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 技術分析(1 / 1)

不好的預感在比賽的時候應驗了。

雙打二立海大出場的是柳和真峪。這又是個陌生的組合,但搭配起來比真田和真峪好一些。柳的數據網球在雙打時幾乎和任何人都適配——隻要他有心主動配合。

?本作者拿鐵不加冰提醒您《無所不能的仁王君》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這一場比賽其實很激烈。

柳判斷對手的實力,具體到五維是14,但他自己的五維數值也在14-15之間,在關東大賽時是14,在青訓後有實力增長但還需要更多的積累,因此在數據不充分的情況下是15,數據充分……那就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數據網球需要很長的積累時間,之後會在某一刻爆發出來。

而真峪的實力,換算成五維也在14這個數值。

也就是說,紙面上看,雙方的實力是平衡的。

但實際上呢?實際上是,最開始四天寶寺拿到了優勢,但隨著柳的數據逐漸完善,他和真峪在後半程發力,開始追分。

賽前柳做了不少準備。他知道雙方的實力對比,也做了一些戰術預設。而前幾局就是他將自己的預設推翻又重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真峪承擔了更多的攻防壓力。

當然,真峪樂意如此。在比賽中承擔了更多,這個事實反而更讓他戰意昂揚。並且,在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擅長雙打後,他很自然將雙打部分的配合都交給了隊友。他按照自己的節奏打球,如果柳提出要怎麼配合他就照做。

這也是一種雙打的方法,特彆在他的搭檔精於控製和計算的時候。在柳這裡,這樣的搭檔很不錯。

被一分一分地追上來,這也給了四天寶寺的選手不小的壓力。

兩組選手在比賽後程僵持了許久。

這時候,立海大高強度訓練量帶來的體能就讓他們獲得了優勢。後半程四天寶寺的選手因體力不支而狀態下降時,柳和真峪都撐住了。

而等到雙打一上場時,吉川和風戽看著他們的對手,一時失語。

“認真的?”一會兒以後,風戽才說,“你們,在決賽打雙打?”

“怎麼了?我們難道需要在決賽占據一個單打位置表現自己嗎?為了保證自己三年生的權威?沒有必要那樣,太小氣了。”狄堂已經能很熟練地運用“我高尚你心胸狹隘”來作為攻擊手段了。他用聽起來自然其實有些造作的語氣道,“而且,我們選擇雙打一是有理由的。”

“不管是月見,唐澤,還是一文字,石下,他們不是都在和你們的比賽中進入同調了嗎?”狄堂大聲道,“說不定和你們比賽有加成,我和三枝也想感受一下同調的感覺。”

“……你們做夢吧!”風戽眉頭跳了跳,“以為同調是什麼扮家家酒遊戲嗎?”

更擅長單打,也並不是固定組合的兩個人居然說想要同調,還說和他們比賽有加成,這可真是新穎的挑釁方式。

可風戽確實被挑釁到了,吉川也氣得不輕。

同調關聯默契度和心有靈犀,這也稍微戳到了他們的痛點。

他們並不是在完全

自願的情況下組成雙打的。

原本以為狄堂和三枝能了解他們的心情,但是狄堂居然說這種話!到底是什麼心理狀態啊!

那麼同樣以五維來分析這場比賽吧。風戽和吉川的五維都在15。這個數值如果做一個橫向對比,那麼以後會來到立海大的切原的平常狀態的五維就是15,四天寶寺下一任“天才”財前在二年級時的五維也是15,顯然他們三年級時會更強,所以這個五維也就是正常全國四強隊伍裡,能進入正選的中等偏下實力。

三枝的五維是17,狄堂則要更強一些,五維總值是18。這場比賽作為替補出場的真田,在青訓時五維是17.5,一個月來又有一些進步,但還沒到18。小數點後的數值要精準計算就太麻煩了,但他和狄堂比賽,勝率更高的是狄堂。

狄堂和三枝在賽前說想要體驗同調的感覺,但他們倆的個人實力超出對手太多,也不會有“被逼著進入同調”的那種壓力。

當然,狄堂是認真想要嘗試同調的。

因此他和三枝在比賽開始時嘗試著運用精神力,以純粹技術性的角度,而不是利用彼此默契和情感共鳴,去嘗試進入同調狀態。

他們在賽前特意找過仁王,詢問過同調和精神力運用技巧。

在確認過他們意圖後,仁王講解了他自己對同調的理解。

“如果以最典型的方式去理解同調,是這樣的:作為搭檔的兩個人,擁有共同目標,在球場上因同樣的意誌,和長期培養出來的默契,達到了心靈相通的狀態,能夠明白對方在想什麼,兩個人像是隻有一個思維。”仁王在白板上畫了兩個火柴小人,並且在小人頭頂畫了類似天線一樣的線條。

“在這個過程中,所謂的心靈相通,是通過精神力的相連來實現的。”仁王將天線一樣的線條連了起來,“如果無法感知到精神力的存在,無法自主控製精神力,那麼這個過程就是在兩個人無意識的狀態中,因默契,和本身的精神力契合,這部分也可以叫做技術互補,而達到的。”

“想要讓精神力互連,最基本就要求精神力的振動頻率能夠在貼近時共振。”仁王標注了符號,“也因此,那些很默契,很在意對方,但精神力水平太低,沒辦法達到精神力能在空氣中存在的搭檔們,是沒辦法同調的。”

“因為人的思維沒辦法憑空相連,總需要一個載體。”

“那麼這時候,刨除掉默契,情感這些很主觀的因素。”仁王在圖上畫了個感歎號,“以純粹的理性思維來分析同調吧。如果兩個人,能夠在球場上控製自己的精神力,讓兩個人的精神力共振,那麼思維能夠互連嗎?”

“是可以的。”仁王給出了答案,“而這時候,通過思維的互聯去達成共識,並且有意識地維持這個狀態,這就算是同調了。”

“在同調狀態下,因精神力共振,兩個人的精神力會相互促進相互融合,能夠在兩人之間自由流動,那麼單獨回球時,也能做到將兩個人的精神力隻加在一個人身上。”仁王說,“而這就

是同調以後雙打組合能夠變得更強的原理。”

“思維的速度是很快的,精神力流動的速度和反應速度一樣快,不需要緩衝時間,那麼進入同調的雙打搭檔,在精神力上雙方的數值都翻倍了。”仁王又將五維的基本圖形畫了出來,“兩個人同時單項數值翻倍,那麼在球場上就會有很驚人的變化了。”

“大家應該都認為同調會讓雙打搭檔實力飛速躍進吧?這就是原理。”

仁王丟下筆。白板上留下的是很抽象的火柴小人和各種曲折圖形。

他一邊畫一邊講的時候,狄堂和三枝都覺得很生動。但單獨看這個圖……那真是神來了都不理解這圖上畫的是什麼。

當然,他們已經意會了仁王的意思。

“教練之前和柳進入同調,是直接將自己精神力的波動調整到能和柳同調的頻率嗎?”狄堂想了想控製精神力的難度,“但是自身精神力的躍動頻率仿佛是固定的,想要調整很難。”

“那就是能力不足了。”仁王很隨意地說,“想要做到和誰都能進入同調當然很難,但是狄堂,你和三枝的精神力波動頻率差距不大,利用一下物理學知識,儘量調整一下吧。”

“又或者從感情共鳴和思維共鳴中尋找到能夠互相連通的一點靈光。”仁王點了點被他劃掉的情感因素,“這是催化劑。”

並不是很難理解的理論,難點自然是在控製精神力共鳴上。

但如果有意去控製自己的精神力,反而會因為走神而忽略掉球場的其他部分了,因此一開始狄堂和三枝表現得像是發揮失常了一樣。

於是在交換球場時,仁王提醒了他們:“太刻意是不行的。有的球丟得很沒必要。”

“精神力本身會受到你們思維的影響。如果無法控製住精神力,那麼越想要控製反而越是控製不住。”仁王又提醒了他們一次,“情感共鳴,你們應該有吧?”

“從前相互競爭的心情,和現在意誌相同想要共同努力的心情。”

“你們對彼此的感情,和相互之間的羈絆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嗎?既然不是陌生人,那麼為什麼要以純技術性的方式去嘗試同調呢?”

並不是進入誤區,而是有些執拗地想要嘗試。

但狄堂總是能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於是他在聽完仁王的話以後思考了一陣,就回過神來。

三枝有些複雜:“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你的這種特點。是好還是不好呢?”

“我覺得很好。”狄堂說,“那麼,來喚起我們之間的羈絆吧。是認為我會很辛苦,才跟著我一起卸任了副部長的吧?也是不想留下我一個人才沒有退出網球部。三枝,你先承認,你很在意我。”

三枝:“……”!

拿鐵不加冰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