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使周邈與長公子扶蘇代表大秦,與西域聯軍各國,依照前約分割完烏孫戰果。
大秦使團主使甘羅率使團,原地由使臣轉職郡縣官吏,領周邈分撥的五百精騎,在鹹陽派駐官吏前來築城建郡之前,暫理西域東郡諸事。
周邈則與西域聯軍中的樓蘭國隊伍一道,向西前往樓蘭。
當周邈在浩如大海的蒲昌海(羅布泊)西北岸,扼南北兩路西域城郭諸國的東西關隘,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樓蘭國出使,然後將原路東返時。
大秦的十月歲首新年,也早已如期而至。
時間回撥,在收到滅烏孫的家信兼戰報之前。
二十七年最後一天,九月廿九。
首屆科舉考試在曆經縣試、郡試、會試和殿試之後,終於迎來揭曉殿試排名的‘製名大典’。
製,天子之命曰製。
製名,天子宣製排名。
章台宮矗立高大台基之上,氣勢恢宏,有覆壓天地之威。
皇帝的鹵簿大駕設於章台宮外台基之上,樂部的黃鐘大呂陳於簷下兩旁。
宮殿之前、高台之下的寬闊廣場上,穿袍服、佩彩綬的百官公卿,分文、武、法,各戴進賢冠、武弁大冠、獬豸冠,著大朝禮服,按官階高低,豎分兩列。
來自曾經的戰國七雄、現在大秦各地的群英賢能們,身著朝廷賜發、統一製式的玄衣紅裳禮服,百餘人也分兩列,整容肅立於百官之後。
一切就緒,禮官出列,高唱:“奏樂!”
於是黃鐘大呂奏響,莊重宏大之音興起。
禮官再唱:“跪!”
台前廣場上的百官及科舉考生跪下,行跪拜大禮。
“拜!”
“再拜!”
“三拜!”
“起!”
“再跪!”
“拜!”
“再拜!”
“三拜!”
在周禮早已崩壞,大秦帝國新生的當下,一切都是新興的,禮製自當與時變化。
這‘二跪六拜’大禮,正是叔孫通所修‘秦學’的小小成果之一。
二跪六拜大禮既成,禮官又高聲道:
“始皇帝二年,九月廿九,分明法、明算、明字、進士四科,試士於天下,試分縣、郡、會、殿四場。
今皆已畢,於是開榜以論高低,等分一甲、二甲與三甲。
今日始皇帝陛下躬親、製名先後!”
始皇帝二年,是在天下一統、仙使降秦的重大意義之下,形同改元的新年號稱呼。
至此嬴政執政期間可分兩個階段,秦王元年至二十五年,那裡是舊日創下的無上功績。
以二十六年為始皇帝元年,開啟的未來,這裡是光明希冀與無限可能。
今年二十七年即始皇帝二年,今天一過、明天一到,便是始皇帝三年。
——這也是叔孫通所修
‘秦學’的附帶成果之一。
始皇帝嬴政立於高台之上,手執一卷黑底玄鳥紋的‘玄榜’。
?想看鴉泉寫的《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第 98 章 帝躬親製名百零八者,是天子門生也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樂聲已歇,天地肅靜。
嬴政親自開始宣讀名次:“一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內史(鹹陽)章台裡東南、陳普!”
高台兩旁衛士,隨即齊聲傳名高呼:“一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內史章台裡東南、陳普!”
嬴政:“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陽武縣戶牖鄉東、孟忱!”
衛士亦是再次傳名高呼:“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陽武縣戶牖鄉東、孟忱!”
“三甲第一者……”
“二甲第十者……”
“二甲第一者……”
“一甲第三者,內史章台東裡西、李由!”
“一甲第二者,隴西郡狄道縣城東裡西、衛津!”
“一甲第一者,潁川郡潁陽縣東鄉南、荀炅!”
在始皇帝嬴政宣布‘玄榜’名單時,宮前廣場上的明法科考生們無不緊張萬分!
從三甲最後一名宣布,越是往前越緊張,既希望遲些聽到自己的名字,如此就意味著有更佳的成績。
又希望早些聽到,因為生怕一直聽不到,最終是未能上榜。
這種挑撥折磨人心緒的法子,真是叫人牙癢癢!
(仙使周邈:嘿嘿~叫公元前的考生們見識一點綜藝懸念的震撼!)
但等到揭曉了二甲第一名,又念到一甲第三名時,眾人突然意識到:始皇帝在殿試一關中,竟未曾黜落一人!
明法科參加殿試者,合計二十六人。
而剛才揭曉了三甲十三人、二甲十人,此時一甲既為三人,那麼合計正好就是二十六人!
也不知是四科都是如此,還是僅明法科特殊——畢竟大秦以法治國,法家在大秦享有格外殊榮。
宣讀完明法科,嬴政換過一卷明算科‘玄榜’,再次開始宣讀:
“二為明算科,三甲第五者……”
下方的考生一聽,紛紛心中默算:明算科總共十八名考生參加殿試。若是固定一甲三名、二甲十名,那麼三甲正好餘五名……相加正好是十八名考生!
殿試一輪之中,始皇帝果真未曾黜落一人!
這個結論一出,應試考生們心中頓安。既然殿試不曾黜落,那他們就都榜上有名,隻是名次高低之分而已。
——始皇帝竟果真恢宏大度,能識人容人。
應試考生心中不約而同地,又一次生出對始皇帝的好感,以及感恩。
雖已確定自己多半榜上有名,而凡是殿試得中者,都有授官資格,官肯定是能當上了的。
但名次和官階也有高低之分,誰都不會想落入三甲,皆許願二甲,甚至一甲!
於是,這會兒L就又都開始在心中默念:彆念到我,彆念到我……
晚一會兒L聽到自己的名字,就意味著有更高的名次啊。
“三為明字科,
三甲十六者……”
“一甲第一者……”
宣讀完畢明字科共二十六人的排名,嬴政最後再換進士科‘玄榜’:
“四為進士科??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三甲廿四者……”
“二甲第三者,陳郡陳縣北裡北、陳餘!”
“二甲第二者,碭郡陳留縣高陽鄉西、酈食其!”
“二甲第一者,陳郡陳縣北裡北、張耳!”
“一甲第三者,三川郡陽武縣戶牖鄉南、陳平!”
“一甲第二者,南郡竟陵縣南裡南、陸賈!”
“一甲第一者,……”
到進士科時,若周邈在場,就會發現好幾個漢初名人,其他的就都是不曾聽聞過的。
這是因為漢初‘黃老七十年’,也唯有儒家同為顯學,才有許多儒生名留史書。
而法家沒落,史書之上罕見法家名人。
明算、明字又不受重視。於是竟似乎是儒家名士們占領了進士科。
隻是被尊為漢朝第一儒者的陸賈,都隻得了進士科一甲第二,便可知儒家倒也沒占到進士科的半壁江山。
法家、道家與兵家,還有墨家等家,雖稍顯弱勢,卻也能算是平分進士榜了。
……
嬴政親自宣讀完畢科舉四科的名次,放回玄榜。
之後將有奉常衙門博士部抄錄榜單,張貼於章台宮的宮牆大門外。
這一份始皇帝親筆落下的榜單原稿,將會收藏保存於鹹陽宮書館。
嬴政又道:“今日擢選野之賢才,明日授賜朝臣、郡縣之官,還望諸位莫忘初衷,謹守本心。
為國之富強,為民之安樂,為己身留名青史!而勤謹、清廉、奉獻,奮鬥餘生。”
“唯!”
一百零八名參加殿試,由始皇帝參與閱卷,親自排名並書寫榜單,親自宣讀名次,名符其實的天子門生,皆齊聲應道。
禮官出列,高唱:“跪!”
“拜!”
……
此次兩跪六拜之禮,是拜君,亦是拜師。
跪拜既畢,‘製名大典’主體上就已經完成。
隻在最後,始皇帝嬴政賜下恩典:“今歲首屆科舉取士,宜當特有恩賜。
凡應試於廷殿之士,榜上有名者,凡二甲、三甲之列,各賜良馬一匹。一甲者,各賜二馬車駕一輛。”
“另有,今日製名既畢,特賜四科廷士②禦馬遊街,一甲者今日特許行於中道。”
此恩典一出,眾廷士無不心潮澎湃!
即便是最差的三甲,都能得賜良馬一匹,這是何等的厚賜,又是何等的殊榮啊!
更莫說四科一甲,那更是二馬拉車駕!
今日在列的百官朝臣,許多都尚且不曾擁有一匹馬。而也隻有三公九卿及宗親侯爵之列,才有財力配備二馬拉車駕。
最重要的是,二馬拉車駕雖不似駟馬、六馬拉車駕,有嚴格的形製限定,可尋常士人和
低階官吏也會自覺避諱,但一甲廷士卻能名正言順地乘坐!
這賜下的不僅是財富,更是莫大殊榮!
何況四科一甲廷士,還被恩準今日可行於中道!
中道,道路的中央。
平日的城中大道,行人走人行道,車馬行左右車道,中道乃是皇帝出巡、仙使出遊或某人得特許時,才可行走的。
今日四科一甲者,卻皆得恩準可行於中道!
始皇帝對廷士的看重由此可知,也可知科舉取士,之於大秦的重要。
更是無處不在昭示,他們這些廷士的前途未來,將有無限可能!
“謝陛下恩典!”
無需禮官高唱提示,一百零八名廷士便已齊刷刷跪拜下去。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即便是鹹陽之外的廷士,也已學會山呼萬歲。
拜謝已畢,嬴政繼續道:“明日歲首大朝賀之日,諸廷士依禮朝賀,並賜席大宴。
後日於鹹陽禮堂,同賞歌舞。”
鹹陽禮堂,由仙使修建於鹹陽廣場上,那座可容納數萬人的半室內場館。
明日以新科廷士身份,朝賀之後列席大宴。後日與始皇帝及群臣,與黔首同賞歌舞。
這不又是兩項殊榮嗎!
“唯!”
所有廷士,無有不願者,都是歡喜又鄭重地揖禮應道。
至此,製名大典才算是完全結束。
之後始皇帝回到章台宮正殿內,繼續忙於政務。
中車府令蒙毅則將事先已經備好的,賞賜廷士的車馬分發下去。
奉常衙門的禮官,也按禮配好儀仗和樂部。
曾跟隨蒙恬曆練的曹參,則率鹹陽衛士列隊,以待護衛新科廷士禦馬遊街。
一切準備就緒,禦馬遊街開始。
……
【始皇帝二年,九月廿九。殿試既畢,帝躬親製名百零八者,是天子門生也。
凡二三甲,皆賜良馬。凡一甲,賜二馬車駕。又賜禦馬遊街,一甲行中道。
再賜歲首大朝賀及大宴,初二同樂於禮堂。
李由、衛津、荀炅、陳餘、酈食其、張耳、陳平、陸賈等,皆首屆廷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