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章 安置下來(1 / 1)

到家門口附近,張惠惠就揚聲朝家裡喊:“媽,媽——”

趙梅趕緊迎出來,有些緊張地期待。

周嘉妮幾人肩扛手提地過來,趙梅趕緊上前接她們手上的包,帶了小心翼翼地討好:“歡迎幾位同誌。”

“謝謝嫂子,嫂子你好,我叫周嘉妮,這是孫萍同誌,那是於晚霞同誌,以後要打擾嫂子一陣子了。”

孫萍跟於晚霞也趕緊打招呼。

見新來的城裡娃說話爽朗,趙梅黑瘦的臉上也露出輕鬆的笑意,說話聲都大了幾分,道:“不打擾不打擾,快進屋歇歇。”又不自信地連聲解釋著,“屋裡我打掃乾淨了,擦了好幾遍,還熏了兩天艾草。”

一副生怕他們嫌棄的樣子。

周嘉妮視線在旁邊的棚子上頓了頓,心底歎了口氣。

棚子周圍用木板釘了起來,還搭了草衫子,有窗戶有門,可總得來說也不是正經屋子,但她知道,趙梅想拿隊裡的補償工分,所以寧願他們一家三口住棚子,也要把唯一的屋子騰出來接待她們。

孫萍跟於晚霞掃了眼簡陋的院子,也看到了旁邊的棚子,但都沒想到裡頭會住上一家三口。

於晚霞眼裡還亮起某種期待,下意識問了句:“嫂子,你們不住這邊嗎?”

就一間屋,她們住了,那趙梅家肯定是住彆處了。

心裡想著如果她們仨單獨住一個小院,那可自在多了。

對上兩位姑娘明亮的視線,趙梅臉上閃過窘迫的羞紅,慌亂解釋道:“我們住這棚屋,平常那也是住人的地方。同誌們,你們一路辛苦了,快進屋歇著。”

不等孫萍幾個反應過來,就推著她們進了屋,熱情招呼著:“快放下東西歇歇。”又一疊聲的喊張惠惠,“惠丫,給姐姐們倒水。”

接著又團團轉得給他們介紹屋裡的土炕、角落裡的舊櫃子、牆上雙開門的小壁櫥,屋裡的臉盆架,還有缺角的桌椅板凳,慌地手腳無措,一副生怕大家追根問底,或者說出不想在她家住的話的樣子。

這種窘迫的不自信,周嘉妮太深有體會了,她給孫萍和於晚霞使了個眼色,趕緊認可地笑道:“謝謝嫂子,屋裡打掃的可太乾淨了,嫂子一看就是勤快人。”

得到認可,趙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微微鬆了口氣,沒人注意她慌到手抖。

接待這批知青,是她主動爭取來的。當時說完安排,隊裡就不太樂意,擔心張開山休息不好,也怕知青們承受不起這個心理負擔。

可讓知青住棚屋,又怕那些嬌娃娃們鬨騰。

正農忙,隊裡自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趙梅家困難也是事實,隊裡給的那點補貼進項對他們一家而言十分重要。

而且,如果遇上大方(懶)的知青,幫著知青們做飯漿洗啥的,說不定還能掙個幾分一毛的錢,多少又是一筆進項。

最後隊裡開會討論一番,答應了趙梅的請求。

趙梅這兩天下工回來就收拾這間不大的屋子,打掃了一遍又一遍,恨不能刮層土下來。

於晚霞已經意識到剛才似乎說錯話了,面上有些尷尬,求助地看向兩位臨時搭起來的小夥伴。

周嘉妮拍了拍她的胳膊以示安撫,眼睛打量著接下來要住的地方。

屋子就是普通土坯房,面積不大,進門一套破舊的桌椅,右側是土炕,但打掃的很乾淨,牆上糊了層舊報紙,許是因為他們來的緣故,有些地方還新糊了些用完的作業本子紙。

帶鎖的櫃子坑坑窪窪和掉漆的地方不少,櫃子腿還缺了一角,墊了塊石頭。

但裡裡外外擦的很乾淨。

吃飯的桌椅板凳也是,缺腿的地方墊著碎瓦片,想挪動得連碎瓦片一起挪。

外頭的小院子掃的也很乾淨,牆角旮旯還種著蔬菜、壘著雞窩。

整體收拾的不錯。

周嘉妮打開兩個軍綠色手提包翻了翻,找到她放糖的地方,抓了把水果糖。

張惠惠正好提了自家的暖瓶進來,稚聲稚氣得道:“姐姐們,喝點水吧。”

家裡頭一次接待城裡來的知青,小丫頭有點開心,臉紅撲撲的。

“謝謝惠惠,吃塊糖甜甜嘴。”周嘉妮把糖塞給她,張惠惠有點不知所措的看向趙梅。

趙梅趕緊攔著:“不合適不合適,這麼精貴的東西,同誌你留著自己吃就行,她不愛吃糖。”

小孩子哪有不愛吃糖的?

周嘉妮笑道:“嫂子彆客氣,我拿出來就是實實在在想給惠惠的,不然我藏著就好了。”

扯開張惠惠褂子上口袋,塞了進去。

趙梅趕緊讓惠惠道謝,還是有點手足無措,忙指指旁邊的半桶水,道:“這是新打的水,洗手洗臉都能用,暖瓶裡的水是早上剛燒開的,你們先用著,我去燒火,把你們的空暖瓶灌滿……”

提上她們的空暖瓶,拉著閨女出去了。

趙梅一走,於晚霞長長的鬆出一口氣,孫萍也一屁股坐在炕沿上,小聲道:“我不是說嫌棄人家家裡條件不好,可就是覺得彆扭。”

於晚霞拍了下胸口,認同道:“是啊,我剛才沒想到……你說咱們來,讓人家住旁邊的棚子,實在是——”

兩人表情有點糾結。

周嘉妮正在打量那個帶鎖的櫃子,想著怎麼安排,聞言輕聲笑道:“嫂子特意騰屋子,又打掃的這麼乾淨,可見人家的誠心實意,咱們要是不住下,嫂子心裡才難受。”

“說句不合適的話,現在天氣溫度適宜,惠惠一家暫時在隔壁住一段時間影響倒不是很大。”她繼續道,“而且大嫂一看就是個實在人,咱們提換屋子,她肯定不同意。可咱們要是因為過意不去就找隊裡換人家,以後再有這種接待的事,隊裡恐怕也不會再考慮他們家了。所以,咱們就踏踏實實住在這裡,對嫂子家也是一種認可,你們說是不是?”

孫萍跟於晚霞對視了一眼,忍不住點了點頭,她們竟然覺得周嘉妮這番話有點道理。

“大家整理整理東西吧,分一下睡覺的位置,還有這櫃子的使用,一會兒安排完,趁著天還沒黑趕緊把床單洗出來,明天之後就沒那個時間和力氣了。”周嘉妮目光觸及到那袋子糧食,又想到一個問題,“你們會做飯嗎?”

孫萍舉手:“我會炒一兩個家常菜,但不會弄窩頭和饅頭啥的。”

於晚霞直接搖了搖頭:“我不會做飯,煤球爐子都不會用…對啊,咱們吃飯怎麼弄啊?”

這裡也沒有煤球爐子,周嘉妮心底露出個善意的微笑,這晚霞同誌應該還沒見過農村的土灶。

周嘉妮會做飯,後來短視頻盛行的時候她還跟著手機學了不少手藝,但她肯定不能大包大攬。

她道:“不管臨時住在這裡,還是去知青點跟大部隊彙合,做飯都得輪著來。”

於晚霞面露難色,但也知道這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她道:“要不這樣,一會兒我跟嫂子商量商量,輪到我的時候,讓嫂子代替我做,我拿東西或者錢跟嫂子換,也順便跟著學學。”

於晚霞雖然有點懊惱,但接受現實接受的也很快,清楚這是長久的事,她不可能一直指望彆人幫忙。

早知道在家裡跟她媽學一學了。

周嘉妮跟孫萍自然沒意見。

周嘉妮笑道:“我會做飯,不過這段時間我不打算輪班。咱們以前都沒做過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身體總得有個適應過程,我覺得這頭幾天,上一天工回來,應該不會有力氣再弄吃的。所以輪到我那份,我也打算找嫂子替班。”

這時候不能用矯情來論,也算不上發善心,其實上輩子她摔打一世,農活跟家務活自是裡裡外外一把手,可眼下必須考慮現實情況——當前這嬌貴小身板的適應能力。

孫萍也舉手道:“嘉妮,我覺得你說得對,我也找人替好了,我順便學學做饅頭和窩頭。”

於晚霞不自覺往周嘉妮身邊靠了下,道:“嘉妮,你懂得好多啊。”

收到孫萍跟於晚霞略帶點敬佩的目光,儼然有把她當成主心骨的意思,周嘉妮失笑,她這是摔大跟頭換來的。

幾人分好了睡覺的位置和廚子櫃子的使用。

屋裡的小立櫃上下兩層,帶單獨的鼻扣,能分開上鎖,歸孫萍跟於晚霞。

周嘉妮用牆上的小壁櫥,雙開門,長寬半米見方,牆裡頭也就掏了三十公分進去。

確實不大,兩個手提包摞起來勉強能塞進去。

至於睡覺的安排,各人鋪各人的床單被褥,床單肯定不是用來包東西那床,都帶著替換的,折起來,被褥鋪上去,就是炕不算寬敞,但也還好。

周嘉妮清點著提包裡的東西,看著剩了一半的桃酥歎了口氣。

二斤桃酥,路上劉愛玲吃了她幾塊,還有走之前媽媽給她裝在包裡的二合面饅頭、玉米餅子,家裡醃的醬菜,都有消耗。

劉愛玲自己帶的動都沒動。

簡單收拾完,三人商量跟趙梅提代做飯的事。

於晚霞擔憂地道:“嫂子能同意麼?多加三個人的飯菜呢!”

周嘉妮知道問題不大。

張開山身體不好,重活做不了,但燒水、洗菜切菜啥的沒問題的。他自己在家能靜下心來慢慢乾,準備工作做完,趙梅下工回來掃個尾。

此時擔心大家膈應他的病情,一直在棚屋裡沒出來,剛才周嘉妮聽著幾聲咳嗽,都刻意壓著。

周嘉妮道:“咱去問問嫂子吧。”

糧食他們自己出,還得計算著吃。頭一年國家管,一個月三十五斤的定量,百分之八十的粗糧,百分之二十的細糧,一年後隨大隊裡安排。

三十五斤,在缺少油水、還要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的情況下,根本不夠。

沒有青菜,現成得跟老鄉買。

住老鄉家裡,用的柴、水也得分清楚,要麼他們自己往回背/挑,要麼用現成的,給老鄉補點彆的東西。

聽周嘉妮分析的頭頭是道,孫萍跟於晚霞兩臉崇拜。

孫萍還有種不真實的感覺,畢竟她是全程圍觀了周嘉妮‘作’的人,可此時的周嘉妮跟火車上那個鬨騰的周嘉妮,跟不是一人似的。

不得不說她多少有點佩服了,還道:“嘉妮你怎麼懂的這麼多?”

周嘉妮往家人身上推:“來之前我爸媽出去打聽過。”

“哦,怪不得。”

三人出去找趙梅商量做飯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