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第二百四十七章 二合一(1 / 1)

前進大隊真是肉眼可見的變化, 不光大棚再次擴建,今年連編織廠也往外擴建了,增加了一間加工車間, 又招了二十五位臨時工。

村裡的房子也不再是一眼望過去全是土坯房了, 好多人家都房蓋了房子,也有批了地基蓋的新房,整體面貌都不一樣了。

這次回來,張寶生竟然主動跟她聊起包產到戶的事。

周嘉妮也不意外, 潛移默化鋪墊了這麼長時間, 老頭兒總算活泛開了。

這時機也正好,不早不晚,還不是先出頭的那個。

張寶生站在地頭上看著眼前的玉米地,吧嗒著煙袋鍋子, 道:“之前還有不少人擔心這樣不行,但提過之後這事也印到大夥兒心裡了, 平時也都上心打聽著,就你上回說的那個村子,人家弄的挺成功, 也沒見國家整治他們, 大夥兒心裡又開始翻騰了。”

現在不是張寶生去動員其他人, 是更年輕一點的小隊長們私下自己開了個碰頭會,私下商量著這事可行性, 然後來找了張寶生,帶著孤注一擲的決心,提出:“要不咱們也試試!”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隊長,我們拚一次吧。”

“我記得有個詞叫‘法不責眾’, 這事兒到時候咱一起擔著,真要有啥政策想收拾咱們那就收拾咱全村的人。”

“這想法怎麼琢磨都是對老百姓有利的,都是為了老百姓能填飽肚子的,隊長,我們願意豁出去乾一場。”

大夥兒七嘴八舌,群情激昂。

張寶生考慮了幾天,重新召集村乾部開會,讓各小隊隊長私下悄悄找自己小隊的人家,每家選一個代表,再次開會討論。

這提議一出,當場就沸騰了,有個漢子甚至激動的紅了眼眶,拍著大腿吼了句:“要是自己的地,我豁出命去伺候!”

說完才覺得這話不合適,感情集體的就不下功夫了唄?訕訕笑著不說話了。

其他人來開會的社員一陣哄笑,但這人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真能分到地,種多少糧食除了上交的公糧,其他都是自己的,那真是得豁出命去伺候啊。

張寶生當然不會在意這種話,他能理解,換成往自己口袋裡裝的東西,誰不是拚了命的摟?

那次會議讓張寶生觸動很大,擔心的人有,固然擔心,也是帶著一種豁出去的架勢。

而真正反對的居然一個都沒有。

張寶生叮囑開會的人暫時保密,就算真正要實行也千萬要保密,叮囑家裡的媳婦子連娘家那邊也不能提的,誰捅出去將來出了問題就是全村的叛徒。

大夥兒都知道茲事體大,自是連連保證。

自那之後張寶生就決定了,秋收一結束就承包到戶,但在這之前也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糧食種子怎麼分發,明年村裡要交的公糧怎麼計算、村裡每年集體購買的肥料要怎麼分等等。

分產到戶後再上工就不算工分了,開始自負盈虧,而這種方式有可能會造成的後果…這些都要考慮到位。

周嘉妮知道張寶生背負了很大的壓力,安慰道:“隊長,明年糧食大豐收的時候,您就知道這個決定的重要性了。”

張寶生磕磕煙袋鍋子,由衷地道:“嘉妮,你真是我們前進大隊的福星。”

甭管咋著,都是為了村裡好。

周嘉妮不好意思地擺擺手:“可彆這麼說,背負壓力和承擔責任的是您,我就是動動嘴。”

張寶生卻不這麼認為,周嘉妮在村裡又沒有地,人家也不指望村裡老小供著吃飯,但出的每一個點子都是為村裡社員的日子更富裕。

這次的分產到戶,更是為了讓大夥兒能填飽肚子,豐富的是各家的糧倉,又裝不進周嘉妮的口袋。

而他擔任隊長這麼些年,也就這幾年乾的轟轟烈烈,什麼背負壓力和承擔責任,他竟跟著臉上增光了。

周嘉妮又詳細問了村裡目前指定好的流程。

按人頭分,好地和次一點的地會用兩次抓鬮的方式,保證一家一塊好地、一塊次點的地,儘量公正。

但村裡其他的項目該誰負責還誰負責,依舊計工分。

這時候像劉岩以及在廠裡上班的那些同誌就非常劃算了,家裡分了地,還能額外再掙一份工資……

既然分產到戶的事村裡已經決定了,周嘉妮也就根據自己上輩子的經驗給張寶生說了幾處注意事項,並就此展開探討,聊了許久。

上輩子她是親身經曆過分產到戶的,不過是幾年後了。

張寶生道:“提前規劃好,忙完秋收就開始分地,分完我讓劉通給你寫信講一講。”

那時候周嘉妮肯定在學校念書呢。

“父老鄉親們肯定高興壞了。”

張寶生幾乎能想象出那個盛況,也有些激動。

隨後周嘉妮又問了問今年村裡參加高考的情況。

張寶生眉眼舒展,抬手比了個‘七’的手勢,道:“咱村今年連本地社員加知青,一共考出去七個……”

說起考高,張寶生就提了提劉愛玲,他也慶幸當初把那女娃子弄走了,不然整個村子的名聲都能敗她手裡。

最後又說了句:“留東河公社掃大街呢。”

周嘉妮詫異:“她戶口不是不在東河公社嗎?”

張寶生冷哼:“給東河公社抹了黑,不留她在那裡接受懲罰怎麼出這口氣?”

東河公社的領導班子恨死劉愛玲和辛家了。

辛家也讓辛友剛跟劉愛玲分手了,說這姑娘克他們全家,要不是她的餿主意,家裡落不到這個田地。

不知道被害人仇愛玲今年的高考成績怎麼樣。

周嘉妮在村裡待了兩天,從這邊訂了一批貨,還幫著優化了一下之前做過的款式。

比如收納凳的樣式,從外觀上稍微調整一下,增加兩個內嵌式活扣把手,方便搬動。

多層抽拉式床頭櫃改為下端兩層抽拉,上端那層為敞開式,再增加一款上端為斜面式的。

新品增加嬰兒籃、可搖晃也可固定式的嬰兒床,嬰兒床需要結合木工工藝,稍微複雜一點。

張老四他們幾個蠻喜歡,趕緊帶著人開始研究。

周嘉妮叮囑張老四他們,這幾人畢竟年齡大了,光低著頭乾活對頸椎不好,平時起身的時候不要說起就起,要直起腰坐一會兒,緩一緩再慢慢站起來。

也要注意休息……

張老四他們樂嗬嗬聽著,心裡熨帖極了。

村裡沒什麼事了,周嘉妮就往縣裡打了個電話,問了問富教授所在的位置,收拾東西過去跟著富教授跑了幾天。

這個暑假她肯定不能盯到尾,首都還有一攤子呢。

攏共在這邊待了大半個月,回齊陽住了兩天,就急匆匆回首都了。

白昊陽跟肖敏已經過來了,肖敏覺得這手工活有趣,天天跟著於晚霞串珠子。

家裡熱鬨,薑新鳳可高興了。

周嘉妮走之前給他們留的那個背包的樣品已經做出來了,周嘉妮檢查了一遍做工,非常滿意。

於晚霞之前比著周嘉妮那款雙肩包做過一個了,這次的樣品裡除了那一款,還有兩款不一樣的,她看著也喜歡,但還不知道周嘉妮準備用來做什麼,就沒忙著讓張嬸兒她們幫忙做,這會兒見周嘉妮回來,她就問這兩款新包能不能自己各做一個!

肖敏也眼巴巴看著。

呂敏娟也喜歡,她隻要個最簡單的就行。

周嘉妮核對了用的布料尺寸以及大致的手工時間,感歎純手工效率真的不高。

核對出成本,報了價,讓他們願意做就做。

白昊陽問:“嫂子,這包也準備寄賣?”

周嘉妮搖搖頭:“沒那麼容易,真要長期做包咱們就不能弄布頭啥的了,還得跟寄賣單位收布票。可咱畢竟是個人供貨,不是公對公形式的,百貨大樓或者供銷社那邊應該不好談。”

白昊陽抓抓頭:“那先不做這個買賣?”

周嘉妮想了想:“咱倆去趟服裝廠。”

她拿出其中兩款,有一款就是她背了好幾年的那款包,再加一款新的。

兩人騎車往服裝廠趕去。

路上跟白昊陽商量:“製衣廠如果能看中咱們的產品,願意用咱的圖生產這款包,那就讓他們勻咱一點活,他們出材料,我們隻加工,他們給加工費…這掙的肯定不如咱們自己做掙得多,但這種大批量要的布源咱們欠缺,還缺票。跟他們合作不光能解決這個問題,還安全。”

他們這算個小作坊了,家裡成天這麼熱鬨,難免不會引起鄰居懷疑,回頭再給她找事兒,雖說能解決,但也覺得挺膈應得慌。

要是能跟製衣廠談成合作,就是跟國營單位掛鉤了,這跟從火柴盒廠接活沒多少區彆,變得相對合理合法一些。

就是多了層保護罩,在這層保護罩下他們能發揮的東西就多了。

用兩張圖紙,換一個保護罩,很劃算。

白昊陽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回還不用則銘哥那邊的關係嗎?”

邱家在製衣廠有關係,周嘉妮知道,但之前買布頭這些她覺得沒必要,憑白昊陽的巧嘴就能談下來,非要耗費一次人情,不劃算。

周嘉妮:“我們先自己談。”

他們經常從這邊買碎布頭,加上白昊陽行事也活絡,跟門衛都混熟了,此時見兩人過來,門外笑著招呼道:“又來買布頭啊?”

周嘉妮笑著遞上一瓶路上買的汽水,道:“大爺,這次不光買布頭,我還想跟您打聽一下,我們要是想跟廠裡談個生產方面的合作得找誰負責?”

找廠長?她當然知道可以找廠長,可人家明明各層部門分的很清楚,你非得跳過去直接找大領導,哪怕大領導那邊通過了並安排下去,下頭原本就負責該程序的人也不會多高興。

老大爺握著冰鎮汽水,在這炎熱的夏天裡添了一絲涼意,心頭舒暢,一聽說跟生產上的東西有關,就忙道:“找生產科的聶科長,你們進門直走…看見那棟二層小樓了嗎?從那邊往右拐,在右邊那排房子,上二樓,辦公室門上都寫著,看著字兒就找著了…今兒你們運氣好,聶科長剛好在家呢。”

“謝謝大爺。”

兩人登了記就進去了。

往辦公樓走的時候,白昊陽低聲道:“要是不成,咱就找找葛家姑姑。”

是指邱則銘大姨婆家的小姑子,也是邱家在服裝廠的關係。之前邱則銘幫濱縣服裝廠弄的那批料子就是走得葛家姑姑的關係。

周嘉妮不讚同:“要是不成,說明廠裡確實沒有這方面的生產需要,或者覺得我們推薦給他們的產品不合適,這種情況走人情關係隻是讓葛家姑姑為難。要是不成咱們再想彆的辦法,可以找周邊的服裝廠試試……”

雖然還有半年就進入八零年代了,但這時候的物資依舊緊缺,服裝廠的東西隻有不夠賣的份,不可能缺少產品生產。

而這時候很多國營單位根本不在乎創新不創新,就包來說,現在斜挎著一款軍綠帆布包走在街上依舊能意氣風發。

而很多農村孩子上學裝書的包還都是家裡自己縫的布包,能用一塊完整的布做的都少,大多都是碎布頭拚接起來的。

能背上軍綠帆布包,是特彆多、特彆多青年人和孩子的夢想。

所以書包創不創新根本無所謂啊。

兩人都有些緊張,忐忑不安地上了二樓,找到了聶科長的辦公室。

不過裡頭似乎有人,隱約還有爭執聲傳出來。

兩人對視一眼,都有點泄氣。

好像來得不是時候。

不過來都來了,不進門打個招呼顯然不合適,就在門口等著。

裡頭的說話聲隱隱約約傳出來,周嘉妮聽了一耳朵,大致是為了生產任務分配的問題,提到‘一車間’‘三車間’‘裙子’‘襯衣’之類的話。

在門口站了大概二十分鐘左右,門才開了,三個中年男同誌臉色均有點不好的出來,落後的一位還看了周嘉妮和白昊陽一眼,但也沒多問,就快步追上前頭的兩人,嘴裡喊著:“老楊、老宋,你倆聽我說兩句……”

周嘉妮跟白昊陽兩人略沉了沉,悄悄鼓了鼓勁,堆起笑臉,敲了敲門。

“進!”

兩人推門進去,笑著打招呼:“聶科長您好,打擾了。”

聶科長約莫四十出頭的年紀,過於清晰的法令紋和眉頭間的豎紋讓對方看起來有些嚴肅,不怒自威。

聽到動靜轉頭看過來,見是兩個陌生的年輕人,詫異道:“你們是……?”

周嘉妮忙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和簡短的來意,最後謙虛地笑道:“不怕聶科長笑話,我平時愛琢磨這些,就自己試著做了兩款雙肩背包,覺得樣式還不錯,裝東西也很方便,身邊的朋友也說好看,我就生了點小小的膨脹心,這不想來找您這樣的專業人士幫忙掌掌眼,跟您請教一二,這類背包如果投產不知道有沒有市場。”

周嘉妮說著話便將帶來的樣品包放到了桌子上,還有這兩款包的設計圖。

當然,設計圖並不是完整的圖紙,隻有最後的成品圖,且沒標明詳細尺寸。

聶科長視線往雙肩背包上一落,眉頭微微抬了抬。

這兩款包怎麼樣?當然是很好。

他一個大男人都覺得這兩個包很好看。

可投產?這小姑娘怕是有點開玩笑了,他們每年生產衣服、背包、提包都是上頭撥任務,產量多少都是上頭說了算的。

即便廠裡有什麼想法,也得先開會、再上報,上級同意後才開始投產。

“小姑娘啊……”聶科長笑著開口,剛想隨便應付兩句把人打發走,視線就落到了設計圖紙上,眼睛頓時一亮。

“這是你畫的圖紙?”聶科長抓起來看了幾眼,抬頭問道。

周嘉妮笑道:“是我自己畫的圖紙。”

白昊陽從旁接了話,因為接下來要說些周嘉妮的成績,這種時候就不能讓他嫂子自賣自誇了,得他出面了。

“聶科長您有所不知,我跟周同誌以前在濱縣下頭西河公社的前進大隊當知青,周同誌剛下鄉半年就帶著我們村的父老鄉親搞起了編織品,所有籃子、筐子以及收納凳這些產品的設計都是周同誌做的設計,將小小的編織品送出了國門,如今每年兩季廣交會,我們濱縣的編織品每次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績。”

“縣裡建廠後,周同誌都已經來首都讀大學了,暑假期間還被廠裡請回去給設計部上課,教他們畫圖……”

聶科長‘唉喲’感歎了一句,站了起來,鄭重其事地跟周嘉妮和白昊陽握手,爽朗笑道:“濱縣的編織品,知道知道,現在全國聞名嘛。原來是周同誌帶著大家做起來的,年輕有為,年輕有為啊,這可是大功一件。”

周嘉妮有時候需要借一下過往成績的光,但真誇她的時候她還有點不好意思,忙笑道:“不敢當不敢當,主要是當地手藝人的技術好。”

聶科長本來以為這對小年輕來跟他談生產就是年輕人的異想天開,沒太在意,但現在有點重視起來了。

還親切地笑著問了句:“在首都念書?哪個學校啊?”

白昊陽忙道:“周同誌在華大,我在師範。”

周嘉妮的學校可太加分了。

果然從聶科長眼裡看到了讚賞,笑道:“果然是年輕有為,我剛才沒誇錯。”

“您過獎!”

有了深刻的印象,還是不錯的印象,接下來的談話相對輕鬆了許多。

聶科長雖然不會隨意的應付了,但也沒一口答應,而是仔細的給他們分析了下廠裡的生產方式。

周嘉妮也聽出了委婉拒絕的意思,她不慌不忙地笑問道:“聶科長,貴廠有沒有自主研發過產品?”

“有!”聶科長點了下頭,他們廠有過自主設計的服裝,有賣得好的,有賣得不好的,去年一款連衣裙和吊裡的褂子賣得就非常好。

當時是廠裡研發部打了版,再跟上頭彙報申請,得到批準後生產上市的。

聶科長想到這裡目光一頓,道:“周同誌,你是想將這兩款包當成我們自己研發的產品?”

周嘉妮笑道:“不知道可不可以?”

聶科長剛才隻掃了一眼包的外形,都沒仔細看,這會兒猛地吸了口氣,拿過包裡裡外外仔細看了一遍,越看越心動。

他甚至聯想到了自己正在上初中的小兒子身上,青春洋溢的半大小夥子,肩膀上背著這麼一款雙肩書包,騎著自行車,那得是多麼的意氣風發?

“包不錯,但周同誌…你的訴求是什麼呢?將設計圖紙賣給廠裡?”聶科長心頭有了主意。

這兩款包確實不錯,現成的樣品和圖紙,要是能買過來也不錯,估計報上去能通過的幾率也會很大。

周嘉妮笑道:“我免費授權給貴廠,隻是如果真通過申請準備投產的話,希望廠裡能勻我一點生產背包的小活,我們不往外供貨,還是送到廠裡,由貴廠統一安排。”

聶科長大笑。

他善意的抬手點了點,道:“你這個年輕人啊……”

懂舍得,懂找依靠。

聶科長怎麼能不明白?現在不是提倡改革開放嘛,街上小商小販多了起來,但如今政策並不是特彆明朗,一旦抓住還是能扣上個投機倒把的罪名。

這姑娘應該是想賺點零花錢,可又不想招惹是非影響了大好前途,故而才想出這樣的方法。

但不得不說,這方法真行,但這方法也不是誰都能用的。

如果自己沒有點真本事,哪個單位會理你喲?

聶科長也是痛快人,他道:“這樣吧,我今天下午去找領導彙報,領導同意了,我們再開會討論,明天上午二位再過來一趟,我給你們答複。”

這就是有希望,而周嘉妮對這兩款包也有十足的信心,笑容滿面的站起來跟聶科長握手:“希望我們合作成功!”

聶科長哈哈笑道:“年輕人就是樂觀,行,那就希望能合作成功。”

兩人也沒空手離開,熟門熟路的去了倉庫那邊挑邊角料,買了兩大袋不要票又便宜的碎布頭,一人一袋,載著回了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