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戶籍(1 / 1)

安頓下來之後,趙向晚與祝康根本就閒不住,恨不得馬上去三村灣開展調查。

不過因為龔長水交代的關於三村灣的醃膜事,因為案件還在偵查中,高廣強囑咐他們不要打草驚蛇,免得放走了相關人等。

想來想去,趙向晚四人來到汽車站紅玉副食店,準備找老板娘喬紅玉聊一聊。

下午兩點多,汽車站很熱鬨。

一台台灰白色的小型客車,車窗玻璃上滿是塵土,駕駛室前方擺著一個紙殼子,上面用毛筆寫著到達站點,還有拉客的舉著牌子大聲喊。

"星市,星市,馬上走!"

"珠市、珠市,有沒有去珠市?"“隻差三個了,三個滿了就發車。”

街角的紅玉副食店依然是人來人往。趙向晚讓祝康他們等在外面,自己走進店裡。

喬紅玉記得趙向晚,一見到她就熱情地打招呼: “妹子,你來了?”說完,她左右看看,收錢找零

一氣嗬成,等到沒有其他顧客了這才壓低聲音問: “你大姐找到了沒?”

趙向晚喜歡喬紅玉的爽利: “謝謝你,找到了。”指了指三村灣的方向, “就是那邊的人拐的!"

喬紅玉挑了挑眉,上下打量著趙向晚。

【這姑娘好厲害,能把她大姐從三村灣帶出來,我還真是小瞧了她!】【三村灣那裡家家戶戶都是親戚,哪裡這麼容易把人帶出來?】

趙向晚輕輕一笑:“大姐,你可彆小看了我。我上次出來,可是帶了一萬多塊錢,把人直接買回來了。"

喬紅玉越發看她不明白: "妹子,我記得你說你在省城做生意,做什麼生意那麼有錢?"趙向晚道:“我大姐夫有錢,他在星市火車站小商品市場那裡有三、四個門面,好賺得很,我在那裡幫他賣點皮包、皮帶什麼的。你彆看東西小,從南邊城市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賺不少咧。"

喬紅玉聽明白了,歎了一口氣: “難怪你說你大姐夫在外面找了個發廊妹,原來是錢多了燒得慌。這回你大姐夫肯出錢讓你把大姐帶回去,可見還是有一點良心的。你讓你大姐以後啊,一定不要老想著愛不愛的,這年頭,錢才是真愛,懂不?"

再一次聽到紅玉大姐的忠

告,趙向晚笑了: “懂了,大姐。”

喬紅玉探頭看了一眼,又見到祝康,不由得皺眉: “你呀你呀,怎麼還沒和那小子分手?又矮、又瘦,除了聽話一個優點都沒有。"

趙向晚道:“算了,聽話就行。反正大姐你說了,男人有錢就變壞,那我不如找一個聽話的、肯交錢給我的。"

喬紅玉點點頭: "也有道理。可惜呀,我還想把我兒子介紹給你。"【可惜,做不成兒媳婦了。】

趙向晚聽到她內心真實的遺憾,微笑道:“做不成婆媳,可以當姐妹嘛。”喬紅玉被她哄得眉開眼笑: "可不是?今天你這個妹妹,我喬紅玉認定了!"兩人又閒聊了幾句,中間數次被購物的顧客打擾。

喬紅玉提高音量,把在後面整理貨架的丈夫叫出來收銀,自己則將趙向晚拉到後面,悄悄問:"你這次回縣城來,要做什麼?"

趙向晚左右看看,見四下裡無人,這才說出早就準備好的說辭:“我花了一萬,把我大姐母女倆

帶回了家,到家之後我大姐說,她在那個三村灣還見到一個被買來的媳婦,那人央求我大姐回去之後報警……”

"報警?"

喬紅玉嚇了一跳, "千萬彆!"

趙向晚:“為什麼不能報警?他們做的是犯法的事,拐賣婦女那可是要坐牢的,就該讓派出所的人把他們都抓走!"

說到這裡,趙向晚看了喬紅玉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補充了一句: “我還想把花的一萬塊錢弄回來呢。"

喬紅玉現在對趙向晚是真心實意當姐妹,看到她就覺得看到自己年輕的時候,恨恨地抬手在她胳膊上打了一記: “你這個妹子,膽子太大了!你以為三村灣為什麼能夠成為拐賣的窩點?為什麼我們都知道三村灣有私娼點、地下賭場卻不報警?我為什麼不讓你報警?還不是因為那個地方頭頂上有那個!"

喬紅玉伸出手指頭,往頭頂上指了指。趙向晚問: "什麼?"

喬紅玉將聲音壓得更低: "一把傘。"趙向晚的心漏跳了一拍: “什麼傘?”

喬紅玉湊到她耳邊,聲音微微有些顫抖: “我就

悄悄告訴你,你千萬彆跟旁人說。汽車站派出所的所長,龔有霖,就是三村灣出來的。你這裡一報警,他就會知道,然後所有違法犯罪的東西,都會消失不見。"

趙向晚愣愣地看著喬紅玉,假裝害怕搖頭: “不報了,不報了,那我真不敢報警了。派出所所長,我可得罪不起。"

喬紅玉說:“你既然那麼聰明,知道花錢把你姐帶出去,那其餘人的事,你就不要管。人呐,有時候必須得自私一點,管好自己就行了。"

趙向晚點點頭: “是是是,我上次也是運氣好,就在灣口羅小菊家裡住。是羅小菊在中間牽了線,這才賣了她一個面子。花一萬塊錢,他們先把孩子給了我,過了幾天才把大姐還回來。"

雖隻寥寥幾句,喬紅玉卻聽得心驚肉跳。

她看著趙向晚,眼裡有了佩服:“你這妹子,對你大姐真心實意,還敢住到三村灣去?也不怕被人綁了,拐了!"

趙向晚笑了笑: "我不是帶著對象嗎?再說,我是羅縣人,他們對我還好。"

喬紅玉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你是羅縣人,怎麼你大姐講的不是本地話?"

趙向晚反應很快:“其實不是親大姐,是表姐。我大姨嫁到星市,生了我大表姐。後來我去星市打工,也是住我大姨家,所以和我大表姐關係挺好的。"

喬紅玉讚了她一句:"你是個好的,有情有義,你大姨沒白疼你。"

趙向晚說:“那……如果不報警的話,我應該做點什麼呢?再花錢買肯定是不成了,我也沒有錢了。"

喬紅玉有點急了: “我不是說了嗎?不要管她,不要管彆人!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趙向晚咬了咬牙: “可是,大姐,我們都是女人。如果連我們女人都不幫女人,那在這個男人強勢作主的世界,誰還能幫助我們?難道想等到拐賣婦女、強.暴婦女、欺負婦女的那些男人幡然悔悟、主動投案自首嗎?"

喬紅玉明顯有些意動。

【這個小妹子,還是太年輕。】【可是,為什麼我會感動?】

【是啊,要是女人都不幫女人,誰還願意幫我們?】

喬紅玉看著趙向晚:&

#34;你真想幫她?是哪一個?看看我能不能和那邊搭個話。"

趙向晚趕緊搖頭:“姐,我不能害你。你在這裡生活了這麼多年,又在派出所管轄的範圍內開副食店,你可千萬彆出面。你就給我支支招,我來出面處理。"

喬紅玉想了想: "三村灣的書記,叫盧國良,還算良心未泯。他對村裡所有事情知道得特彆清楚,你如果想救人,不妨找個能主事的男人出面,和盧國良溝通,談談條件,讓他從中調節,悄悄把人放了。"

趙向晚問: “他長什麼樣?我怎麼才能找到他?”

喬紅玉找出盧國良的BB機號碼、地址、喜好一骨腦都告訴了趙向晚:“以前往他家送過貨,所以有這個。他今年五十來歲,平時就好喝點小酒,有個小孫子是他一手帶大的,現在站前小學讀三年級,他愛得不行。"

趙向晚問:"小孫子叫什麼名字?"

喬紅玉說:"盧天賜。"

趙向晚從包包裡掏出一條紅色紗巾,送到喬紅玉手中:“姐,謝謝你的幫助。我大姐這段時間在家裡養傷,沒辦法過來聽你教誨,這條紗巾是我姐讓我帶過來的,你一定得收下。不是什麼很值錢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心意。"

喬紅玉收了下來,又細細叮囑:“好,你們的心意我收下了。我還是那句話啊,儘量讓男人出面,你一個小姑娘鎮不住場子,盧國良不會信你。"

趙向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報,與她揮手道彆。

這一回,喬紅玉的態度裡又多了一分疼惜: “記得姐的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幫人可以,但要先保護好自己。"

【女人幫女人,這個妹子,講義氣!】【這麼好的妹子,怎麼就找了個醜男人?喊——】

趙向晚出來之後,祝康看那老板娘一臉的嫌棄,不解地問: “你和她關係混得這麼熟?我怎麼覺得她看我的眼神不太對勁?"

趙向晚:"你想多了。我剛才得到了重要情報,我們先回去。"

星市牌照的吉普車,羅縣整個縣城就沒有幾輛,為了避免太過顯眼,四人來汽車站並沒有開車,而是打出租車。

再回到羅縣最好的賓館,趙向晚一共開了

兩個標準間。祝康、季昭一間;趙向晚、周如蘭一間。四人住隔壁,有事好商量。

哪怕是羅縣最好的賓館,條件也趕不上四季大酒店的一半。

不過雪白的床單、被套散著陽光氣息,有獨立衛生間、有熱水、有電視,有兩張單人床,地面還鋪著漂亮的地毯,這配套已經比市局單身宿舍好,因此祝康與趙向晚很滿意。

季昭雖然養尊處優,但其實是個對生活條件要求不高的人,不然先前也不會在市局單身宿舍住了那麼久。隻要讓他跟在趙向晚身邊,他一句怨言都沒有。

周如蘭也能吃苦,並沒有說什麼,從提包裡將包得嚴嚴實實的毛巾、拖鞋等生活用品取了出來,毛巾掛在衛生間,拖鞋擺在床邊,看得出來她平時生活得比較精致。

四人在祝康、季昭的房間裡開會。趙向晚將剛才打聽到的消息說了出來。

祝康第一個跳了起來: “小小的三村灣,竟然也有保護傘?必須一鍋端!”

周如蘭表情嚴肅: “隻是一個派出所所長,也敢包庇犯罪份子?我們馬上給市局、省廳彙報,嚴查!"

【哼!武建設那麼大的廳級乾部都被一鍋倒了,小小一個轄區派出所所長,也敢囂張?!】

季昭提醒趙向晚。【不是要找龔四春、盧尚武嗎?三村灣的事情讓其他人處理吧。】

趙向晚看著季昭,解釋了一句: “我們這次主要是追查二十年前龔大壯一家的滅門慘案,隻是沒想到案發村莊已經被拆,村民全都搬到了三村灣。如果要尋人,恐怕還是得落到這個三村灣。先做得外圍調查,知己知彼嘛。"

季昭終於明白趙向晚今天為什麼要奔波了解,點了點頭。周如蘭說: “我們可以到戶籍科尋找人員信息。”祝康也說: "隻要找到當年負責案件偵查的老同誌,應該能問出這兩個人的去向。"

趙向晚道:"二十年鬥轉星移,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涉案的酒灣村、小灣村已拆,人員肯定也有大量的變動。像盧富強,十八歲離家再沒消息,估計戶籍資料早就丟失,另外兩個人改名、遷戶、死亡……什麼可能都有,我們先得有思想準備。"

>

但真沒想到一到地方就被暴擊:老家沒了!

村子都沒有了,那麼多戶,那麼多人,全部遷走,重建家園,戶口資料完全可以造假。如果龔四春、盧尚武遷走或者改名,怎麼辦?

周如蘭倒是很樂觀: “雖然說有難度,但我們公安係統的戶籍管理還是蠻嚴格的,我們有姓名、有籍貫,又順利找到了村子重建之地,慢慢問嘛,一定會找到的。"

祝康問: “派出所所長龔有霖不知道會不會從中作梗。萬一他認得龔四春或者盧尚武呢?萬一他通知這兩個人,被他們跑了呢?"

趙向晚看著他: “今天我們在縣城公安局已經說過要追查舊案,如果龔有霖與縣公安局的人有勾連,恐怕早就收到了消息。這樣,我們等下再去一趟,我來問問。"

四個人都是行動派,顧不上奔波一天風塵仆仆,直接下樓開車。

在車上,祝康對趙向晚說: “向晚,這一回你千萬彆客氣,拿出你審嫌疑犯的態度來,把那個潘磊好好審一審。萬一他和龔有霖是一夥的呢?"

周如蘭說: "不必再等他回信了,讓他給我開一個公函,我到汽車站派出所去調閱戶籍資料。"

趙向晚道:"好,見到了再說。"

再一次來到縣城公安局,潘磊主任的笑容有點尷尬:“那個,剛才領導開會布置任務,還沒顧得上打聽你們要調查的這個舊案……你們這麼著急的嗎?"

【省城來的怎麼了?到了我們羅縣,那就得聽我們的安排。】【一群小年輕,長得跟公子哥、大小姐似的,看著就不牢靠。】

【咱們縣城公安局就這個工作效率,上午打過招呼的事,怎麼也得後天才會給你處理,這幾個竟然想下午就有回應?唉!太年輕了。】

趙向晚有些無奈,縣城機關的辦事效率真低。

"潘主任,據我們了解,當年的案發村莊已經整體拆遷,合並建設為三村灣,歸汽車站派出所管轄。請你幫我們開一份公函,我們直接與派出所對接吧。"

潘磊看了一眼趙向晚,眼神有些意味深長。

【這小女警不愧是羅縣人,懂得挺多啊。】

【汽車站派出所?那不是龔有霖負責的地盤

?也好,丟個燙手山芋過去,看他還敢仗著和盧局關係好,對我愛理不理!】

趙向晚聽到潘磊與龔有霖不對付,心中一喜。

"潘主任,如果為難的話,那我就去找盧局長?我聽說,龔所隻聽盧局的話,不知道您開公函,有沒有用啊。"

潘磊一聽,火氣頓時就冒了出來。

他拉開抽屜,開出公函,蓋上大紅章,推到趙向晚面前: “你拿著這個去試試,要是他那邊不配合,你給我打電話!"

趙向晚沒有馬上拿起公函,而是猶豫地問: “要不,您給龔所打個電話提前說一下?我怕他那邊不肯接待我們。"

潘磊要的就是趙向晚與龔有霖那邊起衝突,他到時候再來打壓龔有霖,豈會提醒他?

他微笑著說: “趙警官,你不用這麼謹慎小心。我們這裡雖然是小縣城,但和省城一樣,也有辦事的章程與流程。你們拿著這個公函,直接找負責戶籍資料的李楊明同誌,連龔所長都不必驚動。"

趙向晚這才拿起公函:“潘主任,那請你和李楊明警官聯係一下,我們直接過去找他。”一聽就知道李楊明是潘磊的人,必須把這個關係用到位。

潘磊認真地看一眼趙向晚,一邊撥電話,一邊說: “趙警官,你很有眼光啊。”趙向晚微微一笑: "您放心,這次如果立功,少不了你一份。"潘磊眼睛一亮。

【這個省城來的警察很上道啊。】【此案偵破,必是大功一件。】【咱們局裡完全是盧輝的天下,這次如果和這個趙警官打好關係,說不定位置還能動一動。】

等那邊電話接通,他的聲音裡透著親切。“老李啊?”"對對對,是我。"

"四個星市公安局的同誌,要來查一件舊案,你配合一下。""是,直接辦。"“哦,龔所出差了?好好好,不用告訴他。”

掛完電話,潘磊的態度變得親切了許多:“趙警官,你們拿著公函直接去吧。要是有了進展,記得和我分享一二。"

趙向晚這才站起身,拿起公函:"能否借用一下電話?我給我們領導彙報一下。"

潘磊頓時大喜,笑得春花燦爛: “來

來來,請請請。”【不愧是省城來的,果然有眼力見。】【她這是要為我刷一下存在感?太會了!】

趙向晚拿起電話,直接拔通許嵩嶺的電話: “許局,我是向晚。”電話那頭傳來許嵩嶺低沉而穩重的聲音: “到了羅縣吧?那邊配合嗎?”

趙向晚看一眼正緊張盯著自己的潘磊: “羅縣公安局其他領導都挺忙,是政工室潘磊主任接待的。已經拿到公函,準備前往汽車站派出所調查戶籍資料。"

許嵩嶺:"好,你把電話給他,我來交代幾句。"

趙向晚將電話遞給潘磊: "許局有話要和你說。"

潘磊連忙接過電話,一通“嗯、嗯、好的,了解,沒問題”,掛掉電話之後他的態度變得熱情無比: “我馬上就來調查一下當年經辦此案的民警同誌是誰,一有消息,立刻和你們聯係。”

【沒想到,這小民警竟然是許黑臉的徒弟,幸好沒有得罪她。】

趙向晚笑了: "好。"適當的時候,搬一搬師父的名號還是有用的。

拿著公函出來,一看時間還沒五點,祝康誇了趙向晚一句: “這事情辦得很利索啊。”

趙向晚看向周如蘭: “願不願意加一會班?”

周如蘭點頭: “沒問題。”

四個人徑直奔向汽車站派出所,趁著還沒到下班時間,找到戶籍室的李楊明。

李楊明今年四十來歲,是個面相和藹的胖警察,他看了看公函,將他們帶進一間大辦公室,中間一張長方形的會議桌,四邊都擺著辦公椅,應該是派出所的會議室。

“你們等一下啊,三村灣由酒灣村、後灣村、小灣村三個村合並而成,每個村大約八百人,兩百多戶,你們是要所有的戶籍檔案嗎?那這個工作量有點大啊。"

周如蘭道: “我們要找龔四春、盧尚武這兩個人,這兩人目前應該是三十六歲。龔四春是酒灣村人,父親名為龔大利;盧尚武是小灣村人,父親名叫盧國偉。”她思忖片刻,又加了一個名字, "盧富強,小灣村人,父親名為盧國興。"

李楊明一聽,有名有姓有村莊,好找: "好,那你們等一下,我來幫你們找。"

周如蘭道:“我

來幫您吧,我以前在派出所做的就是檔案管理的工作。”

李楊明很高興她願意幫忙: “行。”

周如蘭站起身,祝康也跟了上去:“要搬資料嗎?我來。”

趙向晚看看時間,已經到了五點半,便對李楊明說:"李警官,您該下班了吧?"

李楊明性格挺好:"沒事沒事,你們是市局來的貴客,潘主任說了,讓我配合你們工作。"【就是我這老胃病,不能餓也不能吃硬的、辣的,要是他們乾一晚上的活,我可真陪不動哇。】

聽到李楊明的嘀咕,趙向晚微笑道: “李警官,我們請您一起吃個飯吧?我剛過來的時候看到派出所旁邊那條路上有一家店,名字挺有意思,清粥小菜,不知道您願不願意給個面子?"

李楊明聽這市局來的刑警說話帶著羅縣口音,態度和氣又敞亮,心生好感: "行啊,那就一起去吃點。吃飽了飯,才好乾活嘛。”他也沒有問明明可以第二天再做的事,為什麼非要今晚加班。反正潘主任說了,儘力配合。

一起吃完飯,大家的關係便拉近了許多。

李楊明說: “你們選的這個地方好,我有慢性胃炎,隻能吃點軟爛的。說實話,如果不是趙警官建議吃這家,我真不會來陪你們吃飯。"

祝康幫他再盛了一碗小米粥: "李警官,你們派出所平時加班多嗎?"

李楊明歎了一口氣: "多,事情一來就得加班。"

祝康再問: "那我看今天好像大家都下班了?"

李楊明哈哈一笑:“龔所到星市開會,底下人都放了鴨子。”

周如蘭瞪大了眼睛: “總得有人值班吧?”

李楊明笑: “當然有,隻不過螺絲沒擰那麼緊。”

趙向晚問:“龔所平時很嚴肅?”

李楊明收斂了笑容:“是有點。”

【要不是他和盧局長關係好,誰願意天天看他那張臭臉?一天到晚以為自己很厲害,像個土皇帝一樣,搞得派出所烏煙瘴氣的,呸!】

趙向晚繼續問: "李警官,龔所這回出差大概什麼時候回來?"

李楊

明搖搖頭: “那得問辦公室的小任。”

【小任是龔所的狗腿,問他最清楚。】

趙向晚假意好奇: "最近沒聽說公安係統有什麼重要會議或者培訓啊,龔所去星市出什麼差?"

李楊明臉上浮起一個嘲諷的笑容: "誰知道呢。"

【能有什麼會?不過就是到珠市去吃吃喝喝唄。三村灣的人把他供得跟菩薩一樣,隔三岔五就帶他去星市的五星級大酒店瀟灑,就這,還黨的乾部呢,真是敗類!】

看來,這個龔有霖雖然人前風光,但看不慣的人也不少啊。這是好事。

代表很容易將他孤立、架空。五星級酒店?那不就是四季大酒店?

趙向晚心中又是一喜,太好了!

再詢問了一些派出所的情況之後,五個人吃飽了,再回到派出所裡。

會議室裡燈火通明,三村灣所有戶籍資料足足有幾千份,這個工作量非常龐大。九十年代計算機使用還沒有推廣,這裡全都是紙質版資料。要不是有細心、專業的周如蘭,光是從這如山的檔案堆裡找到有用的資料,就得花費幾天的時間。

三個小時之後,李楊明歪在桌邊睡著了。祝康四個卻依然神采奕奕。如山一樣堆著的戶籍資料,第一個被找出來的,是盧尚武。

終於,找出來了一個!趙向晚拿出紙筆,將所有信息都記錄下來。

季昭勝在記性好,他隻需要掃一眼就能記下所有內容,所以趙向晚隻撿重要的內容記,其餘需要補充的,就找季昭好了。

盧尚武,1959年生,戶主盧國偉,盧尚武是第二個兒子,1977年因招工遷出原籍。祝康有些著急: "遷走了?那他現在哪裡?"

趙向晚眯了眯眼: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們把這個戶籍資料上的所有人都記下來。盧國偉因病去世,但盧尚武母親孫友敏還活著,目前在三村灣和老大盧尚文一起生活。"

很快,第二個人龔四春找到了!

龔四春,1959年生,戶主龔大利,龔四春是第四個兒子,1975年讀高中,遷出原籍,原因沒有載明。

祝康更急了: “怎麼會原因不明呢?”

周如蘭解釋道: “戶口遷出隻需要個人

申請、遷出地的準遷證、遷入地的準遷證、身份證明,一般都會準予辦理。至於原因嘛,那就五花八門了,工作調動、招工、招乾入戶、投靠親屬都是有可能的。"

祝康隻得將龔四春的所有親人信息都記錄下來,龔四春的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但父母依然健在,老大龔一夏、老二龔二秋都在三村灣生活,娶妻生子,老三、老五、老六都是女孩,已經因為出嫁遷出戶口。

最後一個,是盧富強家。

盧富強是家中老大,底下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二十年過去,盧富強的父母都已病逝,兩個弟弟一個遷出原籍,另一個留在三村灣生活。妹妹因為出嫁遷出原籍。而盧富強,則因為十幾年未與家人聯係,按失蹤人口處理,已經被銷了戶。

從法律上來說,盧富強已經死亡。

長久的沉默。

一起凶殺案,改變的不僅僅是祝康(實際上是龔勇)的人生,所有參與者都有了變化。祝康打算親自告訴盧富強,他在法律上已經死亡,祝康很期待看到他臉上的表情。

一晚上的忙碌之後,終於可以收工。感謝了李明楊之後,四個人開車回賓館。

一路上,燈光將道路照得很亮。

夜深了,路上沒有什麼人,經過汽車站時,也沒有白天的熱鬨。路邊的商鋪全都關了門,空蕩蕩的。

祝康長歎一聲: “忙了一天,也算有點收獲。”

趙向晚知道他的心情很複雜,便安慰道:“明天還是得找三村灣的人進行調查。我們不進去,讓李警官以調查戶籍資料的名義把他們請到派出所來。"

周如蘭肯定了趙向晚的想法:“這個辦法好,安全、保險。”

到了第二天,四人依然直接來找李明楊。

依然是那間會議室,隻不過這一次,他們終於見到了龔四喜、盧尚武的家人。龔四喜的父親、母親一見到祝康,瞳孔一縮:太像龔大壯了!

龔父龔大利與龔大壯關係並不好。雖然是堂兄弟,共一個爺爺奶奶,但一來因為土改時結了舊怨,二來因為龔大壯日子過得比他好,所以有些嫉妒。隻不過隨著龔大壯一家滅門,再加上整村拆遷,很多往事都被遺忘。

今天陡然看到一個與龔大壯很像的年輕人,龔大利內心有些打鼓。

祝康沒有繞

圈子,直接問: “龔大利,你兒子龔四喜,現在哪裡?”龔大利與妻子交換了一個眼神: "警官同誌,你問這個做什麼?"【四喜說過,讓我們就當他是死了,以後都不要再提。】【他現在過得那麼風光,絕對不能拖他後腿。】

趙向晚眸光一閃,暗自思索,看來,龔大利知道兒子做了什麼,這個老東西!祝康嚴肅地拉下臉: “我們在進行戶籍調查,龔四喜因為什麼遷出原籍?現在又在何處?”

龔大利咳嗽了兩聲: “他在縣城讀高中,戶口遷到縣城了,後來就沒了消息。時間久了,這個兒子是白養了。"

【他把戶口掛在我表姑家,改了名換了姓,又考上了警校,再回來當領導,日子過得好得很。】【他有良心,孝順,雖然明面上不能認我們老倆口,但是每年都給錢給煙,他兩個兄弟乾了什麼都有人罩著,多好。】

趙向晚目光如矩,緊盯著龔大利的臉: "他讀高中,戶口掛在哪裡?"

龔大利對上趙向晚的眼睛,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心慌: “他自己找的,我也忘記了,那個時候掛戶口也容易。"

趙向晚冷笑一聲:“77年,掛戶口可不容易!農轉非,多困難。你們家花了不少錢,動用了不少關係吧?"

龔大利尷尬一笑:"也,也還好。"

趙向晚步步緊逼: “75年龔四喜初中畢業,想到縣城讀高中沒有錢,找他叔叔借,卻沒有借到,所以不得不輟學,對吧?"

往事掀開一頁,再一次聽到龔大壯這個名字,龔大利感覺這會議室有些陰森森的: “二十年前的事,不,不記得了。"

龔母卻突然插了一句: “四喜是74年初中畢業的。”

趙向晚將目光轉向一直沉默的龔母: “他當年成績一定很好吧?”

龔母點頭: “四喜是家裡最聰明的一個,很會讀書。隻可惜,家裡窮,沒辦法讀書。”

趙向晚斂了笑容:“那怎麼75年他忽然又有錢能夠讀高中了呢?”龔母愣了一下,看向龔大利。

龔大利皺起眉頭,瞪了龔母一眼,代為回答: “找親戚借了點錢。”趙向晚放緩了語速: “哪個親戚?龔,大,壯吧?”

龔母明顯心理素質差

很多,不自覺地打了個寒顫。

龔大利卻重重地咳嗽了一聲之後,甕聲甕氣地說: “什麼龔大壯,他那個時候已經死了。”趙向晚加快了語速,不給他半點猶豫的時間。

"怎麼死的?"

"凶殺案,滅門慘案,唉!""都死了?""是的。"“那房子、菜地、家中財物呢?”

龔大利目光閃爍,最後還是說了實話: “堂兄弟幾個分了。”

趙向晚眼神冰冷: "原來,你們都是凶殺案的獲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