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第三輪賽(1 / 1)

和獅子樂的比賽要到半決賽,也就是說在那之前立海大還得和四國賽區的冠軍進行全國大賽第三輪的比賽,也就是八強賽。四國地區的冠軍是A組的種子選手,也順利打敗了其他地區的晉級選手進入八強,然後他們就撞上了立海大。

而立海大這一輪的比賽名單,和前兩輪不同。

前一天晚上,仁王提前找到幸村:“下一輪的比賽,讓毛利去打單打。”

幸村心領神會:“全部打亂出場順序嗎?那雙打組合全部拆掉?”

“因為下一輪和獅子樂的比賽,我希望雅治君能打雙打一。”仁王對幸村說得很直接,“但這一場他不適合與毛利搭檔,那就提前拆開好了。”

“教練果然很關注仁王君呢。”說著幸村又想起來教練也姓“仁王”……不仔細思考倒沒什麼,仔細想想在喊“仁王君”的時候確實也可以等量代換成喊教練,真有意思。

“我確實很關注他。”仁王認為在這一點上沒什麼好掩飾的,掩飾了反而更奇怪。他對小仁王的關注就是擺在台面上的,沒成為正選之前幸村他們也未必不知道,“對他有很高的期望。不如說,不關注他才不正常吧?”

“現在是‘暗箱操作’的場合。”仁王笑道,“我考慮的雙打一人選是他和柳,或者他和真田。或許真田會更好一些。”

“唔,這麼想的話,教練也很關注真田呢。”幸村摸了摸下巴,用開玩笑的口吻道,“那麼,教練最喜歡的是誰呢?仁王君,真田,或者毛利前輩?”

“為什麼不認為是你自己呢?”仁王靠著牆,饒有興致問道。

幸村就笑:“因為這不能我自己說,得教練說才行。如果我說,‘教練最關注的是我’,但最終答案卻不是,那不是太心酸了嗎?”

“但是,教練是不會給出一個確實的答案的。”幸村說。

仁王點了點頭:“我關注你們每一個。你已經很強了,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磨煉出氣勢就更好,所以你得贏,多贏幾場。而雅治君還在磨煉技巧和打磨心性的階段,所以他得輸,多輸幾場也沒關係,去和不同的對手對戰。真田所選擇的網球體係很完善,這需要他自己去打磨,去想通,去和劍道結合起來。毛利當務之急是好好吃飯好好長高……以及想明白自己為什麼打球,有多喜歡打球。他還有一點時間可以浪費,但我希望他不要浪費太多時間。柳的數據網球可以通過學習理論的方式去進步,他需要多參與網球部的決策,嘗試為大家指定訓練單,分析對手的出賽名單。狄堂和三枝需要和自己做鬥爭,沉下心來一步一步練習。真嶼不擅長雙打,也沒必要在這上面多投入精力,打磨自己擅長的比花時間在不擅長的地方要有用。”

“還有非正選裡的幾個好苗子,我都有在關注。你們每個人對我來說都很重要哦。”仁王笑著說。

他沒有說得太深,比如幸村需要贏,但定期也需要和更強的對手對戰,去適當打磨有些浮躁的那些氣勢,讓氣場不斷壓實,逐漸形成屬於他自己的

“領域”。

還比如毛利其實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浪費,他也不會允許毛利浪費太多時間。

以及狄堂和三枝需要接受現實,那就是天賦好的選手有很多,如果他們想清楚了不打算放棄網球那麼就要耐得住寂寞,而這也屬於心性磨煉的領域。

幸村聞言沉默了幾秒。

他其實更願意仁王用玩笑的口吻聊這個,而不是說很真摯的話。這會讓他有些內疚,在提到“教練的偏愛”這種事上……因為人就是會有偏向的,教練沒有義務做到絕對公平。

不打算繼續聊這個,幸村索性轉移了話題。

他好奇地問:“教練,你好像一直是稱呼仁王為‘雅治君’。為什麼要加上敬語呢?”

稱呼其他人都是直接稱呼姓氏。理解教練稱呼姓氏會有些彆扭,但敬語又是為什麼呢?

當然是因為,如果稱呼“雅治”,有種用自稱說話的裝可愛的感覺,很惡心。但仁王還沒把自己的名字告訴給自己的學生,他們大概隻猜到他和小仁王名字相似,其中“MASA”這個音通用。

“表達一下對他的尊重。”仁王說,“要做個尊重小孩的大人啊,太專斷獨行會被討厭的。”

如果小仁王聽到這個對話,大概會吐槽吧。畢竟仁王對他的管束已經夠“專斷獨行”了。但聽到這番話的幸村倒是很讚同仁王的說法,並且進一步認為教練就是個很好的教練。

仁王和幸村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幸村又和真田和柳開了小會,最終決定,和獅子樂的比賽,與小仁王搭檔的會是真田。

“但我對仁王君也很好奇。”柳說,“那麼下一輪,就由我來和他雙打吧。”

“蓮二也主動提出要雙打了呢。”幸村笑道。

柳:“……我並不排斥雙打,不要誤會。”

到底是誰以訛傳訛,自由發揮的?他說的是“更傾向於單打,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單打能力”,而不是“不想打雙打因為在雙打上有著不好的回憶”……這之間的差距大概有一座喜馬拉雅山的距離!

多少為流言的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的仁王:鼻子癢癢的,又被稱讚了嗎?當教練以後我的人緣變好了很多呢。

第三輪比賽,立海大的出場順序就這樣打亂了。

原本四國地區的冠軍隊,是按照前兩輪立海大的安排來做賽事分析的:關東大賽的陣容和現在的陣容有變動,但那時候毛利也打了很多場雙打,和全國大賽的出場順序也對上了。

結果到了比賽日一看,今天毛利出現在單打名單上。

四國地區的冠軍隊:“……”

小仁王和柳在雙打一,真峪和真田在雙打二,毛利單打三,狄堂單打二,幸村單打一。

真峪和真田搭檔過,在幾個月前與冰帝的練習賽中。他們的雙打配合不算特彆好,可已經度過了最初的磨合階段,找到了大致配合的節奏。真峪的個人實力進步了不少,真田的“風林火山”也有了全新的變化,他們的雙打是以個人進攻

為主,但沒有太明顯的配合上的漏洞。

而小仁王和柳的搭檔,顯示出了一種令人詫異的默契。

他們在賽前商議了一陣子,最開始是小仁王主攻,利用多變的節奏去引導對方出現更多破綻。他自己在搜集對手信息的同時柳也在搜集對手的信息,並且之後柳加入進來,利用數據分析找到對手的弱點,和仁王“一唱一和”。

地區冠軍和地區冠軍之間的實力天差地彆。

至少立海大的實力強得嚇人。

小仁王在和仁王比賽時總是輸,和仁王幻影的真田比賽時也很難有勝算,但他對戰全國大賽的這場比賽的對手,哪怕在最開始一對二的時候也不覺得對手很強,反而能很有餘裕地卡住對方最難受的位置,去引導對手失誤。

在他身後的柳,察覺到了在球場上的小仁王的特彆。

練習時小仁王是沉默的,在正選中也很少發表看法。大概是認為自己太顯眼,貿然開口會顯得輕浮,因此一字一句都能感覺是深思熟慮後再開口。但顯然小仁王本質並不是穩重的性格,相反還有些愛玩跳脫,甚至有些惡劣。這都在球場上表現出來了。

對節奏的感知和調動能力很出色,在頻繁切換比賽節奏掌握主動權的時候自己不覺得彆扭也不會無法控製,反而輕而易舉讓對手被牽著鼻子走。

仁王君以後也會打單打的,柳想。這種控製節奏的能力,如果因需要配合搭檔而被封印,就太可惜了。想找到能完全配合他節奏的人是很難的。

很明顯教練隻打算用雙打作為磨煉仁王君的跳板。以仁王君的打法,性格特征,網球風格,和進步速度,單打並且開發出獨屬於自己的風格和技巧的那一天並不會遠。

在分析對手的同時也在分析小仁王,而這原本就是柳主動提出要和小仁王一起雙打的目的。

箱根的集訓還不足夠,從前搜集過的資料也太匱乏了。柳對小仁王好奇已久,會把握住能搜集資料的一切機會。

他對小仁王的初始好感度不低。

因為在他看來,小仁王才是最有理由享受教練偏愛的人。比起毛利,小仁王的進步速度很快,努力程度也很值得稱道。

柳最在意的就是態度。

擁有的天賦,資源,以及先天性的東西,如果不好好利用,那就是絕對的浪費。

但小仁王沒有在浪費機會。相反,他表現得很珍惜。

反過來,小仁王對柳的好感度也不低。他並不會有被搜集數據會被看透的感覺,他有不會被看透的自信。而在球場上和柳一起分析數據針對對手的感覺還不錯。

平時柳管很多網球部的雜務,分派值日名單,登記器材,及時補充網球和社辦的小零食等等,像個網球部的大管家。人很難對類似“管家”的角色產生反感,小仁王也一樣。他總覺得柳身上背著的網球袋裡什麼都有,而事實就是他見過柳從裡面掏出筆記本,傷藥,葡萄糖,陽傘甚至是指甲刀。

兩場雙打打完,立海大保持著絕對領先的姿態。

之後的單打三是毛利。

打了許多場雙打,在更熟悉他的關西學校那裡有了不少流言的毛利,重新回到單打位置時,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實力退步”,或者“和隊友有矛盾”。

他看上去甚至有些悠閒和懶散。

他的對手,去年也見過他的球手,在握手時驚訝道:“你長高了好多。”

“……這種話聽起來怪不禮貌的。”毛利對他笑了笑,“我的球技也進步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