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禦廚家的衝喜娘子 21 自從衛子芊……(1 / 1)

快穿之食味 沙柳273 3508 字 8個月前

自從衛子芊搬走安然倒是有了借口經常過去看看, 老太太不反對,偶爾還跟著過去看看。小玉最想的就是舅舅做的美食,安然看著那個廚房有了主意。她再去的時候 就帶了一籠雞, 雞有大有小, 沒等衛子芊推脫安然忙解釋“姐, 你沒看出子恒也很喜歡做菜嗎?”

衛子芊哪裡沒看出?隻是家裡那情況不允許罷了!她似乎明白了弟妹的意思, “你是想——?”

“對, 我想讓子恒過來練練手, 給雞脫骨需要長久練,就讓他在這兒練吧!”

“行, 我買一些小雞仔養著,都給子恒練手!”

佟婆子也養了幾隻雞,她不反對,尤其等她也嘗到衛子恒做的布袋雞後她一點不反對衛子芊養雞, 而且還鼓勵!

布袋雞的用料安然從家裡弄一些, 齊濟民也幫著從飯莊裡偷一些, 安然是怎麼也沒想到齊濟民這麼老實的人也會乾這事。

衛子芊一笑“我是咱們家救的, 咱們家又把我們娘倆養的白胖白胖,再說子恒做好了還不都是便宜給我們!他再沒心也知道裡外親疏的!”

安然跟著笑, 彆說衛子恒做菜的天分真的比衛子祿高,衛子祿天天練都沒衛子恒第一次做出來的味道好,隻是雞脫骨時處理的不太好。

布袋雞的鮮味一個是靠雞自身的味道, 另外就是肚子裡食材的味道和高湯,幾種種味道的相輔相成造就八寶布袋雞的彆具風味。

雞肚裡的填充物在後世是分高低中檔的,高檔的海參、鮑魚、瑤柱、火腿、鮮蝦、蹄筋、菌菇魚翅,中檔的則是雞肉、扇貝、豬肉、火腿、香菇、蓮子、海參、蹄筋,低檔的東西更廉價一些, 也有隻放各種菌菇的,東西不同味道各有不同。

衛子恒做的這道八寶布袋雞裡面東西卻都是好的,齊濟民提供的乾貝、海參、山雞肉、蹄筋、裙邊安然弄來的火腿、菌菇、豬肉、火腿。

造型再不好裡面用料好一樣好吃,筷子輕輕一劃,雞肚子裡的八寶乾坤隨之乍現,湯色香濃醇厚,入口即爛,讓你咂舌允唇,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佟婆子吃得直流眼淚,是激動,是感動,“我們佟家當年入關時也曾風光過,不然也分不到這麼大的宅院,就是我公爹在世時還做過六品千總,家裡吃喝不愁,偶爾還能去酒樓吃一頓,曾經一次就吃過這個布袋雞,那時候我就喜歡的不得了。隻是後來子孫不孝,好日子都過沒了!”佟婆子又哭又笑,吃得是甚是滿意!

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雞好說,隻是肚子了的填充物不確定用什麼,要看安然和齊濟民能帶來什麼。讓衛子恒偷帶東西想都不要想,這小子還矜持著呢!安然說他死要面子活受罪!

安然不讚成齊濟民從店裡拿東西,萬一抓住真是說不清。好說歹說地齊濟民終於答應不拿了,東西安然回去買,隻是要簡單一些,裡面用一些菌菇、豬肉、蓮子、魷魚、乾貝等物,做出來一樣的好!

隻是這錢隻出不進?安然想賺點外快,衛子芊一樣想幫弟弟一把,自己在家待著手癢難受,要是在齊家她是要天天跟女人們忙碌的。

“我會做桂花糕、糖糕、雞蛋糕、棗泥糕、栗子糕、山楂糕、綠豆糕、雙色馬蹄糕、金絲卷、銀絲卷、龍須酥、還有紅豆包、糖包。弟妹你幫我參謀一下做哪個能賣錢?”

佟家的位置還算不錯,周圍滿人多,而京城大部分人一天兩餐,王府、世家貴族早飯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晚飯在傍晚五點左右。民間早飯一般在上午十點左右,晚飯一般在晚上六點左右。

期間餓了便吃點心餑餑的充饑,“我看可以做紅豆包和糖包,這兩種比較大眾,就怕賺不了幾個錢。”

“無所謂,我聽濟民說我婆婆一直讓我回去呢!怕是最遲年底就要回去了。能賺點是點,哪怕賣出個雞仔錢呢,還有米糠,不能讓你每次帶來。”安然給這邊弄了幾袋子麥麩米糠的讓衛子芊喂雞,衛子芊一直不落忍。

她們這邊商量,佟婆子聽到插嘴“你們想做就做,我能幫著賣,周圍街坊都喜歡豆包糖包,我們做面食不行,想吃隻能去買。”

兩人一聽還真有門!現在衛子芊身體好了很多,做做面點是沒問題,等齊濟民回來一商量事情便通過了,隻是紅豆沙齊濟民要做,做紅豆沙太費力,他怕累到媳婦。做面食隻需要買紅小豆和面粉糖,這裡糖最金貴,還好她們可以用紅糖和糖漿就行,相較糖粉紅糖、糖漿算是便宜了!

衛家做饅頭是用老面發酵的,發酵快時面不會發酸,可以直接用,如果發酸可以用灰水中和一下,饅頭做出來沒有後世那般雪白,而是發黃,卻很香,吃到嘴裡有股濃濃的麥香味和清甜味,因著是戧面,饅頭很有嚼勁。

安然是第一次看到這時代用的老面引子,一個隻有雞蛋大小的球球,衛子芊隻從上面敲擊下一塊搗碎融水,在與面粉和成稀稀的面糊。

“這是發老面,也不是真正的老面,還要加玉米面再發,幾次後就發出來面引子。彆看那麼一小塊,能做出一盆的乾面引子。面引子發老面,老面再發面蒸餑餑,又宣軟又勁道。開始費些事,以後就省事了。”衛子芊見安然感興趣細細解說著,最開始拿出來的那個小球球叫面瓜曲,是他們在三伏天用成熟的面瓜與面粉麥麩做的。

難道這是古代酵母?安然拿著那個小球球怎麼看也沒看出什麼來。回去問衛子恒才知道那就是古代酵母。

兩人話題轉移到饅頭上,安然在現代幾乎不蒸饅頭,倒是上一世跟著家裡做過饅頭,發面都是用家裡留的老面,酸了用灰水中和一下。到了上海可以買到洋堿面,但她很少做饅頭,倒是學了陣子小籠包,小籠包也講究用老面做,她是留了老面在空間的,卻沒親自做過面瓜曲。

來到這裡倒是跟著李氏天天做各種餑餑,都是李氏活好面她幫著做,大多時候她就是那個燒火的,做餑餑什麼講究?

“發面用的曲子做法很多種,北方大多用麥粉玉米粉自發,也有用蘋果酒曲發酵的,南方很少吃面,發面多用酒曲。我們老家每年夏天三伏天用面瓜做,那種熟透的面瓜和麥粉麥麩混合好包在苧麻葉或玉米皮、荷葉裡,日曬九九八十一天,其實乾透了就行。做一次能用很久,今年怕是不需要做,等明年做了我教你做。”

古代勞動人民就是有智慧,安然不得不佩服!衛子芊做的紅豆包糖包非常好吃,她隻管做,做好了佟婆子挎著籃子出去張羅,回來她也不要錢,隻要做好的紅豆包和糖包,這樣她和孫女的飯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