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 1)

太子和其他皇子一聽這個,瞬間覺得很有些道理。

彆人家的女兒他們不心疼,但自己的姐妹女兒還是心疼的。

現在公主郡主撫蒙一般會嫁去比較強大的部落,但是由於種種已經知道的原因,公主去了那邊的大都早逝,彆說生一個血脈交融的孩子並且養大了,連保命都有難度。

這種程度的撫蒙最多隻能維係滿蒙之間的交流,對於促進民族交融半點用都沒有。

像文成公主那樣帶著豐厚嫁妝去幫扶外族的,那就更不可能了。

想到這裡,楚鳶忽然想起一件事。

據她所知,蒙古那邊的生活環境比起京城來說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所以經常有蒙古駙馬娶了公主或者宗室女,就表達出不太想回去的意思。

【公主活不久,估計也是因為蒙古那邊醫療和生活條件都太差的原因吧。】

【據說順治帝廢後後來回了蒙古,然後還來京城參加了順治的葬禮,然後她就不想回去了。連一個蒙古人自己在京城住了幾l年,回去都不想待著,可想而知蒙古生活環境有多糟糕!】

【清朝為什麼不效仿文成公主入藏,帶著先進的技術和工匠去幫助蒙古人啊?這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嗎?】

是啊,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眾皇子心中也有了疑問,看看太子,再看看康熙,揣摩著其中是不是有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然而不必多想,楚鳶已經給了他們答案。

【不會是因為害怕蒙古發展起來吧?】

【為了分化籠絡蒙古人,清朝也沒少花力氣。雖然這些做法確實有利於邊境的穩定,但並不是向好的方向去,而是讓蒙古漸漸衰弱下來。比如給各個部落劃分嚴格的區域,不能輕易越界,就導致蒙古各部落的交流減少,也不讓蒙古人學習漢字,和內地來往,一些先進的技術自然也沒辦法傳過去。】

瑚圖裡的心聲並沒有直接說出這些政策是哪任皇帝在位時的,但康熙自覺自己現在的做法跟她所說的相差無幾l。

看來之後他的後人也是這麼做的。

後人很聽話,康熙卻沒有為此感到高興。

這個法子的確能夠一點點削弱蒙古的戰鬥力,保證疆土的安穩,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這件事隻對朝廷有好處,它隻是方便了朝廷的管理,但如果遇到外敵,蒙古無疑就成了彆人嘴裡的肥肉。

方才瑚圖裡說的,外蒙古一帶也是有很多豐富資源的。

康熙心中逐漸有了想法,幫助蒙古也是要講究方法的,要是一味地送錢送糧食,那就是冤大頭了,喂飽了餓狼,反過來傷了自己。

他原先的設想是懷柔政策,一步步去派遣官員接手蒙古事務,削弱各部落王公的權力。

但如今看來,還是太慢了些,而且也不如公主掌權名正言順,若是下一任的王公也能能由公主親自教養長大,心向大清,那就更好了。

不同於太子

和皇子們在朝堂上步步謹慎,想做點什麼都需要跟大臣扯皮,康熙一旦有了非要做的事情,大臣們是攔不住的。

建立課程相同的京城男女官學;提高女子爵位待遇,宗室女也要通過考封晉升;宗室女下嫁外藩嫁妝的改動等等命令一出,整個朝野都震動了。

在這樣的消息之下,公主們集體搬家到新設立的公主所就不是什麼大事了。

公主和宗室女們都很茫然,但是下意識聽話照做了,就算她們其中有些人還是不明白這些改動意味著什麼,但也聽出來了一句話,以後她們也可以自己爭取更高的爵位了!

先前表面上試圖通過弄傷自己而不去上學,實際上就是看不慣公主不安分守己的那個宗室女一家也懵了。

原以為不過是個小女孩惹出來的事端,又沒鬨出來大事,罰俸訓斥完就過去了,沒想到最後反而是全家爵位官職都被一薅到底。

也就是說,宗室女和宗室子考封這件事,跟他們沒有一點關係了。

起先這家人的女孩還沒覺得怎麼,直到後來眼睜睜瞧著交好的堂姐妹們一個個從低等的格格鄉君升到郡主甚至公主,享受最多的俸祿不說,還手握大權,連她們的阿瑪都要恭恭敬敬的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

群臣們的反對大都是覺得這事兒無厘頭,雖然男女分校,但是女人能乾什麼呢?為什麼不好好待在家裡讀書繡花相夫教子呢?

這是滿臣的想法,他們都覺得這事兒不尋常,但是要說荒唐也不至於,所以反對的人主要是戶部,他們不想掏錢。

也有人覺得無所謂,學費應該不貴,據說公主們也會去,那自己的女兒去了接觸下公主也不是件壞事兒,沒準交好之後,就能見到皇子們,然後做個福晉側福晉的,近水樓台先得月,比乾等著選秀強。

文臣和漢臣的反對就比較聲嘶力竭了。

傷風敗俗!!道德敗壞!!破壞禮製!!成何體統!!

最後還要小小地刺一下從關外來的清朝皇族和貴族,說這件事是不知道哪裡刮過來的歪風邪氣,理當製止,而不是加以宣揚,後人肯定會罵他們的。

康熙和幾l個皇子還沒來得及說什麼,隻見下面心思比較敏感的滿洲大臣就先跳起來了。

什麼不知道哪兒刮過來的歪風邪氣?說誰呢你!?

漢臣:反正不是你!

也有比較大剌剌神經粗壯的:我們就是關外來的怎麼啦?不識禮數怎麼啦?我還就不按照你們的規則來!

漢臣心梗,想到曆史上“我蠻夷也”的典故,還沒來得及再反駁回去,就被對面將了一軍。

滿臣:皇上,我也要告狀!他們平時說自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結果還強迫漢女裹腳,把好好的人養成瘦馬然後嫖。。妓,他們觸犯了我大清律例!

此話一出,朝堂瞬間靜了一下。

清朝,起碼在這個時期是禁止□□的,不隻是官員,是所有人。

但是社會

風氣使然,這些朝臣沒有幾l個敢說自己真的乾乾淨淨。

於是上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下面的人自然也知道不能太過分。

但前提是大家都彆說出來,一旦有人說出來了,該抓還得抓,該罰還要罰。

於是一瞬間,也沒人去管女人上學的事情了,大家都為了纏足不等於瘦馬當然也就不等於娼妓這件事吵起來了。

因為有的漢臣自己家裡的女兒或者晚輩也是纏足的,偷偷地纏,才能嫁個好夫婿,一雙小腳是她們女德的最好證明。

但是假如纏足和娼妓聯係到一起,那就徹底完了。

而且彆以為他們不知道,當今這位皇上可是早早就禁止過一次纏足,但是被大家抵製收回去了。

現在看樣子,肯定是想借機再次禁止纏足。

想到這裡,漢臣們開始繼續聲嘶力竭地爭論,維護家中女眷的纏足自由。

你們讓我們剃頭發,我們剃了,但是纏足可不是這麼容易被禁止的,反正官府不可能闖進家裡讓女孩兒把腳露出來看!

你們這些莽撞武夫,不識禮數之人當然不會明白女子三從四德的重要性!

滿臣:不懂怎麼啦?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不是你們說的,正經女兒家誰纏足?纏足的就是娼.妓!那強迫自己家孩子纏足的不是老..鴇子是什麼?

也有比較明智的人,覺得這次皇上禁止纏足,也許可以順帶提一提自己的要求,比如放寬甚至廢除剃發令。

然後連忙上奏,話裡話外是想掩飾但是沒掩飾住的對現在發型的嫌棄。

結果這次滿臣又不願意了,說誰的頭發醜呢?這明明是便於騎射你懂不懂?哦對我忘了,你們有些人連馬都騎不了,自然是不能領會了。

在很明顯帶有私人恩怨的幾l個人的帶領下,群臣爭論逐漸從講理變成了誰聲音大誰有理。

最後康熙拍板定音,笑眯眯說既然大家對纏足嫖.、娼和剃發令的意見都很大,那纏足還是廢除吧,剃發令也可以稍稍放寬一些。

漢臣:完了,這命令一出,有好事者一宣傳,纏足真的就跟娼妓綁定了!

滿臣:完了,皇上放寬剃頭要求,很明顯是對漢人示好,難不成是又要開始重用漢臣了?

再一想之前說的要建設海軍的事情,更覺得是這個道理。

於是什麼公主上學的事情,纏足剃發的事情,也都是小事了,滿漢雙方都覺得,皇上要建海軍,那肯定不能讓對方占了頭茬去!

而民間的反應卻跟朝廷全然相反了。

公主貴女們讀書,那是大戶人家才有的事情,跟普通人關係不大。

跟普通人關係最大的事情無非就是纏足和剃發。

對於女子而言,她們知道的無非是朝廷又開始禁止纏足和打擊娼妓了,前面這個不用說,自然是沒用的,但是後者就不一樣了,因為這次著重被觀察的居然是小腳女子,而且被抓到的本人和家人甚至當地官員都要被問責。

消息早早傳出來,雖然街上還沒有官兵抓人,但是纏足的女子和家人都開始驚慌了。

也有人猜到朝廷是故意這麼做的,為的就是逼人不纏足,但是有什麼辦法,好人家的女子,誰都不想背上這麼糟糕的名聲,誰也不敢冒這樣的險。

也有人在暗地裡嘀咕,埋怨朝廷這樣做簡直是要逼死人,將會有多少無辜的女子被卷入這場紛爭之中啊?

而對於剃發令,大家則又是另一種態度了。

新的剃發令不要求頭頂光滑,也不要求辮子的粗細,但是如果留太多太長有礙觀瞻了,上街必須戴帽子,否則要罰錢。

對於這樣的情況,大家已經是喜極而泣了,至於要求朝廷再放寬點?

沒人敢說這個話。

朝廷肯給面子就不錯了!

有人一心追求恢複前朝衣冠,結果發現頭發太長似乎有些不好打理?夏天為什麼這麼熱了?上街居然還要再戴帽子!?

也有人留長頭發,發現自己頭上的虱子越來越多,但又不想留以前那個醜辮子,所以乾脆隻剃光了中間的頭發……

不是沒有人覺得放寬剃發令不對,但是在海軍這樣更為重大的消息面前,誰也騰不出手來反對。

主要是反對的用處也不大。

當今都做了多少年皇帝了?期間平了三藩,收複了台灣,打跑了噶爾丹,收服了蒙古,積威甚重,除非滿朝大臣全都不同意甚至死諫。

但這些事情還不值得他們這麼做。!

紫色背光鍵盤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