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第 239 章 東巡(1 / 1)

在走出鹹陽宮之後, 趙不息回頭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座巍峨的鹹陽宮。

夕陽給鹹陽宮打上了一層更為莊嚴的金色光芒,巍峨的鹹陽宮帶著大秦獨特的大一統氣概和老秦人鐵血肅穆氣質,就這麼安靜地佇立在鹹陽, 從宮殿粗獷的磚瓦到門前雄姿勃發的石雕無一不透露出這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的巍峨氣象。

這是最壞的時代。奴隸製剛剛完成向封建製轉變, 大一統的思想還沒有形成,反而是分封的思想經過了八百年的春秋戰國深入人心, 生產力極其落後, 整個大秦的人口加起來也才三千萬, 知識被貴族壟斷, 識字的人百裡挑一, 階級固化嚴重, 權力和財富通過世襲製世代相傳。

可這也是最好的時代。從零開始也代表著擁有無限可能。六國的舊貴族已經被大秦屠殺的乾乾淨淨,秦國原本的舊貴族也經過商鞅變法軍功製度的洗禮而十不存一,現在秦朝的貴族大多都是傳承不超過三代的軍功貴族,而且爵位無法世襲。

整個大秦王朝, 始皇帝說一不二, 始皇帝絕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統治者。

嬴政從不會吝嗇給有用的人加官晉爵, 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從不擔心任何人功高蓋主, 再燦爛的星辰也遮擋不住太陽的光輝,曆史也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秦朝時期的名將能臣並不少, 可被最多人記住的依然是秦始皇。

同樣對於阻礙他宏圖霸業的人,嬴政會命人挖一個足夠大的大坑,把這些人連帶著他們的九族全都埋進去。畢竟和這位千古一帝的偉大功業並稱的是他那即便在帝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霸道名聲。

這也就意味著,隻要嬴政覺得一件事情是正確的,那這件事情就可以毫無阻礙地在整個大秦被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而現在,嬴政覺得考試有利於他選拔人才。趙不息相信, 用不了三年,一條嶄新的黔首上升之路就會被開辟出來。

趙不息會心一笑。

其實生得早還是有好處的。從零開始建造房子,要比把已經住滿了既得利益者的危房拆掉再重建新房子要容易多了。

甚至不用太晚,假如她生在漢朝,那這個必定會觸動貴族利益的方法就不可能如此順利地被實施。

某些四世三公的既得利益者就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她。

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趙不息也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總會有一些格外有權力的人能夠利用規則給自己的後人謀取利益,數千年之後的文明社會尚且有一小撮人會如此,更何況是在如今的封建時代呢。

可做了總比不做好,她拿出來的這個方法,已經是她知道的最好的方法了。比世襲製、察舉製、九品中正製和八股取士都要好。

這就已經夠了,哪怕是因為時代的局限,一百個官員裡面還是會有七十個官員是有權有錢人家的孩子,那也有剩下的三十個官員是普通百姓出身。

有三十個總比一個都沒有強。

這條路雖然既擁擠又狹窄,可到底是有這麼一條路可以讓普通人能夠依靠自己的才能改變命運的。

而且雖然現在看這條路狹窄極了,可趙不息相信,在她之後會再有人將這條狹窄的路變成廣闊的大道的。

隻是第二天,趙不息就笑不出來了。

“爹,好端端的乾嗎要東巡啊?”趙不息震驚看著嬴政,不可思議極了。

嬴政瞥了趙不息一眼:“朕要親自去東海郡考察朕要養一輩子的海軍培訓他們的學堂應該建在何處。”

說到“養一輩子”這幾個字的時候嬴政的語氣中帶著滿滿的不情不願。

儘管已經做完了決定,可嬴政隻要一想到那些人不能乾活以後他還要養著,就覺得自己吃了虧。

這也不是第一次嬴政親自出巡去實地考察了。

前幾年挖掘靈渠用來運輸攻打百越的糧食的時候,靈渠修建的位置就是嬴政親自去考察的。

出海之事是不下於大秦統一六國的百年大計,嬴政是一個極有遠見的帝王,他清楚的知道出海的重要性。

海外有比大秦廣闊數十倍的土地,這些土地大秦拿不到,那就會有彆人去占領。

幾百年之後,那些占據豐茂土地的人就會變成大秦的敵人,覬覦大秦的土地。就像昔日的秦國也隻是周朝的附屬小國,最終卻反客為主覆滅了周朝一樣。

這也是為何嬴政總是在對外擴張的原因——嬴政很擅長以史為鑒,他認為若是大秦無法消滅匈奴和百越,匈奴和百越就會有朝一日反過來欺辱大秦。

在知道她爹喜歡發動戰爭是出於這個原因之後,趙不息既目瞪口呆又覺得理所當然。

明明沒有經曆過曆史,卻能把後面曆史猜出大概來。匈奴入侵、五胡亂華、靖康之恥、清兵入關,乃至於更後面的黑暗時代……

要是晉朝和宋朝皇帝有她爹十分之一的見識,何至於混到中原淪喪的地步?

可想想,千秋萬代也就出了那麼寥寥幾個千古一帝。

她爹是秦始皇嘛,厲害億點很正常啦。

正是因為深知出海的重要性,所以嬴政才決定要親自去考察應該在哪裡建立海軍駐地,在哪裡建立培訓這些海軍的學堂以及該如何培訓這些海軍。

“此事不著急,爹,您可以明年再考察嘛。”趙不息又試圖勸嬴政不要東巡。

“你為何三番五次阻撓朕東巡?”嬴政察覺到了趙不息的小心思,半眯著眼若有所思看著趙不息。

嬴政想到了一個可能。

“你這逆女是不是在東海郡做了什麼見不得朕的事情!”嬴政是知道趙不息曾派呂雉在東海郡製鹽的。

莫非是除了私自製鹽之外這逆女還瞞了自己更大的事情?

察覺到嬴政散發出的危險氣息,趙不息下意識往後退了兩步。

倒不是因為她還瞞了多大的事情,雖然她的確也瞞了一點點事。

而是因為——

今年是始皇三十七年。

《史記》記載: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上一年的確有“熒惑守心”的天象發生,趙不息提前派人在東郡一帶守著卻沒有發現傳說中那塊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也沒有什麼捧著玉璧的人忽然冒出來說“今年祖龍死”。

再加上熒惑守心代表的是君王有災難,而上年剛死了個匈奴的君王頭曼單於,所以熒惑守心的天象就被解讀成了匈奴的王死亡。

所以嬴政根本沒把熒惑守心的天象當一回事。

趙不息看著嬴政,眼神複雜。

她總不能跟她爹說,我不願意你東巡是因為我看過曆史書,知道您老人家是死在東巡途中的吧。

那就是純純找揍了。

“我學過一點神仙術,能算出來您今年不宜往東方去。”

趙不息知道嬴政迷信,所以找了一個讓嬴政拒絕不了的理由。

隻是有時候假話說多了就會產生“狼來了”的效果。

嬴政聽到趙不息的話之後挑了挑眉,仿佛是在思考趙不息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你說的的確有些……”嬴政緩緩攬住趙不息的肩膀,然後迅速屈起手指,敲在趙不息光滑的腦門上。

“哎喲!”趙不息捂著腦門可憐兮兮的看著嬴政。

嬴政冷笑:“你學過神仙術?若是你當真能測算得出來朕今年的運勢凶吉,那為何算不出來朕要敲你腦門呢?”

趙不息:……

可惡,都怪那些煉製假丹藥的方士,她爹上過一次當明顯機靈多了,沒那麼容易再上第二次當了。

趙不息越是這個樣子,嬴政還越懷疑趙不息是不是在東海郡藏了什麼見不得他的東西。

“朕已經找人占卜過了,東方乃日出之地,大海乃龍之居地,朕此次出行乃是帝出東方、祖龍入海,大吉也。”嬴政這麼迷信,出遠門之前怎麼可能不先找人占卜呢。

無論在什麼時候,遇到大事都是要先占卜一下的。尤其是秦朝距離春秋戰國還沒過多久,遇到事情占卜一下還是很經常的做法。趙不息也見過專門的人占卜,一個穿的奇奇怪怪的人拿著一個刻滿了鬼畫符的龜殼晃來晃去的跳大神……怎麼看都很不靠譜。

“我覺得那個占卜的巫師肯定是騙子,糊弄人的。”趙不息嘟囔著。

可趙不息也知道,嬴政一旦下了決定那就沒有人能更改他的決定。

所以趙不息選擇一把抱住嬴政的胳膊,然後抬頭露出濕漉漉的狗狗眼:“爹,我想跟你一起出門巡遊。”

嬴政推開了趙不息的胳膊,冷酷道:“你是嬴侯,要留在鹹陽宮監國。”

趙不息不樂意了。

“那您以前出遊都是誰監國啊?”

“你大哥跟李斯一起……主要還是李斯。”嬴政道。

趙不息眼睛一亮:“那這次也讓丞相監國唄。”

“丞相年紀大了,精力不足,朕這次打算帶他一起出去遊玩。”嬴政猶豫了一下道。

“李斯丞相才七十歲,人家薑子牙這個年紀才剛剛出山呢,這個年紀正是適合做丞相操勞國事的年紀,怎麼就能算年紀大了呢?”

聽到嬴政還想帶著李斯出門,發現事情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像自己所熟知的曆史軌跡的趙不息勸嬴政把李斯留下來把她帶著。

嬴政還是有些猶豫,他這次讓趙不息獨自監國也存了磨礪趙不息的意思。

可女兒一心想要黏著自己……嬴政無奈地想,女兒太黏著自己了也是甜蜜的煩惱啊。

趙不息敏銳察覺出了嬴政的動搖,乾脆想了一遍自己這輩子最傷心的事情,一雙大眼睛中頓時盛滿了眼淚。

“上一次您出巡的時候,我都還不知道您就是我的父親,我那時候還以為自己是沒爹沒娘的小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