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第一百零三章 二合一(1 / 1)

離開黑市, 周嘉妮去了第二百貨,沒忙著推銷籃子,一百的領導去開會, 那二百的領導估計也不會在。

先進進出出的買了點東西, 最後才找到個相對比較面善的櫃員,過去打聽消息。

一個咖啡色燈芯絨布發圈送出去, 就從賣塑料製品的櫃員嘴裡打聽到了, 二百的領導確實不在。

這櫃員是個三十五六的大姐,她低頭將發圈套在手腕上, 笑道:“上午去開會, 中午回來一趟又騎車走了…你剛才說這頭繩叫什麼?”

面前這小同誌頭上就戴了一個, 確實不難看。

就是普通的燈芯絨布做的,沒想到還能把綁頭繩做成這樣式, 倒是彆致, 而且不會絞頭發。

“發圈。”周嘉妮抬頭打量了下,笑道, “姐,你頭發多, 盤兩圈不緊不鬆的正好。”

這回不是素發圈了,周嘉妮讓趙梅教大家用邊角料剪成花朵的樣子, 縫到發圈上。

一塊巴掌大小的布都能用到極致。

也就是手邊沒有亮色的珠子, 如果在中間加個珠子效果更好, 但用對比色比較明顯的線縫了幾針,充當花蕊,也非常好看。

櫃員笑秘密地道謝,隨即又一臉明白的神色,壓低聲音問:“你是想找領導上貨吧?反正我是覺得這綁頭繩不錯, 我估摸著問題不大,你自己做的?”

周嘉妮笑道:“不是,這是我們村社員們自己做的,冬天嘛,地裡沒啥活,大家做點小手工能掙一分是一分。”

櫃員倒是有點驚訝,權當聽個新鮮的跟周嘉妮聊起來:“同誌你是哪兒的啊?你們哪兒的人手都這麼巧啊?”

周嘉妮脆聲笑道:“我是西河公社下頭前進大隊的知青,我們村的人可不光做發圈,還開了編織廠,做的特色編織筐在齊陽百貨大樓賣的很火,我們廠出的編織凳還進了齊陽友誼商店,有幾款產品還被外賓選中坐飛機出國了呢。”

“我們村還搞了個塑料大棚實驗,截止到目前為止,實驗還算成功,大冬天裡,棚子裡長滿了綠油油的小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前幾天剛收了一茬菠菜,可新鮮了。”

這年頭可解悶的東西少,在大隊裡,提到縣城、市裡,都覺得是開了眼界。同樣,周嘉妮站在市裡百貨大樓講省城、講友誼商店,也讓不少人聽得津津有味。

周圍的顧客不知不覺圍了過來,周嘉妮轉身笑道:“歡迎大家有機會去我們村參觀啊。”

那個櫃員也聽入迷了,讓她這麼一說,還真有種想去看看的衝動。

有個顧客腦子裡想著她說的編織筐,冷不丁恍然開口:“哦喲,我鄰居前兩天從一百那邊買了個編織筐,樣式可好看了,說是前進編織廠的,是你們那裡吧?”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對,前進大隊的編織廠。”

還有道聲音插進來:“誒誒誒,就是你們弄的那個編織筐啊?這兩天可不少來問的……”

說話這人是農具類產品櫃台的人員,她臉上還有些無奈。

前幾天好些人跑來問編織筐,她都被問煩躁了,一遍遍指著地上的大笸籮、小笸籮、大篩子、小籮筐說:“這不是嘛,這不就是編織筐嗎?”

顧客也著急,抬手比比劃劃:“不是這種,是這樣子的,第一百貨賣的那種。”

櫃員理解不了,顧客也理解不了,還道:“咋你們兩邊賣不一樣的貨呢?”

這事還反映到了領導那兒,領導說抽空問問,不知道是忙還是忘了,一直沒彆的通知。

到這會兒,都不用周嘉妮再費什麼工夫推銷了,二百的會計從裡頭出來把她喊了進去。

二百的會計叫張立華,是個三十出頭的男同誌,他帶著周嘉妮往辦公室走,道:“你運氣不錯,我們陳主任剛回來,從外頭聽了一耳朵,回辦公室就讓我來請你進去。其實你們不來呀,我們陳主任也準備找第一百貨的黃主任問問,這不沒抽出空來麼,沒想到今天趕巧了。”

周嘉妮見到了市二百的陳輝桐主任,隻是她沒帶樣品,但用圖紙畫出了大致的樣子讓他們看,陳輝桐驚訝笑道:“這樣式倒少見,其實你們這個業務我早就聽說了。我還聽說你們的同誌因為忙著在省城跑路子,滯留時間過長還被人舉報了?”

周嘉妮笑著指指自己:“就是我!”

“喲謔!”陳主任挑眉笑道,“原來碰上正主了,不過看來是沒受啥影響,不錯不錯,為了建設新農村,為了鄉村副業的發展,周同誌也很少辛苦啊!”

周嘉妮端著一張笑臉說著漂亮話:“為人民服務,應該的!”

陳主任面色和藹,也沒擺官架子,周嘉妮還多問了句,“陳主任,您既然早都聽說了,咋沒早找我們進貨呢?”

陳輝桐笑道:“一忙起來就忘了。”

事實是,聽說歸聽說,可他不知道樣式這樣蹊蹺好看,下意識裡認為隻是普通款式,當時心裡也嘀咕句,省級單位不賣笸籮籃子啥的?

不過確實也是忙,一轉頭就把個拋腦後了。

合作水到渠成,周嘉妮還說服他們留點發圈擺櫃台賣一賣,結果旁邊的會計直皺眉,這小東西又不是必需品,且賣不上多少錢,不夠來來回回開單子的麻煩,周嘉妮趕緊道:“可以先放到櫃台擺著,賣出去了再給我結算本錢,賣不出去我來拿回。這是我們村的嬸子大娘們自己做的小手工,賺不多,掙個一分兩分的補貼家用。”

陳輝桐大手一揮簽了字,道:“這發圈不錯,我覺得應該能成為潮流。”

周嘉妮順勢道:“反正在省城賣的挺好。”

旁邊會計驚訝:“這東西你們也送去省城賣了?還不夠運費的吧?”

周嘉妮笑道:“這小東西不占空,我跟著去送貨的時候裝包裡就帶過去,總之不空手。老鄉們在村裡等閒也出不去一趟,我做業務到處跑,出門都習慣了幫老鄉帶點能創收的東西。”

這話說到了陳輝桐這位領導的心縫裡,領導都喜歡工作態度積極的下屬,在他看了,周嘉妮就是屬於工作態度積極那一類的。

況且還聽說過她為了跑出路滯留時間過長被舉報的事,在他這裡也是加分項,直接安排會計當場結款的,道:“老鄉們賺點錢不容易,能不拖就不拖。”

這發圈樣式不錯,是給百貨大樓創不了多少收益,但絕對不愁賣。

而且這位小同誌自己就戴著一個,他瞧著不難看,加上剛才在外頭聽她站在人群裡高談闊論的時候,外圍幾個聽熱鬨的人就在議論她頭上戴的發圈,正商量找櫃員問問呢。

這說明是有市場的。

能當場拿到結算款,周嘉妮自然是開心的,還叮囑道:“要是還想加訂單,甭管是籃子還是發圈,可以直接往村裡打電話。”

又道:“發圈每次都有新款式,我們主打的就是一個新鮮感。”

陳輝桐聽她說話就覺得新鮮,點頭笑道:“行,賣完了打電話加單,不過那籃子你們也加加急,我們這裡可是有不少來問的。”

談完合作,陳輝桐還問起她在人堆裡講那什麼凳進友誼商店和他們村塑料大棚的事。

剛才聽了個滿耳,也是這兩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駐足多聽了會兒,這不回到辦公室就趕緊讓人喊了這位同誌進來。

周嘉妮也願意多聊兩句,說到最後還邀請道:“歡迎陳主任去我們前進大隊參觀指導工作。”

陳輝桐笑道:“指導談不上,等有時間一定去前進大隊長長見識。”還笑道,“下回送貨,要是有新鮮蔬菜也帶點過來,我們副食品店準收。”

這個周嘉妮就不應他了,她賊著呢。

不過等周嘉妮一走,陳輝桐就打起了電話。陳主任是轉業後安排到這邊的,他有個戰友在縣裡,電話打過去問起前進大隊的事:“聽說你們那兒有個村裡弄成了塑料大棚?”

他倒不是不信,隻是覺得一個大隊怎麼什麼事都這麼出彩,他以為周嘉妮的話裡帶了誇張的成分,就忍不住想確認一下,確認完了,隻剩佩服:“真沒想到你們縣下頭還有這樣出挑的大隊,以前怎麼沒聽說過這個大隊?還有那個發圈,我看著做的也挺好,你們那個大隊人才輩出啊。”

那戰友告訴他縣長都去參觀過了,末了還笑道:“你們想進蔬菜?甭想了,就半畝地,根本分不過來,不過那邊歡迎其他單位去學習,農場的乾部都準備回去組織學習小組了,你們那邊…哦,你們不用,但進貨不可能,估計明年冬天你們的副食品店能熱鬨熱鬨。”

他戰友不知道發圈,隻知道編織筐和大棚蔬菜,還知道這兩件事最初挑頭的都是一個人,等陳輝桐說完名字,戰友在電話裡笑道:“那不就是前進大隊的人才啊,那人才都站你眼前頭了啊,哈哈。”

這邊,周嘉妮從第二百貨出來,沒回原來那個招待所,裹著軍大衣縮著脖子就近找地方開了個房間。

招待所有電話,給隊裡打了個電話,劉通接的,她彙報了訂單的事,末了道:“白昊陽回去了,我在這邊待兩天。再跟趙梅說一聲,梅花款的發圈還能再做五十個,讓她給大家分下去。”

周嘉妮組織村裡的女同誌做發圈的事不是秘密,沒想到現在弄的有模有樣,賺不了大錢,但能給社員們增加點微薄收入。為這,今年婆媳掐架的情況大有減少,整個村裡都透著一股祥和的氣息,連那些小隊長們都咧嘴笑道:“今年可省心不少。”

“行,我一會兒去跟趙梅說,你自己在外頭注意安全。”

周嘉妮還留了這邊招待所的電話,有什麼情況要找她,方便聯係。

去附近飯店吃了點東西回來,拿上換洗衣服去洗了個澡,出來的時候用毛巾包著頭,裹著軍大衣快速回去,進門的時候還有點涼透了。

屋裡沒有暖氣,周嘉妮趕緊拿出吹風機把頭發吹乾,抖開被子用吹風機吹熱,趕緊鑽進去,能體會片刻的溫暖。

身上穿著棉襖,腿上蓋著被子,又把軍大衣搭上去,等身體暖和過來後才開始刷手機。

早上開團的東西已經賣完了。

兩個萬人大群裡,其實在她下車的時候就都售罄了。

三百多個絲瓜瓤賣了七百多,這個本錢都是低到忽略不計的。

五十多個葫蘆,開了一百多個瓢,單葫蘆就賺了兩千多,加上粉皮、粉條、絲瓜瓤、棉靴這些,扣掉本錢手續費還有五千出頭的進賬。

所以看到群裡有人開了自熱火鍋、自熱米飯團的時候,馬上大手筆的買了二十盒不同口味的火鍋,和二十盒不同配菜的自熱米飯。

本來都吃過飯了,周嘉妮還是開了個麻辣肥牛口味的火鍋,吃了滿頭汗,整個屋裡都是火鍋味兒,澡白洗了,但還是覺得值。

次日一出門,就差點被寒風撲回來。

周嘉妮咬咬牙,把軍大衣裹好,縮著脖子去飯店覓食。

吃完飯照例先去知道的幾處黑市點轉一圈,從黑市出來,再去供銷社花掉她收來的票,一點點填著倉庫的貨架。

快到中午的時候去了趟第一百貨,她進來先往茶葉櫃台那邊看了一眼,昨天那大姐衝她招手,道:“你可算來了,黃主任昨天下午就回來了,這會兒就在辦公室裡呢,快去吧。”

又道:“這發圈絕對好賣,甭說昨天下午,就今天早上就好幾個來問的,我其他姐妹也等著挑幾個呢。”

“謝了姐,下回給你帶新樣式。”

黃主任上回去編織廠參觀的時候就見過周嘉妮,如今一看見她,便笑道:“謔,是你啊!”

“黃主任,打擾了。”周嘉妮笑道。

“嗐,你早說,讓會計把東西留下就成。”黃主任帶著她去見了見會計,特彆介紹了下。

昨天就見過,不過會計忙得腳打後腦勺,態度上也沒有多友好,但今天領導特意介紹了,混個臉熟,往後也能好說話些。

黃主任比較熱情,還想請周嘉妮吃飯,周嘉妮婉拒了,道了謝,拿上條子離開了第一百貨。

熱情不代表細心,在這邊就沒有馬上拿貨款,等下回跟編織筐一起結。

不同單位有不同的合作方式。

自己找地方吃完飯,回到招待所,一推門進去,廳裡椅子上一個青年就站了起來,望著她笑:“小周同誌!”

昨晚一夜好眠,沒夢到書裡內容,依然不知道小邱同誌上輩子後來的發展,可沒想到今天直接看到了鮮活的邱則銘。

周嘉妮驚訝笑道:“你怎麼來了?”

邱則銘道:“昨天後半夜張開山身體不舒服,村裡連夜安排牛車送到鎮上衛生室,衛生室那邊建議往大醫院轉,在衛生室輸完液,早上天一亮直接轉來了市裡,已經住下了。”

周嘉妮心裡一咯噔,忙道:“哪個醫院?現在情況怎麼樣了?醫院那邊都誰在陪著?”

“人民醫院,現在沒事了,趙梅嫂子在。”邱則銘道,“於晚霞把惠惠接到你們家去了。”

周嘉妮點頭,心情有些複雜,上午她還去人民醫院附近的黑市進出了好幾趟,沒想到張開山住了進去。

“我去醫院看看……”又問,“你今天回去還是明天走?吃過飯了嗎?”

“隊長讓我留下來,等情況穩定了再回去。”邱則銘道,“我在醫院附近的招待所開了個房間,你要不要也換過去?”

周嘉妮上去收拾東西,拿出個網兜,放了幾個蘋果進去,她貨櫃上還有罐頭,又拿上個罐頭,下來退了這邊的房子,跟邱則銘去了醫院。

進病房的時候趙梅的眼睛還是腫的。

同病房的一位男同誌看到她提的蘋果,還過來問:“同誌,勞駕問一下這水果從哪兒買的?”

周嘉妮笑著擺擺手,道:“抱歉,不是買的,這是朋友送的。”

那人一臉失望的坐了回去。

周嘉妮去看張開山,閉著眼,臉色蠟黃,看著呼吸都有些費勁的樣子。

張開山是昨晚起夜,突然一頭栽下去的。

入了冬天,身體不好的人都像是在渡劫,趙梅如今手上寬綽,給張開山的營養比去年補的足,家裡燒炭也比去年燒的多,沒想到病還是發了起來。

周嘉妮先安慰了趙梅幾句,跟邱則銘出來找大夫問情況,大夫表示,如果去大醫院治療,效果肯定會比現在好很多。

最起碼修養一段時間後,做點簡單輕快的活都沒問題。

“當然,前提還是不能受刺激,病人就是受刺激才發病的。”

回到病房,周嘉妮才詳細問趙梅張開山發病的原因:“張大哥好好的,怎麼就突然發病了?”

趙梅一臉憤恨,道:“他娘昨晚上去家裡鬨,說我現在開始掙錢了,得交養老錢。”她聲音哽咽道,“就一點不管小兒子的死活,她也不想想我手裡的錢給開山治病夠不夠,隻伸手要錢。”

趙梅抬手抹了把淚,道:“當初分家的時候也說好了,老大家分那套大院子,養老的事歸老大,我們分破舊的老宅,養老的事不用管,現在看我開始掙工資了,我妯娌又挑唆著我婆婆來鬨。”

他們家的家務事周嘉妮是摻和不著,她就隻會出‘餿’主意,叫趙梅出來在走廊上說話,道:“讓隊長跟公社反映一下,拿到公社那邊的簽字,帶張大哥去省裡治病。”

趙梅道:“去省裡?”她當然想,現在這麼努力的掙錢就是計劃著年後找村裡商量商量,帶張開山去省城醫院治病,可眼下還不夠啊,她一下落下淚來,哽咽道,“嘉妮我也不怕你笑話我,在你們住到家裡錢,我們家刮三層地皮都湊不齊五塊錢。也就這段時間你幫襯著手裡才寬鬆些,可也不夠去省裡治病的錢。”

大城市治病花錢肯定多。

家裡還有個攔路鬼,她都懷疑開山到底是不是她婆婆親生的,人家當娘的,知道孩子生病,都是想儘辦法給孩子治病。

她婆婆是生怕小兒子墜窮了他們,先是趕緊把家分了,平時也不聞不問,現在更是連兒子治病的錢都要搜刮。

“錢的事可以私下找廠裡協商預支工資,對外就說你娘家支援的,數額猛往大了報,然後去找你婆婆哭,提出讓她幫你分擔債務,你婆婆肯定不會答應。你再去找村裡,讓村裡出面幫你勸上一勸,不用說,你婆婆肯定也不會答應,一個自私的母親,如果旁人能勸的動,當初就不會把你們攆出來了。”

“等她死活不答應的時候怎麼辦呢?讓你娘家人這時候站出來,提出寫一份斷絕關係的證明,讓大家做個見證,以後隻要她敢鬨,你就敢拿這個說事,這樣旁人還不會說你們的不是。平常呢,就勸勸張大哥想開點,母慈子孝,母不慈,當兒子的也沒必要孝,更沒必要生那個氣。”

“彆跟她吵架,更彆撕吧著動手,老人年紀大了,弄出個好歹還得賴上你,就心平氣和地哭,她越罵你越哭,讓鄰居看到你的委屈。”

趙梅手腳冰涼,臉上還掛著淚,漸漸的眼神就帶了狠戾,咬牙點頭,道:“好,等開山觀察一晚上,明天脫離了危險我就回去。還得麻煩邱同誌幫我看一天,回去讓我堂哥過來,讓我哥跟我回村裡辦這件事。”

又擔心:“就怕開山不願意去。他甚至、他甚至…都不想活了。”

趙梅哽咽。

殊不知,村裡張寶生正把張開山他娘熊了一頓,讓她拿錢給小兒子看病,老太太不講理,胡攪蠻纏:“我就是讓他交兩個養老錢,他就心疼的病犯了?你們見過這麼不孝順的兒子嗎?還有趙梅,她有多少錢啊還送去市裡住院?叫我說拿點藥回來養著就行,有那個錢不如省下給侄子留著,等他死了,還得指著侄子摔瓦打幡呢。”

氣得張寶生嘴唇哆嗦。

市裡,周嘉妮陪著趙梅待了會兒,等張開山醒過來,說了些寬慰的話,張開山一個漢子,平時虛弱歸虛弱,可周嘉妮從來沒見他哭過,如今也是把頭彆過去,眼淚順著鬢角往下淌。

情緒稍稍平穩後感激地道謝:“給你們添麻煩了。”

又愧疚又自責,他這一住院,趙梅這段時間的辛苦算是都搭進來了,懊惱的不行。

周嘉妮笑道:“你好好配合治療,聽醫生的話,就不叫麻煩。等你身體恢複的差不多了,等咱村明年的副業做大了,趙梅嫂子質檢的活你替我嫂子乾,我再給我嫂子安排個彆的任務。我嫂子這麼心靈手巧的,做質檢可惜了了。”

張開山眼裡迸出亮光:“我還能進廠裡?”

周嘉妮笑道:“大夫都說了,好好治療,能恢複到做些輕快活計的程度,隻要彆太累就不是問題,但前提是你要配合。花的錢,將來咱再慢慢掙回來,親手掙回來。”

說完給趙梅睇了眼色,去省裡治病,還是得趙梅給他做工作。

從醫院出來,周嘉妮去附近的招待所開了間房。

邱則銘出來的急,沒帶洗漱用品,正好這邊離第一百貨不遠,周嘉妮就帶他去逛第一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