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桓公十年(1 / 1)

【周桓王這個人啊,怎麼說呢,雖然周室衰微,但他好像還是很努力的樣子,至少存在感還挺強的。哪怕是繻葛之戰打輸了,他也依然活躍在搞事的前線,在晉國的內戰中左右橫跳;現在和鄭國徹底翻臉了,之前被用來製衡鄭莊公的虢公也有點棄子的味兒了。】

【當然,現在這個虢公不是之前那個從周平王時就想分權給他的虢公忌父,而是繻葛之戰才第一次出現的虢公林父。他遇到的這個事情怎麼說呢,也是他自己給周桓王的把柄。沒事兒為什麼要跟上司說自己下屬的壞話啊,而且人家還比他更理直氣壯。】

【總之這次說壞話的結果就是,虢公被自己的下屬帶領王師討伐了,最終虢公不得不逃去了虞國。說起來,有個成語叫啥來著,是不是假虞滅虢?說的就是這兩個國家了。】

“此女之前似乎說過什麼‘鳥儘弓藏’、‘兔死狗烹’,聽起來像是他們的諺語。原本她以此描述鄭公與周王林的關係,如今看來,給虢公使用當是更為適宜。”馮的指節支撐在自己的下頜底部,言笑晏晏。

“無德之人,遠不如周王宜臼。”寤生本在閉目養神,聽到這句話眼也不睜地評價道,“儘管世道如此,至少周王本該高居雲端。”

莊薑的聲音沒透出什麼感情:“為王者自當撥亂反正,否則便不配為王。如此說來,周王林至少比周王宜臼更有魄力,畢竟討逆也算是維護秩序的一部分。至於戰敗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可惜如今之世,隻有高居雲端才能保留周王最後的顏面。”文薑勾起一抹笑,“已經不是周王和周禮能夠全然主宰世間的時代了,兄弟舅甥又如何,握在自己手裡的權力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她笑得頗有幾分放肆,甚至在丈夫看過來的時候都未曾收斂。二人對視良久,魯侯允先行避開了她的視線。

終他一生,從未聽聞過所謂魯人孔子之名,後人卻似乎對其十分推崇。所以他死後,魯國在她手中應當也沒有淪為齊國的附庸。允想道,何況她說得也沒錯,否則昔日他怎會選擇與羽父合謀。

熊通作為自立為王的叛逆者則十分認同文薑的話:“夫人所言甚是,如今正是打破僵局的最佳時機。”他看向文薑的眼神滿是讚賞,文薑則微微頷首以示意。

正當眾人以為有什麼好戲可看時,不過片刻熊通便收回了目光,隨即深深歎一口氣。也不知他究竟想到了什麼,眾人清晰可見的隻有他連眉眼都柔和了些許。

【之前說到的那個秦國把自己抓到的芮伯送回國,和他親娘芮薑打對台戲也發生在這一年,也就是桓公十年。當然,很難說芮薑這時候還有沒有活著,也許隻剩下芮薑扶植的新芮伯也說不定。】

【接著是虞國的故事。其實很多小國家對我們而言都沒有什麼存在感,反而是由於各種成語典故和著名人物才變得耳熟能詳。比如虞國,除了假虞滅虢之外,還是百裡奚的故國,這次這個事件中則記載了一句名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事情發生在虞公和他的弟弟虞叔之間,他倆一點都不像這個時代的兄弟,反而像後世那種君臣大於兄弟的關係。虞叔得了一塊玉,虞公想要,但是被虞叔拒絕了。這多大個事情啊,拒絕了就拒絕了唄,可是虞叔很快就後悔了。】

【後悔以後就先引用了我們剛才說的那句周人諺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然後說我何必為了這塊玉,將來給自己買來禍患,最終還是把玉獻給了虞公。然而這還不算完,虞公又向弟弟要寶劍。不是,為什麼顯得這麼小家子氣啊。】

【如果說之前的記載裡的兄弟們相殘都是為了權力,還好歹有點什麼“最是無情帝王家”、“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這類曆史劇常有的那個味兒,虞國這個哥相比而言真的好沒檔次。你就這麼缺這一塊玉一把劍嗎?】

【虞叔於是忍無可忍不想再忍,他哥太貪得無厭了。貪得無厭不可能隻體現在他身上,所以他覺得他哥遲早會招致禍患並且禍害到他。虞叔不想成為城門失火被殃及的池魚,所以他選擇先出手為強,先把他哥乾掉。】

【所以他哥虞公成功被他趕走了。按理說弟弟應該成功上位了,儘管史書沒有記載。話說這件事情是各種篡位的故事中難得沒有什麼後續的,雖然哥哥有錯在先,但是感覺也沒有錯到應該被趕下台吧。】

馮積極開口:“從德行不佳故將失天命而言,迫其退位,以太子代之並不過分。不過嘛……”他眉目彎彎,“”

“寡人反倒比較好奇那個‘假虞滅虢’的國家,以及百裡奚是誰。”寤生眯著眼看向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小瘋說那叫做繁體字,由籀文演化而來。然而確實難以分辨。

“晉人吧。”馮撇了撇嘴,“從位置而言,隻可能是他們。至於百裡奚,啊,她也提過不少距離我們不太遙遠的人了。從她從不介紹來看,應該都是十分著名之人,奈何我一個都未曾聽聞過。”

熊通聽罷馮的話,略微思考一下便又去發彈幕了:“百裡奚這個名字聽起來還挺耳熟的,但一時有些想不起。”

“楚君頗為心細。”寤生笑道,“宋公往後若是有話要說,還是多加注意才是。”

熊通並不似他給人的印象一般豪爽而無心機,不過作為楚國的鄰居,寤生從不敢輕看他。隻是眾人均在死後才來到這裡,既然不用顧忌言行會影響到旁人,少了幾分小心翼翼自是尋常。這位楚君卻好像依然如生前一般謹慎,也不知為何。

【接下來這件就是魯國自己惹下的禍事了。桓公六年我們說到,齊國自己無力對抗北戎,於是各國大夫前往馳援。其中公子忽為齊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毫無疑問的大功臣。然而當齊國把分發饋贈的任務交給魯國時,魯國卻把公子忽排序在了後面。】

【當時公子忽就大怒,不過一個是在彆人家的地盤上,再加上公子忽拒絕了齊國想把女兒嫁給他的請求,估計是覺得齊國也不會站在他這邊就沒有當場發作。但這事兒不隻是不給太子面子,更是不給鄭莊公面子。】

【所以四年後,鄭國回來報

仇了,他要求齊國也一起出兵伐魯。齊國呢,雖然和鄭國一起整過不少活,但是魯國對齊國而言也比較重要,大概是有些左右為難。所以齊國的主力部隊是從衛國那裡借的,也正是因此,這場戰役不稱“侵伐”。】

【不過話雖如此,齊侯、衛侯、鄭伯三位國君還是帶領大軍一起圍了魯國的近郊,這個地方叫做郎。但是這場戰爭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果。因為一來,魯國也沒有那麼弱;二來,魯國使用的順序叫做“周班”,就是周封爵的順序。】

【之前滕國和薛國爭見魯隱公的時候我們就說過,同姓大於異姓大於庶姓,如果從這個角度上是平等的話,地位的高低順序就取決於周封爵的位次。鄭國是周宣王時分封的,排次在後理所應當,除非鄭國現在就去把周王推翻。】

【所以魯國覺得自己一點都沒錯,從道理上講也確實沒有錯。甚至在《春秋》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明明是鄭莊公主導的戰役,卻依然在記載的時候把鄭伯放在了最後,也還是按照周班來排序的。所以這場危機最終大概還是不了了之了。】

【當然,至於為什麼排序的時候齊在前衛在後,可能是因為在周的血緣社會裡,薑姓本質上是自己人,和姬姓同樣是構成周的核心——畢竟在同姓不婚的情況下,一個姓怎麼繁衍出一整個國家呢。】

“都說姬姞婚,生而蕃。然而看幾位夫人便可以知曉,都是薑姓,也都是嫁與姬姓國。”馮作為商人的後裔,說起這個話題來格外有立場,“周族本為姬、薑兩姓構成,姞姓,不過是占了後稷元妃之名罷了。”

宋公馮作為在場最被嫌棄的人,此時卻並沒有人反駁他,因為他所言的確是事實。魯國多次嫁女入紀,紀為薑姓;齊國亦數次嫁女入魯,同樣是姬薑聯姻;莊薑所嫁的衛國,也是武王兄弟之後。

而寤生自己雖然娶於嫚姓鄧國,雍氏女則姓姞,但他母親武薑的身份毫無疑問。也就是說,姬姓和薑姓儘管都會與其他姓通婚,唯獨彼此之間仍是忠實的盟友,哪怕時至今日盟友關係已經不那麼穩固,這種婚姻的傳統依然延續了下來。

【好的~桓公十年就這些事兒,明年,鄭莊公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這不僅僅意味著鄭國爭位的狗血戲碼即將開場,也意味著,鄭國的時代就要結束了。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就從魯國國史開始的那年開始,鄭公毫無疑問是這二十多年的歲月中絕對顯赫的人物,如今不知有何感想?”馮扭頭問道。

“絕對顯赫?不過是與周王對抗罷了,當不得如此讚譽。”寤生微笑,“況,此女之前有句話寡人頗為認同,‘王權沒有永恒’。從她所言便可知,如今紛亂之世將在數百年後終結於秦,秦之後再有所謂的漢,此後又不知王朝凡幾。”

“與我等亡者何乾。”

允譏笑道:“若是無乾,你何必停留到現在?”

“無奈家有不肖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