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1 / 1)

慕姝坐在冰冷威嚴的龍椅之上,一瞬間,通體生寒。

本來還有些混沌、仿佛在看戲一般的大腦神經在片刻的停止運轉之後,迎來一股有些暈眩的不真實感。

面對戰爭,除了少部分的狂熱好戰分子,沒有人能不感到恐懼與敬畏。

戰爭,對於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華國的普通公民來說,實在太過遙遠。

哪怕曆史書上真真切切地記載著,華國結束戰爭不過七十餘年。

哪怕在古往五千年的曆史中,有著數不勝數的知名戰役、馬革裹屍的出色將領。

哪怕,在二十一世紀,華國公民也隻是幸運地生長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而非和平的世界。

……

但這對於一個不過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說,幾乎從未想過也並不想親眼見證。

那是新聞媒體上冰冷殘酷的人命數字,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曆史規律。

可,現在,慕姝已經不知道自己保持著意識清醒在這個滿眼陌生的世界多久。

她腦子重複運轉的第一個想法,竟然是——

這種事情,怎麼會輪到她頭上?輪到她這麼一個自認為發生戰爭大概率隻會拖後腿的普通人身上。

讓她成為了一個能夠主宰國家命運的女帝。

當然,這是想不通的,也無法改變的。

顯然,紫宸殿上,滿朝文武,也被這個驚天大雷震得全部“清醒”了過來。

沒有太多人關心新上任的女帝對此事件能夠提出多麼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幾乎在兵部侍郎李暉話音落地的當下,吏部尚書趙潛接過了話茬:“陛下,臣也收到了消息。周國近日確實異動頻頻,聽說十萬大軍已經在邊境開始演武,作戰計劃、地形演練全是針對我大慕國土來的。

起因還是三月之前周國邊境的牧羊人進入我國邊境公然挑釁,燒殺搶掠,被邊境兵民齊力擊退,那夥牧羊人回到周國就和邊境將領告狀,周國此舉名義上是要為牧羊人討回公道。”

定遠將軍袁尚青額頭青筋暴起,雙手握拳:“放他奶奶的狗屁!周國人自己想要當強盜,沒偷成功搶成功占到便宜就倒打一耙,還好意思說是要討回公道?”

後列的禦史大夫皺了皺眉:“這可是在朝堂之上,定遠將軍怎可如此無禮?出口成臟,和市井粗民何異?”

袁尚青瞳孔瞪大:“你個白斬雞整天啥事不乾就知道抓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瞎操心。敵軍都要兵臨城下了,你還在這兒罵老子粗魯?怎麼,要不你掛帥出征,去把周國打得屁滾尿流?”

隻是一會兒的功夫,朝堂之上就已經吵成一團。

慕姝被吵得頭疼,一時之間卻也沒有打斷,隻面無表情地觀察著目前毫無營養的爭吵。

方才那個吏部尚書將可能發生的戰爭起因說得清清楚楚。

要為自己國家的牧羊人討回公道。

嗬,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想要侵犯彆的國度,真是難為這個周國這麼精心、冠冕堂皇的找了這麼“理直氣壯”的理由來敷衍他們呢。

十萬大軍在邊境演武,若是在現代,就是常規的震懾手段,一般都用於彰顯自身實力,大部分國家也不會傻乎乎地在這種場合顯露自己國家的真實底蘊。

可,聽起來這周國完全是照著她現在身處的大慕來演練作戰計劃的。

聽起來就像是恐嚇,誰家敵軍這麼好心,還要把我怎麼打你先告訴你?

問題是,為什麼周國會詳細知道大慕詳細完整的國土信息、防禦手段?

慕姝不動聲色地繼續聽著,因為,顯然,朝堂之中真正的大佬也看不下去這般無序的爭吵。

站在最前面的那個大官面色冷沉,隻是冷哼了一聲,朝堂瞬間,安靜如雞。

哦豁,迎來第二個驚喜。

這個大臣,比她在影視劇中看見的攝政王,還威風。

威風的大臣聲音也挺威嚴:“朝堂之上吵吵鬨鬨成何體統?”

慕姝讚同地點了點頭。

雖然,其實,觀看吵架挺有意思的。

因為,那個禦史大夫簡直文采斐然,出口成章,可偏偏定遠將軍油鹽不進、粗話連篇,兩人竟是旗鼓相當。

顯得,戰爭,都要被吵得拉低了格調。

不過,有了大佬發話,禦史大夫首先冷哼了一聲,彆過臉去,定遠將軍也緊跟著偃旗息鼓了。

接下來,才有大臣真正就此事該如何解決提出了想法。

最先提出此事的兵部侍郎李暉眉眼間都泛著鬱色:“周國如此囂張,欺人太甚!我大慕斷無繼續忍讓的道理,陛下,臣鬥膽建議朝中儘快糾集兵力,支援邊境。”

好像,有點道理。

慕姝沒有打過仗,也知道打仗,是一件準備工作、後勤補給、兵力武器、衣物口糧……各方各面都絲毫容不得差錯的大工程,需要整個國家各個部門乃至全國人民支持配合運轉。

她一個初來乍到的現代人,連下面站了滿殿的人臉人名職務都對不上號,怎麼調派人手?

古往今來,憑借她淺薄到可憐的曆史知識。

曆史上出名的獲勝戰役,首先,基本都有一個極為出色的將領和其下訓練有素堅韌不拔的軍隊。

如果,這個慕國,有個類似霍去病、嶽飛的大將,就,完全不是問題!

聽說皇帝隻要坐穩京師,每天笑眯眯地聽捷報就行了呢!

所以,等會兒如果有人自請出戰,怎麼“慧眼識英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慕姝腦袋麻木地苦惱著,可是接下來朝臣的討論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很快有人出來反駁李暉,急得連向她這個初次上朝的女帝“自報家門”的步驟都省去了。

“可周國隻是演武,並未真正發動戰爭,我們直接發兵邊境,反倒成了沒理的那個。”

“對啊,萬一周國更加認為我們是在挑釁怎麼辦?”

“兵部侍郎話說得輕巧,可知道如今國庫空虛,根本承擔不起戰爭的消耗?賑災的銀兩尚且沒有頭目,我們戶部這些日子,每個人都愁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分花,哪裡有錢再打仗?”

與定遠將軍站在一邊的武將不甘示弱:“戶部尚書這話說得好笑,彆人都要打進家門了,你就讓著他打?你那錢不能用在打仗上,乾脆拱手送給周國算了?”

“我們武將是沒有你們文官厲害,一個個守在京師高枕無憂,動動嘴皮子就說出花來,就算周國現在沒有開戰,可人家那十萬大軍是放那兒好看?而且我得到情報,可不止十萬大軍,周國邊境其他城池的兵馬還在往邊境趕。我們現在不做準備,真等人家打進家門了再反擊?”

……

慕姝從來沒想過,古代皇帝上朝,這些臣子的威力這麼強?

連文官都嗓門這麼大,武官要不是身邊人攔著一副就要衝上去動手的樣子。

不過,到這兒也都還算正常。

雖然有些誇張,但電視上也是這麼演的。

面對戰爭,一個國家,總是有主戰派和主和派。

一般來說,武將血氣方剛,四肢發達都想打仗。

文官則多有反對,作為拿筆杆子負責動腦內政的,會更傾向安穩和平,隻要不是必要都不想打仗,尤其是管錢的。

在現在,周國還沒正式開戰,隻是耀武揚威的情況下,有人如臨大敵,有人抱著僥幸,其實都可以理解。

慕姝自己,其實也被說得有些搖擺。

因為她初來乍到,並不清楚情況。

要不要發動戰爭,是不是合適的時機,國內有沒有發動戰爭的必要和基礎,不是她聽了這幾句就可以判斷的。

當然,慕姝有點想哭。

哪怕是了解了全部情況,她又哪裡能判斷出來。

隻是,朝堂之上仍是爭論不休,卻是更為白熱化了。

文官們面目冷峭,從要不要準備戰爭轉化為了尖銳的質疑:“口口聲聲說要打仗,你們倒是誰有必勝把握,主動請纓掛帥出征,揚我國威?”

慕姝雙目炯炯地看著這個發言的文官,好家夥。

電視劇裡,這台詞,不是應該給她念?

不過,她也有些期待地準備觀察一下主動請纓的武將,一般來說,敢於在這種場合站出來的就算不是絕世將領,但也一定是朝中武將的中流砥柱了。

然後,她等了一秒,兩秒,三分鐘……

爭得臉紅脖子粗的武將們,集體失聲了?他們虎目圓睜,仿佛受到了羞辱,卻梗著脖子說不出話。

滿殿,難得的安靜。

慕姝有些不解,有些不安。

她在腦子裡自動回放了剛剛文官說的那句話。

從剛剛坐上龍椅之後,隻說了一句“眾愛卿平身”之後再沒開口的女帝,清冷的聲音帶著股奇妙的鎮定人心的意味,“打仗,誰能有必勝的把握?”

對吧?

誰被扣上了這麼大的帽子,還敢站出來啊?

就算戰神在世,也不敢說自己有必勝的把握,萬無一失一定□□吧?

可是,滿朝文武,似乎都沒料到慕姝會開口說話。

所有人眼神有些驚異地朝龍椅之上掃了一眼,然後反應過來,這樣是不敬的,而且還是個女帝,連忙又低下了頭。

可滿殿,都彌漫了一股詭異的味道,更為安靜了。

隻有攝政王成呈,再一次將目光放在了龍椅之上,直直地打量著這位女帝。

年紀小小,身材纖弱,膽子不小。

討論戰爭,也敢出聲,是真把自己當成了帝王?

他對上慕姝回視過來顯得澄澈的雙眸,意味不明地輕嗤了一聲,恭敬地扶手作揖後,語氣沉穩和緩,打破了安靜。

“陛下有所不知,非是我等想要一個必勝的承諾,而是大慕,自先帝時期的弘古之戰,至今三十餘年,與周國、宣國交戰二十餘次,從無勝績。”

???

慕姝眼神驟縮,明顯被這個驚人的消息給震住了。

從無勝績?

她穿越的這個國家,這麼弱?

那那些武將剛剛還爭得那麼起勁。

成呈似乎知道她的疑惑,又解釋了一句:“不過,自八年前溪河一戰後,我國與周國、宣國約定,每年交換物資,再沒開戰過了。”

“幾位將軍還未親自與周國大軍交戰過,許是這些年自覺練兵成效卓著,才有信心想要再次開戰吧。”

越聽,慕姝心裡越沉。

很明顯,所謂的“交換物資”恐怕隻是大臣說的委婉體面,實際就是委屈求和、類似割地賠款了吧。

而後一句,話裡的嘲諷意味明顯得快要溢出來。

難怪武將義憤填膺,面對曾讓自己國度遭受磨難蒙恥的敵國,怎能不恨?

但次次敗績,又怎麼敢輕易說自己有信心?

“攝政王說得有理啊!定遠將軍萬萬不要自視甚高,讓我國軍民前去送死啊!”

原來,這個人還真是攝政王。

慕姝當然感覺到了方才貌似好心與她解釋的成呈,明面上是在打壓武將,實際卻是對她嘲諷。

好像在說,你一個養在後宮的公主,連我國從來沒打過勝仗都不知道,還敢妄言?

然後,有攝政王開的頭,武將憋紅了臉,再也沒出聲。

文官們爭先恐後,他們也不是得意,就是對戰爭完全不抱希望。

“如今國庫空虛,各地天災不斷,又值陛下初登基,不是開戰的好時機啊!”

“什麼開戰,那完全是去獻醜。我國打仗這麼多年,都沒贏過……”

“周國還沒正式宣戰,就說明還有緩和餘地,依臣看還是要先派大臣去賠禮道歉,打聽風聲再做決議,最好讓周國歇了這心思。”

“對啊,自從八年前簽訂了停戰協議,周國這麼多年還是遵守約定的,現在可能是真的被邊境那群亂民給惹惱了。”

“邊境的那群草民什麼都不懂,還要惹出事端,做什麼去惹牧羊人?”

“嗬,曹大人幾句話就顛倒黑白了?牧羊人就是周國人打的幌子,他們想要開戰,今天沒有牧羊人,明天也會有放牛人。”

“就你聰明?問題重點是周國生氣的原因嗎?重點是周國就是想找個筏子,真實目的還不是想要多討些好處,我們現在該想想怎麼讓他們消氣了。”

“上次停戰協定,我國已割給周國五座城池,約定每年奉上三百萬兩白銀。這一次,這些恐怕還不夠啊。”

“那還能怎麼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們還得儘快前去議和。畢竟現在去可能是五座城池,等打了敗仗再去就是十座城池了……”

???

慕姝的表情已經從焦灼膽戰變成了滿臉問號驚怒。

這些大臣是瘋了?

三言兩語,從要不要打仗這個還算值得爭論的話題,說到打仗也打不贏完全沒信心,現在就直接過渡成了該割地賠款多少才能讓周國滿意?

這比晚清還瘋狂。

不知道欲壑難填、一步退步步退的道理?

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在被圈養好的牢籠裡一步步壓縮,直到窒息而亡還在苦惱自己呼吸的空氣太多。

不過,議論得起勁的大臣,沒有人想到過問女帝的意見。

這場朝會估摸著持續了近兩個時辰。

割地賠款的方案獲得了一致通過,哪怕如文官質疑武官說的一般,周國甚至沒有宣戰;哪怕連仗都沒打,就已想好跪地認輸。

作為一個接受過九年製義務教育的正常人。

慕姝覺得胸腔裡的氣壓得她快喘不過來。

可能是覺得一場朝會也不能定下正式的“議和”條件,最後,宰相沉肅著臉,出來總結:“陛下,具體條例臣等會再行斟酌,擬成奏疏再呈上過目。”

慕姝冷冷地盯著滿朝文武,有人羞愧,有人不忿,有人難過,有人漠然,有人慶幸。

“陛下?”宰相沒有聽到回聲,有些疑惑地催促了一聲。

作為一個傀儡,朝臣都定好了章程,應該識趣的準可退朝了。

慕姝扶著龍椅,蔥白修長、好看柔美的一雙手攥得過緊,泛出了淺淺的青紫色筋絡,顯得脆弱而美感。

她嘴唇微動,吐出兩個字: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