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擔任甬城中醫學會理事?(1 / 1)

“他的情況還沒到需要用到軟堅藥的程度,活血化瘀即可。”

陸軒也是直接說出了他的想法。

張景才微微點頭,又問道:“還有一個問題我想了解一下,對於活血化瘀法在原發性肝癌治療中的作用,有部分人認為可能促進肝癌轉移。

如一些權威機構的研究發現,活血化瘀藥會導致大鼠肝癌局部血瘀證的化散,易化癌毒向他處擴散過程,促進了腫瘤的轉移;

同時活血藥改善局部微循環,為腫瘤的生長提供了更豐富的血供。

還有一些研究表明,三七醇提液中、低劑量具有明顯的抑瘤和抗肝轉移作用,並能改善荷瘤肝轉移小鼠的全身情況,但加大劑量可能會增加出血、轉移等機會,這個你怎麼看?”

陸軒想了想道:“原發性肝癌,若是用西醫的法子去治療,患者少有能活過一年的,可若是用中醫理念去調理,癌症雖然不會消失,但患者常能跟正常人一樣生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帶癌生存。

西醫呢?

患者經曆各種化療、放療等手段,痛不欲生我就不說了,救不了患者的命,又有何用?”

張景才陷入沉默。

西醫對待癌症,基本上都是以消滅為主,哪裡有就割哪裡。

不能割的地方就用化療和放療去對付,殺敵八百的同時也自損一千,最後病人錢也花了,命一樣沒保住。

很多患者,從發現到治療可能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就會去世。

而若是用中醫的手段治療的話,花錢多少暫且不說,起碼患者會少受很多痛苦,而且可以帶癌生存,短的三五年,長的可能五年十年,甚至跟正常人也沒什麼區彆。

除了平時都要吃中藥之外。

陸軒看了眼陷入沉默中的張景才,又繼續道:“原發性肝癌的血瘀理論起源於《內經》,奠定於張仲景,經過曆代的不斷補充與完善,已形成了集理、法、方、藥為一體的中醫理論體係。

在生理方面,肝主疏泄、主藏血,肝的疏泄反映了肝為剛臟,主升、主動的生理特性,是調暢氣機、推動血和津液運行的一個重要環節,血的運行有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因此,肝失疏泄,氣機鬱結,會導致血運障礙,形成血瘀,成為癥積、腫塊,最終發展為原發性肝癌。

病理上,原發性肝癌癌體為血瘀所致,在病情演變過程中,肝鬱則氣滯,氣滯則血瘀;

脾虛則氣血生化無源,氣虛亦致血瘀。

病程上,從原發性肝癌發生發展到出現臨床表現是個較漫長的病理過程,“久病必瘀”,血瘀貫穿於肝癌發病的進程中。

西醫外科手術水平不是中醫能比的,這一點我承認,可在癌症這方面的治療,我覺得,中醫更加人性化一些。

而在原發性肝癌的治療中我還是覺得應著重於“瘀”組方用藥,不僅可以緩解臨床症狀,改善生活質量,也可以調節自身免疫機製而抑製腫瘤生長。

不過,老張你剛說到的那點倒也需要考慮,活血化瘀對肝癌的影響是十分複雜的,如何在臨床上合理應用活血化瘀中藥,掌握其適應症、用藥量及給藥途徑等,都是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點。”

陸軒對中醫理念的理解,可以說再一次將張景才折服了。

之前周建德提及這事的時候,無論是他,還是黃北山和葉海申兩人,心底裡大抵是不信的,畢竟古代醫書那麼多,誰能做到全部能記下來,而且還能張口就來呢?

即便如此,張景才也能接受。

畢竟,這個世界上不缺少天才。

有的人,真的可以在記憶這塊有超群的天賦,能夠將所有醫書倒背如流也很正常。

但是這種要將所有醫書內容融會貫通,衍生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解,卻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沒有過硬的本領和能力,根本就不可能。

在陸軒說到這些的時候,張景才一直低頭看著陸軒開出的藥方,輕輕點頭:“老周說的沒錯,跟小陸醫生聊這些真的能夠受益匪淺。

雖說在治療原發性肝癌的理念上,我跟你的想法差不多,不過在開方上,多少有些不如伱這般精準,要嘗試過一兩次後,看患者的情況調整組方,後面才有可能跟你此刻開出的藥方差不多。”

“老張,你這話我就不敢苟同了。”

陸軒搖搖頭,侃侃而談:“我開的藥不一定就比你開的藥方更有效,說實話,我畢業後就來到了甬城實習,聽的最多的就是聯南中醫會館,記憶最深刻的是老張和老黃二人,那個時候我就想著,什麼時候能走到你們這一步,我家祖墳真的就冒青煙了。

藥方不同無妨,隻要理念相同,治法一致,效果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而且這種病症,本來就沒辦法一步到位,得患者吃過藥後,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的變化去更改藥方,這樣最終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就好像我這次開的藥,就一定精準嗎?”

陸軒說到這裡,搖搖頭道:“我看也不見得,下次的話,方子還是得變,隻是變動不大罷了。”

張景才聽後眼前一亮,看向陸軒的眼神中充滿著欣賞和敬佩。

小小年紀,對中醫的研究就已經比他這個沉浸於中醫領域四五十年的老頭子還要厲害不少,中醫後繼有人啊!

雖然隻是肝癌這塊,可觀一隅而知全貌,陸軒對其他領域的了解,必然不會比對原發性肝癌要低,甚至更高都有可能。

陸軒,比周建德說的還要優秀。

這種人,給他時間,成為國家級名中醫是遲早的事情,甚至成為華佗在世,仲景重生張景才也絲毫不會懷疑。

陸軒,有這個本事。

這是中醫領域的頂尖人才。

雖然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卻已經有了跟他和黃北山差不多的能力,甚至遠超他們的本事。

給肝癌患者辨證開藥,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

等顧華華給患者登記好了藥方,患者拿著病曆本出去付費的時間,張景才示意顧華華暫時不要叫號,而是轉頭看向陸軒:“小陸醫生,你就是天生學中醫的料,我想介紹你進甬城中醫學會任理事,你看怎麼樣?”

張景才征詢著陸軒的意見,一旁的顧華華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可又無可奈何,人家陸軒確實牛逼的不行。

牛逼到你無話可說的地步。

這時候,顧華華才意識到,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這個之前就在學校裡成績名列前茅的同學,已經在中醫領域將他們遠遠的給甩開了。

剛剛,陸軒侃侃而談的那些東西,他彆說理解了,就是記都沒空記下來,當時都已經聽傻了。

他想的更多的是,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陸軒嗎?

怎麼好像換了個人似的!

不隻是本事,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他們連陸軒的背影都已經看不到了。

甬城中醫學會理事。

彆看隻是理事,光這個理事,整個甬城就沒幾個中醫能夠獲得,大多數主任中醫師,哪怕是進了甬城中醫學會,也隻是一個普通的會員罷了。

而陸軒一進甬城中醫學會,直接就是理事,這差距太大了。

“這……我可以嗎?”陸軒呼吸一滯,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張景才。

“這有什麼不可以的?”

張景才笑著道:“成為甬城中醫學會會員,隻需要有三人聯名推薦就行,這個你不用擔心,我會幫你搞定,至於擔任理事,一般來說,隻要有半數以上理事同意就可,我、老周、老葉,還有老黃都是,再加上我兄長,他和老黃都是副會長,這就有半數了。”

“甬城中醫學會理事這麼少?”陸軒疑惑道。

“你不會以為很多吧?”

張景才笑著道:“甬城中醫學會跟聯南中醫會館差不多的情況,非能人不要,寧缺勿爛。

哪怕隻是普通的會員,那也得有真本事,能成為甬城中醫學會會員的,全甬城也就不到四十人,而理事就更少了,算是老崔這位會長還有三位副會長,也就不到十人。”

原來如此。

陸軒明白了。

聽長老提及甬城中醫學會的時候,他還以為甬城中醫學會會員不少,起碼一百多人肯定有吧,畢竟甬城中醫也不少,再加上甬城又是一個很重視中醫的城市,知名的中醫師比起一般城市都要多一些。

而甬城中醫學會的理事,自然也有不少,想活的半數以上的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可聽了張老這麼一說,半數以上的票獲得的也太容易了些。

張景才、張景久、黃北山、周建德、葉海申,這就已經超過半數了,再加上一個崔會長,可以說一正三副裡,就集齊了三人,這理事的位置,想跑都跑不了。

不過,即便如此,陸軒還是忍不住問了句:“入會的話,一般沒有考核嗎?不然找三名會員推薦一下還是比較容易的吧?”

“當然很容易,畢竟大家都認識,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張景才點點頭道:“但是,大家進會的時候,其實我們都有規定的,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中醫師,不允許推薦到會裡,後面發現出現問題的,不僅被推薦的人要被要求退會,而且參與推薦的三人也得退會才行。”

“難怪。”

陸軒終於明白為何甬城中醫學會會員不多了,這樣一來,就沒有幾個人敢隨意推薦其他人入會的。

而真有本事的,甬城中醫學會這邊,大概也會邀請其加入。

張景才笑著道:“不然沒有一點管製措施的話,甬城中醫學會怕是早就人滿為患了。”

陸軒點點頭:“這條規矩挺好的,能者上,庸者下。”

這是陸軒第二次說這話了,不過,與第一次不同的是,之前他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罷了。

而如今,即便是他陸軒的名聲還沒有在甬城人儘皆知,沒有長老和黃老這般,受無數中醫師和患者的尊崇,但他也不再是一個可以被人隨意拿捏的小人物了。

即便隻是收到聯南中醫會館的邀請,就足以讓他在極短的時間內聞名甬城。

雖然現在還看不到效果,那隻是因為他今天才剛剛坐診,知道的人不多,無論是患者還是甬城中醫界,都沒幾個人知道罷了。

可讓這陣風再吹兩天,他陸軒的名聲怕是在甬城就要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而且,更何況還有成為甬城中醫學會理事。

雖然現在這理事八字還沒一撇,可有張老這幾人舉薦的話,還有什麼問題?

而一旁的顧華華,這個時候已經徹底聽懵了。

之前他還在想著,張老要拉著陸軒來診室乾嘛,甚至還以為陸軒是來找張老看病的。

沒想到,陸軒還真是來看病的。

隻是,是張老邀請來給彆人看病的。

不過,即便如此,顧華華其實也沒想太多,看病就看病吧,可越是聽到後面,顧華華就越是心驚。

陸軒這家夥,半年多不見,就真的跟換了個人似的。

不僅本事超然,就連張老都親口承認有所不如,甚至還成了聯南中醫會館的坐診醫生。

甬城任何一名中醫師,誰不知道聯南中醫會館的名聲?

誰不知道,這裡隻要甬城最頂級的那群名中醫。

來聯南中醫會館給張老當助手之前,顧華華服務的就是一名副主任中醫師,每天念叨最多的就是聯南中醫會館。

彆看對方現在已經是副主任中醫師,可連聯南中醫會館的門都進不了,又有幾個人知道的?

不止如此,擔任醫院中醫內科主任的那位,主任中醫師,同樣也是想進聯南中醫會館坐診都快想瘋了。

而無論是他所服務的副主任中醫師,還是中醫內科主任,對他這樣一位實習生來說,無疑都是頂了天的存在,站在甬城中醫界最高峰的那一批人。

平時看到,無不得小心翼翼的對待,生怕做錯了一點事情,連助手的工作都保不住。

甚至在當時,還有不少同學都羨慕他成了副主任中醫師的助手,今天還來了聯南中醫會館給張老當助手,更是羨煞旁人,他內心也是極其的欣喜,覺得自己這次真的在同學裡面出了大風頭了。

可現在看到陸軒,他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被聯南中醫會館邀請來坐診就算了,張老甚至要聯合另外幾位,直接把陸軒抬進甬城中醫學會擔任理事。

顧華華有一種在聽玄幻故事的感覺。

甚至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在做夢,這夢,還沒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