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 130 章 下鄉(1 / 1)

第130章

新一年到了八月, 嚴磊卸任了博城縣軍代表的職務。趙團長上任。

這都是潘師長麾下的自己人。

嚴磊趁這功夫,想回老家看看,他已經好幾年沒回去過了。去年父親病重, 也未能儘孝, 還是喬薇替他回去的。

圖書館也沒什麼事,日常開這些會也很無聊, 嚴磊一跟喬薇商量, 喬薇就同意了。

夫妻倆買了臥鋪票, 坐了一夜火車,回去了嚴莊。

這一回, 又是村支書親自來接。

這一回嚴家爹娘都殷勤迎出門。

喬薇也說到做到,以前的一筆勾銷。

禮物也都拿出來分, 煙酒糖果點心衣服鞋子羊毛圍巾,都是鄉下買不到的東西。

熱熱鬨鬨的。

喬薇也依舊上桌吃飯。

妯娌們見著她, 臉上僵笑。顯然是被公婆或者各自的丈夫提前教訓過了。

這回終於住下了。

嚴磊娘跟喬薇一起住過招待所,可知道喬薇有多愛乾淨, 把房間給他們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晚上躺在炕上, 嚴磊感慨:“娘變了不少。”

臉上笑都多了。

那當然,人身上一個長久以來令她自卑的隱疾沒有了,令人嫌惡的臭味沒有了,可不得開朗起來嘛。

嚴磊抱著喬薇不撒手:“多虧你。”

喬薇卻問他:“你回來是有什麼打算?”

嚴磊佩服:“你猜到了?”

喬薇說:“不管你乾嘛, 彆把我卷進去。”

嚴磊失落:“唉。”

喬薇踢了他兩腳:“領導當慣了, 把自己當家長也就得了。是不是忘了我是次子媳婦!二兒媳婦!”

竟然對她抱有那種不切實際的期望。

可能也是因為家裡其他的女性實在難以入他的眼, 嚴磊內心裡就很希望喬薇能跟他一起掌家。

男人真是愛做夢。

按農村的規矩, 長媳才要掌事,根本輪不到次子媳婦。休想把她拖進這些雞毛蒜皮裡去。

久彆重逢的熱鬨過後,嚴磊果然開始整頓家裡了。出嫁的大姐二姐也回來參加娘家的家庭會議。

喬薇特意帶著嚴湘到地頭去溜達, 避開了。

等回來,果然,爹娘和姐姐們臉上帶著笑,妯娌們都繃著臉。

但也沒人吵,當然可能在她出去溜達的時候已經吵過被嚴磊鎮壓了。嚴磊之所以親自回來這一趟,大概就是為了這個事。

嚴磊回了屋,不用喬薇問就主動彙報情況。

他把之前直接分配下去的財權收回來了,然後轉移給了自己爹娘。

“我把話跟他們說明白了,我這錢是孝敬爹娘的。之前直接分配是我不對,以後就全給爹娘,我不管了,這錢由爹娘收著。不分家,錢就是爹娘的錢。如果分家,都分家了我更該不著給他們,該每家都出錢供養爹娘才對。”

兄弟們和嫂子弟妹們肯定有不滿,但嚴磊強勢,也不怕他們。

“以後家裡這邊,給爹娘一個月20塊。”

“大姐姐和二姐姐,我一年給她們每個人30塊,單獨給,不從這邊走。”

開家庭會議的時候肯定有過爭吵和不愉快,但分配方案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就連喬薇這個隻暫住幾天的人,都能感覺得出來妯娌們對公婆尤其是婆婆的態度上的變化。殷勤多了。

嚴磊給家裡錢圖什麼,不就是圖兄弟和他們的媳婦們能對爹娘好點,圖大家日子都能好過點嗎。

事實上隻要爹娘手裡有錢,日子就不會難過。

但爹娘把錢掌握在自己手裡,他們自己的日子就會更好。

這一趟回鄉之旅比之一年前喬薇單獨回來的那一趟,氣氛要平和得多了。

尤其是嚴磊娘,連眼睛裡都表達出了對喬薇這個二兒媳婦的發自內心的喜愛。

彆人也隻是猜測,可她心裡百分百肯定這次嚴磊忽然回來搞這個事,一定是喬薇跟他說了什麼。

畢竟當初就是喬薇跟她說“錢要攥在自己手裡”。

兩個姑姐對她也親熱,上次都沒見著,這次可算見著了,對她也噓寒問暖。

家裡曬的果子乾地瓜乾帶了許多給嚴湘。能拿出這些,可見生活是過得還可以的。

與之對比鮮明的是三個妯娌。

三個人的臉都很難看,可既不敢對嚴磊發——這是大金主,也不敢對喬薇發——一年前就已經領教過她的厲害了。

一年前,她們跟親戚、村人抱怨喬薇回到家腳不沾地,住都不住就走了。

彆人說:“你公爹疼得快走不動道了,你二弟妹/嫂一回來,馬不停蹄直奔省城給你公公治病。咋,你還嫌去得太快了?”

那就抱怨看完病居然不回來了。

彆人說:“人家是要上班的。你知道上班不?少上一天就扣一天的工資。再不回去,工資扣完了,誰給你們寄錢花?”

改口抱怨回家鄉居然啥都沒帶。煙酒糖果禮物一樣沒見著。

彆人說:“咋沒有?咱大隊新買的碾子,那不是人家給捐的錢!”

總之要是說嚴磊那個城裡媳婦不好,從村乾部到村人都跟你叭叭幾句,非給你論證人家已經夠好的了。

公爹、婆婆、嚴柱三個,更是沒口子地誇。

“哎呀呀,你們是沒見著,那省城大醫院的院長親自來接俺們,住的是單間,主任給柱子他爹開的刀。”

“那醫生、護士對俺們都可尊敬啦,都知道俺們有個厲害的兒媳婦。”

“都怕她哩!”

“你彆說,她那帽子一戴,腰帶一紮,俺都怕。”

他們三個人回來,先把老三老四叫到屋裡給嗆嗆了一頓。

三兄弟各自回房,又各自把自己媳婦給教訓了一頓,嚴厲告誡她們以後再不許有這種空門惡心人的行為。喬薇人家這個城裡媳婦,一輩子回不來幾次,再這樣,以後人家就不來了。

或許會讓嚴磊停了給家裡的錢也說不定。

說一千道一萬,利益才是真正的軟肋。最後一句拿捏住了所有人。

這樣,才有了喬薇這趟回鄉的祥和美滿。

嚴磊假期有限,在家裡待的時間並不長。而且,時隔多年再回來,會發現家鄉真的是一個用來回去不如用來懷念的地方。

隔得遠的時候,回憶裡都很美。

真回來了,親人們各自有各自的盤算,那些小心思都寫在臉上,看得明白,心就沒那麼熱乎了。

到坐上騾車告彆親人的時候,嚴磊其實是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放鬆感的。

等上了火車,他小心地問:“這趟回來,沒有不高興吧?”

他每天盯著呢,看誰敢給喬薇臉子看。

喬薇從包裡掏出一個洗乾淨的蘋果,一邊削皮一邊告訴他:“你放心,這是你的家,你什麼想回來,我都陪你回來。”

嚴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喬薇說:“人有個能回去的地方,挺好的。”

嚴磊點頭。

可雖然這麼說,真等下了火車回到博城縣下河口區的老軍屬安置區,打開鐵鎖,推開院門,看到自家那淺黃色的泥牆,涼床,靠墊……嚴磊才真正有了一種回家的感覺。

這裡才是他真正的家。

雖不是出生的地方,卻是安心的地方,是可以不設防的地方,是能徹底放鬆的地方。

嚴磊的肩膀都鬆了下來。

這一年,還算平安地度過。

隻是如今中學校幾乎都沒法正常上課。大批的學生和無法安排工作崗位的待業青年到處遊逛,滋生出了許多的社會問題。

其實這一年的上半年,喬薇瞧著趙團長家的英子成天不上學到處亂跑,就勸過楊大姐,要麼送英子去技工學校,要麼想辦法直接安排工作。

但英子才十四歲,楊大姐和趙團長始終覺得她“還小”,總覺得不著急。

喬薇也沒法逼人家。

剛子倒是沒事,剛子已經從技工學校畢業,進入工廠成為一名焊工了。

楊大姐讓他把工資全部上交,他主意大得很,不肯。最後每個月隻上交一半的工資,自己留一半。

他是大哥,很有大哥的風範,還似模似樣地不時地給弟弟妹妹們一點零花錢。

弟弟妹妹如今更聽他的話了。

長子就是這樣。長子如果自己能立起來,就是家裡的第二個爹。

不過嚴家的第二個爹不是嚴柱,是嚴磊。

喬薇不確定大事件的具體年份,但她看著如今青少年學生的情況,隱隱感覺那件大事也快了。

果然,這一年的年底,偉人做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喬薇所熟悉的那場覆蓋全國的、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終於揭開了序幕。

新年過完,縣裡成立了知青辦,街道挨家挨戶地統計。這一年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還有剛畢業但待業在家的社會青年,都在統計範圍之內,統稱為城市知識青年,就是後世俗稱的知青。

統計到趙團長家,剛子已經工作了,倒不在這個範圍內。

林夕夕趙團長答應了給她辦戶口,但不是現在。趙團長答應她,給她找好對象,就把戶口扒過來。

但一直以來給她介紹的都沒成。戶口的事就一直擱置了。

何況她還沒什麼文化,不算是知識青年,根本不在統計範圍內。

但英子是跑不了了。

她是在校生,也不是獨生子女,家裡也沒有人生重病需要留下陪護,也沒有就業、頂替崗位等等情況。總之,她是沒有什麼可以躲避的符合政策的正當理由的。

而且這時候趙團長正擔任博城縣的軍代表,好多眼睛盯著呢,也不能頂風行事。

沒辦法,英子就成了知青,被安排下鄉。

但好在,他們這裡是小縣城,具體到居住地,更是生活在小鎮上。

縣城之外、鎮子之外,就是“鄉”了。

不像大城市的知識青年,跨越千裡去了全然陌生的農村。陌生習俗,陌生食物,陌生口音。

英子他們這些小鎮知青下鄉的地方,離下河口隻有三十公裡。

一個禮拜之後的周日,喬薇燉了肉,端了一碗去給楊大姐送去,一進門就看見英子蹲在廚房門口拿著個雞腿啃得眼睛冒綠光,黃鼠狼似的。

喬薇:“……”

“姨,你來啦!”英子腮幫子鼓鼓地跟喬薇打招呼。

喬薇說:“你怎麼回來了?”

鄉裡有知青辦和大隊同時管著,理論上知青是不能離開指定地區的。

英子一樂:“我爸給大隊上打點好了,我星期天可以離隊,隻要晚上趕回去彆過夜就行。”

這比起大城市知青可真的幸運太多了。

喬薇跟楊大姐說:“雖然近,也還是想辦法給孩子弄回來。”

早點回來早點安排。

等大撥知青回城潮,那時候工作崗位又該緊張了。

楊大姐早後悔沒聽喬薇的早早給英子安排工作,心疼得不行:“說是在那邊睡大通鋪,吃的也不行。”

下了鄉,沒有親媽也沒有表姐照顧,知青們洗衣做飯都要自己動手。

從林夕夕來了趙家,這幾年英子過得其實都是有保姆的生活,哪受過這種罪。

“老趙已經在跑動了。”

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何況親爸是有點本事的人。

英子二月份下鄉的,離家隻有三十裡。

六月,被親爹給撈回來了。

十月,嚴磊和潘師長分彆收到了來自北京的信。

他們兩個人臉色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