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莊公三十一年、三十二年(1)(1 / 1)

【莊公三十一年是非常平靜無波的一年,用我們後來者的眼光看,多少有點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的意味。這是魯莊公去世的前一年,這一年魯莊公連續築了三座台,但是經中並沒有隱含褒貶之詞,傳中則根本沒有相關的記載。】

【這一年比較重要的事情是齊桓公來魯國獻捷。所謂“獻”字,自然是有尊奉的意味,正常來說應該是“饋”。當然,《春秋》畢竟是魯國的史書,哪怕齊桓公其實可能也就意思一下,魯國給自己臉上貼金用“獻”也不過分。】

【齊桓公六月來魯獻戎捷,其實不禮。因為諸侯於蠻夷戎狄四夷的征伐有功,是要獻捷於王的,王以此來警示四夷;但如果征伐的是諸夏,也就是華夏文化圈裡的這些國家,勝利後隻告而不獻捷,因為他們終究是王的叔伯舅甥。】

【上述這段在提及向王獻捷時隻寫了“中原則否”,具體的原因來自成公二年,我們到時候會再提到。獻捷通常獻的是戰俘,諸侯之間更是不應該互相送戰俘。所以很明顯,之所以說此次齊桓公獻捷不禮,就是因為有獻俘。】

【剛才我們說到魯國用“獻捷”多少有點貼金,但事實上從禮數而言,齊桓公向魯國獻捷不算很過分。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們前面提到過,周王室結婚時,王姬送到魯國待嫁,新夫人則送到魯國等待大夫為王迎回。】

【這些特殊待遇都是因為魯國是周公的後裔,周公作為周武王的兄弟,輔佐周成王的重要角色,雖然他沒有來到自己的封國魯國,但是魯國一直都與王室存在特殊聯係。所以齊桓公獻捷,如果是獻給周公廟,那就是理所應當的。】

小白歎道:“周公若是見後人後世如此,不知要作何感想哩。”

“作為破壞禮法的重要一環,你怎說得出這種話。”同冷嘲道。

“甥兒此言差矣。”小白故意用了同並不想承認的關係來稱呼他,“寡人這不就來周公廟獻捷了嗎?”

“不如先按禮去朝覲。”話一出口,同便覺不妙,因為他自己也早已不按時去朝覲周王了,尤其身為魯國國君,此事的過錯於他而言比其他人更甚。

然而他沒料到的卻是,小白聞言隻是哈哈一笑,並沒有借題發揮繼續說下去,倒好似真有些長輩的姿態了。然而眾人皆知,他兩人之間,絕無如此和煦的關係存在。

【魯莊公三十二年,齊國先是建了一座叫做穀的城邑,封給了管仲。接著試圖召集諸侯開會,旨在討論楚國伐鄭的事情,潛台詞是,我們商量一下幫鄭國報複回去吧。其中宋國國君想要私下先找齊桓公說點什麼,於是二人先見了一面。】

【秋七月,發生了一件大事,有神降臨在了虢國的莘地。神異的東西都可以被稱為神,所以也不用太計較這裡的神到底指的什麼。神降臨後,周惠王問他的內史,為什麼虢國會有神降臨?其實可以發現,“史”這個官職,原本多少是帶神職色彩的。】

【這位內史名為過,他說:國將興或者將亡,都會有明神降臨,觀察這個國家

的德行與惡行。所以有因為神出現而興盛的國家,也有因神出現的滅亡的國家,從虞、夏到商、周都有這樣的例子。】

【夏商周大家都很熟了,虞就是舜的時代,堯舜禹嘛。通常我們見到的古代典籍都是言必稱三代,夏商周;但是這還是春秋呢,周還沒滅亡,所以再往前追溯。不過雖然通常把虞夏連用,本質還是兩個不同的時代,後來加標點還是分開了。】

【周惠王知道神帶來的後果並不一定後又問,那應該怎麼對待神呢?內史過又答,用合適東西的來祭祀它。祭祀神當然有固定的製度,但是莘地這個神是未知的,並沒有相關製度的記載,所以通過它降臨的日子來選擇祭祀的流程。】

【關於這個通過日子選擇祭祀儀式的具體內容,在《禮記·月令》裡有所記載。古人記日和紀年一樣用乾支,所以選擇的分類也是用甲乙丙丁來分的。】

【甲日和乙日用脾臟、蒼色的玉、穿青色的衣服;丙日和丁日用肺臟、衣服和玉都用紅色的——事實上蒼色和青色也是相近的顏色;戊、己日用心臟祭祀,玉和服裝都是黃色;庚、辛日用肝臟,玉、服都是白色;壬、癸日則是腎臟和黑色的玉、服。】

【其實按照我們古代方術的理論,五臟是有五行對應的含義在的,而五行有顏色對應也很正常。但是一來五行說其實在春秋時不太流行,這種對應關係比較常見要到漢代以後;二來《禮記》記載的顏色確實和流傳的對應五行不太一樣。】

【繼續說這件事本身,周惠王認為內史過告訴他的話很有道理,就決定按照這個說法來,讓內史過趕去虢國處理神降事宜。然而內史過到虢國的時候,聽說虢君已經向神請求賜予土田了。】

【內史過於是評價道,虢國一定要滅亡了,虢君暴虐不說,還將心思全然放在祈神而非百姓身上。】

【有這樣想法的不僅隻有內史過,還有虢國內部的人。神停留在莘六個月,虢公讓太祝、宗人和太史三位職能與祭祀直接相關的官員去祭祀神。其中太史名為嚚,念作銀子的銀。神許諾要賜給虢君土地和田地。】

【史嚚也說:虢國要亡了!我聽聞過,國家將要興盛,國君就會用心於民;將要滅亡,就會用心於神。神性聰明正直卻是憑依於人的,它根據人的行動作出反應。虢君德薄,又能得到哪裡的土地呢?】

【這段內容在《國語·周語上》有更詳細的記載,從頭到尾是從周惠王和內史過的角度講的。比如包括有國之興亡時君主的表現,前代神降的例子,史嚚的話也是轉述的。唯獨多出來一段,是論證這位降臨的神的身份,這裡就不細說了。】

【我們前面就提到了虢國攻打晉國,晉國有心報複。這裡又連神降的預兆都有了,虢君這分明就是國之將亡——這個時期君主之所以為君,是因為他有德,哪怕事實是血緣製,前提也得是上天因君王有德而賜予他及其後代為君的資格。】

【所以很明顯,這些都預示著某個我們很熟悉的曆史事件快要發生了,沒錯就是假虞滅虢。不過它至少不在今年,莊公三十一年預示的暴風雨,其實是三十二年魯莊公的去世,以及他去世前後,魯國的權力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