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三春暉(五)(1 / 1)

夜裡縣衙原本是不留人的,可出了邪病活屍這檔子破事,就不得不留一些人手應對突發狀況了。

鬱潤青一踏進縣衙的大門,就見一眾身形魁梧的衙役正在堂上打牌,嗷嗷嚷嚷的像是要把房蓋掀開。玩得太投入,竟誰都沒察覺到有人進來,瑤貞想提醒一聲,也被鬱潤青攔住了。

鬱潤青笑著,小聲說:“你看他們,身上殺氣很重,應當都是在戰場走過一遭的,手裡或多或少有幾條人命。像這種人,大抵不信鬼,也不信道,我們就不要自討沒趣啦。”

“怪不得呢,肇安縣人心惶惶的,他們在此守夜卻一點也不害怕。”

“殺氣重,陽氣自然也重,尋常邪祟是不敢輕易衝撞的,若你幾時見劊子手家裡鬨了鬼,那必定是個怨氣衝天的厲鬼。”

“哦……可是,潤青師姐,真遇上了如此厲鬼,我應當怎麼處置?”

鬱潤青有些詫異的看向瑤貞:“當初是誰為你們授課?”

瑤貞懵懵懂懂:“是子卓師兄。”

蘇子卓雖然不怎麼討人喜歡,但對底下的師弟師妹們向來儘心竭力,從不藏私。鬱潤青覺得奇怪:“他連這個也沒教你們嗎?”

瑤貞怕鬱潤青錯怪蘇子卓,連忙解釋:“我入門這幾年,正趕上魔修四處作亂,故而早晚授課都是教導新弟子如何應對魔修,這才耽擱了好些旁的課業。”

“……這樣啊。”

“潤青師姐,你還沒告訴我,遇到厲鬼該怎麼處置呢。”

鬱潤青朝她挑眉一笑:“先跑,然後搬救兵。”

瑤貞眼裡的好奇瞬間被失望所替代:“什麼呀……未免太沒出息了。”

“怎麼才算有出息呢?單刀赴會,大殺四方,想都不要想。”鬱潤青難得嚴肅道:“不論什麼妖魔鬼怪,但凡修煉至極,都是萬分棘手的,真碰到那等怨氣衝天的厲鬼,跑得掉都算你腿腳快。”

瑤貞聞言乖乖的點了點頭:“我記下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在院裡站了好一會,堂上打牌的衙役終於發覺,坐莊的衙役揚起頭,吊兒L郎當的“呦”了一聲,果然一副不把兩人當回事的模樣:“這不是跟在寧神醫身邊的那位小仙長嗎,深更半夜的又有什麼差遣啊。”

瑤貞一聽這話就曉得了,這幾日的功夫縣令把寧昭折騰的不輕,寧昭也把衙役們折騰的不輕,衙役們不信什麼神啊鬼的,偏生要受道士擺布,心中自然是窩火……

瑤貞偷偷瞄了一眼鬱潤青,見鬱潤青站在暗處眉眼含笑的注視著她,頓時有了主張,她把佩劍收起來,也把自己身為仙門子弟的派頭收了起來,很拘謹的看向一眾衙役,略有些靦腆青澀的小聲說道:“實在不好意思,又叨擾諸位了,我們今夜查到肇安縣這場邪病或許與三百年多年前的水患有關,所以想來看一看當年水患的卷宗……”

不等瑤貞說完,其中一個衙役便大叫起來:“三百多年前!到哪去找!”亦有人附和:“是啊!這不是為難人嗎!

方才問話的衙役抬起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而後不緊不慢道:“卷宗倒是有,不過都裝在箱子裡,一箱摞著一箱,堆滿了庫房,且不說能不能找得到,就算找到了,怕是也沒法看了。”

人情世故,瑤貞並不太懂,她思慮再三,也隻能笨拙的說:“不論結果如何,我想,為了那些無辜受難的百姓,總要抓住這一線生機……何況,邪祟不除則肇安不寧,守一方土地,護一方平安,這不是你我分內之事嗎。”

衙役之所以做衙役,不過是為了度日謀生,可砸吧著那句“守一方土地,護一方平安”,倒真覺得有點新鮮滋味,稍加思索後,衙役將面前的牌九向外一推,豁然站起身道:“成!那就找吧,早點把這邪祟除了,也免得這邪病哪一日犯到自己家裡人頭上!走了,弟兄們今晚受累,明晚上我請喝酒!”

衙役這話看似隨口一說,卻字字戳到眾人的心坎上,方才還怨聲載道的一乾人等忽然就有了乾勁,擼胳膊挽袖子成群結隊的朝後院走去。

瑤貞見狀,露出複雜的神情。

鬱潤青笑道:“是不是覺得自己剛剛傻裡傻氣的?”

瑤貞被戳中心事,驚訝的睜大眼睛:“潤青師姐,你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嗎……”

“我最初隨師兄師姐們下山時也是這樣的。小生瓜,算你好運,遇到了很不錯的人,沒能體會一下什麼叫小鬼難纏,那當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旁人生死一概不理。”

“真有這種人?!”

“豈止有,多的很呢,等你遇到了就曉得了,有時候跟人打交道,真不如跟鬼打交道來的爽快。”

“可在這俗世間,跟人打交道是在所難免的……”

“對啊,彆學你寧師姐,走到哪裡都擺神醫的譜,自己吃虧了都不曉得。”

鬱潤青一邊說,一邊替瑤貞理好佩劍上的穗子,那低垂的眼眸似水般澄澈柔和,聲音也是即清潤又溫柔。

難怪啊……

瑤貞忍不住在心裡發出一聲感歎。

“好了,我們也去幫忙,儘早擺平此事,還能帶你在京州玩幾日。”

“嗯!”

雖說是積壓了三百多年的卷宗,但肇安到底小縣城,田地人口有限,饒是一年三五卷,零零散散加在一塊也就十幾個大箱子罷了,眾衙役不到一個時辰便通通搬出來擺在了院子裡。期間還抓了好一會的耗子。

“誒誒!找到了!寶德年間的卷宗!”

“他娘的!都快讓耗子給吃沒了!仙長,你瞧瞧,還能看出個什麼東西不?”

正如鬱潤青所說,寶德年間於天災的記載十分細致,人畜死傷,房屋毀壞,田地損害,道路坍塌,每一樣都是清清楚楚有據可查的。

瑤貞找到關於寶德二十三年那場水患的卷宗,不禁長舒了口氣:“幸好,沒有被耗子吃掉,潤青師姐,你看。”

一眾衙役也圍上來,各個精神振奮,眸光閃亮,都想知道三百多年前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夜風徐徐,月光舒朗,鬱潤青坐在微涼的石凳上,小心翼翼地揭過一頁薄脆的紙張,那上面的字跡小且模糊,委實很難看清楚。

瑤貞把桌上的燭燈往前推了推:“這是……戶籍?”

鬱潤青頷首道:“是在那場水患中喪生和失蹤的百姓戶籍,瑤貞,你還記不記得慈母廟裡的碑文。”

“嗯……慈母鄭王氏,祖籍肇安,生於庚辰,歿於……後面就不大記得了。”

“足夠了。”

鬱潤青翻過一頁又一頁,終於,指尖停在一行小字上:“原來是這樣。”

眾衙役皆不識字,紛紛問道:“哪樣?哪樣啊?”

鬱潤青道:“你們是肇安縣人,應當都聽過慈母救子的故事。”

一衙役迫不及待道:“難道這事是假的?那可是皇帝下旨立的廟啊!”

鬱潤青微微搖頭:“此事不假,的確是眾目睽睽之下,慈母為救子而死,感人肺腑,上達天聽,才有的這慈母廟。可世人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水患當日,雨將下未下,汛將來未來,帶著女兒L去走親戚的鄭王氏急於回家,沒成想被困在了半路上,待她驚慌失措的爬上屋脊,四面已然是一片汪洋。”

瑤貞道:“這正是碑文上寫的。”

鬱潤青道:“可碑文上沒寫,鄭王氏是帶著兩個女兒L去探親,那一日的屋脊上,應當有兩個一般大的女孩。”

眾衙役齊齊瞪大眼珠:“什麼!”

“寶德二十三年六月,鄭王氏長女鄭曉蝶遇水患夭折,時年七歲,與母同葬。卷宗上寫的很清楚,鄭曉蝶是死於水患,而後和母親同葬,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她們是死在一處的。”

瑤貞喃喃道:“這樣就說得通了,鄭曉蝶臨死前眼睜睜的看著母親把妹妹抱起來,她心有不甘,就去害那些為父母所疼愛的人。”

鬱潤青點點頭:“差不多,鄭曉蝶死前心中有怨,不肯投胎,本該化作惡鬼,偏偏她年紀小,沒做過惡事,又是死於水患,魂魄困於河中,便成了怨靈。那條河大抵陰氣極盛,日久天長的滋養了她三百多年,不曉得把她養成了什麼東西,竟然可以奪去人的元神。”

“我還有一點不明白,她老老實實待了三百年,怎麼突然出來作亂?”

“興許……她逃脫那條河之後去了慈母廟,在慈母廟裡見到了一個個祈求子女平安的母親。”鬱潤青合起卷宗,歎道:“我也隻是猜測,要找到鄭曉蝶才算真相大白。”

“那,去哪裡找呀?”

“你覺得她留戀世間是有什麼執念?”

站在後面的衙役義憤填膺道:“這還用說!當娘的偏心眼肯定不是單那一日偏心眼!死的那個七歲,活下來那個多大?我記著是六歲吧,那鄭,鄭曉蝶,一準是從記事起就知道她娘偏心眼,七歲的小姑娘能懂什麼啊,多半想要個不偏心眼的娘唄!”

“哦!你說的有道理啊!她奪去那些人的元神,或許不是想作惡,隻是想替代那些有父母偏愛的子女!”

鬱潤青聞言,猛地站起身:“瑤貞,走,回船上去。”

話音剛落,上香河的上空忽然炸起一片火花,那是鬱潤青從前專門給廢柴寧神醫畫的救命符。

“糟了。”鬱潤青緊抿著唇,從腰間摸出一道傳送符,隻見白光一閃,她便消失在了眾人面前。

不信鬼神的衙役們怔住了。

被落下的瑤貞也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