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 33 章 她一下子就心疼了起來。(1 / 1)

獨樹晚風 張不一 13103 字 3個月前

幾乎是在短短一瞬間, 宋熙臨的臉就紅透了,呼吸被迫停止,連帶著耳垂都開始充血了。

司徒朝暮的臉頰也是肉眼可見的在泛紅, 但比之宋熙臨的緊張和不知所措, 她的內心深處還多滋生出了幾分小激動和小期待,滿腦子回蕩著的全是毛三兒的稚嫩嗓音——

“你是不是喜歡這個姐姐?”

他會是什麼反應呢?

她很想去仔細觀察一番宋熙臨的神態和表情,想從他的眼神中讀出他的答案, 卻又不敢去直視他的目光, 慌張和羞怯如同摁在她頭頂上的一隻手似的,迫使她無論如何都無法抬起腦袋, 低低地垂著眼眸,心臟怦怦跳。

空氣更像是凝固了一般,安靜得掉根細針都能聽得到。

裴星銘他們幾個也都不說話,一邊興致勃勃、幸災樂禍地看熱鬨,一邊眉飛色舞地用眼神交流八卦——雖一言不發,但還是唯恐天下不亂。

最終打破這種尷尬氣氛的是顧與堤,她用一種長輩獨有的和藹語氣, 笑盈盈對毛三說了句:“小孩子哪懂什麼喜歡不喜歡?趕快吃你的飯。”

小孩子怎麼會不懂喜歡呢?

毛三困惑地撓了撓腦袋,不明白大家為什麼都是這種奇怪的反應, 但後來還是乖乖地點了點頭:“哦,好。”

對於小孩子來說,“喜歡”就是一件極其簡單又純粹的事情,如同吃飯這件事一樣, 所以當其他人依舊沉浸在剛才的那樁小插曲帶來的長尾效應中時, 毛三和周唯月這兩位“始作俑者”就已經重新專注於眼前的飯菜了。

顧與堤隻好又衝著飯桌上其他人催促了聲:“快吃快吃,等會兒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好的!好的!”

裴星銘他們幾個立即動起了筷子,或夾菜或吃飯, 自然坦蕩的樣子像是剛才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飯桌上的氣氛終於又恢複了正常。

宋熙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之後,才動了筷子,然而他的內心卻不似他表現出來的那般鎮定平靜,三魂六魄至少跑了一半,第一筷子竟夾向了辣子雞丁,還沒夾雞丁,夾了一條紅辣椒……

把辣椒送進嘴裡之後他才反應過來自己吃了辣椒。

但是他天生不喜歡吃辣,也不太能吃辣,辣味在味蕾上爆開的那一刻他的臉就又紅了,下意識地想把辣椒吐出來,然而卻被“臉面”兩個字緊急叫停了……飯桌上人那麼多,他要真吐了,所有人都能看到。

最擔心的就是毛三再問一句:你明明不能吃辣為啥還要往嘴裡夾?

為了避免尷尬再次發生,宋熙臨愣是沒把那口辣椒給吐出來,猛塞了兩口白米飯硬咽下去了。

不過那條辣椒也是真的辣,直至這頓飯結束,宋熙臨臉皮上的那層紅色都沒退散。

司徒朝暮的臉也一直是紅的,但並不是被辣的。她愛吃辣也能吃辣,所以宋熙臨他媽做的這頓飯相當合她的口味。她的臉之所以紅,單純是因為那盤被宋熙臨特意換到她面前的竹筍炒臘肉。

她都沒好意思再繼續夾那盤菜,雖然她真的很想吃,甚至連其他菜都不好意思再繼續夾了,紅著臉悶頭吃乾飯。

午飯結束後,裴星銘和廳響就開始嚷嚷著讓宋熙臨帶著他們幾個在村裡面轉轉了,但司徒朝暮和聞鈴都心知肚明,這倆人絕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參觀碧嶼村是假,想騎馬騎摩托才是真。

顧與堤也能看出來這倆男孩的心思,大方又爽朗地對自己兒子說了聲:“去把黑子跟赤海全牽出來吧,領著大家去好好玩玩,大老遠地跑來找你一趟也怪不容易的。”

宋熙臨也是不假思索:“好。”說完他就跑去馬廄牽馬了,裴星銘和廳響緊隨其後,迫不及待。

司徒朝暮的腳腕是真的疼,即便想和大家一起出去玩也是心有餘力不足,而且百分百會拖累大家,所以就對聞鈴說了聲:“我的腳腕實在是疼,就不和你們一起去玩了,等會兒也替我跟他們仨說一聲。”

聞鈴完全能體諒她,點頭說道:“行,那你好好休息吧,我和周唯月去院子裡等他們。”

司徒朝暮:“嗯。”

聞鈴和周唯月一起出門的時候,小小的毛三也跟在了他們倆身邊,毛三和周唯月還手拉著手,顯然這兩人已經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不過想來也是,比起他們幾個人來說,毛三和周唯月的心理年齡更為接近,所以這兩位“小朋友”肯定也會更有共同話題,也更能玩到一起去。

大家一走,熱鬨的廳堂瞬間就清冷了下來,司徒朝暮原本想幫顧與堤收拾一下狼籍的餐桌,卻被顧與堤製止了,還將她攙扶到了位於後院的自己的屋子裡:“你先歇一會兒,阿姨等會兒就過來。”

司徒朝暮隻好乖乖地點了點頭。

等顧與堤離開後,司徒朝暮百無聊賴地打量起來了這個房間……面積不大,光線還有些暗淡,但卻布置得溫馨得體。

全套家具一如既往是由純實木打造的,樣式簡約又不失大氣,就拿她正坐著的這張大床來說,明明隻是一張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四角木板床,卻偏偏透露著一股曆久彌新的優雅與沉穩感,又附帶著一股深藏不露的高級感。

床墊和鋪在上面的褥子也很舒服。床墊軟而不塌,褥子像是獸皮縫製的,摸起來柔軟又厚實,身體睡在上面絕對特彆暖和。

司徒朝暮也真是有點兒困了,特彆想倒頭就睡,但又礙於禮節不好意思這麼乾,隻能乾坐在床上等宋熙臨他媽。

差不多十分鐘後,顧與堤終於回來了,左手端著一碗飯,右手拿著筷子和一個裝藥酒的玻璃瓶。進屋後,她先將碗筷遞給了司徒朝暮:“我看你中午也沒吃多少,再吃點吧,在阿姨家可不能餓著。”

司徒朝暮低頭一看,碗裡除了白米飯就是她最愛吃的竹筍炒臘肉,當即就喜笑顏開了:“謝謝阿姨!”

顧與堤也笑了:“喜歡吃就多吃點,家裡臘肉多得是,晚上還給你做。”

司徒朝暮客套地說:“哎呀,那多不好意思呀。”

“不用不好意思,你們都是小風的朋友。”顧與堤一邊說著一邊從屋角拉來了一個木質矮板凳,坐在了司徒朝暮面前,然後將她的左腳抱到了自己的膝蓋上,“我給你上點藥酒,揉兩下就不疼了。”

司徒朝暮一驚,連忙收腿,著急忙慌地說:“不用不用!阿姨,我自己來就行!”

“你不知道怎麼塗藥。”顧與堤又重新將她的腿押回了自己的膝蓋上,一邊小心輕柔地將她腳上那隻運動鞋脫了下來,一邊溫聲解釋道,“好的藥酒都是需要配合著按摩手法的,要順著筋骨脈絡的延伸去揉,這樣見效才快。”

司徒朝暮也不好再繼續拒絕了:“哦,那就麻煩阿姨了。”

“不麻煩。”顧與堤將司徒朝暮的鞋放到了床邊,又脫掉了她的襪子之後才發現她的腳踝已經腫成白面饅頭了。

顧與堤擔憂地蹙起了眉頭,然後用一種商量的語氣對司徒朝暮說:“阿姨要先看看你傷沒傷到骨頭,可能會有點兒疼。”

她的聲音聽起來又輕又柔,慈愛極了,司徒朝暮立即點了點頭:“嗯,沒關係的!”

然而下一秒,她的五官瞬間就猙獰了。

在顧與堤給她摸骨的時候,司徒朝暮簡直疼得想放聲大喊,卻又惦記著手裡端著的飯,竭儘全力地保持著平穩坐姿,生怕飯灑了。

好在摸骨的時間並不長。

顧與堤放心地舒了口氣,鬆手的同時輕快地說了聲:“骨頭沒事。”

司徒朝暮神清氣爽,如獲新生。

顧與堤往手心裡倒了點藥酒,開始給司徒朝暮的腳踝做按摩,手法勁柔又嫻熟。

濃烈又刺鼻的藥酒味當即就在房間中彌漫開來了,但這並不影響司徒朝暮的食欲,照樣香噴噴地吃臘肉。

過了一會兒,顧與堤似不經意般抬起了頭,目光溫和地瞧著司徒朝暮:“你是不是還在生小風的氣呀?”

司徒朝暮在實話實說和說客套之間糾結了三秒鐘,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嗯,有點兒。”

預料之中的答案,顧與堤無奈一笑:“他就那樣,從小就不知好歹,一天打他三頓都不解氣。”

這話簡直說到司徒朝暮心坎兒裡了!

“他在學校也那樣!”司徒朝暮忍不住吐槽了起來,“人家關心他,他不接受就算了,還總是對人家冷冰冰的,時時刻刻擺一張臭臉,就好像人家欠了他錢一樣。”

顧與堤忍俊不禁:“所以他小時候才天天挨揍呀。”

司徒朝暮有點兒驚訝:“天天打他呀?阿姨你不會累麼?他看起來不像是不會跑的樣子,而且他會武術呀,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不敢惹他,生怕挨揍,看不慣他的那張臭臉也隻敢怒不敢言……”

顧與堤卻笑著說:“又不是我打他,我累什麼?我站在一邊看他挨打,誒呦,彆提多解氣了。”

司徒朝暮一愣,詫異地問:“那是誰打他呀?”後半句話沒好意思問出口:他爸麼?看著不像呀。

顧與堤回答說:“他師父。”

司徒朝暮又是一愣:“他還有師父呢?”

“當然呀,不然他那一身功夫是誰教的?”顧與堤一邊給司徒朝暮揉腳腕,一邊語速徐徐地對她說,“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鍛刀的刀匠,隻會使刀術,所以我隻能教他怎麼用刀,至於那些拳法腿法什麼的,全是他師父教給他的。”

司徒朝暮好奇不已:“他師父是誰呀?”

顧與堤:“一個道士。”

道士?

那道士的徒弟豈不是也是道士?

司徒朝暮的呼吸猛然一滯,擔憂地心想:出家人是不能亂搞男女關係的吧?

思來想去,她還是決定一問究竟:“那、那宋熙臨他是道士麼?”

顧與堤搖頭:“他不是,他隻是跟著趙老學武,所以才得以喊了人家一聲‘師父’,但是趙老並沒有正式收他為徒。”

司徒朝暮不由長舒了一口氣:“我還以為他也是道士呢。我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還留著長頭發呢,又梳了個道士髻。”

顧與堤又笑了:“他留長發是因為他脾氣倔,和是不是道士沒關係。”又沒好氣地說,“他這孩子,天生強種,一身反骨,你越讓他乾什麼他越不去乾什麼,就因為他小時候不喜歡剪頭發,我說了他一句‘你看看哪個男子漢大丈夫跟你一樣不愛剪頭’,然後人家從那之後就再也不剪頭了,為了證明給我看,他就算是留了長頭發也是男子漢大丈夫。”

“哈哈哈哈哈哈。”司徒朝暮笑得不行。

顧與堤卻又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這孩子真的特彆倔,經常會鑽進牛角尖裡,外加我和他爸離婚這件事也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讓他本就執拗的性格更加偏激了,要不是因為遇到了貴人,他這輩子真就毀了。”

即便宋熙臨他媽不說,司徒朝暮也能夠猜到她和宋熙臨他爸早已分開了,所以就沒有多嘴再追問,隻是詢問道:“貴人就是他師父麼?”

顧與堤點頭:“嗯。”又滿含感激與崇敬地說了句,“趙老可是一位有著一身真本領的紫袍真人。”

司徒朝暮知道紫袍是道教中級彆最高的一種道袍,但是這種紫袍加身的高階道士,怎麼就跑到這種窮鄉僻壤裡面來了呢?不該天天坐在道觀裡傳道授業受徒子徒孫們的崇敬膜拜麼?

她奇怪不已:“你們是怎麼認識趙道長的呢?”

顧與堤緩緩道來:“那年冬天,趙老雲遊到這裡,本是想找塊淨土避世修行,誰知卻遇到了大雪封山,時日一長,水糧耗儘,他老人家無奈之下隻好下山化緣,我家離山腳最近,所以他下山之後遇到的第一戶人家就是我家。那年的雪也是真大,從山上到山下不過短短幾裡路,趙老的頭臉和身上就掛滿了白霜,他的白胡須還老長長,乍一看還當是哪個神仙下凡了。等趙老說明來意之後,我就趕忙把他迎進了家裡,給他端了一碗熱湯,趁著他喝湯的時候,我又趕緊去廚房做了兩道熱菜,誰知道菜還沒端上桌呢,我家那劣子就回來了。”

司徒朝暮詫異一愣:“啊?回來了?他一直都不在家麼?外面不是正下著大雪呢麼?”

“是呀,下著大雪照樣出門瘋跑。”顧與堤一邊歎息一邊說,“我和他爸離婚那年他才七歲,遇到趙老的時候十歲,中間這三年,是他最強最叛逆的三年,我根本管不了他。他不僅聽不進去我說的話,還處處跟我作對,故意作惡給我看。那三年間,這村裡面家家戶戶都被他騷擾過,他不是去偷人家的雞蛋就是去捅人家的雞窩,要麼就是故意放跑人家的馬,弄壞人家的摩托車,砸爛人家的窗戶和屋頂,幾乎都要成了村裡面人人喊打的小畜牲了,誰見了他都得惡狠狠地罵一句‘壞種一個’……”言及至此,顧與堤又長歎了一口氣,言語間滿含無奈與心酸,“我也不是沒管教過他,我打過,罵過,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根本不管用,每當我管教他的時候,他都會用一種充滿了怨恨和叛逆的眼神盯著我看,那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小孩子的眼神,鋒利的跟兩道釘子似的,釘的我心裡發毛。”

“啊?”司徒朝暮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顧與堤講述中的這個宋熙臨和她現在認識的這個宋熙臨完全不一樣,“他真有這麼壞?”

顧與堤一邊搖頭一邊說:“骨子裡不壞,心也不壞,但是恨我是真的,恨他爸也是真的,所以才會故意走歪路。”

司徒朝暮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那麼恨你們呀?就因為你們離婚啦?”

父母離異的家庭多的是,但也不是人人都像是宋熙臨這樣偏激呀,就好比聞鈴,她爸媽也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了婚,但她照樣是一個陽光開朗樂觀的女孩,更沒有怨恨過她父母中的任何一人,即便她爸遠在日本,她也沒有和她爸徹底斷絕關係,一直保持著聯係,學業不繁忙的假期還會飛去日本看看她爸。

除非宋熙臨他父母的分離另有不為人知的隱情,所以才導致了他的性格扭曲。

顧與堤沉默許久之後,才又開了口,嗓音低沉緩慢:“和我們離婚的關係不大,主要是因為離彆。我和他爸讓他經曆了他這一生之中最痛苦的一次離彆,把他永遠困在了這座山裡……其實小孩子什麼都懂,他隻是小,不是傻,但又因為他太小了,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種委屈的情緒,所以從那之後,他就怨恨上我和他爸了,而他爸又不在他身邊,所以他隻能衝著我發泄怨氣。”

司徒朝暮突然好心疼宋熙臨他媽,憤慨不已地說:“他好過分呀!”緊接著,又說了句,“他爸也好過分!”

自己一走了之,把宋熙臨他們母子倆丟在了大山裡不聞不問,臭渣男!

顧與堤卻說:“不怪他,也不怪他爸,這世界上太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我和他爸離婚也不是因為不相愛了,隻是因為人生信念不同才選擇了分開,我們為了各自的使命而活,卻自私地剝奪了下一代選擇人生的自由。”

其實司徒朝暮沒太聽懂這句話,咂摸了好半天,才試探著問了句:“你的意思是,宋熙臨其實是想跟著他爸走?”

顧與堤再度搖頭:“不是的,他隻是想走出這座山,他從小的願望就是去見人外人、去看山外山,但卻因為我這個當媽的太自私了,強行把他留在了這座偏僻的大山內。”

顧與堤的神色和語氣中充滿了自責與愧疚:“在那三年裡面,即便他再叛逆,再倔強,但卻從來沒有逃過學。距離我們村最近的一所小學在五公裡外的鎮子上,他每天起早貪黑地去上學,哪怕是生病發燒都沒缺過一節課。他學習也很刻苦,次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偶爾發揮失常考了年級第二,就會生自己的氣,罰自己不吃飯,因為他從小就明白讀書是他能夠走出這座大山的唯一出路,所以他絕對不能行差踏錯一步。”

司徒朝暮:“……”

像是心裡突然紮進了一根刺,她一下子就心疼了起來,同時也理解了宋熙臨那時的怨恨和叛逆——這世間繁華無量,他想要瞧上一眼竟那麼難。

初到東輔的時候,他也一定是極其不適應的吧?

大的地方不說,就連最基礎的科技館、少年宮、博物館他都沒有見過吧?地鐵沒有坐過,共享單車沒見過,就連浴霸也不會用,隻知道關門開窗戶……還有,第一次月考過後,當他發現自己在當地年級第一的水準到了這裡之後隻能勉強排在中遊位置,內心又是何感想呢?是震驚和錯愕?還是備受打擊?或者是感受到了衝擊力十足的落差感?

東輔和他所生長的世界大相徑庭,他除了陌生和茫然之外,是不是還會有些許的不安和畏懼?

怪不得初來乍到之時他那麼的不近人情呢,自我封閉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那你、為什麼、不讓他離開這裡呢?”司徒朝暮困惑又不解。

像是在一直等待著這個問題似的,顧與堤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極為坦誠地回答:“因為當時我沒有鍛好自己的心,我實在是太固執了,一意孤行地選擇了留守老家,還強迫我兒子跟著我一起留下,我偏執地認定這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她沒有為自己辯解一句,坦坦蕩蕩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然而她的目光卻是凝滯的,明明是在看向司徒朝暮,卻又帶著一股穿透感,像是穿透了歲月,對著過去和未來的某個人說。

或者說,這些話已經在她心頭積攢好多年了,卻一直沒有坦白的機會,令她一直在愧疚著自責著,直到今日才終於有了宣之於口的契機。

“其實我一直想跟小風認個錯,但是、太晚了,我還是影響了他的一生。”顧與堤的語氣中透露著難掩的憂愁與焦慮,“曾經我一直很擔心他會棄我而去,會不顧一切地走出這座山,但是現在……”

她的話語戛然而止,目光晦澀,像是沒有勇氣再繼續往下說了一般。

司徒朝暮抿了抿唇,試探問了聲:“現在怎麼了?”

顧與堤怔忪許久,才開了口,目光和嗓音都在發顫:“我擔心他、終其一生都走不出這座山。”

一鍛身,二鍛心,三鍛刀。

身好鍛,心難鍛,她的小風從小就被剝奪了隨心而為的自由,有太多的苦澀和委屈無法宣之於口,如同一塊千斤重的巨石一般積壓在了心頭,即便無恨無怨,也不可能輕鬆自在地率性而為。

“我不想讓他和我一樣被自己的執念困在這座山中,我希望他鼓起勇氣往外走,走得越遠越好,去見山高海闊,一路都彆回頭。”

司徒朝暮茫然不已地眨了眨眼睛,一時間竟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接話,但她卻清楚地瞧見了宋熙臨他媽神色中的病態感。

顧阿姨像是在短短幾瞬間虛弱了下來,之前強撐著的精氣神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難掩的疲憊與滄桑。

現在的她,不像是一位身體健康的人,眉眼無力低垂,面色蒼白憔悴。

怪不得她之前會說,頭發都掉光了。

她可能正在接受化療。

她這幅模樣還讓司徒朝暮聯想到了那天清晨在醫院門口遇到的坐在車裡的宋熙臨,一模一樣的虛弱病態感。

顧阿姨還在喋喋不休,不受控製地向她這個初來乍到的外人訴說著一些與宋熙臨有關的事情。

司徒朝暮的那顆七竅玲瓏心在短短幾秒鐘內千回百轉,抿唇猶豫了一會兒,試探著問了聲:“阿姨,你是不是想讓我們帶他走出這座山?你怕他自己走不出去。”

不是身體走不出去,是靈魂走不出去。

顧與堤驚訝一怔,突然就明白了她的小風為什麼會喜歡這個女孩了,她有一種善解人意的聰慧。

其實顧與堤也知曉自己不該跟小風的朋友們說那麼多自家的事情,畢竟人家跟他們非親非故,何必要把人家當作求助對象?

但如果,現在不說的話,以後可能真的就沒有機會了。

有些和小風有關的回憶隻有她這個當媽的知曉,等她走了之後,這些回憶也會隨之消亡,但她並不想讓這些珍貴的記憶伴隨著自己的離去而消失,更不想讓小風終其一生孑孓獨行……宋青山他自身難保,根本救不了小風,他甚至都救不了在他身邊的阿臨。

所以,她隻能荒唐一次,把這幾個不遠千裡闖入深山來找小風的朋友們當作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顧與堤才回答了司徒朝暮的問題:“小風心中的執念太重太深,除非他自己釋然,不然誰都不能帶他走出這座山,他隻能靠自己,但是,他真的很喜歡你們,你們是他自懂事以來第一次願意去交往的朋友。”

他之前都沒有朋友麼?司徒朝暮有點兒難以置信:“怎麼會?”

顧與堤苦笑一聲:“真的,他不願意交朋友,不願意打開自己的世界,對誰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還不愛說話,人家也不敢主動去接近他。”

司徒朝暮難以理解:“為什麼呀?他想要去看世界,又不願意交朋友……真擰巴。”

知子莫若母,顧與堤無奈地說:“他就是擰巴!想認命又不甘心,想抗命又放不下過往,說白了還是把控不好自己的心,自己把自己困住了,做不到隨心所欲。”

司徒朝暮思索良久,才又問了聲:“那他不是有師父麼?他師父不能幫他麼?”

顧與堤歎息著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呀。趙老隻能幫他把他那顆長歪了的心擰正,卻沒辦法替他消除執念。”輕歎口氣之後,顧與堤又說,“小風這孩子實在是太固執了,單是把他重新領上正途,就讓趙老費心了四年。”

“四年呀?”司徒朝暮驚訝地說,“趙老在你們家留了整整四年?”

也就是說,宋熙臨他挨揍挨了整整四年?

嘖,真是血厚啊,太扛揍了。

怪不得他媽說他一身反骨呢,正常人挨三頓打就消停了,他愣是抗了四年才想開了……就這種強種,他不自閉誰自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