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1 / 1)

最終邵奕本以為會有很多人反對的津東碼頭之行,出乎意料很順利的安排下去了。

不管是葉共謙還是其他人都沒有半點勸諫的話。

……明明之前他去協同會那邊的時候,這些人都有過在自己耳邊念叨的經曆,怎麼去更遠的津東碼頭那邊反倒是沒有人講了?

邵奕心裡覺得奇怪。

不過這其實也挺簡單的。

畢竟自古以來,皇帝離開京都城去其他地方,或避暑或避寒或巡視等等,都是非常正常的。

做皇帝又不是坐牢,怎麼可能真的讓皇帝都待在皇宮裡不動彈。

過去大家勸諫皇帝減少出行,也都是因為皇帝出行太過於鋪張奢侈,國庫供養的問題,而目前大邵的國庫其他的不說,錢那是有的是。

更何況就算不提國庫充盈的問題,目前日期也已經邁入了佑安三年,這三年來他們陛下除了大婚奢侈了一場,其他時候過的都很簡樸。

至少對於過去所有的皇帝來說,隻是看戲聽曲什麼的,真的是非常簡樸,平日裡連個誕辰宴都不會舉辦。

這省下來的錢用於皇帝出行什麼的完全綽綽有餘,更何況去的還是津東郡這麼近的地方。

當然這些對於朝臣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陛下去了津東郡那邊,就不會再給他們增加工作了。

陛下要弄官學這事除了協同會那邊書生在忙活,他們也得要忙活的啊,官學建設工作,以及需要配置的官職定品,職責劃分等等的事情,肯定還是由他們在忙活的。

現在陛下要去津東郡那邊,被折騰的肯定就是津東郡那邊的了,肯定沒有他們什麼的了嗎……

大概?

其他皇帝出行都帶了大大小小的官員以及後妃等等,但邵奕出行就很簡單,也就帶了葉共謙和蘇芳,京都城內也沒有安排誰監國,反正平日裡他這個皇帝也就是個摸魚的,真有要緊事情需要他處理的,津東碼頭的距離走八百裡加急送訊,不用兩天時間也能夠到。

隨行的武將方面本來是想要李慎跟著過來的,順便還能看看女兒,不過對方考慮陛下不在京都城內,可能會有人心懷不軌,李慎最終沒有應承下來,倒是給推薦了鎮北侯出來給負責出行安全的事宜。

葉共謙這時候才知道,自己第一次見到邵奕的時候,跟著的那位老者的真實身份。

邵奕這也是第一次出京都城,一路上也是時不時掀開車簾子看看外頭的景色,不過沒多久他就堅持不住了。

即便是邵奕所行進的路已經是最為平整的了,但這土路無論如何也都不能做到完全平整。

大意了。

忘記把水泥路給安排上了,而且馬車的彈簧減震也都沒有搞。

邵奕蹭蹭把這兩個事情給記錄下來,現在是來不及了,但從津東碼頭那邊回來還是可以都給配置上的。

不過真說起來,長途旅行的話還是乘坐高鐵動車比較舒服。

向著大邵當然是不可能的,隻是津東碼頭那邊蒸汽機如果搞出來,火車和對應的軌道也可以開始修築了,畢竟初級的火車工藝也並不算太複雜。

他記得各地還有不少流民,真要建設鐵路貫徹南北可是個大工程,沒有個幾十年弄不完,正好把這些流民的就業問題給搞定了。

沒有精力看風景了的邵奕開始拿著係統當圖紙,規劃起來鐵路建設的工作,這事倒也不複雜,因為本來大邵就有修建良好的官道,在官道一旁擴一擴,繼續搭設鐵路就好了。

於是等到邵奕正式到達津東碼頭的時候,他根據世界意識和係統資料建議,最輕鬆合適的鐵路規劃圖就已經繪製完畢了。

趁著其他人在搞禮節性流程的時候,邵奕先讓係統去把津東碼頭這邊整個給掃描了一遍。

邵奕看著係統分門彆類給出來津東碼頭這邊的種種情況,很快就發現了自己著重關心的蒸汽機實際上已經研發出來了,甚至於他之前這路上要弄的火車也已經有了雛形。

隻不過也不好說是火車雛形還是汽車雛形。

大概就是個蒸汽機的車頭,後邊掛著兩節車廂,裡面運載著各種較大不好搬運的材料,也沒有什麼軌道,就這樣在路上行駛著。

[這東西已經造出來了居然沒有上報。]邵奕對著係統說了一句,不過想來也是,津東碼頭這邊之前領的任務是造船,現在最初承諾的巨型海船還沒有造好,而這蒸汽機目前型號也還不夠大,也就隻能這樣在地面上帶帶貨物,帶動巨大的海船隻能說聊有勝無。

對於李意晚她們來說,還沒有得出最終研究成果,隻是中間過渡階段的半成品,自然沒有什麼值得往京都城裡頭去說的。

除此之外,邵奕還注意到了目前津東碼頭這邊整個工坊情況。

準確說,整個津東碼頭除了居住區之外,就是由諸多工坊和各類商鋪組成的,碼頭周圍都已經沒有什麼耕種的田地,原本郊外協同會安置上的棉花田現在都有些荒廢掉了。

畢竟現在糧食布匹什麼的,自從碼頭上各家船隻多了起來後,從南貞郡那邊運輸過來的糧食布匹都可以堆積成山,輕而易舉就可以購買到便宜的糧食和衣服,耕種沒有做工收益高,選擇做工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於是冶鐵的、鍛造的、紡織的、木工的各類在京都城內有的沒有的工坊,這邊全都能夠看見。

活脫脫就是一個大邵全新的工業城市。

因為碼頭這邊的人群組成都以工人為主,而且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坊開設,做工需求一直都很大,再加上本身碼頭這邊最初就是由女官們和協同會一起建造的,於是協同會在這邊其實要比京都城那裡更加強勢些。

誰若是和在津東郡其他地方一樣欺負自己雇傭的人,就會被協同會約上門談談,然後這個工坊就在碼頭這邊很快就混不下去了。

這些工坊後頭的家族們自然是不高興的,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自然很快就知道,在津東碼頭這邊生活會很舒服,能吃飽穿暖還不受欺負,過來生活做工的也多。

那些家族很快就會發現,老老實實按照碼頭的規矩來,工坊的效益也挺不錯之後,也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碼頭這邊的協同會挺強勢的啊,能用的人看起來不少。]邵奕這話語裡頭還是挺高興的。

邵奕資料翻了個大半,終於是前頭的流程給走完了,邵奕這時候才和葉共謙一起走出了馬車,一抬眼邵奕就瞧見站在迎接隊伍最前面穿著五品官服的李意晚。

上次見到對方已經快要兩年了,現在邵奕再見到對方,已經完全看不出來他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坐在他床邊哭哭啼啼小女孩樣,身條抽長後已經有青年女子的感覺,眼神鋒銳又不會太過強勢,是一種很有親和力的可靠模樣,頗有邵奕過去在工作場合見到那些女性的模樣。

邵奕乍一看還有些不習慣。

倒不是因為李意晚變化太大,而是邵奕過去看到那些身著官服的官員們,都有濃濃的黑眼圈,而李意晚沒有。

看來碼頭這邊的工作還是很輕鬆的。

邵奕黑色的良心不斷跳動著。

程序化的在新建好的行宮之中吃了頓酒宴,就是過程之中邵奕就開始對著女官們開始詢問起來碼頭這邊的工作情況,重點邵奕關注的就是研發工作進展上。

他目前已經沒有什麼藏拙的必要,在對方吐露出來目前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候,邵奕都一一給予了解答。

碼頭這邊研究的事物不涉及化學,純粹物理性質的問題,而且基本也就是力學方向上的,完全就是邵奕本行,不要係統他也都回答地很輕鬆。

順便他還引導著其他人繼續拓展研究方向,把火車以及軌道的事情也給安排了下去。

這一頓宴席吃下去眾人所有人都很愉快,對於女官來說,她們手裡頭滯後好長時間的難題得以解決,對於邵奕來說,世界意識又反饋了生命力加強這事也非常不錯。

隻不過宴席結束之後,邵奕可以和葉共謙在新的環境裡你儂我儂,而這些女官們則是一臉興奮得拉著其他工匠們……一起加班。

陛下親自給予她們指點了,她們總不能讓陛下在離開碼頭之前看不到成果吧?

女官們一心想要向信任他們的陛下展現自己能力,但第二天邵奕卻是帶著葉共謙去了碼頭這邊的協同會。

昨晚上吃飽喝足的葉共謙自然不會對此有什麼意見。

他還能不知道先生嗎?

說是想要和他一起來津東碼頭,實際上肯定是要帶著他去做活的。

津東碼頭協同會這邊大多數人都是沒有見過邵奕的,畢竟過去跟著來的三萬人在眾多津東郡百姓的衝擊之下,已經成為了少數群體。但葉共謙這個前會長之前來過很長一段時間,還開設了津東郡分部,大家對他還是很熟悉的。

邵奕這個‘先生’的名頭放在津東碼頭這邊未必好使,但葉共謙這個過去曾經分會創始人還是很好用的。

在協同會院子裡的人認出葉共謙後,和葉共謙一起過來,穿著普通百姓著裝的人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協同會裡頭的成員們面面相覷遲疑著該不該跪,好在葉共謙很自然地開始對著這院子裡的人打起來招呼:“景辰、亞平……”葉共謙喚了好多個人的名字,然後滿臉笑容地說道,“我又回來了!”

“共謙。”其他人看著葉共謙的態度也放鬆了下來,回應了道,隨後再次瞅了眼邵奕。

葉共謙很有眼色的拉了下邵奕,對著其他人說道:“你們和京都城裡頭一樣,喊他‘先生’就好了,大家不都知道我們行會創立的事情嗎?過去一直都說想要見一見先生的嗎?”

“那時候和現在能一樣嗎?”聽了葉共謙的話,或許是氣氛輕鬆了起來,其他人終於沒忍住對著葉共謙吐槽起來。

聽著其他人對葉共謙不客氣的樣子,邵奕倒是笑了起來,對著匆忙得到消息剛從各自屋子裡出來的兩個書生打了個招呼:“好久不見。”

“先生!”兩個書生雙眼一亮,向著邵奕走了過來。

葉共謙看著這兩人的樣子,立即完全一站:“我還在呢!”

“你不重要。”兩人毫不猶豫地說道。

其他人看著這幾個人的互動,頓時笑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