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第六十三章(微修) 一更(1 / 1)

一封家裡的信, 一封車站照相館的信。

上手一捏,兩封信裡都有照片,照相館寄的這封裡還帶著底片。

爸媽寄的那封帶包裹單, 他們在信裡提了是黃主任和街道辦葛主任給她送去的資料書籍。

相片是她跟雙胞胎的合照。

她站兩人身後搭著他倆的肩膀,倆小子表情很嚴肅, 一板一眼的。

還有一張她坐在椅子上,雙胞胎盤腿坐地上, 微微仰著小臉, 這一張嘉安帶了點微笑, 抿著小嘴,嘉平還是板著臉。

另外兩張是她的單人照和雙胞胎單獨的合影。

劉通拿過去看了看, 道:“這是你弟弟?雙胞胎啊?”

“嗯,雙胞胎。”

“真不賴,跟你很像啊, 長大了絕對是倆帥小夥。”

周嘉妮去看照相館的那封,她沒想到邱則銘居然填的她的名字。

裡頭沒有信紙, 隻有相片和底片。

撕開信封把照片倒出來,第一張就是張寶生站在車站廣場上的照片,望著相機一臉嚴肅。

當時自己還讓他笑一笑, 但就是面無表情的,說他笑不出來, 感覺臉不聽使喚了。

結果一照完他就樂了。

劉通拿過去看, 嘴裡‘嗬’了一聲,笑道:“好家夥的, 隊長還挺上相。”又道,“優秀社員我也得爭一下,到時候我也得來上這麼一張。”

張寶生正好倒背著手從外頭進來, 瞧著一愣怔,忙三兩步過來:“相片寄過來了?”

趕緊拿過去看,嘴裡樂嗬嗬地道:“嘿嘿,還不錯。”

第二張是他們仨的合照,這份洗了三張,一人一張。

再往下是她跟邱則銘的單人照,最後是兩人的合影。

劉通瞥見,嘴裡‘嘖’了下,意味深長地‘喲’了一聲,帶著善意地調侃。

周嘉妮沒好氣地道:“喲啥啊,當時隊長喊我倆合的。”

張寶生抬手給了劉通一煙袋鍋子:“喲個頭,可彆胡說八道去。”

劉通捂著腦袋笑:“明白明白,我有數,這不沒外人麼。”

他隻是覺得那倆小年輕印一張相片上看著莫名的般配。

張寶生也這麼認為,但他沒打趣倆孩子。

合影是兩張,張寶生讓她給邱則銘送去,畢竟還有三人合影和單人相呢。

周嘉妮抱了抱凳子,讓劉通記賬。

兩人這才看見她帶來的東西。

張寶生道:“這是你給他們畫的那個?瞧著不賴啊!”

劉通沒見過,他去加工坊的時候大家都在弄籃子,沒見他們編彆的,低頭看的時候周嘉妮正好把蓋子拿起來,看到裡頭是空的,他就說了句:“這筐有點厚。”

張寶生笑罵道:“還筐,沒見識了吧?這叫…小周,叫啥凳子來著?”

他聽過那個名,當時感覺還文縐縐的,怪好聽,這一下想不起來了。

周嘉妮笑道:“收納凳。”

她把蓋子蓋回去:“隊長你坐上去試試。”

張寶生有點不敢,他怕往上一坐再給壓壞了。

“要是能壓壞就不叫凳子了,也說明四大爺他們水平不行,放心大膽的坐。”周嘉妮一揮手,道。

張寶生先是虛著坐了一半,察覺到穩當後才大大方方坐了上去,低頭看看,嘴裡道:“誒,挺結實,挺穩當,嘿,還真是不賴啊。”

他站起來彎腰拍打拍打,繞圈打量一周,嘴裡道:“挺好,這東西能當凳子,裡頭還能收些針頭線腦,不賴,不賴!”

劉通也坐著試了試,道:“還真挺結實的,感覺就跟坐木頭凳子一樣。”

箱子他們知道,凳子他們也知道,但既能當凳子又能當箱子的小東西還真是頭一回見,劉通樂嗬嗬地道:“挺好,回頭我也買個,咱加工坊定價多少?”

周嘉妮笑道:“零售價暫定十八或者二十,具體看情況再判斷。”

“多少?”張寶生跟劉通齊齊瞪大了眼睛,揚聲問道。

“再出款小的,馬紮大小,小款暫定九或十一元,大的定十八或者二十。”周嘉妮笑道。

劉通眨巴了下眼,撓撓頭,他決定收回剛才準備買一個話,小聲確認道:“你確定是十八,不是一塊八?”

周嘉妮翻了個白眼,道:“定一塊八你問四大爺他們讓不讓?這東西的費勁程度跟箢子差不多,定一塊八,有那工夫能編好幾個籃子了,還不如籃子劃算呐。”

張寶生也撓撓頭,也小聲道:“咱賣過最貴的東西就是箢子,給賣貨行是十塊錢,旁的大隊我問過,他們說十五,最多不超過十八,餘下的貨行把式得掙點。”

可這東西跟箢子又不一樣,提著箢子走親戚那是門面。沒有箢子的人家,有事需要走親戚的時候都得找人借來充充臉面,往回還的時候還得添點搭頭。

收納凳這東西好看歸好看,可有沒有都不影響過日子啊。

定這麼高的價有人要?

“箢子他們在外頭能賣到二十多、三十幾,您不會不知道吧?”周嘉妮道,“編這個費勁程度差不多。”

張寶生點點頭,當年無意中知道他們在外頭的賣價後,真是猛吸一口涼氣,心都抽巴了。

周嘉妮把跟張老四他們說的話又說了一遍,道:“盛師傅說了,咱就當吃大戶,碰著了就開次張,碰不著不是還有籃子嗎?況且,你們先彆擔心賣不賣的出去的問題,真大量生產咱們人手也不夠呢,現在愁這個早了些。”

她拍拍凳子:“把它拿到百貨大樓,先證明咱們出新款的實力吧。”

張寶生點了點頭,暫時不糾結了。

又繞著看了一圈,確實有點稀罕,但真讓他買,他還真不舍得。

零售價十八或者二十,進貨價大家再開會討論決定,估計會按箢子的標準來定價。

周嘉妮暫時沒付賬,等定好價格再說,先抱著回去,把凳子放屋裡又轉身出門去了試驗田那邊。

邱則銘正在幫著打泥坯。

幾個莊稼把式又把地平了一遍,正在起壟溝。

周嘉妮過去將信封一掏,道:“照片到了。”

邱則銘眼睛一亮,扔下手裡的小石夯接過來打開看,目光定在兩人的合影上,翹著嘴角道:“拍的真好。”

三人合影裡的小周同誌笑得眉眼彎彎,很燦爛。他是抿嘴淺笑,張隊長則是板著一張臉。

三個人,三個表情。

兩人的合照裡,小周同誌的笑就斂了些,微微抿著嘴,似乎有些放不開,但是也好看,特彆好看。

自己的單人照隨便看一眼就收回去了,笑道:“小周同誌,你應該看過我的單人照了,公平起見,是否應該讓我也看看你的單人照?”

沒這個說法,她送貨上門還沒要報酬呢。

周嘉妮氣樂,才不慣著他:“打你的泥坯去吧。”

邱則銘笑著拾起地上的小石夯,腳踩在模子上,一下一下錘著,特彆賣力。

早點弄好,早點把院牆修起來,大家就能搬過去了。

還得打家具,他們這邊本來想弄家常的款式,但小周同誌有自己的要求,等她畫好圖再去找村裡的木匠定。

忙一上午,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就看見孫萍和於晚霞在研究那個凳子。

當然,跟劉通一樣,兩人都當筐子看。

“嘉妮,這筐是用來做什麼的?”孫萍問道。

沒有肩背帶,沒有提的帶子,擺家裡當箱子用嗎?感覺也裝不了太大的東西啊。

於晚霞也道:“形狀倒是挺好看,但是太厚了,而且很沉。”

周嘉妮給兩人解釋了一下作用,孫萍跟於晚霞都覺得有些稀奇。

但一聽價格也是嘬牙花子。

“咋這麼貴啊?”

“因為費時間、費材料,還費大爺,編這個太費力了,沒法便宜。”周嘉妮笑道。

作為在城裡長大的兩人,也覺得購買這個的家庭應該不會太多。

周嘉妮笑了笑沒多說,她是想好了銷路,但能不能成功她心裡也沒底呢。要是那條路走不通,就隻能是盛滿糧說的靠吃大戶了。

蓋子上加座套這種事周嘉妮出思路可以,上手的話有點難度,決定交給趙梅來做。

周嘉妮畫出圖拿給趙梅看,給她解釋著:“這樣一圈一圈的拚接起來,寬窄要均勻,針腳要密匝,撐開罩到蓋子上不能從表面看到針腳線。”

買布頭不用票,而且便宜。現在為了降低成本隻能先用布頭搞拚接款,以後能隨便大把選布料的時候再考慮整體花色。

當然,如果那條銷路能成功打進去,那就不一樣了。

“行,我試試。”趙梅又拿出她剛做好的女款鞋給周嘉妮看,“是這樣的吧?”

“對,按著這樣做就行。”

周嘉妮決定,等開團的時候這款布鞋說啥也不能便宜了,太費時間成本了。

而且開過這次不知道啥時候再開。

實在沒有合理的理由解釋鞋子的去向啊。

給家裡人或者親戚做…這理由用多了,哪怕趙梅這不愛問這問那的也得嘀咕了:小周同誌的家裡人就沒有個會做鞋子的麼?

周嘉妮捂臉,家人的風評不能讓她害了。

還是再等等吧,等到冬天出一批手工棉靴。

當天晚上,趙梅大哥送來了五十斤乾豇豆,20斤花生,五斤乾棗,還有二斤核桃,核桃他不要錢,是他丈母娘送給周同誌的。

這五十斤乾豇豆,有二十六斤都是從他丈母娘家拿的,一下能掙好幾塊錢,他丈母娘高興,就叮囑讓他給收貨的知青送二斤核桃。

周嘉妮笑道:“核桃也挺稀罕,這麼多白拿我可不好意思收,我給你算到賬裡。”

趙家大哥擺擺手,道:“說送就是送的,小周同誌,我妹子說了,你對他們都很照顧,這點心意你就彆推辭了,不然我們心裡也不得勁。”

他也是借花獻佛。

趙梅也笑著勸周嘉妮,道:“彆跟嫂子這邊客氣了。”

“行,這回我就收下了。不過我們那兒也稀罕核桃,要是家裡多,下回也多送點。”周嘉妮道,“其他乾貨還有豆子之類的,有啥我要啥。”

周嘉妮結算了乾豇豆和花生的錢,又額外給了八毛的辛苦費,多給了五分,也沒讓他們再拉扯。

雖然自家妹子跟他講了辛苦費一說,但趙家大哥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低聲道:“謝謝周同誌了。”

不耽誤上工,隻利用晚上的時間幫著收了點東西,就掙了八毛,趙家大哥感覺有點過意不去。

周嘉妮笑道:“我得謝謝趙大哥才是,你不知道上回我回去,那點豇豆根本不夠分的,誰見了我都跟我要。不答應吧,又都是看著我長大的叔叔嬸子,答應吧,實在弄不到這麼東西,趙大哥這是在幫我解決難題呢。”

趙家大哥撓撓頭,笑道:“你們城裡人都稀罕這個。我們大隊那些知青每年也都多多少少的買點給家裡人帶回去。尤其是集中回家探親的時候,村裡的雞都得少一半,都讓知青買走了。”

周嘉妮笑著給他抓了把碎布,又給了一個發圈,道:“讓家裡嫂子戴著幫我們宣傳宣傳,有問的就說從前進大隊傳出去。”

趙家大哥連聲道了謝,趁黑走了。

周嘉妮覺得這批貨來的很是時候,明天去鎮上取包裹,正好借口發走,收起來開一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