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 100 章(1 / 1)

他們當然不可能知道這事,要知道他們這些文官可都忙瘋了,讓那些人去辦會試這玩意都一直鬨著拖著,現在臨近會試報名時間了,也不過是才把主考官這批人選出來。

也就是說現在會試卷子都還沒有開始弄呢,考官他們還準備從過往出的題目之中挑一些出來改改接著用來著,怎麼現在就有人直接能很篤定說要重策論了?

這是有人在挑事啊!

必須要嚴查!

然後嚴查這事就給丟到了很早之前就結束了休息,重新回到崗位上的李慎手中。

理論上這事應該是京都府尹或者大理寺那邊來處理的,但這兩個部門也屬於文官係統,這秋闈的日子就意味著也是秋季,秋收的時節農耕社會自然事情繁多,能丟給武將這邊處理的,自然是武將來忙活。

尤其是最近陛下又調配了些人從各都府裡出來送到李慎手裡,給他分擔權職,原本地龍翻身的時候李慎宰掉的駐軍一些中層,全部得到了填補,現在李慎這個驃騎將軍日子過得可不要有多悠閒。

這陛下得信的寵臣就是不一樣,他們文臣每次看到陛下給李慎的安排,真的眼睛都紅好幾圈。

李慎對於這擾亂京都城治安的事情自然是義不容辭,從文臣這邊了解到整個事情之後,立即就展開了調查,而後很輕易的就查到了協同會那邊。

看著協同會院子的大門,李慎:“……”

他好像知道重策論這個擾亂考生的‘假消息’是誰傳出來的了。

但本著萬一呢的心態,還是進去稍微問了問,果不其然聽到了‘是明輝先生所言’這樣的話語。

這也不能說假消息吧,隻能說是陛下早早就心有成算,已經計劃好本次會試所希望考察的內容,隻是朝中的諸位大臣們沒有跟上,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烏龍。

在李慎這邊一秒鐘整個事情就變成了陛下沒有錯,錯的是其他人的狀態。

而且這些外頭來趕考的考生也不知道在鬨騰什麼,現在卷子都還沒定下來,並不存在什麼泄題的行為,今年大家都知道要重點考策論,範圍都給這些人劃定好了,讓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做好心理準備,也不知道這鬨騰個什麼勁的。

整個情況在李慎這邊已經變成了這些考生們無理取鬨了,立即就安排了京都城的守衛去鎮壓這些鬨事的人,如果有人繼續對考策論有所不滿,那今年就彆考了,直接把人丟出京都城,會試結束之前都不允許放進來。

現在在李慎心中,這群學生對這試題不滿意,希望延續舊例考史書經義什麼的,那就是在表示對陛下不滿意,這樣的書生想要科舉入朝?那做夢吧!

京都城守衛們很清晰地把李慎的態度傳遞了出去,果不其然這群外頭來的書生全部都老實了。

尤其是在知道傳達這個命令的是李慎李將軍之後就更是如此,誰不知道這位李將軍的一舉一動都是陛下的意思,看起來策論這事很可能就是陛下的主意。

有些考生們隻是單純因為自己學習了幾十年的史書經義,結果會試突然改革不重視這些,情緒激動而已,而另外一批考生,尤其是很多今年才過了鄉試而來的考生卻是心頭一震。

各郡府那邊已經不怎麼傳唱先前的戲文了

,一方面已經過去大半年有新戲文出現了,另一方面各郡府裡頭的地方大佬們聽到這戲心裡就不舒服,因為這個戲文他們多繳上去了好多錢糧的稅呢。

這之前繳了這麼多,之後即便是要少繳也不能少太多,這一年年一筆筆的,那可真的是讓這些地方大佬們肉疼不已,自然戲文這戲文找一些滾蛋。

沒有這戲文時時刻刻提醒,他們平日裡也感受不到什麼天威,自然對陛下的恐懼就淡了。

而現在,這些知道很多內幕的,從各郡府家族之中過來的考生們卻再一次感受到了陛下的恐怖。

陛下這怕不是知道了他們之前在鄉試之中做的手腳,讓那些京都城來的官員們給他們推測本次會試可能會有的題目了?所以陛下乾脆就拋開了史書經義,從他們完全沒有準備的策論來擬題嗎?

難怪他們借各地被貶大佬的名頭,去拜會京都城內的官員時候,這些官員們略有提起當今陛下,都是那一副忌諱莫深的模樣。

原來陛下真的是如同戲文所寫的那般恐怖。

而再一次被恐怖了的邵奕則是在事情平息下來後,才收到了來自李慎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的轉述。

這事邵奕還真的沒關注到,因為在係統那邊把這些書生們抗議的事情重要性設置得很低,屬於不重要的事情行列。以及邵奕最近這段時間並沒有出皇宮的緣故。

葉共謙會長之職交接了,現在在全心全意溫習自己現在較為薄弱的史書經義,和葉共謙一樣的還有從南貞郡那邊回來的,三個人聚在一起做考前衝刺。

邵奕最開始還挺好奇這個時代的書生衝刺情況是什麼樣的,結果去了幾次發現自己看著他們相互溫習考核經義的時候,葉共謙總是沒那麼在狀態。

懂,學生在有老師在的時候學習狀態,和沒有老師在的時候學習狀態,往往都是兩回事。

而協同會那邊的院子也全都蓋完了,難得清閒的時間,邵奕自然就又開始抱著係統開始看各類書刊和視頻。

聽完李慎的彙報,邵奕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有把會試的卷子給出了。

之前邵奕和方旬葉共謙他們說的時候,是已經有這個打算了,隻不過自己很貼心想大臣們當時都挺忙地,等之後再說什麼的,然後就把這事情暫且擱置了。

這倒不是邵奕粗心或者有拖延症什麼的,而是他讓係統訂了個鬨鐘,就是朝中文臣們開始擬卷子綱要的時候,給予他一個提醒。

現在都要到考生報名的時間了,離開考隻有一個月多一點,結果這些文臣們現在還沒有開始準備卷子嗎?

邵奕算了算時間,驚了一下,再一次確認了自己現在留在朝上的大臣們都不靠譜。

也是,這些這麼不靠譜的官員,都是自己親手特意選出來的。

“這些事情朕了解了,李將軍代朕去尚書省那邊說一聲,今年會試的卷子由朕親擬,約四成史書經義六成策論,答案和評分細則會在考後下發,讓各卿家們不必在這些事情上費心。”邵奕說道。

邵奕心裡覺得史書經義這些用處不大,但既然現在這些書生們都學的是這些,總是不好完全不考,讓人家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心血都白學了。

四六分好似也沒有太過側重策論的樣子,但實際上在過

往邵朝召開的那幾次科舉之中,策論所占內容往往隻有十分之一而已。

李慎對這個結果並沒有什麼意外的,領了這個口諭前往尚書省把陛下的意思都轉述了一番。

尚書省內那些領了科舉相關工作的各類官員們:“……”

完蛋,陛下肯定是知道他們是準備隨便糊弄一下這會試卷子的了!他們明明都什麼都還沒做啊,糊弄這事情他們都還沒有宣之於口,是因為這麼久還沒有出卷子被陛下看出來了嗎?

這些官員們呼吸停滯,這一刻心情也和各郡府來的某些考生們心情達成一致。

陛下真的是太恐怖了!

不過這一次,他們倒也沒有完全恐怖錯,邵奕確實是打算在會試上做一點過分的事情。

主要是邵奕讓係統給他擬定一些會試的考題出來之後,發現那些考題都有些沒有什麼意思。

策論的題目邵奕倒是還挺好挑選的,畢竟邵奕雖然沒有處理過什麼大邵政務,但有係統在,實際上各地傳上來的文書,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和過去曆年的情況對比啥的,在邵奕這邊各類信息數據都清清楚楚。

從這裡頭挑出三個對整個大邵的書生都應該有了解,不會因為地域情況有所偏差的可以。

邵奕覺得沒意思的是係統給出來的那些史書經義的題目。

係統自然是不會自己出題,它也是從以前會試的題目之中挑選的,隻不過挑選的範圍就不隻是大邵這個時代了,係統是連著邵奕那個世界裡頭,有記錄的一些會試考題也納入了其中,當然大邵還沒有出現的書籍以及人物相關的考題,係統也自動給篩選掉了。

所以邵奕這邊能選的題目要比朝中大臣要多了不少,但這對於邵奕來說都沒有什麼意義。

[有沒有更有趣一些的題目,這些問題放在卷子裡都太簡單了,葉共謙那家夥肯定都可以答得出來!]作為聽過一點協同會考生三人組互問互答的邵奕,十分篤定這一點。

朋友這種生物在邵奕這邊就不是用來優待的。

尤其還是一位一心想把自己當師長的所謂朋友。

那麼就必須給這位朋友多來些師長的關愛!!

[宿主,那你想要一些什麼樣的題目?]係統表達了自己的疑問。

邵奕沉思了一陣,最終對著係統說道:[怎麼著也得要是‘曹操、孫權、

劉備、諸葛亮哪個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為什麼?’這種水平吧?]

[……?]係統不明所以,完全明白邵奕這道題究竟是什麼意思,[這題難嗎?]

[出難得讓人考不出來的題目沒有意思,要出就出這種知道答案後會懷疑自己智商的。]邵奕心裡滿滿的不懷好意。

係統努力運轉了下程序,表示自己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