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談癌色變(1/3)(1 / 1)

“陸醫生,那我小孩這種情況該吃什麼藥?”

孩子爸爸眼巴巴的看著三人說完,終於找到機會問了句。

雖然他覺得陸醫生說的很精彩,可對於他這個聽不懂的人來說,再精彩的講述也就變得索然無味了。

特彆是聽到一些中醫專業術語的時候,更是一臉懵逼。

當然,有晦澀難懂的地方,可也有通俗易懂的方面。

就比如那個什麼小孩子脈診的方式方法,他還是聽懂了的,隻不過就跟季修文說的一樣,陸軒說的再怎麼詳細,再如何簡易,可沒有那方面的經驗,沒有人在一邊指點驗證,那跟睜眼瞎也沒什麼區彆。

不過不懂歸不懂,孩子爸爸對陸軒的博學多才還是蠻佩服的。

之前進來的時候,看陸軒那麼年輕,他對朋友的話多少還有些懷疑,畢竟厲害的中醫哪一個不是白發蒼蒼卻又跟年輕人一樣精神奕奕。

而那些年輕的中醫,基本上都是打下手的份。

即便是一些醫生成功通過了主治中醫師的考核,可也沒幾個人會掛這些醫生的號。

說句難聽的話,就是打心底裡的不信任。

這也就讓這部分醫生臨床實踐越來越少,很多中醫師都通過副主任中醫師的考核了,可要說臨床經驗,卻沒多少。

這種事情,聽起來像是鬼扯,可卻是事實。

在中醫領域,基本上都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掛號多的中醫師一直都有很多人掛號,沒人掛號的中醫師,基本上也很少有人掛號,哪怕已經是主任中醫師,可沒有名氣,沒有治愈一些疑難雜症扶正自己的在患者那裡的口碑,跟主治也沒什麼區彆。

陸軒能有這麼多人來掛號,就是靠的患者口耳相傳。

一傳十,十傳百,後面知道的人多了,名氣自然也就越來越大。

提到吃什麼藥,季修文也是一臉好奇,剛剛說了那麼多,雖然有提到孩子直腸脫肛的事,可大多數情況都在跟他和蘇可楠講如何給三歲以下的小兒把脈的事情。

對小兒直腸脫肛的治法,自然也很好奇。

畢竟,辨證雖然重要,可歸根結底,如何治療才是關鍵。

見孩子爸爸有些著急,陸軒沒繼續在小兒把脈這件事上多談,而是笑著摸了摸孩子的頭:“其實對小兒直腸脫肛,古代醫書早有相關記載,《諸病源候論》卷五十中就有言及:小兒患肛門脫出,多因利久腸虛冷,兼用軀氣,故肛門脫出。

小兒血氣未充,或因久泄久痢等,以致中氣下陷,不能攝納而致脫肛,治宜內服益氣升提之劑。

擬方:棉花根、升麻、防風、白術。共3劑,水煎,1劑分早、晚2次溫服。”

說到這裡,陸軒手裡也沒停下,拿過男子提供的病曆本,將方子中的中藥工整的寫在上面。

寫完,陸軒抬頭說道:“小孩直腸脫肛,因久瀉脾氣受損,中氣不足,收攝無力所致。故方中用棉花根補氣;升麻升舉陽氣;白術、防風健脾燥濕,共奏補中益氣,健脾燥濕,升陽舉陷之效。

此方適宜於久瀉之脫肛,不過據藥理研究,棉花根含有棉酸等成分,而棉酸有明顯的蓄積作用及毒性。

而且由於農藥的廣泛使用,我國許多地區的棉花根中,可能有一定的農藥殘留現象,故方中的棉花根可不用,或以黃芪代之為宜,不過效果卻是沒有棉花根來的好。

回去服藥的話,前一日藥效難達,直腸若是脫出,可兼用菜籽油塗抹。”

孩子爸爸將這番話牢記心中,連連點頭:“我回去就把藥煎了給孩子喝。”

陸軒點點頭:“若是3劑用完還沒好徹底,可將方中棉花根換成黃芪,去其毒性。”

“嗯,謝謝陸醫生,我記住了。”孩子爸爸起身連忙起身致謝。

趁著蘇可楠在電腦上登記的時間,季修文想了想問道:“所有的小兒直腸脫肛都可用這個方子治療?”

陸軒搖頭道:“由久瀉脾氣受損,中氣不足,收攝無力引起的都可以,不過小兒直腸脫肛卻又不僅僅隻有這一種情況,還有持續咳嗽也可引發直腸脫肛,若隻是如此,用此方倒也無奈。”

“不過……”

說到此處,陸軒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一般由持續咳嗽引發的直腸脫肛,常伴有便後鮮血,局部紫赤,腫痛難忍,面白神倦等情況,這種便需治以補中納陷,收斂止血為主。”

“那這種情況應該怎麼用藥?”季修文問道。

“有一藥對此病療頗有療效。”

“什麼藥?”

陸軒說出了四個字:“百草霜丸。”

隨後解釋道:“百草霜500克,研細末,過100目篩,蜂蜜600克製丸,取煉蜜(120℃)500克,和藥時蜜溫(100℃)與上藥粉攪拌均勻,成滋潤團塊,分坨,搓條,製如梧桐子大,低溫乾燥。每服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季修文微微皺眉,似不太懂。

這跟剛剛開的藥方完全不同,甚至一樣的藥都沒有。

也難怪他不懂了。

而正在電腦上登記信息的蘇可楠,也是下意識停下了手裡的動作,朝著陸軒看了過來。

見兩人都不太懂的樣子,陸軒隻好耐心地解釋道:“熱則肛閉,虛則肛脫。因咳導致的脫肛之症,一般患兒常有體虛,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肛門鬆弛之症,便後鮮血淋漓,係大腸濕熱下注所致。

之所以用百草霜丸,原因很簡單,方中百草霜收斂止血;蜂蜜甘、平,滋養潤肺。肺與大腸相表裡,二藥相合,補虛潤燥,和中消積,故療效顯著。

百草霜丸配方簡單,便於口服,對於小兒頑固性脫肛或見出血者較為適宜。”

一言至此,陸軒想想又補充了一句:“每一個方子針對的情況不同,哪怕隻是脫肛,也分很多種情況,不同的情況下,用藥則有不同,所以一切皆需辨證開方,一個方子,的確可以適用很多種情況,但不是所有情況都可以用同一個方子。”

“其他情況,後面碰到了再說。”

季修文忍不住朝陸軒豎起大拇指,雖然他還是很好奇,陸軒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會有如今的變化,可這並不妨礙他對陸軒這位老同學的佩服。

兩人同樣的年紀,從同一所大學畢業的,成績也差不多,他到現在不說辨證了,光是一個把脈都讓他頭痛,不知道該怎麼辦,更彆說開方子了。

可人家老陸不隻是脈診無敵,對病理病機更是了如指掌,方子的藥性如何更是能做到心中有數……

種種的種種,都無一不在說明一個問題,兩人此刻的差距非但沒有拉近,反而是越來越遠了。

季修文甚至都懷疑,老陸是他同學這事,是不是他這些年的夢境。

不然怎麼差距就大到如此恐怖的程度?

來衛生院之前,季修文想著一定要把這位裘市街道衛生院中醫科負責人的本事都學到手,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可現在他才發現,根本不用全部學到手,哪怕僅僅隻是學到這位老同學的一成本事,就足夠他在中醫領域笑傲,甚至橫著走了。

不過,季修文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陸軒現在展現出來的能力,就是他的全部實力嗎?

是的話,他覺得以自己的天賦,多少還是能夠學到老同學一成本事的。

可如果不是,那就有些恐怖了。

最關鍵的是,陸軒現在還年輕,二十多歲的年紀,鬼知道若乾年後,他會在中醫領域走多遠,興許真能成為中醫聖手也說不定。

想到這裡,季修文也是被自己的想法給嚇了一跳。

中醫聖手,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個詞,竟然會從他腦海中冒出來。

而也許能夠踏上這一步的,竟然有可能是他的老同學。

要知道,以前兩人在之江中醫藥大學的時候,想的都是有朝一日,要是能夠成為副主任中醫師就好了,至於主任中醫師,想都沒敢想。

名醫,都不在他們的詞典的。

聖手,做夢都不敢去做這樣的夢。

而這一刻,季修文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老同學,還真有可能走到那一步。

畢竟,陸軒現在太年輕了。

幾十年後,成為新一代的中醫聖手,有問題嗎?

反正季修文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季修文想到了很多,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卻發現孩子爸爸已經支付了藥費,就等著他抓藥呢。

“彆想了,先抓藥。”

在陸軒的提醒下,季修文方才回過神來,看向孩子爸爸:“需要代煎藥嗎?”

孩子爸爸搖搖頭:“不用,家裡有專門煎中藥的砂鍋,而且我住的遠,過來拿藥也不太方便,現在就帶走吧。”

“行。”

季修文點點頭,隨後拿著收費單據起身朝著中藥房走去。

孩子爸爸則是在感謝了一番陸軒之後,帶著孩子就走出了診室。

看了看牆上的時間,給兩人講解脈診和脫肛費的時間不短,不加快速度的話,今天中午又得加班才行。

於是也沒等季修文,直接讓蘇可楠開始叫號。

原本藥可以等會再抓的,不過人家住的遠,再加上是第一個,方子裡的藥也不多,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直接抓好讓人帶走更方便。

蘇可楠叫號之後,很快就有人走進了診室。

進來的是一名不到四十歲的男子,在他身後,跟著一名跟男子差不多年紀的女人,兩人應該是夫妻關係。

男子坐下不久,季修文也抓好了藥回到了診室。

陸軒則是在等男子坐下後便問道:“你哪裡不舒服?”

男子名叫童和,今年三十九歲,見陸軒問及自己的情況,他頓了頓,方才緩緩將自己的情況一一告知。

患者六個月前出現了吞咽困難的情況,因為比較嚴重,所以去了醫院做檢查,胃鏡顯示食管上段官腔狹窄,長約4cm,病理報告為鱗癌,九月份在醫院做了手術,術後進行放療治療。

手術放療後,依舊有咽部乾痛的情況,時有乾咳出現。

聽完患者介紹完自己的病情之後,季修文則是臉色一變。

蘇可楠也好不到哪裡去,看著患者的目光中,滿是同情。

陸軒稍微好點,畢竟上周就接觸過一例患了胃癌,進行了胃次全切術的患者,不過聽到對方是食管癌的時候,依舊忍不住眉頭一皺。

食管癌是主要起源於食管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的惡性腫瘤,又分為鱗癌和腺癌,其中鱗癌約占90%,腺癌約占 10%,食管癌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吞咽困難。

食管癌可發生在食管任何部位,根據國家統計資料顯示,食管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而部分胃賁門癌延伸至食管下段,常與食管下段癌在臨床上不易區彆,而這種又被稱為食管賁門癌。

食管壁因缺少漿膜層,因此食管癌的直接浸潤方式很重要,腫瘤細胞一旦侵入黏膜下組織,絕大多數的病人會出現血行轉移,少部分病人會有淋巴轉移。

而癌組織一旦侵及黏膜下層時,腫瘤細胞轉移的概率高達九成以上,這也是為何食管癌死亡率為何會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食管癌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為外科手術及包括放療、化療、經內鏡治療等在內的非手術治療。放療與化療同時或序貫應用,能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製率,減少遠處轉移,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食管癌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就現代化的醫學研究顯示,某些理化因素的長期刺激和食物中致癌物質,尤其是硝酸鹽類物質過多是食管癌的重要病因。

不過這些都是西醫對食管癌的一些介紹,而在中醫理念中,食管癌多屬“噎膈”範疇,又稱本病為“膈噎”、“噎塞”等。

在中醫文獻中,更是早在兩千年前就有噎膈的描述。

《內經》有“三陽結謂之膈”,“飲食不下,膈噎不通,食則吐”的記載。

後對本病認識又有不斷發展,如《醫貫》說“噎膈者,饑欲得食,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出”,具體闡明了本病的發病部位及典型臨床表現,這些描述與現代醫學的食管癌症狀十分相似。

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中醫就食管癌的研究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隻不過對中醫而言,並沒有腫瘤癌症一說。

童和的妻子見陸軒許久都不曾說話,一時間有些擔心起來,忍不住抽泣道:“陸……陸醫生,我老公他是……不是……”

“陸醫生。”

季修文用手碰了碰陸軒的手臂。

陸軒這才回過神來,見季修文一直在朝自己使顏色,知道自己有些走神了,變轉頭看向童和的妻子:“我先把個脈看看吧。”

這類的病他也沒接觸過,能說的有限。

童和似乎是打聽過陸軒的性子,沒有多說,直接將手臂伸到了脈枕上面。

而童和的妻子,雖然心急,可此刻也選擇了沉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