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 旅行vlog【二九】(1 / 1)

【與嶽飛這位長於北方卻因為王朝政治原因而埋骨杭州截然不同,我們知道,明朝自永樂遷都直至崇禎自縊於景山為止二百餘年,雖然其中爭論不休,但是政治中心始終在北京。

而於謙最終會與嶽飛隔湖而葬,並稱為“西湖二傑”,實則是因為杭州是於謙的故鄉,在經曆了波瀾壯闊又跌宕起伏的一生之後,最終魂歸故土。】

【不過嘛,就是這魂歸故土的屬實有點曲折就是了。】

都“天下冤之”了,他們也沒奢望過能不曲折。

隻是……

隻希望不要太離譜。

【雖然同為民族英雄,不過這於謙墓景點的知名度跟嶽元帥比起來還是低了點,主要是……這也太偏了吧。】

【沒關係,我信任高科技,信任我們於少保!閉著眼睛就是一個走,雖然前後都沒人,但我相信少保不會讓我走冤枉路!確信。】

於謙:……

那你還是多相信一下你手中的那個小盒子比較好,這樣的信任實在是他不能承受之重托。

誰家還要負責為後代人指引前往自己墓的道路的啊。

但於謙看著鏡頭之中鬱鬱蔥蔥的景色,看著寂寥的石子路,不得不承認,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還是輕輕放下了。

他到底還是沒有後世天幕那個時代之人對於身後事如此之豁達的,最終靈魂棲息之所能夠如此安謐,也算是頗合他心意了。

【一個人走還是怪寂寞的,那就一起來聊聊天好了。】

【相信絕大多數人對於我們於少保的了解,是從小學語文課本上的那首《石灰吟》開始的。】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初學時隻記得老師曾說過,這是借物詠誌,既寫出了煆燒石灰過程的千難萬險,也借此表達了作者不畏艱難,勇於犧牲的忠君報國的拳拳之心。】

【後來才慢慢認識到,這首寫於於謙少年之時誌向遠大的詩句,是於謙一生的寫照。】

【而於少保,最終如同他幾十年如一日垂掛欣賞的文天祥像一般,成為了如文天祥一樣殞身亦不折節的民族英雄,在史冊之間,熠熠生輝。】

【嗯,不過顯然嘛,殞身於敵國之手和殞身於自家之手那還是不一樣的。】

【反正羞愧的不是我們少保就是了。】

好一個要留清白在人間。

朱棣看著天幕語句,隻覺得一名誌在匡扶天下的未來大明可堪托以江山的重臣在冉冉升起。

如果沒有後半句就更好了。

朱棣咬牙切齒。

天幕之前怎麼說的來著。

哦,叫門天子那玩意,一個人乾了宋朝徽欽高二個皇帝乾的事。

可真是一點不遑多讓啊。

他的社稷股肱之臣啊,就給你這麼霍霍是嗎?

於謙竟然是觀看天幕這

麼多人之中格外平靜的那一個了。

縱然未來會橫死,但隻需無愧於心,無愧於天下,他便仍然能夠泰然處之。

更何況,能與文公一起,忝列於“民族英雄”之列,他亦無憾。

當然,如果能避免所謂之正統二次即位,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細細算來,我們於少保竟然也算是見證了明朝七代君王的人呢!】

【洪武二十一年,於謙出生於杭州錢塘縣,趕上了洪武的末班車。】

【永樂十九年,年僅二十二歲的於謙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自己一生的仕途。】

【而他第一次嶄露頭角,是作為禦史隨同明宣宗一同親征其叔父漢王朱高煦叛亂之時,主要負責在漢王出降後曆數其罪行,將其罵的伏地戰栗,】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

什麼末班車?不是說他洪武有二十五年呢嗎,你說對吧,老四。

燕王朱棣:不敢動不敢動。

但是聽著後面的永樂十九年,又忍不住有些開懷。

嘿嘿,是他永樂年間入仕的人才!怎麼不算是他永樂的功勞?確信。

而已經登基稱帝的朱棣顯然沒有燕王時的輕鬆和看熱鬨的心態了。

什麼?漢王叛亂?

看來有些事情,還是要早些下定決心才是。

不過……

沒道理啊,瞻基打仗不差,怎麼他那個什麼叉燒兒子竟然如此荒謬,不肖他家人。

【但於謙的仕途並未如此輕易的就平步青雲,畢竟宣宗死得早嘛,而剛直的於謙並不諂媚堡宗比親爹還親的權宦王振,還因此遭誣陷下獄,最終因為兩省百姓及百官聲勢浩大的請願方才複任。】

【不過如果一切正常的話,按照正統的那副任人唯親的性格,於謙大概率便會如同一位大明官員的尋常人生一般,在宦海沉浮,最終致仕還鄉。】

【但是堡宗的“智慧”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呢。】

朱瞻基:……

好嘛,除了也先,還有王振。

反正他是看明白了,在朱祁鎮的心裡,是個人都比他這個早死的親爹來得親近是吧。

真是可恨!

於謙有大才,他分明是打算下放到各省去曆練一下未來遷回京城重用的啊。

你好嘛,直接給人下獄了?

雖然後來放出來了,但還是難消他心頭憤懣。

【正統十四年,在王振所謂“以大明天威和天子感召,可以頃刻之間擊敗也先”的耳邊風的鼓動之下,原本就好大喜功,從未經受過挫折的正統皇帝朱祁鎮不顧前朝百官的勸阻,在並未探明瓦剌主力所在具體位置的情況下,兩日之內倉促集結二十萬大軍禦駕親征,並浩浩蕩蕩地如同秋遊一般,帶上了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及內閣大學士一眾官員一同向西進發。】

【總之,倉促之下人心渙散,組織不當,隊伍拖拖拉拉,又恰逢天公不作美,風雨交加,總而言之,此次親征一整個人仰

馬翻,混亂不堪。】

【當然,勸阻的話那是一句也聽不進去的啦。】

【畢竟曾祖父用兵如神,親爹也禦駕親征並取得了勝利,沒道理他自己不行。】

【堡宗顯然對於自己和自己親信遠低於水平線的軍事素養沒有任何概念。】

明朝前期幾個都算是身經百戰,沒親身上戰場也親眼見了不少,管著戰事後勤的幾個皇帝隻能說,一聽一個不吱聲啊。

他們這都是聽到了什麼荒唐的行為?!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還用他們教你嗎?

你連人家敵軍的主力都不知道窩在哪個犄角旮旯裡你就禦駕親征?好吧,禦駕親征就算了,還兩日之內就大軍開拔?這來得及乾嘛?

而且……

朱元璋大為震撼。

不是,雖然說他也看不順眼文官們一天到晚在朝堂上唧唧歪歪,可你大軍開拔你帶著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出去做什麼?

去給大軍數人頭,給瓦剌算賬嗎?

再說了,六部的中樞要員都走了,誰來給你調度後勤糧草?

朱元璋整個人有點麻木。

當事人的親爹朱瞻基更是神色恍惚。

有種想親手把兒子掐死的衝動。

不,他怎麼會生出這麼愚蠢的兒子,他簡直難以相信。

【結果嘛,自然:“不負眾望”。】

【在堡宗和王振等人一番操作猛如虎的軍事策略之下,明軍主動出擊失利之後又莫名班師,班師到一半又換路班師,最終被瓦剌軍隊夾擊,不能說是丟盔棄甲,隻能說是二十萬大軍的大潰敗。】

【最終於土木堡被打的那叫一個落花流水,史稱土木堡之變。】

【明軍精銳部隊包括神機營在內損失殆儘,一同出征的五十二名大臣死於混戰之中。】

【而明朝也險些百年而亡。】

【當然,雖然沒亡,但從此也是漸漸日薄西山了,這其中,堡宗自然又一次“居功至偉”。】

雖然早已對這個“土木堡之變”有所耳聞,而且剛剛聽到讓他們眼前一黑的出征前的種種舉措之後已然心如死灰,對於之後的戰事有所預感。

這種仗要是能打的贏,他們的名字倒過來寫。

可當真真正正地聽到天幕講述這什麼土木堡之變的具體發生過程的時候。

明朝的曆代君王:這血壓啊,他怎麼砰砰砰就往上竄呢?

天幕你給他們講講,什麼叫班師到一半又換條路班師?

這是正常軍隊能趕出來的事情嗎?

朱瞻基隻能說是眼冒金星。

多少,多少命大臣命喪土木堡?

五十二名?

好家夥,本來還以為之前天幕說的滿朝文武是誇張之語呢,原來竟然當真是絕無半句虛言。

朱瞻基忍無可忍,終於忍不住扶著柱子喝到:“還不速速將那個禍國殃民的蠢貨就地正法?”

忍不

了,實在是忍不了一點。

【不過隻能說,大明是有些命數在的。】

?本作者梨遙提醒您最全的《開局給秦皇漢武惡補科學[直播]》儘在[],域名[(

【堡宗隨手給北京指定的看家人,正是當時的郕王朱祁鈺,而於謙也被兵部尚書留在京中負責兵部的日常工作。】

【這些當然隻是虛的,剩下的那點子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郕王更不過是個擺設而已,畢竟在明朝那個情況之下,藩王哪有什麼自主權?】

【然鵝,就在京中上司全出差,大家瘋狂摸魚ing,神仙日子也不換的時候,喜提一個來自土木堡的加急軍報。】

【人仰馬翻,大概如此了吧。】

【說好的也先一觸即潰,你皇帝帶著上司和明軍精銳在前面美美收獲軍功,他們在京城張燈結彩的呢?】

【怎麼突然就這樣了呢。】

倒也不至於如此。

其實就以當時正統的部署,京中的有識之士又怎麼可能不知道此戰凶險?

不過他明軍強悍,跟隨出征的又不乏身經百戰的將軍,因而當日收到如此之潰敗的戰報,說不崩潰,當然也是假的。

畢竟,是吧,好歹給他們留點精銳也好啊。

【於謙和之後的景泰帝朱祁鈺正是在這種驚濤駭浪之上臨危受命,真正意義上步入了曆史政治的舞台。】

【開玩笑,真以為那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是虛指嗎?當時的大明可真是危急存亡之秋了。】

【可以說,以於謙為首的景泰重臣是真真切切的大明王朝的續命人一點不摻水啊。】

被誇獎的景泰皇帝朱祁鈺那臉上隻能說毫無任何喜色。

他可不會忘了,天幕這拾級而上要去的目的地,正是他們於少保的埋骨之所。

而他大明如此忠臣,竟然未得善終,一想到這,他簡直氣得七竅生煙。

好嘛,扶大廈將傾但是為他人做嫁衣是嗎?

即便如今將南宮那位千刀萬剮了,又當真能消平他心頭之恨嗎?

畢竟給他諡號為“戾”就算了,還真的將於少保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