。”顧老爺子樂嗬嗬地給孫子保證。

還哄孩子似的,笑嗬嗬地拿著草編的螞蚱,彎腰在顧璋面前搖了搖:“看這是什麼。”

這時的草是綠色的,編出來的螞蚱也是綠色的,顧老爺子還有巧思,眼睛這些細節也都做了出來,看起來格外逼真。

顧璋記憶中,雖然顧老爺子不像是王氏一樣總有攢下來的小金庫給他買零嘴,但是從小到大,各種玩具,隻要能做,他從來都不缺。

彆的小孩有的,顧老爺子都會給他做,完全不怕麻煩。

顧璋接過螞蚱:“爺爺,等晚上,你肯定也要嫌那背簍小。”

顧老爺子笑嗬嗬:“那阿爺等晚上再看看。”他可還沒老眼昏花到這個地步,就算晚上,那背簍也不會變小的。

顧老爺子背著鋤頭,和顧大根一起出門下地乾活。

秋娘在檢查清點要交給鋪子老板的盤長結。

王氏收拾完碗筷,拿著大掃帚清掃院子,即將開始一天的忙活。

顧璋湊過去:“奶!”

王氏一低頭,就看見孫兒昂著腦袋看自己,歡喜道:“找阿奶什麼事?”

顧璋:“奶,你還記得我藥包裡那些藥的模樣嗎?”

在家裡,給他熬藥最多的是王氏,畢竟這是個需要時間的活,秋娘身體更好,下地出門也更多。

王氏點頭:“奶都記得牢牢的,哪些先下、哪些後下都記得清清楚楚的。”

顧璋眼睛頓時亮起來,扯著她的手走,語氣還有點期盼:“奶,那你快幫我看看,這個是不是很像。”

柴胡還在晾曬,攤開在大的柳條簸箕裡。

王氏還在笑:“好好好,奶幫小石頭看看,看看是什麼寶貝。”

她還記得顧璋玩草的事情。

在王氏心裡,小孩子嘛,總覺得自己捏的泥巴、找到的樹枝、收藏的石頭,都是特彆了不起的東西。

她想好了要誇一誇,結果在看到簸箕裡的東西後,笑容頓時變成了無措,連忙喊:“秋娘,秋娘!你快來看看!”

秋娘心裡一驚,以為婆婆遇到什麼事了。

在看到簸箕中晾曬的柴胡後,也頓住了腳步。

“這,這是……”

秋娘和王氏都不識字,但是藥材名字的發音、形狀,熬煮的先後順序,卻都記得牢牢的。

“這是柴胡?!”

秋娘還有點不敢相信。

醫館裡的藥材,怎麼就出現在自己家裡了?

顧璋裝迷糊:“原來它叫柴胡。”

烏眸中一片天真和澄澈,任誰都不覺得他是在騙人。

無憂無慮又懵懂地當了八年真小孩,顧璋這會兒裝小孩全無壓力。

秋娘臉上吃驚和歡喜交錯,期待又怕落空:“小石頭這是你做的?”

顧璋點點頭,理直氣壯地指著那日曬太陽的位置:“我就在那兒洗的,奶和娘忘了嗎?”

王氏、秋娘:!!!

那不是在玩泥巴玩草嗎?!

***

顧璋如願以償,跟著秋娘踏上了去縣城的路。

二十裡路,如果隻有秋娘自己,她可能就走去了,雖然要兩個多時辰,但是不要錢。

但是帶著顧璋,她選擇花錢坐牛車。

在路上,秋娘都還覺得腦子有些懵懵的。

那日她分明看到是綠色的一堆草,怎麼就變成藥材了呢?

但是坐在搖晃的牛車上,她的心也忍不住開始搖曳起來。

真的太像了!

即使是小兒玩耍弄出來的,但是她還是忍不住期待,萬一就是這麼巧,這些被采藥人把持的方子,被碰巧試出來了呢?

涼風吹了一路。

秋娘都沒完全冷靜下來。

顧璋趁著她情緒波動,大膽提要求:“小石頭賺的錢,可以全都用來買好吃的嗎?”

秋娘沒什麼防備,她今日本來就打算給顧璋買點好吃的,隨口就答應:“行,等會兒你自己挑。”

秋娘這時都還覺得沒什麼,畢竟小背簍小,最後做出來也就三斤多,也就和家裡的一隻雞一樣重。

秋娘操心家裡的糧食操心慣了,幾十斤起步,三斤在她眼裡,確實渺小了點。

她考慮的,是未來家裡說不定能多個穩定的進項,可能還是個掙錢的法子。

就像是殺豬、磨豆腐的本事,可以當作家裡的掙錢方子!

顧璋趕緊拍板:“那就這樣說定了!”

秋娘瞅了他一眼:“還怕娘賴你的不成?”

“什麼?35文一斤!”

在聽到價格的這一刻,秋娘真的想賴掉了。

當娘的面子算什麼?金錢腐蝕了她的良心!

要知道,農閒的時候,村裡男人到縣城裡來做力氣活,一天也不過25-30文。

她接的這一批活,是給絡子店裡做盤長結。

工錢是1文三個,乾完農活回家做,家裡沒活的時候抽空做,做了整整大半個月,也不過一百文。

而她記得那個小背簍,也記得兒子跟玩水似的,慢悠悠地在那裡擺弄。

看起來跟玩似的,結果就35文一斤??

秋娘做了心理準備,告訴自己不管多少錢,都要冷靜,但是此刻,聲音還是控製不住地變大。

薛郎中的小兒子還以為她不滿意這個價格,解釋道:“這個價格很公道了,哪家都是這個價格。如果您下次來,還能有這個品質的話,我們都收,多少都要。”

秋娘頓時心中湧上一股狂喜。

雖然和她從醫館買藥的價格差了許多,但是做生意就是這樣,人家開門做生意是要掙錢的。

她做的盤長結,鋪子裡賣18文一個,但是她做三個才一文錢。

雖然有鋪子出原材料的因素,但是這樣對比下來,賣藥材實在是太掙錢了!

而顧璋聽了這話,若有所思。

多少都要?

縣城一個醫館,吃得下這麼多柴胡?

要知道,開藥都是按照一錢、兩錢開的。

而且柴胡收購價比他想象中還要高些。

顧璋沒來記得深想,看到秋娘的表情,心中升起一股危機感。

踮起腳尖,趴在藥櫃前:“那趕緊稱稱看有多重吧。”

“三斤六兩,一共是126文。”

一百文用紅線串起來,26文則是散的。

秋娘拿著這些錢,心中簡直比吃肉歡喜百倍。

連小娃娃都能做,她這個大人,還不知道能掙多少呢!

“這可比做手工活掙錢多了。”秋娘感慨。

顧璋道:“那當然,外包肯定是最不值錢的。”

縣城裡雇人太貴,派活給人做也是縣城更貴,這種活計,肯定都是找勞動力更便宜的地方做的。

末日裡就有許多這樣的黑工。

秋娘沒聽懂:“外包?”

她還以為顧璋想吃包子,打算去買幾個肉包子。

不過在去之前,秋娘蹲下來問:“小石頭還記得那柴胡是怎麼做的嗎?”

顧璋點頭:“記得的,不難。”

顧璋沒打算現在說,但是秋娘立馬捂住了他的嘴巴,這可是掙錢的法子。

賺錢的法子都是要死死保密的。

秋娘渾身都洋溢著喜悅,她兒果然是有福氣的。

顧璋趁機道:“娘,你答應我的,我掙的錢自己花。”

秋娘僵住。

這可不是幾文錢,十幾文錢,足足有126文!!!

比她辛辛苦苦大半個月掙得都多。

比大根在外面乾四天苦差事都多。

她當時怎麼就答應了呢?

顧璋:“娘,不可以賴賬哦。”

秋娘咬咬牙,想到隻要有這個法子,日後肯定能掙更多的錢,也不在乎這三斤六兩了。

而且小孩子家的零食,用不了這麼多。

顧璋拿到足足126文巨款,笑得露出小白牙。

這時正好中午飯點。

顧璋拉著秋娘往前跑,小腿邁得飛快,他來的路上就看好了一家餛飩攤,可香了!

“老板,兩碗餛飩!”

小孩飛奔到攤子前,興奮的聲音吸引了不少目光。

奔跑過的小娃娃臉頰微紅,氣色很好,烏亮烏亮的眼睛好似在看世界最美味的龍肝鳳膽。

連攤主都不由覺得自家餛飩肯定是最好吃的!

攤主笑眯眯地對著顧璋說:“餛飩十文一碗。”

本想逗逗小家夥,沒想到顧璋真的從懷裡掏出二十文錢。

秋娘心疼道:“一碗就好。”

十文一碗,都夠家裡吃一頓肉了,她就不吃了。

顧璋踮起腳尖,將銅錢扔進收錢的大碗裡,大聲道:“就要兩碗,娘也吃,我掙錢給娘吃。”

不信這話拿不下你!

秋娘聽了,果然眼中瞬間浮現一層水光。

周圍食客表情各異,但都紛紛對秋娘感慨道,“孩子一番心意。”“孩子可真孝順啊。”

秋娘哪裡受得了這個?村子裡,隻有說她傻的,不想著再生一個,非要花這麼多錢養病懨懨的孩子。

這會兒受到縣城人的羨慕和吹捧,都有些不知所措。

等餛飩端上來,鮮美的餛飩,澱粉的香味混合著肉香,伴隨著暖洋洋的湯水,隻覺得渾身泛起滿足感。

顧璋小口小口吃著,但是速度半點不慢,差點就要把舌頭一起吞掉了。

吃了一大半,顧璋的速度才慢下來。

小臉上寫滿了饜足。

這時,隔壁的茶館開始說書了。

顧璋仔細品著餛飩的味道,耳邊聽著說書人講的故事。

他對這個朝代了解的太少了,正好聽聽。

“今天我們講見雷小將軍。”

“薛將軍言,號見雷者,做事雷厲風行,為人轟轟烈烈,小將軍年僅十八歲,就一戰成名,今日我們就講講……”

顧璋豎起耳朵聽。

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邊關戰事未平。

心中許多疑惑也迎刃而解。

比如家裡明明有地,也勤勞耕作,卻糧食不夠,要吃野菜,除了他身體的原因,恐怕稅也不低,打仗就是耗舉國之力的事情。

比如藥材價格相對較高,打仗最耗費藥材,消耗大,供不應求,自然價格就漲。

不過這暫時都不是他要操心的事。

一個八歲的小孩能乾什麼?

自然是隻有吃了。

顧璋是沒有存錢的習慣的。

在末日,不知道意外哪天來,他早就養成了有多少花多少的性子。

粗糧5-8文一斤,細糧20-36文一斤,顧璋毫不心疼地買了四斤20一斤的。

又買了6文一根的冰糖葫蘆,最後在豬肉攤前,花光了最後的20文錢買了肉。

花光了錢,顧璋滿意了。

他捧著糖葫蘆,笑得比冰糖還甜:“娘,咱回家吧!”

秋娘背著沉甸甸的背簍,還覺得有點不敢相信。

她還從沒這樣“揮金如土”過,竟然縱著小石頭把賺的錢都花了!

她是怎麼迷失在一句句哄人的撒嬌中的?

秋娘表示她有點不記得了。

此時的秋娘,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顧家人見她們一直沒回來,擔心的在村口迎接,見到人總算鬆了一口氣。

顧大根跑過來,“秋娘!小石頭!”

顧璋被一把抱起來,他環著顧大根的脖子,開心道:“我和娘買了好多東西。”

顧大根詫異。

秋娘如夢初醒,一把抓住顧大根的胳膊:“大根!”

顧大根猝不及防地被掐了一下,齜牙咧嘴:“疼!”

買了東西為什麼要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