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從戚繼光手中接過那把鳥銃的時候,馮保不由得緊張了一下,生怕有危險。
但仔細一看,這種鳥銃又叫火繩槍,麻繩並沒有點火,還算安全。
朱翊鈞拿著鳥銃翻來覆去的看:“這個……為什麼叫鳥銃?”
戚繼光說道:“飛鳥之在林,十發有□□,皆可射落,因此得名。”
朱翊鈞把鳥銃拿在手裡比劃了一下:“這麼厲害嗎?”
戚繼光說:“非常厲害。臣在浙江抗倭時就有深刻體會,此乃殺敵最有效的武器。”
朱翊鈞的認知還停留在冷兵器,沒見識過火器的威力,不管他怎麼說,很難直觀的感受到。
朱翊鈞又問:“這是誰發明的?”
“洋人發明的。”
朱翊鈞問道:“歐洲人?”
明人很少這樣稱呼歐亞大陸另一頭那片區域,這是馮保在給朱翊鈞講抗倭故事的時候,順口說出來的,小家夥就記住了。
戚繼光沒覺得哪裡不對,還點了點頭:“沒錯,正是從倭寇中那些佛郎機人手中繳獲的。”
朱翊鈞說:“我知道!我知道!”他伸手在頭頂比劃了一下,“身長七尺,高鼻深目,貓睛鷹嘴,面貌白晳,卷發赤須。”
戚繼光說:“這些佛郎機人和紅夷人凶殘、狡詐而好戰,他們在廣東甚至好食小兒。”
“吃小孩兒啊!!!”
朱翊鈞驚呆了,第一次聽說有人愛好吃人,這些洋人也太野蠻了!
他轉頭去看馮保,後者一臉不置可否:“吃完還要標榜自己是文明人。”
朱翊鈞又問:“紅夷人是什麼人?”他想了想,又道,“我知道了,是荷蘭人吧。”
在馮保給他講過的抗倭故事中,那些海上的歐洲人通常來自兩個國家,一個是被普遍稱作佛郎機的葡萄牙人,另個就是被重做紅夷的荷蘭人。
戚繼光笑道:“那些紅毛番的確自稱來自一個叫和蘭的地方。”
朱翊鈞問道:“比起佛郎機人,那些紅夷人才更厲害吧。”
戚繼光驚訝道:“殿下為什麼這麼說?”
朱翊鈞說:“有個荷蘭人說過:我們充滿著對統治海洋的熱望。因為海洋與國家的商業利益、實力和安全具有密切的關係。”
這是馮保在對他講到海權這個問題時曾引用過的一段話,沒想到他一直記到了現在。
很明顯,戚繼光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仔細一想,又很有道理,於是他問朱翊鈞:“這是哪個荷蘭人?”
朱翊鈞不知道,隻得去看馮保。這跑題都快跑出銀河係了,馮保隻得把話題又拉回去:“殿下要不再看看手中的鳥銃。”
“噢!”
朱翊鈞低頭,注意力又放在了那把鳥銃上。
馮保一抬頭,正好對上了戚繼光探尋的目光,他知道對方在好奇什麼,隻好解釋道:“我記得戚家軍在福建時,鎮守太監姓鄧。我與鄧公
公是多年好友。”
明朝到現在武將的地位越來越低,朝廷不信任武將,便派文官去領兵,皇帝不信任文官,就派太監去監督,所以各地軍隊都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的職位。
馮保此言的意思是:我和東南各地的鎮守太監都有交情,聽過一些洋人的事跡也不奇怪。
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頭頂上除了掌印太監就是皇上,戚繼光隻是個剛剛外調回京的武將,馮大伴還耐心的給他一句解釋,已經很給面子了。
朱翊鈞觀察到麻繩一端有燃燒的痕跡,湊在鼻子下面聞了聞:“這個要點火嗎?”
戚繼光回道:“正是。”
朱翊鈞把鳥銃遞還給他:“戚將軍,你能演示給我看看嗎?”
“這……”
朱翊鈞眨了眨眼:“不行嗎?”
戚繼光搖了搖頭:“倒不是不行,隻是……”
“隻是什麼?”
“隻是不知這清寧宮的麻雀打不打得?”
朱翊鈞大笑:“彆人自是打不得,但戚將軍可以。”
幾人走向後面的花園,馮保讓周圍的太監和錦衣衛都散開,以免誤傷。
戚繼光向朱翊鈞演示使用鳥銃的步驟,一共有十道工序,相當複雜緩慢,朱翊鈞擔心等他忙完這一切,樹上的麻雀早已飛走了。
“砰!”的一聲巨響,火繩引燃火藥,遠處一隻麻雀應聲從樹叢間落下來,摔在地上,一動不動。
“額……”
周圍發出驚呼,陸繹去撿麻雀,朱翊鈞回過頭看那支鳥銃,槍口處冒著白煙,空氣中彌漫著火藥的味道。
陸繹把麻雀拿過來,早已經死透了,甚至沒有掙紮一下。
朱翊鈞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戚將軍說這是殺敵最有效的武器。”
馮保心道:“那是你們見得太少。”
戚繼光說道:“但鳥銃也有諸多不便,工序複雜,使用起來相當麻煩,在實戰中,戰士們需要組成陣列,第一排射擊完畢,即可退後,第一排繼續射擊。如此,便可向敵人撲下一張持續不斷的火網。”
“不過,對於遠處的敵人,鳥銃的威力會大大降低。”
這很好理解,因為槍的精度有限,射程和威力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戚繼光又道:“而且鳥銃需要點燃火繩,若遭遇雨雪大風天氣,”
朱翊鈞問:“有什麼辦法能改進一下嗎?”
戚繼光道:“兵仗局一直在嘗試改造。”
“兵仗局是什麼?”
朱翊鈞知道兵仗局,也是遊太監掌管,專門負責造刀、槍、劍、戟、盔、甲、弓、矢等兵器,也負責造宮中所用的鐵器。
戚繼光收了鳥銃,與朱翊鈞邊走邊聊。又說起了戚繼光那封《請兵破虜四事疏》,朝廷暫時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複,看起來戚繼光似乎也並不著急,呆在神機營反而有些隨遇而安。
朱翊鈞說道:“戚將軍放心,你的提議非常
好,我覺得朝廷一定會支持的。”
戚繼光笑著搖了搖頭,為此他可沒少去煩張居正:“我覺得呆在神機營也不錯。?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嗯!”朱翊鈞點點頭,“那些火器,確實很有趣。”
戚繼光笑道:“我的父親,曾經也是神機營副將。”
他的父親在他十六歲那年就去世了,也是同一年,他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名副其實的少年將軍,在登州衛時還沒有戚家軍,手底下一群老弱病殘。
朱翊鈞說:“戚將軍,你不會放棄吧。”
“當然不會!”
馮保跟在後面,聽他們聊天,心想:改裝個火繩槍有什麼難的,算了我給你們造一把新的吧,讓你們看看什麼叫革命性的引燃結構和聯動裝置,高射程、高精度,大威力。
“大伴!大伴!”
“嗯……啊,在的,殿下!”
朱翊鈞奇怪的看著他:“你在發什麼呆呀,戚將軍要走啦。”
“好!”馮保回過神來,“戚將軍這邊請。”
“……”
馮保早就已經了解過,不光是神機營,其實大明各地的軍隊,單兵主要裝備的火器都是這種鳥銃。為了保證堅固耐用,射擊時不炸裂,槍管采用精鐵製作。十斤粗鐵才能煉出一斤精鐵。
如果大規模更換,軍費開支能掏空大明朝好幾年的國庫收入。
再說了,他要真畫個圖紙出來,以現在兵仗局的製造技術,未必能造得出,到時候說不得還有人來質問他,一個天天伺候皇太子的太監,怎麼會知道這些,他要如何回答。
所以,最理想的辦法還是先對火繩槍進行一些實用的小改動。
於是,他畫了一張現有的火繩槍的圖拿到朱翊鈞的面前,說是要和他一起學習和討論,實則是引導他,按自己的思路,去發現改進的方法,順便在這個過程中,教他一些數學和物理知識。
朱翊鈞真的很聰明,稍微給他一點啟發,他就能發散思維,朝著引導的方向去思考,最終自己得出想要的答案。
過了幾日,戚繼光再來清寧宮,朱翊鈞把改造後的圖紙交給戚繼光:“這是我和大伴一起想出來的,也不知道可不可行,戚將軍看看吧。”
戚繼光展開圖紙,指著槍管上一個裝置問道:“這是何物?”
朱翊鈞說:“我和大伴都覺得在這裡裝一個這樣的東西,在射擊的時候會更準一些。”
說著,朱翊鈞又抽出另一張圖紙,描繪的是□□瞄準目標的角度,而中間多了一個框,正好把目標框在中間。
其實就是在槍口處加裝了一個準星。
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小改動,如何提高點火效率,減少射擊步驟等等。
戚繼光並沒有因為他隻是個小孩子而輕視他所說的,反而聽得非常專注,聽完之後收起圖紙,躬身對朱翊鈞抱拳道:“臣,這就去一趟兵仗局。”
朱翊鈞點點頭:“戚將軍去忙吧。”
看著他匆匆離去的背影,朱翊鈞也很高興,轉身就撲進了馮保的懷裡:“大伴!”
馮保摸摸他的頭,看得出來,能幫助到戚繼光,小家夥很開心。
其實,朱翊鈞能幫到戚繼光的還不止這些。
他一直關注著內閣對於那封奏疏的決定,也時常去乾清宮,詢問隆慶的看法。
隆慶一直知道兒子對此事上心,內閣與兵部也有許多支持的聲音,張居正也一直在為此事奔走。
隆慶很看重張居正的想法,之前張居正建議他將兵部侍郎由一人增加到四人,他就拍板同意了。
最在意的是高拱的看法,但高拱和兵部尚書楊博偏偏是最沉得住氣的兩個人。
既不說好,也沒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