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第二百五十章 開店(1 / 1)

大冷的天, 周嘉妮沒讓父母去接站,再說她還得從倉庫裡往外倒騰東西呢。

這段時間攢下的生豬牛羊肉、豬肉丸子、鯉魚、刀魚、兩隻窯雞,還有些水果,用編織袋攏著, 到宿舍區附近才拿出來, 拎著往裡走。

一進宿舍區就被鄰居們圍住了。

為什麼?要包!

李燕的媽媽吳紅都道:“唉喲, 你弟弟背的那個雙肩包可把宿舍區的孩子們饞壞了, 天天吵嚷著要。”

周嘉妮以前回來也背過雙肩包, 但沒造成什麼轟動,不如雙胞胎這倆小學生呢。

倆小子背著往學校裡一站, 神氣極了,孩子們都稀罕極了。

尤其上頭印著的字,還有tian安men廣場的圖樣, 一看就是首都貨, 這不一樣啊。

一個個的回家纏著家大人買,結果跑遍倆百貨大樓也沒找著賣的。

當時都哄著自家孩子, 說過年肯定有, 過年再買。

結果這到年底,百貨大樓依舊沒看見那款包。

又不好為這事特意給周嘉妮打電話,這不見她回來了才問,包多少錢、需要幾尺的布票等等。

周嘉妮笑道:“錢跟票不是主要的,現在是首都服裝廠那邊的貨供不應求。”

小半年了,那兩款包依然非常受歡迎。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 斜跨帆布包都多少年了,依舊是不少人的心頭好,這兩款包上市的時間才哪兒到哪兒啊,還新鮮著呢。

確實不便宜, 比帆布斜挎包貴多了,不少人問過價格就打了退堂鼓,想著回頭給孩子買個斜跨包算了,那個還便宜點兒。

也有人動了心思,提出想讓周嘉妮年後回首都時幫忙代購,問她哪天回去,好提前把錢和票送過來。

有那一起的還道:“郵費我們自己攤。”

周嘉妮點頭應允:“行,年後我去服裝廠問問。”

“嘉妮,那多謝謝你了。”

對鄰居們的要求,周嘉妮從來都笑眯眯應著,在宿舍區風評極好,加上跟劉家的矛盾,而劉家如今已經有點起不來的樣子,大夥兒就有點私心的想跟周嘉妮拉近下關係,主動說起劉家。

“劉家丫頭今年沒回來,他們家老四去礦場上班了,乾臨時工,也不咋回宿舍區了。劉解放本來今年有機會能提一提,被倆閨女一鬨,那事也泡湯了……”

好不容易能動一動了,又攤上劉愛玲冒名頂替的事,結果又動不了了。

周嘉妮不喜劉愛玲,但也不會在背後說道四,笑了笑轉了話題跟大夥兒聊了幾句,就拎著東西上樓了。

上樓的時候還碰上了呂翠蘭,呂翠蘭把嘴角一沉,臉往旁邊一扭,越過她走下了台階。

薑新鳳見孫女回來忙笑著問小張和嶽翠雲幾號走的,家裡門窗有沒有關好,爐子有沒有封死,周嘉妮一一說了,就著跟奶奶說了她租了鋪子的事。

“這個店子是工商局認可的,合理合法,我去申請,人家還誇我積極呢,有了店和執照,咱以後做什麼都不用防著人了…年後把鋪子裝修好,把縫紉機挪過去,以後天會越來越暖和,到時候讓張嬸兒和嫂子去店裡上班,咱們也規整起來。”

薑新鳳一聽合理合法了也高興,道:“早知道我跟你一起走,也能看看那鋪子啥樣。”

周嘉妮笑道:“咱已經租下來了,跑不了,年後您再過去看不晚。”

薑新鳳點頭:“去,年後我跟你一起走,早點弄好早點開了。”

她在首都待著覺得比在家裡充實,又能幫上孫女,還不缺說話的人,老太太一回來就跟兒子和媳婦兒說了嘉妮那點小生意這一年做的多麼有聲有色,也表明了態度年後再過去。

孫女還給她發工資呢。

本來她不想要,但嘉妮說了,都乾活,彆人有你也得有,自己掙錢花著實在。

老太太就接了。

下午餘慧芳跟周萬裡回來,也小聲問了問她小生意的情況。

其實暑假時周嘉妮就講過,老太太回來也說了一遍,不過還是想從閨女嘴裡再聽一遍,聽著開心。

周嘉妮就給父母講了講,又把鋪子的事也給父母講了,道:“一會兒我就找廠裡訂貨,先預備著……”

周萬裡他們不懂開店,也不會去糾結到底掙不掙錢,隻關心安不安全,確保安全,也就放心了。

反正女兒本事大,能折騰,她樂意折騰就折騰唄。

不是還有大學托底呢嘛,畢業後國家還分配工作的。

李燕來找她玩,今年她狀態就不一樣了,人精神了不少。

王安到底沒受住被催考的‘壓力’,兩人和平分手。

如今李燕也終於能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周嘉妮卻問起她之前下鄉的地方,還有沒有特彆可靠的朋友,道:“我想進一批竹編的產品,如果合作好了,以後可能會長期進貨。”

李燕驚訝:“你要做什麼啊?”

“開店。”

李燕震驚了:“你不是還上著大學嗎?”

周嘉妮:“雇人幫忙看著,不耽誤上學。”

李燕被衝擊的半晌沒說話。

在她的認知裡,考上大學就算後半輩子有了保障,似乎不太理解嘉妮為什麼還要多去費那個心思。

而且,開店?

“會不會有人舉報?”

看來改開的風並沒有滲透到李燕心裡,周嘉妮笑著給她解釋了下,李燕覺得又長了一點見識,喃喃笑道:“你這腦子是咋想的?”

她知道改開的事,但沒去細琢磨,也沒去考慮改開能給她這樣的老百姓帶來的變化。

從考上大學的那刻起,她就跟其他大多數學生一樣覺得後半輩子有保障了,隻要老老實實念書,等畢業後的分配就行。

旁的,一概沒想過。

現在聽周嘉妮說開店,人家還是一邊上學一邊雇人開店,真給她打開了一扇新奇的大門。

她心裡諸多擔憂,比如找的人可靠不可靠,要是不用心乾活,再掙不到錢怎麼辦?

但沒好意思問,倒是說起周嘉妮拜托她的事,道:“那我一會兒出去打個電話問問。”

要找還是找當地的乾部,給他們送成績,也更好辦事。

周嘉妮:“我給你報銷電話費。”

李燕拒絕,但周嘉妮堅持,兩人就一起去郵局打電話。

周嘉妮也分彆往前進大隊和濱縣編織廠打了個電話,直接說明了自己要開店進貨的事,把接電話的劉通和李敬黨震的不輕。

但兩人的接受速度比李燕還快,心裡甚至還不約而同的感慨:不愧是小周同誌!

除了進貨,周嘉妮還打算要些照片,並把要求大致講了下,還有她之前拍過的留在前進大隊的底片,到時候一並給她寄到首都,她找人洗幾張。

周嘉妮還讓大隊喊趙梅去接了個電話,讓趙梅轉告趙海給她備貨的事。

趙梅一口應了,又簡單問了兩句,不外乎就是關心安不安全,得到周嘉妮的保證,也放下心來。

趙海那裡周嘉妮也提出拍幾張照片,請個照相師傅去家裡拍幾張趙海製作粉皮或者粉條的過程的照片,再拍張晾曬中的照片。

到時候洗出來給她寄到首都。

李燕在旁邊聽著周嘉妮有條不紊的安排年後進貨的事,電話那頭的人沒有一個提到所謂的定金、貨款這些,好像周嘉妮怎麼安排,電話那頭的人就會直接去辦,壓根就沒考慮定金、貨款之類的問題。

這得是多大的信任啊!

李燕的電話打的頗為曲折,轉了好幾次沒轉接成功,打了快四十分鐘才接通電話。

那邊倒是樂意有人購買他們的竹製品,但周嘉妮並不是所有的竹製品都要,她隻要北方這邊能用得上的竹筐竹籃,哪怕款式普通點呢。

她估摸了下時間,直接留了首都店鋪的地址,讓對方給她寫信報價,如果有產品照片就寄照片,嫌照片成本高就找個畫畫不錯的人畫一下大致的款式,並附上報價。

之後兩邊再簽合同。

一來一回是耽誤時間,好在周嘉妮有當地的編織品和農產品托底,倒也不用著急竹製品。

掛了電話,周嘉妮付了電話費,跟李燕從郵局出來。

李燕感慨道:“嘉妮,我當初真後悔為了王安選在當地念書,我覺得以我的成績考首都差一點的學校肯定也能考得上,我要是也在首都念書,就能跟在你身邊學點東西。”

周嘉妮好笑:“你這是怎麼了?你不差啊,跟我學啥?”

“學你的膽量與見識。”李燕把手套戴好,挎上周嘉妮的胳膊,“剛才我突然反應過來,同樣都是人,你走路能走出好多條,我竟然已經打算一條道走到底了。”

人生的路不一定非得隻盯著國家分配,她為什麼不給自己的路上也都走出一條岔路口呢?

周嘉妮不好意思承受這個稱讚,她這是一輩子的代價換來的。

今年姑姑家也回來了,洪鳴肩膀上就背著那款雙肩包。

上次收到表姐送的書包,他還特意去信鄭重道了謝,他自己也很喜歡,平時沒課的時候出校門就把書拿出來,放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姐弟倆還聊了些各自學校的情況。

大年初一上午,周嘉妮去廠裡打了一圈電話拜年。

準十點的時候邱則銘打了電話過來,小情侶在電話裡膩歪了十幾分鐘。

剩下的時間周嘉妮把能走的關係都走了一遍,還去給一紡廠的辛科長拜了個年,順便談合作。

周嘉妮如今自身的成就就非常亮眼,像之前這些老關係很樂意跟她這位前途無量的華大高材生保持聯係,所以她也成功的摟到了幾匹殘次品花布,不要票。

二紡廠這邊她也去倉庫看過,沒有特彆漂亮的。

二紡廠花布生產的少,不然這簡直就是守著個資源庫。

惦記著營業執照的事,周嘉妮等白昊陽來齊陽給未來的老丈人拜年的時候,叮囑他回首都後去問一問。

幾天後白昊陽回了首都,去工商局問過後給周嘉妮打來電話:“人家說讓再等等。”

等就等吧,就是白昊陽有點抓心撓肝的。

他這幾天沒事乾就去給各個合作商拜了個年,結果人家一見他就催貨,可他們手裡的貨年前全送出去了。

偏偏過年那頭花賣得又格外好,商場那邊斷貨了。

周嘉妮想了下,掛了電話,先給呂敏娟打了一個,打到那邊街道上,輾轉半天才接通,再讓人家去喊呂敏娟。

但是沒法聯係嶽翠雲,他們村還沒電話呢。

等跟呂敏娟聯係上,周嘉妮先拜了個年,隨後才問她家裡還有沒有沒走完的親戚之類的。

聽話聽音,呂敏娟就聽出來,道:“家裡沒多少親戚,都轉過一遍了,怎麼了嘉妮?”

“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回首都?”

呂敏娟馬上就領會了周嘉妮的意思,道:“我回去跟我媽說一聲,看看能買到哪天的票,買到票就走。”

正好不樂意在家裡待。

周嘉妮忙給了她白昊陽家的電話,要是她們到的早,就讓她們聯係白昊陽,她給白昊陽留了家裡的鑰匙,家裡也有現成的花布,隨時能開工。

隨後又給白昊陽說了聲,讓他在家等著。

她也去查了火車票,跟家裡說了聲,先收拾行李回首都,元宵節她再回來,到時候跟奶奶一起回去。

到首都後隻比呂敏娟晚半天。

見到鳳丫,給了鳳丫一個紅包。

嶽翠雲沒到,呂敏娟就暫時用了另一台縫紉機,這麼長時間,她看也看會了,這會兒正好沒開學,也跟著做一點。

這邊正式開工,周嘉妮讓他們自己忙著,她去邱家拜了年,又去了趟富教授家裡,之後開始跟白昊陽騎車出去找人定家具和牌匾。

準備開的小百貨商店白昊陽也跟著投資了,他錢不多,隻占股百份之十,眼下也是乾勁十足。

家具定好,就請人裝修。

也談不上裝修,就打個水泥地面,再刮個大白,等櫃台、架子做完往裡一擺,後續的貨到了把貨擺上就能開業。

小百貨商店,說白了就是賣雜貨的,不講究什麼美感,整齊就行。

嶽翠雲正月十二過來的,呂敏娟就改為串珠子、粘亮片,手上也不缺活。

周嘉妮問過張力海大致跑了路線,途徑的地方有哪些特產,琢磨著列了張單子,給了他五百塊錢的貨款,讓他幫自己進貨。

開學前把奶奶接過來,家裡這攤子就交給奶奶暫時管著,她去學校這邊忙了幾天。

等定的家具做完,抽空把店鋪那邊弄好,帶著張嬸兒和嶽翠雲把店裡的衛生打掃出來,請邱家老爺子來看,老爺子直接讓警衛員開著車過來的,在附近逗留了好久。

周嘉妮看著好笑又感動。

老爺子也是日理萬機的人了,卻怕她開店被人欺負,特意過來撐腰。

隻是讓她鬱悶的是營業執照還沒下來。

周嘉妮去問,人家也不是故意為難人,隻是因為沒有先例,連營業執照怎麼排版設計都要一遍遍開會討論,所以還在走程序中。

周嘉妮:“那能不能先給我開個合法經營的證明,我們先把店開起來,這期間也正常納稅,等執照辦好了我們就把正式的執照掛起來?”

工作人員請示過領導後開了張單子,周嘉妮特意去買了個小相框,把單子放到裡頭,再鎖到櫃子裡,回頭有那使壞的人舉報,這就是她們合法經營的證明。

之後一個個電話打出去,協調好了運輸隊,四天後她從前進大隊和濱縣編織廠定的貨就運了過來。

還有找趙海定的粉皮粉條,他還給周嘉妮送了半袋子生花生。

這次就得正兒八經算運費了,這也都算到商品的成本裡。

店裡鋪好貨,周嘉妮把每件商品的賣價給他們羅列清楚,講明白服務準則。

這期間就有人進來問,周嘉妮不吱聲,讓張嬸兒和嶽翠雲試著跟人家說話,等顧客離開後她再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所以等到了開業的日子,兩人已經能同時應付兩個客人的谘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