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不是巧合(1 / 1)

仁王看著另一個世界的,年幼的自己走上了球場。

少年的背影還有些稚嫩,身材也有些單薄,還沒完全結束青春期,哪怕已經挺高了,在仁王眼裡卻還是和小孩一樣。

情況會變成這樣,他當然是推波助瀾了的。利用自己的弱點算是利用嗎?仁王還是那種說法:既然管理另一個世界的自己算是自我管理和自律,那麼利用自己的弱點也不算利用而是自我反省。

要說是弱點也不是,就隻是這個時期的他會有的心態,他把握得很精準。因為他自己從前也是這樣的。

而這類的想法其實沒有錯。人以個人中心思考沒有任何問題,仁王也不希望小仁王改。太早懂事意味著經曆過痛苦和創傷……他其實還是希望小仁王能夠活在童話一樣的世界裡,擁有愛。但他也希望小仁王能夠將所做事情的代價想得更清楚一些,將自己做的選擇會有的結果設想得更充分一些。如果在想清楚一切以後,認為可以承擔,再做出決定,那麼不管擁有怎樣的結果,都不會後悔。

他希望小仁王不會因任何事而後悔。

就比如今天這樣:想要通過比賽磨煉自己沒有任何問題,有隊友兜底的想法也沒有任何問題,這甚至是考慮過隊伍實力和自身實力之後做出的,不會傷害到任何人,對所有人都“有利”的選擇。但會有附加的,額外的代價,如果不思慮清楚,那麼在站上球場時會受到意料之外的影響。

在這個階段想清楚這一點,總比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再“吃一塹長一智”要更好。

因為現在的小仁王,對立海大來說,還不那麼重要。

挺殘酷的事實。

那麼以後呢?當小仁王實力逐漸變強……

仁王的手指劃過虛空面板裡的任務列表。

兩年後的立海大為什麼拿不到三連冠?將幸村的病加入假設中,那麼哪怕沒有幸村,立海大就贏不了了嗎?那真田和柳在做什麼呢?他自己在做什麼呢?

如果那時候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會如何呢?

他很難想象立海大拿不到冠軍,於是隻能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仁王不知道他的假設多少觸到一點事情的真相。兩年後的立海大,在這個時空的世界線裡,為什麼會輸給青學?仔細推敲,拋掉青學違反規則的爭議……

從排兵布陣到隊員的心態當然都有點問題。

丸井和桑原無法進入同調,但他們是雙打一,於是他們在遇上突破了極限的黃金搭檔時弱了一籌;仁王自己要打單打,要磨煉“幻影”這一招,對上了需要挑戰的對手,卻沒能打贏比賽;以及最後的,生病以後匆忙複健,懷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隊員的信任,被認為“理所當然”會贏,卻輸給了“天衣無縫”的幸村。

不算幸村,輸掉的另外兩場問題很明顯:不夠強,也本能認為反正隊友會贏,總不會輸掉,繼而將一部分風險和責任轉移到了最後上場的幸村身上。

如果拚到站不起來,不管

怎麼想都沒有贏的可能,那麼就算輸掉也並不會失望。但如果,在回想的時候,會有“如果那時候我再拚一點”,“如果那時候我這麼做”,“似乎是可能贏的”……在這種想法出現的瞬間,不甘心的情緒就無法避免了。

後來,立海大的大家對幸村多少是心懷愧疚的。

如果幸村沒有生病,那麼既是最強者,也製定了立海大規則的幸村理所應當承擔這份責任。

然而幸村還未完全病愈,也才剛經曆過複健。

大家愧疚的其實不是自己打輸了比賽,他們都能接受自己的失敗。他們愧疚的是沒有提前預想到幸村生病會影響到實力,也以為幸村不會因此而痛苦和彷徨。他們將幸村擺在很高的位置,是“神”,那麼自然會忽略他屬於“人類”的那一面。

打輸比賽本身的痛苦,比不上發覺幸村很失望時心裡的難過。他們在幸村生病時承諾過會共同承擔起網球部的一切,但最終還是由幸村承擔了所有。

於是後來U17裡,丸並決定自己研究如何防守,去找了新的搭檔,去和君島做“交易”;仁王在敗者組完善了“幻影”,在U17裡重新思考了雙打的打法,並且在球場上咬牙都想要贏下去;而幸村認真思考了“快樂網球”和“勝利網球”,自我懷疑又重新構建了自我,重新直面生病時內心的絕望和痛苦,又真正戰勝了不想面對病痛時黑暗回憶的自己。

仁王當然沒辦法將這個世界理論上的未來發展看得分明。

他隻是覺得,在小仁王還沒那麼重要的時候,去經曆這種“自己的選擇不隻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其他人”的事,會讓小仁王更早成熟。

雖然“連勝被打斷”這種理論上不影響最終結果,隻是和聲譽掛鉤的“紀錄”,其實並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但在場那麼多學校看著,議論聲,以及其他人的看法,還是會影響到現在的小仁王吧?

還是個稚嫩的小孩呢,全方位的。

球場上,小仁王和仁王聊過後,鎮定了許多。他知道叔叔推動了這場比賽的發生,但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動提出來,叔叔大致也不會這麼安排,那麼這場比賽就是在自己意願下成型的,所有結果和後果就隻應該由個人承擔,而不能將責任推給其他人。

那就更拚命一些吧,他想。

輸掉……輸掉其實也不會如何。

他真的承受不了彆人的議論嗎?不是的,彆人又和他有什麼關係呢?

但是親近的人,叔叔,前輩們,以及幸村和真田……他們會怎麼想呢?

小仁王發現自己還是在意的,沒辦法完全隻在意自己。那麼理論上隻需要注意自身的比賽,也就附加了其他意義了。

他吐出一口氣,在面對白石時伸出手:“請多指教。”

沒有多少說垃圾話的心情,也不了解白石所以沒辦法說出針對性很強的垃圾話。

白石對小仁王也很好奇。

是在賽前準備時沒有預料到的對手。

場邊

的渡邊捂著自己的嘴,瞥了一眼旁邊教練椅上的仁王,感歎道:“某種程度上,是個心狠的人呢。真是難以捉摸啊,MASA醬。”

以最簡單和直觀的五維數值來評估現在兩個人的實力吧。

小仁王現在的五維數值總和是14,和真峪實力相仿。具體到五維上,實力也頗為平均,除去力量和技巧稍弱,隻有2以外,剩下的速度,體能都是3,精神力是4。

雖然力量目前隻有2,但仁王教過他很多借力和運用身體的方式,因此應對力量型對手時也不會無法應對。技巧方面,則是仁王一直隻壓著他做基本功練習,他還沒開始開發具體的招式。但相應地,仁王的精神力壓迫也讓小仁王的精神力增長格外迅速。

而白石,是很平均的每一項都是3.5,合計17.5的實力。

他學期初加入四天寶寺就是這個實力了,但渡邊修送了他一個重金屬打造的護臂……算是負重吧。在力量受影響的情況下,他需要先將自己的力量穩定下來,並且調整身體的情況。

訓練帶來的實力增長,和負重帶來的負面影響相互抵消了。

當然,白石看上去並不鋒芒畢露,雖然外貌很耀眼,但在打球時也從不會打很特彆的招數,也沒有標誌性的“絕技”,因此很多人其實是小看了他的。

網球周刊評價“值得在意的一年級新生”時,將幸村和跡部排在了他的前面,甚至橘和千歲也在他的前面。

他也不是性格很尖銳的人,相反看上去很溫和,與人友善大方。

但小仁王在看他的第一眼就覺得這是個棘手的人。

“完美”。

性格溫和並不代表沒有脾氣,反而是擁有著很確定的自我因此表現出圓潤的樣子來。這樣的人要找到針對性的軟肋是很難的。又是標準打法……

雙打二猜球拍時,柳拿到了發球權,因此發球權輪換以後,單打三的發球權也屬於立海大。

小仁王看了一眼白石,回想起前段時間和Q·P的比賽。

Q·P的打法也很標準,但是性格反而有尖銳且傲慢的一面。小仁王當時就發現了這一點。但他們無法交流,他聽不懂德語,Q·P聽不懂日語,所以挑撥也是沒有用的,言語的誘導也沒有用。

那麼白石呢?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去想辦法打破白石的完美面具嗎?

先試探一下白石的實力線具體在哪個位置,再作決定好了。

小仁王丟起手裡的發球。

他也沒有開發出特彆的絕招來,發球同樣四平八穩,是標準的正手發球。

通過最基本的擊球去感知對手的力量到底在哪個水平,通過底線球的調動來測算對手的速度,通過最基礎的正手和反手回球來試探對手對網球技巧的掌握……

小仁王在回球時,也不斷在計算白石的具體實力水平。

在開頭的試探階段,白石也並沒有全力以赴,但他能感覺到白石的遊刃有餘。

真是糟糕的局面啊,小仁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