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第二百四十五章(1 / 1)

劉愛玲再次被請到係主任辦公室時, 心頭也咯噔了一下。

她的發圈生意已經停止了,也寫了檢討,最近老老實實上課學習, 計劃等風聲過去再重新找機會做點彆的小買賣。

嘗到過賺錢的甜頭後真的很難再放下。

但這次卻是天塌了。

當領導嚴肅的問出她到底是‘仇愛玲’還是‘劉愛玲’時, 劉愛玲臉色變了下, 但很快冷靜下來,堅稱自己是‘仇愛玲’。

厚著臉皮試探,她想看看學校這邊有沒有掌握什麼證據。

心底同時也展開思索:好端端的, 這件事校方怎麼知道的?

劉愛玲第一時間想到了周嘉妮,但也很快否定。

周嘉妮不可能認識東河公社的知青啊,更不可能這麼巧合的剛好是她冒名頂替的那位吧, 真要是這種巧合都能讓周嘉妮碰上, 那她得倒黴成什麼樣兒?

況且來到首都後她跟周嘉妮並沒有正面接觸,她一直在避免這種情況。尤其在有其他同學的情況下,她這麼謹慎,絕對不會讓自己和同學同時出現在周嘉妮面前並讓同學喊出她的名字。

那會是誰?

劉愛玲又想到仇愛玲本人。

難道說她今年報名參加高考時某環節出了問題?

可有辛家盯著,應該不至於啊!

校方見她嘴硬,直接甩出仇愛玲本人的舉報信以及校方這幾日針對此事的調查結果。

“我們已經確認仇愛玲本人就在當地, 這件事你怎麼解釋?”

劉愛玲這才有種偷了彆人東西被當場抓包的羞愧感,臉色漲紅,並馬上改了口,卻又沒完全改。

她怎麼說呢?她低著頭說這是跟仇愛玲本人商量好的, 仇愛玲嫌這個學校不好,想今年再試試,她就用了仇愛玲的信息來念書了,現在她也不知道為什麼仇愛玲又突然跟她翻臉。

劉愛玲想爭取一個空隙,讓她跟辛友剛見一面, 讓辛家那邊再出出力,把仇愛玲壓住,脅迫也好利誘也罷,讓對方跟自己這邊達成共識。

隻要仇愛玲不追究,她就有辦法運作,即便最後真留不下,同樣的路子她還能再走一遍。

為什麼會有這種認知?因為操作過一次,幾乎不費什麼力,隻要上頭有人,這種事簡直太好辦了。

正好換個更好的學校。

劉愛玲開始抽泣,哭得可憐兮兮:“各位領導,我知道錯了,但我真的很想在咱們學校念書,我知道這件事會給咱們學校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我懇請學校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跟仇愛玲同誌好好溝通一下,將影響降到最低,求學校彆開除我……”

學校這邊其實並不想把事情鬨開,如果因為這個原因開除學生,上頭也會責問調查,畢竟這算監管不力。

更重要的還會影響學校名聲。

如果他們能私下協商好,就這麼糊弄下去,校方更想睜隻眼閉隻眼。

但這件事還有個複雜的點,係主任也問了出來:“你明明考上了奉市那邊的學校為什麼不去讀?現在在那邊就讀的人是誰?”

劉愛玲一下忘了哭,漲紅的臉瞬間又沒了血色,她沒想到校方查到了這一地步,一下打亂了她的計劃。

不過劉愛玲慣會抹和,黑的能塗成白的,總之給自己爭取到了去找辛友剛商量的機會。

辛友剛也沒想到這事會爆出來,他也第一時間想到了周嘉妮,也想到仇愛玲那次去找周嘉妮補習的事,但這事他開學後沒跟劉愛玲提過。

“沒事,讓我爹運作一下就行,姓仇的還能翻出天去?”辛友剛沒太當回事,直接去給家裡打電話,電話接通後挨了他爹劈頭蓋臉一頓罵,這才知道事情比他想的要複雜一點,仇愛玲的家人鬨到了公社,找公社要說法。

辛友剛握著話筒,也不忘打聽下:“爹,這事兒咋抖出來的?”

辛成黨就把從連襟那裡打聽到的事說了。

“她那邊提的啥條件?”

辛成黨:“公社已經批準了她的回城申請……”

辛友剛有點急了:“咋能讓她回城呢?她有資格回城麼?”

這一回城還壓得住麼!

公社都批準了,他敢壓著麼?辛成黨:“你老子說了能算麼?還有,這件事跟咱家沒關係,人家非要找劉愛玲要說法就讓人要去,你彆摻和了。”

想想又補充一句:“大學裡優秀的女娃子也不少,你努努力,回頭帶個對象回來。”

辛友剛心裡咯噔一下,他爹這意思是想讓他放棄劉愛玲,冷汗一下下來了,轉身捂著話筒低聲含糊道:“爹,不行…不跟她結婚我不成了耍流氓嗎?”

兩人都正式走到一塊兒了,就等著一畢業就結婚呢,他這時候要是敢甩了劉愛玲,他怕劉愛玲破罐子破摔把他也拽下來。

而且接觸下來,他發現劉愛玲真有腦子鑽營著掙錢,也勤快,他跟在後頭撿錢就行。

那天劉愛玲還跟他說過計劃,說發圈的小買賣她不想放棄,今年暑假不回去了,她打算從外頭找人做,多找幾個,趁著暑假掙上一筆,之後再慢慢做點彆的,爭取多掙點錢。

辛友剛來大學這麼長時間了,還沒發現有像劉愛玲這樣有頭腦還有拚勁的姑娘。

辛成黨一下就明白了兒子的意思,忍不住罵了兒子兩句,道:“這事人家已經鬨到了公社,還能咋辦?”

辛友剛便把劉愛玲出的主意說了,道:“你找人說項說項,隻要她不追究,咱可以給她補償。”又道,“爹,你放心,補償多少將來讓劉愛玲還家裡。”

辛成黨在心裡飛快的合計了下才道:“我試試吧,但這事不太好辦。你那邊有個心理準備,也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把劉愛玲安撫住……”

意思是他那邊辦不成,學校非要開除劉愛玲,讓兒子想辦法把人安撫住,擔心劉愛玲被開除後因為氣惱再擾的自家兒子讀不成大學。

掛了電話,辛友剛付了電話費,走了出去。

劉愛玲就在外頭。

她知道有些話當著自己的面辛友剛不好說,所以剛才沒跟著進去,見他出來,忙問道:“怎麼樣?叔叔知不知道是誰告訴仇愛玲的?”

辛友剛拿出煙和火柴,有點煩躁地道:“是仇愛玲家裡,說是她家裡親戚發現了端倪,拍電報讓她回去,不知怎麼核實的,等她再回到東河公社時就直接找公社了,她家裡人跟著一起。”

原來不是周嘉妮,她就說呢。

劉愛玲咬了咬唇:“然後呢?叔叔能按下來嗎?”

“他們在公社鬨開,現在公社那邊給了補償,已經同意她回城了。”

劉愛玲尖聲道:“怎麼能讓她回城?”

當初她決定走這一步,就是覺得辛家能按的住一個知青,隻要把仇愛玲留在大隊留幾年,等她放棄了高考這條路,再回城或者在當地嫁人都影響不到她了。

就算事情敗露,以辛家的勢力那個仇愛玲也隻能忍氣吞聲,但回城就不是辛家能控製的了。

辛友剛也煩躁:“人家也不是傻子啊,這事我爹摟不住了,你也得做好最壞打算。”見劉愛玲臉色鐵青,他又忙道,“不過我爹答應了試試你說的法子,找中間人說項,看能不能給點補償,隻要她那邊不追究就沒事了。”

他一手夾著煙一手去拉劉愛玲的手,道:“你也彆太擔心,就算實在不行我也想辦法讓你留在首都,不讓你回去乾農活。”

讓他爹開幾張空白介紹信寄過來,到時候借口、日期這些他們自己隨便填,再找個住的地方,劉愛玲也能專心弄發圈生意。

說不定還能靜下心來調查一下那種複雜帶裝飾的發圈怎麼做。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劉愛玲繼不繼續讀大學都沒那麼重要了。

劉愛玲覺得事情有點超出了控製,屬實沒想到仇愛玲家裡那麼硬氣,居然直接鬨到了公社,她無法淡定了,煩躁道:“你說得容易,如果她那邊揪著不放,我怎麼可能還能留在這裡?”

她已經不想再去勞改了。

劉愛玲有點慌,可眼下隻能等辛家那邊的回複。

隻是回到學校沒多久,同學們看她的視線就奇怪起來,原來她冒名頂替的消息不知道怎麼傳了出去,劉愛玲隻覺得一顆心墜入了冰窖。

這也是校方沒想到的,正好東河公社那邊也打來電話溝通,請劉愛玲回去配合調查,劉愛玲雙腿一軟,差點直接坐到地上。

白昊陽就是去合作單位問發圈銷售情況時櫃員講給他聽的。

周嘉妮:“我隻是覺得有點不對勁,但沒想到她真敢這麼做,膽子忒大。”

膽子大的又何嘗隻有劉愛玲一個?還有劉家和劉愛玲的妹妹劉愛芳。

遠在奉市念書的劉愛芳也受到了波及,戰戰兢兢的走進了老師辦公室。

周嘉妮忍了忍還是沒忍住往前進大隊打了個電話,想探探這件事有沒有傳到前進大隊。

她很想知道仇愛玲能不能借這個機會把戶口調走。

結果讓她失望的是劉通應該沒聽到消息,壓根沒提這事兒,隻興致勃勃的跟她說廣交會的成交量。

周嘉妮隻好簡單問了問廣交會的情況,遺憾的掛了電話。

聽不到第一手八卦,周嘉妮就把心思收回來放到學習上,專心上課之餘還拜托杜姨幫忙弄了張縫紉機票又添了台縫紉機。

忙了幾天,張力海帶著他媳婦嶽翠雲過來了。

嶽翠雲非常靦腆,跟他們一說話就緊張到臉紅,但手腳又很勤快。她知道她一個農村小媳婦能出來乾活掙錢這種機會太不容易了,生怕薑新鳳相不中她,進門待了沒多會兒,張力海還在跟薑新鳳說話,她就抄起掃帚掃院子,薑新鳳攔都攔不住。

一看就是那種老黃牛性格,隻知道低頭乾活,不說話。

周嘉妮跟她說話都不敢太大聲。

她不會用縫紉機,在老家沒用過,周嘉妮跟張嬸說好了讓張嬸教她,嶽翠雲覺得這是正兒八經的拜師,差點就要跪下給張嬸磕頭。

周嘉妮確實有點意外,在外頭走南闖北的張力海,媳婦兒居然實誠成這樣。

但教她用手工做發圈,跟她說一遍大致的做法,嶽翠雲就穿針引線把最基礎的一款發圈縫了出來,針腳整齊又細密。

周嘉妮溫聲笑道:“嫂子,你也不用太著急,慢慢學著用縫紉機,學類了就手工縫兩個,除了找手感,就是熟練之後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流程。”

嶽翠雲不好意思地點點頭,聲音很小地道:“好。”

張嬸並不覺得這小媳婦是來搶她飯碗的,她也知道這頭花賣得不錯,她就是把踏板踩斷了每天的產量也是固定的。

增加人手是早晚的事。

多一個人,多做點,也好讓嘉妮多掙點錢,不然連縫紉機的成本都掙不回來,她還擔心這幾位小老板覺得不掙錢再停了這個生意,她再上哪找這麼個好活去?

所以熱心的開始教嶽翠雲縫紉機的功能,怎麼引線、怎麼安底梭、怎麼踩、怎麼掌握節奏。

有現成的練習的布,是用小碎步拚起來的幾塊布,平時試機子檢查有沒有跳線用的。

陪著嶽翠雲在周嘉妮這裡待了一天,張力海就出車去了,他回老家請了幾天假,得趕緊去乾活。

縫紉機不難學,嶽翠雲適應了幾天逐漸熟練起來,人特彆勤勞,晚上吃過晚飯就算不去西屋蹬機子,也會幫著薑新鳳縫做立體小裝飾,薑新鳳倒是很喜歡這個小媳婦,人家不愛說話,她愛說,旁邊有個聽著的她就不悶得慌。

所以等新的周末來臨,白昊陽和於晚霞就看到了成堆待加工的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