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 68 章 和政郡主(1 / 1)

“所以, 你阿爺的意思是他並不知情,是下面人自作主張?”

李長安半靠在榻上,毫無形象地抱著一個果子哢哢啃。

和政郡主也靠在榻上,兩個小姑娘挨在一起毫無形象地啃果子

“對。”李明錦也長大了許多, 她的身高開始抽條, 原本滿是嬰兒肥的小臉上的肉也消下去了一些, 說話也更加輕聲細語。

身在皇家又天生聰穎,李明錦年紀雖說也不大,可已經學會了成熟的溝通方式。

她也知道父親為什麼要讓她來找李長安。

李長安將手中的果核丟到一旁的盆中, 拿起擺放在一旁的濕手帕擦乾淨手。

“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阿兄既非故意,我難道還能不顧及兄妹之情嗎?”李長安笑眯眯道。

“正好我也有一事想要托付阿兄。”

李長安輕飄飄道:“我有一好友名王維,目前位列左補闕,我想要托阿兄為他謀一個吏部員外郎的位子。”

李長安本就沒打算用此事刁難李嶼, 若是做這事的是李林甫的手下那李長安肯定會以此為由頭狠狠坑李林甫一把。

倒不是說她恨李林甫而偏向李嶼,主要是現在李嶼的勢力實在是太弱小了, 大貓小貓兩三隻,完全沒有針對的必要。

能吃到嘴裡的利益才值得費心算計。如今朝中李林甫一家獨大, 李長安就算坑李嶼一回, 那騰出來的那些官職也輪不到她往上安插人手, 最大的可能是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她和李嶼撕得頭破血流, 李林甫在一邊撿便宜。

倒不如拿這個把柄換一點能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利益。

就連李長安也想感慨, 有時候果然神一樣的隊友都比不上豬一樣的對手, 她本來都沒想著這麼早就對太子或李林甫動手,沒想到不用她動手,敵人自己就會犯錯。

“我會將此話轉達給阿爺。”

李明錦也沒有再說什麼, 總歸她也隻是個中間傳話人,這些朝堂上的事情還是讓她阿爺和小姑母自己商討去吧。

正事說完了李明錦也不著急離開,而是翻了個身又和李長安玩鬨起來。

李明錦家中也沒有和她年紀相仿的姐妹,平日也沒有和她身份相當的玩伴可以肆無忌憚玩,李明錦還是很喜歡和李長安玩的,李長安既不會像那些官員家的女郎一樣捧著她,也不會像她兄長一樣不願意和她玩。

她總覺得李長安雖然比她還小一歲,但是卻比她成熟多了。對這個年紀的小姑娘來說,能和成熟大人一起玩簡直就是拒絕不了的誘惑。

“我這次回來,你都不怎麼來找我了,若非此次你阿爺讓你來傳話,是不是你又要等很久才會想起來我?”李長安凶巴巴捏住李明錦的臉。

李明錦鼓著一張包子臉,好脾氣地任由李長安欺負。

“我去歲開蒙了,阿娘說我該讀書了,找了女史在府中教我讀書,所以我就不能總跑出來玩了。”李明錦道。

李長安感興趣問:“你在讀什麼書?”

李明錦扒著手指頭算:“讀過《論語》《女孝經》,近來隨著女史學《女訓》。”

唐朝還沒有那句“女子無才便是德”,權貴家女郎大多都會請女夫子教習文化。

“《論語》讀一讀挺好,《女孝經》和《女訓》就不必讀了。”李長安撇撇嘴。

李明錦托著腮道:“阿娘說她未出閣前就讀這些書,阿娘說這些書女子讀著是很好的。”

“那你兄長都讀什麼書?”李長安問。

李明錦想了想,嘟囔道:“這我倒是不清楚,幾個兄長和我不在一起讀書……應當是《尚書》《春秋》這些吧,我在書房瞧見過。”

“《女誡》這麼好,為何你兄長們不讀?”李長安反問。

年紀尚小的李明錦頓時被問住了,她的面上逐漸浮現出迷惑。

大概她也從未想過為何她和兄長們讀的書不一樣。

“我回府問問阿娘……”李明錦想了許久也沒想明白,最後選擇了小孩子最擅長的方式——我問問我媽。

“那姑母如今在讀什麼書?”李明錦有些羨慕,“我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小姑母就已經開始讀書了。”

李長安的臉頓時就變成了一張苦瓜臉,她長歎一口氣。

“唉,彆提了,我這一旬的論文還沒動筆呢。我最近在學《韓非子》,學得腦袋都大了。”

沈初說到做到,說給李長安補課就給她補課,每天都要上一節大課,上完課還有作業,一個月還要寫三篇論文交給他。

一個月三篇論文!李長安上輩子也沒受過這個罪啊,她嚴重懷疑沈初是公報私仇。

李長安看了一眼李明錦,計上心來。

她輕咳一聲:“要不你也過來和我一起上課?我老師肯定是今年的狀元,狀元親自給上課不比你府裡的女史強多了?”

她這是拯救天真小女孩於水火中,讓她免受封建思想的束縛,才不是為了能多一份作業給自己當參考呢!

“好啊。”李明錦眼中一亮,滿口就答應了下來。

她對李長安很崇拜,滿心覺得小姑母就是最好的,小姑母的老師也一定就是最好的老師。

沈府書房中,沈初正在伏案整理東西。

既然要當佞幸,不貼合上意怎麼能討好帝王呢。

李隆基是“梨園祖師”,曆史上出了名的好音律歌舞,李長安想要討好他自然要和他有共同愛好。

戲曲作為元明清時期的主要文學題材之一,當然要拿出來給李隆基一點小小的後世震撼了。

可惜李長安對戲曲的了解僅限於書本上的文學常識,隻記得文學影響沒讀過文學原著,這活就落到了沈初頭上。

李長安進來時,沈初正在輕哼著樂調,李長安隻能聽出來是戲劇的腔調,具體是京劇越劇還是黃梅戲,她一點兒也分不出來。

“老師。”李長安扒著桌沿,“你介意多教一個學生嗎?”

被打擾了雅興的沈初抬起頭,瞥了李長安一眼:“我一年要教一個係的本科生。”

“那就沒問題了。”李長安咧嘴一笑,“和政郡主應當會來和我一同讀書。”

沈初似笑非笑:“太子想要借著和政郡主和你的交情平息這一樁事,殊不知就要賠了女兒又折兵了。”

李長安直接搬過來一把椅子往沈初書桌對面一坐,而後便開始吐槽。

“你都不知道她讀的都是些什麼書,讀《女誡》,這不是浪費了她的天分嘛……”

明明都到了臨朝攝政了,結果最後還是把權力都還給了她那個沒用的哥哥,李長安是真心覺得和政公主不值得。

畢竟曆史上就連太平公主都沒有真正代替帝王處理朝政過,和政公主可是實打實在唐肅宗死後,唐代宗初繼位那段時間內親自參與朝政處理、管理大小事務的。

捐獻家財資助軍隊的是她,參與政事的是她,吐蕃來犯坐鎮荊南軍心的是她,憂國而死的也是她。

結果最後在史書上連名字都沒能留下來。

李長安覺得和政公主比她爹和她哥加起來都有本事多了,若是和政公主掌權,大唐也不一定會淪落到那樣的地步。

沈初安靜地聽著李長安的吐槽,隻提出了一點:“她畢竟是李嶼的親女兒。”

而李長安想要上位就必須和太子李嶼為敵。

大唐江山的繼承人隻能有一個。

一邊是親生父親,一邊是血緣關係甚遠的姑母,和政公主在曆史上又是出了名的孝順父兄,沈初覺得李明錦不一定會願意為了李長安背棄生父。

李長安樂了:“在彆的朝代還真不一定,但是我大唐自有國情在此嘛。”

大唐的孝道,那是真哄堂大孝。

親生父子,親生母子,從李世民玄武門到武則天神龍政變,從太平公主的親生兒子投靠李隆基到安祿山的兒子弑父,這就是大唐嘛。

“何況這個選擇從來就不是姑母好友和生父二選一,而是自己和渣爹二選一。”

李長安笑眯眯道:“明錦很聰明,她總有一天會想清楚誰才是正確的一方。”

李明錦跟著李嶼永遠隻能是公主,在史書上連名字都留不下,隻有跟著她,才有正大光明站在朝堂上,青史留名。

一邊是自己的事業和誌向,一邊是拋棄了她母親的渣爹,曆史上的和政公主因為環境影響選擇了後者,如今的李明錦有了她這個朋友,李長安相信李明錦的選擇會是前者。

太子府邸。

李嶼聽完了李明錦帶的話,沉思了片刻。

“壽安公主當真是如此說的?”

李明錦乖巧地點頭。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找你母妃吧。”李嶼皺起眉,心中思考著李長安的用意。

吏部掌管官員分配和升調,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一個部,想往吏部安排一個人可不容易。

哪怕他身為太子想往裡面安插一個人手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若是其他五部,李嶼二話不說就能答應下來,可吏部……

員外郎隻是從六品的官職,官職倒是不大,能安排的也隻是外放縣令縣丞這樣的小官。

倒也不算是獅子大開口。正好壓在一個李嶼願意拿出來又有點心疼的那條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