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1 / 1)

沒一會兒就走到了老伯的家裡,老伯家的屋子跟這一路走過來宋聲看到的屋子差不多,四四方方的院子,外面是一圈土坯牆。

雖然這裡的生活條件很差,但老百姓還是很淳樸的,老伯進屋後把茅草放下,趕緊招呼自家老婆子給宋聲他們倒水。

宋聲他們一共四個人,再加上又是坐馬車來的,老伯的媳婦兒不敢怠慢,趕緊起身出去給他們倒水。

自家老頭子熱情好客,這毛病她早就知道。不過隻是給人家倒口水而已,他們家還是有的。

宋聲在屋裡面跟老伯說著話,李絮則是站在屋簷下吹風。春生沒進屋,他把馬車停在了陰涼處,讓剛才那位嬸子多給他提些水過來,一路上這馬兒又熱又累,這會兒得好好讓它歇一歇。

屋裡頭宋聲跟老伯一言一語的交談著,李如成在另外一旁坐著,時不時的插句話。

這會兒他有些佩服起宋聲這個新任通判了,本以為新官上任,還是一個如此年輕又沒什麼外放經驗的書生,第一次下村子裡來考察,肯定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

卻沒想到人家跟誰都能侃侃而談,就連跟差了這麼多歲的老伯都能聊得如此投機。

宋聲問了他們這兒大概的收成,又問了一下家裡還有沒有彆的收入來源。

老伯說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媳,他們一家子種地,一年辛苦勞作下來也僅夠溫飽。不過兩個兒媳是個手腳勤快的,跟著自家老婆子經常幫彆人漿洗衣服,農閒的時候還會買一些布回來繡花樣,積攢多了就能拿到城裡去賣。

“咱們這裡再往北就是天門關了,那裡有不少守關的將士。聽說休養生息之後,本來打仗的兵士有好多都在地方喂牛羊。聽說那些個羊身上褪下來的毛可以織布,但咱們這的人織不出來什麼像樣的布,要不然也能多一筆進項。”

宋聲看想到前世保暖的羊毛衫,羊絨大衣,就知道這羊毛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東西。隻可惜這裡的織布技藝太過落後,他們沒辦法,靠著這個掙錢。

江南一帶倒是盛產絲織品,隻可惜家家戶戶但凡有門手藝都是嚴格家傳的,不可能讓外人知曉,就算想學都學不到,除非到江南專門的繡坊裡拜師學藝。

可他們現在身處在北地,距離江南千裡之遙,怎麼可能有功夫去那裡學藝。

宋聲在屋裡坐了一會兒,喝了口茶水歇歇腳後,就起身說道:“老伯,我看咱們這田裡面種的好像都是蜀黍?我這番歸家後也打算種一些糧食,老伯能不能帶我到地裡面看一看這莊稼的長勢?”

宋聲坐著馬車一路過來的時候,走的是小路,兩邊就是田地。隻是田地跟小路中間有很寬的溝,他瞧的並不真切。

老伯沒想到看著白白淨淨的一個書生,竟然想要回家種地。他是個熱心腸,趕忙說道可以,還要拉著宋聲一塊兒去跟他探討這些年種田的經驗。

這是老伯他們家裡距離村中最近的一塊地,宋聲跟著一塊去了田間。

這會兒快中午

,外頭的太陽已經開始毒起來了。老伯從家裡的牆上取下兩頂茅草編織的帽子,把其中一頂戴上,另外一頂遞給了宋聲。

這草帽已經帶了許久了,上面沾著黑油油的東西,不知道是汗漬還是黑泥。宋聲並沒有嫌棄,接過之後就帶上了。

老伯看見之後笑嗬嗬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心裡對這個年輕人印象很不錯。人家能坐馬車,想必條件好很多,但卻一點都不嫌棄他這臟亂的帽子,是個好小夥。

此時的宋聲跟著老伯來到地頭上,這是個田間的小路,並排挨著好幾塊田地,小路上長滿了又高又深的草,往裡面走了一會兒,才走但老伯他們家的那塊田地。

打眼一看,這田裡頭稀稀拉拉地種著幾趟蜀黍,長得還沒他高,上面已經結了棒子,隻是看起來又瘦又小,裡面壓根沒幾個籽兒。

宋聲皺著眉,微微歎了口氣,他有些疑惑道:“老伯,這莊家為何不種的密一些?”

稀稀拉拉的種,不如種的細密一點,拚不過個頭就拚數量,多少也能增加一些收成。

老伯一聽他的問話,就知道他的想法。他也跟著歎了口氣,說道:“小夥子,你還是年輕啊,以後真要是回家種地,得聽聽莊稼人的意見。”

“咱們這裡的田地肥力不夠,種的太多這根係就在下面爭搶著吸收肥力,到時候長出來的杆可能連棒子都結不出來。”

“今年比往年雨水還要多一些,這莊稼能長成這個樣子,已經很好了。”

宋聲沒想到這裡的土地肥力竟然那麼差,他蹲下身子仔細看了,瞧著也是黑土地,按理說肥力應該還算可以。

他記得前世的時候總是在新聞上看到什麼糧食高產之類的,當時播報的也是黑土地。

想想前世那個糧食的產量,種地的老百姓都是添加了化肥還有尿素之類的肥料的,如今這個時代什麼都沒有,村民們也不會自己發酵天然肥料,這土地的肥力自然沒有那麼好。

宋聲又仔細看了一下這裡的蜀黍,長得矮小,有棒子,但籽不多。如果想要提高田地作物的產量,一是提高土壤肥力,把家中的糞便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發酵,通過稀釋後澆到田地裡面,增加土壤肥力。

二是對於土質不好的田地,更換其他農作物。

轉眼就到了中午,老伯好客,特地留宋聲他們幾個一塊吃飯,宋聲答應了。

中午老伯的兒子和兒媳婦都回來了,這會兒還沒到能忙的時候,兒子和兒媳都還年輕,白天就到城裡頭找些零散的活乾,多少能攢一些錢。

看到自家老爹又帶客人回來吃飯了,兩個兒子都不大高興,家裡頭本來吃飯就搶著吃,他爹竟然還把外人領回來給他們家搶飯吃。

不過即使心裡有意見,兩個兒子也知道給自家點面子,一句話反對的話都沒說。

大概是因為跟宋聲聊的很投緣,中午做飯的時候老伯特地讓自家媳婦兒殺了一隻雞招待他們。

中午的飯桌上,最大的一個菜就是這隻雞了,雖然隻

是清燉,但畢竟是肉,已經是他們這種窮苦人家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招待客人的吃食了。

飯桌上沒有白米飯也沒有白饅頭,隻有一些窩窩頭,還有一盆剛蒸出來的番薯。

宋聲有些意外,沒想到在這裡看到這麼多番薯。這裡的番薯是白心的,吃起來很乾,不過帶著一絲甜味,味道還不錯。

一頓飯吃完後,宋聲跟老伯說道:“老伯,咱們這裡種番薯的多嗎?番薯的收成怎麼樣?”

老伯說道:“家家都種番薯,不過種的不多,這地裡頭但凡好一點,都去種糧食了,誰家種那麼多番薯啊!”

番薯雖然不會讓人餓肚子,但說實話,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說,完全沒有白花花的大米飯和白饅頭好吃。

相對來說,這裡隻有差一些的田地才會被拿來種番薯,番薯能適應更差的生存條件,所以家家戶戶都會種一些,然後存起來當糧食吃。

“不能多種一些然後拿出去賣掉嗎?這樣也可以多賺一些錢吧。”春生疑惑的問道。

老伯笑了笑,說道:“有拿到集市上去賣的啊,但這種東西基本上每家每戶的人都會種一些,完全夠吃。拿出去賣價格很便宜,可是這東西重,這進城的路又不好走,挑著扁擔挑到城裡去賣,一天辛苦下來根本賺不了幾個錢。還不如我那婆娘帶著兒媳婦在家裡繡花賣的錢多呢。”

宋聲聽完這些話,心裡有了底。今天這一趟沒有白來,小河村這邊的田地臨近水源,有黃土地也有黑土地,這一畝的收成卻還隻有這麼點,也不知道其他稍微遠一些的村子那邊情況如何。

宋聲又問道:“老伯,咱們附近這邊的情況都是如此嗎?”

老伯歎了口氣,“可不是嗎,咱們這小河村還算好的呢。我兒媳婦兒她娘家情況比我們這更差,就在山的那一邊的一個村子,一畝地能產一百斤糧食就不錯了。”

說著說著他又勸道:“小夥子,你長得這麼白淨,一看就沒種過地。聽老伯的,回家之後要是真的想種地,一定要多問問有經驗的人,這地也不是那麼好種的。”

宋聲點頭應了,中午吃完飯沒多久,他就跟老伯告辭了。回去還要個把時辰,今天的情況他了解的差不多了,天氣也熱,準備先回去再做打算。

此時的梁大人府上,梁文昌仍舊在榻上斜倚著,秋姨娘在一旁伺候著他吃水果,腳底下擺了一盆冒著涼氣的冰,還有兩個小丫鬟站在旁邊幫忙扇扇子,日子過得好不愜意。

秋姨娘見縫插針道:“老爺,聽說那個宋通判今天到村子裡去了。”

梁文昌閉著眼睛嗯了一聲,“我知道,李如成那個狗東西跟著一塊去了。小河村,哼,能看出來個什麼東西?去也是白跑一趟,不過是給下面的那些官員做面子看罷了。”

秋姨娘靈動的眸子一閃,說道:“這宋通判是真不嫌熱,這天氣還出去轉悠,也不怕中暑回不來了。”

梁文昌嗤了一聲,“不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罷了,年輕人嘛,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可不就是如此?且瞧著吧,就這個破地方,有他放棄的一天。”

說完之後他好像意識到什麼,面色一冷:“你今天怎麼回事?一直提那個小白臉,怎麼,我這府上太小,容不下你了?”

秋姨娘嚇得趕緊跪下解釋,“老爺冤枉啊,秋兒哪有這個意思,還不是想著這個通判是新來的,怕老爺因為他為難,這才多關心了幾句,老爺剛才說的話,是在誅秋兒的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