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上的月亮(1 / 1)

德音族姬。

趙鹿鳴摸摸下巴,看看自己這不會說不會動的小堂妹,感覺這事兒既荒誕離奇,又很是她那位爹爹能乾出來的。而且再仔細看看,不得不說,那麼多太湖石裡,獨它們兄妹倆能受封爵位,這是有點本事的。

這位族姬高逾一丈三尺,重……這個就不提了。比起她那位豪橫高大的兄長,德音帝姬身形嬌小纖細,嫋娜輕盈。尤其彆的太湖石都被湖水或是酸性土壤侵蝕穿了,一個個好似被隕石擊穿的月球表面,她是看不出許多美感的——獨它的蝕洞開得恰到好處,如雙環髻一般。而自發髻向下,又有一抹淡淡的紅痕流淌在石頭表面上,延展開好似羅裙般美麗。

所以她這爹爹雖說持之以恒地不做人,但這塊太湖石的確很美。

她看著這塊荒誕又美麗,運至京城的路上耗費無數人力財力,並準備在接下來的旅程裡,繼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費的石頭,忽而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

她注視“她”,就像是注視著另一個自己。

帝姬就像是天上的仙女一樣,三個高堅果在船艙裡悄悄嘀咕。

他們雖然也是去白鹿靈應宮修道的小道童,但並不與帝姬同乘一艘船,否則是連嘀咕也不能嘀咕的——這都是臨行前家中父祖很嚴厲地囑咐過的!

雖說他們在遼國時也是大族,可他們是漢人,位置總在契丹人之下,哪怕努力讀書卷到位高權重,照舊要被契丹人戒備疏離。

所以父親才下定決心叛遼歸宋,果然就受了許多的賞賜,要官有官要錢有錢!住上了前所未見的漂亮宅邸,還有許多的美味珍饈,爆炸一般出現在高堅果們的面前。

但他們的好日子沒有持續很久,因為他們雖然是小孩子,但也會出門,也會與汴京城裡其他勳貴大臣的孩子見面,他們也要讀書交際。一見面時,他們就什麼都明白了。

勳貴家的孩子瞧不起他們出身新皈依的叛臣之家,文臣家的孩子瞧不起他們是粗鄙的武將之家,就連路邊賣小吃的,聽到他們迥異於汴京人的口音後也會輕蔑地一笑。

“又是北邊來的破落戶,”他們用控製得還不錯的音量打趣,“倒是想裝出個人樣子。”

“瞧瞧那小黑臉兒。”

“吃得那般癡肥。”

“也不要這般刻薄,”有皮膚白皙,腰間掛了一串雜佩的小男孩笑道,“托了他們的福,我倒覺得這半年汴京賞心悅目了許多。”

“當真?”

“你們豈不知,就連城中陰溝都乾淨了?”

高堅果們聽得懵懵懂懂,回家還要問一問父母,為什麼河北人來了,汴京城的陰溝都乾淨了?

後來他們再聽到那些話,揮拳頭就打,再後來他們打也是不敢打了,就隻能窩在家裡,想著有朝一日出人頭地,被人瞧得起的那個夢。

家中父祖說,跟了帝姬,說不定就能實現這個夢呢!

現在他們跟著帝姬了,船上那些服侍他們的仆役,還有保護他們的侍衛就都變了個態度,每個人都對他們很客氣,雖然他們三兄弟裡,最年長的趙儼說,那隻不過是虛情假意罷了,他們隻是怕怠慢了三位小郎君,被帝姬得知後責罰他們。但畢竟這些人不會再公開用那張嘲諷的臉對著他們了呀!

帝姬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像月亮一樣皎潔,像畫上女仙一樣美麗,她雖說鮮少離開自己的船,但無論她和誰說話都很和氣,輕聲細語的,她還給他們買了楸葉!雖說是已經枯萎了,但他們都珍之重之地收藏起來了,誰也不敢將它丟掉。

那可是官家的女兒,是高不可攀的明月——他們那滿滿都是稚氣的心裡,自然認定她就是最好的,她也值得世上一切最好的東西。

船還在跑著,但南鄭城是已經忙忙碌碌地準備起來了。

首先是白鹿靈應宮,就像趙鹿鳴猜測的那樣,怎麼可能短短的一個多月內就給她蓋好一座大道觀呢?必然得“征用”一下彆人的建築啊!

但哪怕是征用人家現成的東西,這也是個大工程啊,得把裡面不合規製的佛像請出去,把不合規製的和尚們也請出去,再在附近彆的道觀裡挑挑揀揀,三清四帝的神像請過來,同時工匠們還要加班加點,給請過來的神像重新塗一遍金身,再放進靈應宮中。

這就完了嗎?那可想得太美啦!屋上瓦是不是破了?漏水的地方必須得重新補一遍;腳下磚是不是裂了?光換一塊磚太難看,也重新鋪一遍吧!那磚都鋪了,柱子怎麼能不重新刷,牆壁怎麼能不重新塗?像樣嘛?

這是中間的大殿,後面還有帝姬住的地方,中貴人住的地方,宮娥住的地方,前面則是侍衛們住的地方,和其他道官們住的地方,這些一應都是要收拾好的!稍有怠慢,帝姬自己沒說什麼呢,周圍那一群神人隻要伸出一根手指,就能按死你哪!

不獨南鄭城,興元府,甚至是利州路都一整個烏煙瘴氣起來,百姓們每日看著民夫往城內拉東西,再聽著工匠敲敲打打,半夜也不得休息。和尚和道士們委屈地抱緊小被子,嗚咽著不敢出聲。

那可是官家的女兒,是高不可攀的明月!

明月過了潼關,又自黃河進了渭水,再下船換車,準備一路向南時,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重陽將至呢。”宮女們惆悵地說。

京城裡有那許多節日,每一個都是那般熱鬨,就比如重陽節,京城裡忽然之間就開滿了菊花。

什麼樣的菊花都有,萬齡菊的花蕊像蓮蓬一樣,桃花菊色澤鮮妍如春時,圓的是金鈴菊,大的是喜容菊,一夜之間,四處開放。

家中的婦人就又到了比拚手藝的時候,汴京的小婦人可以騰出一日來,早早準備好面粉、蜜糖、果仁、油鹽,支鍋蒸起粉面蒸糕,蒸時不忘記用面粉捏出一個個獅子蠻王,她們高標準,嚴要求,那獅子捏得是不是活靈活現,還要和妯娌,和親鄰一較高下咧!

這許多的蒸糕到時就會鄰裡街坊四處送,也四處收,出城登高望遠時帶著吃,再就各家的味道進行一番品評。

哎呀呀呀,她們講一講,就會歎一口氣,京城那樣熱鬨,出了京城可再也見不到了。

“或許興元府也有這樣的習俗。”趙鹿鳴說。

有的宮女就天真地點頭,掰著手指算起還有幾日才能到達。

曹老爺子聽了時,就垂了眼睛,不言不語,還是小內侍嘴快,說:

“興元府恐怕沒有這樣的習俗,帝姬若是喜歡,咱們在道觀裡多做些各式各樣的,熱鬨熱鬨。”

“為什麼興元府沒有這樣的習俗呢?”她問。

“出了京畿,”曹福說,“天下都沒有這樣的習俗。”

馬車緩緩向前,走在起伏的山路上,有些顛簸,但好在天氣轉涼,車裡儘可以多墊些墊子,讓帝姬坐得更舒服些。

她偶爾挑起簾子往外看,外面有騎著騾子的高堅果,有擎著旗幟的侍衛。高堅果會立刻興奮地同她講話,侍衛的旗幟會迎風飄揚,她所看到的,聽到的,大概也就是這些東西。

但往遠了看,也能看到一二茅草屋,以及連綿不絕的秦嶺。

“爹爹在興元府,賞了我許多地。”她說,“不知哪一處是我的。”

“這些是不是呢?”佩蘭也扒著車窗往外看一眼,“帝姬你看那些農人,水田修在窪地裡,旱田修在山上,七扭八歪的,半點也不整齊!官家該不會賞帝姬這樣的田地吧?”

“爹爹賞我的應該都是荒山。”她很自信地說道,“這是農人自家的地,斷不是我的。”

佩蘭吃了一驚,“荒山可怎麼種?”

“荒山也可以開墾,開墾過之後就可以種田了。”她說。

她可以種一些糧食,還可以種一些經濟作物,種些果樹也不錯?總之爹爹給了她千頃地,她心裡就有許多個想法,並且很有些躍躍欲試。

雖說時間緊迫,可她的起點高,能秒殺一大群種田文女主角啊!

“你們且等著看吧,”她很自信地說道,“這些荒山雖說開墾起來有些難,可爹爹免了科差、徭役、支移,到時會有許多百姓來種咱們道觀的地,他們的負擔就會很輕,咱們就能攢下許多錢糧,來日……”

帝姬快要到了,南鄭城就變得異常熱鬨。

一整個利州路的官員像無頭蒼蠅似的,嗡嗡個不停。

迎帝姬是必須得迎的,城下迎應該差不多吧?不用出城三十裡吧?原以為她是被貶過來的,可又帶了那麼大一位族姬!那麼大!翻山越嶺地爬過來!累死好幾匹馬!

那就證明帝姬是簡在帝心的,除了出城迎接外,再送點禮吧?帝姬的禮是要送的,身邊那個老內侍也得送一份,還有調過來的道官,那也是李彥面前的紅人,必不能怠慢了去……

新到的轉運使宇文時中坐在上首處,眉頭就皺的死緊。

有官員注意到這一點,就諂媚地湊過來,“大人曾任資善堂讚讀,與帝姬有師生之誼,與下官們自是不同的,未知……”

就很想問一句,帝姬喜歡什麼啊?這千裡萬裡外的十三歲小姑娘,誰知道她喜歡蜀錦的裙子還是四尺高的珊瑚啊?

這個瘦削的中年文士冷冷地瞥他一眼,“自是不同,因此我備的禮,也與諸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