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 武帝文治【十】(1 / 1)

【所謂暫時,那自然是因為對北邊的戰爭還沒徹底結束,對南邊的治理又提上了日程。再加上張騫從烏孫得到的關於前往身毒道路的最新情報,漢武帝立馬借機調整了對西南夷的戰略部署。

沒錯,那就是繼續修路!

也就是如今整個漢朝南絲路保存最為完善的一段——博南山道。

雖然這條通往印度的道路最終沒有打通,但是其意義仍舊深遠,是漢朝深耕西南夷最堅實的證據。

漢朝對於西南夷的治理可謂是建樹頗豐。

經過漢武帝時代數十年如一日的基礎建設,在偏遠的西南夷地區建構起了主要的交通線,並在此處設立了多達七個郡縣,徹底將西南夷地區納入了漢朝的管轄。

在之後的絕大多數朝代,西南夷地區也一直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劉徹一聽這話,眼前就是一亮。

什麼叫“如今”保存最為完善的一段?

這話的意思是說天幕一直掛在嘴邊的那個兩千年之後,是說兩千年之後,他漢朝時期的道路還能有所殘存嗎?

這對於一個一直以來都想要追求永垂不朽的帝王而言,所帶來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當然了,漢朝對於原本化外之地的收容同化那叫一個經驗豐富,得心應手啊。一開始呢,那肯定是采用故其俗以及減免賦稅等寬鬆的政策,以讓遠來人感受到“賓至如歸”的幸福。

然後在平穩住當地的情況後立馬火速開始修路、移居關內百姓,推廣漢文漢語,屯田等一係列配套措施。

不出三代人,這些地區的人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漢王朝忠誠的臣民。

是不是看起來非常合理,連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聽到?

沒聽到就對了,畢竟如有反抗,那就是物理消失了嘛,不然南越怎麼會拉了這麼多西南夷部落一起陪葬了呢。

剩下的可不就是載歌載舞,喜迎王師嘛。

沒聽人漢宣帝兩千年前就給你畫過重點了,懂不懂什麼叫“霸王道雜之”啊?】

劉病已:……

這分明是他跟兒子的指導,是他治國理政的心得。

結果兒子是一點沒學會,你們後世人倒是很會那這句話來內涵人呢。

雖然說的好像也沒什麼大問題就是了。

不過嘛……

這好好的,說什麼物理消滅啊,他們大漢哪裡有那麼殘暴。

【不過嘛,雖然一直以來都說漢武朝是一個開拓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之中,漢武帝本人積極開拓的目標和堅韌不拔的意誌力絕對是漢武朝能得以以此著稱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畢竟其實在當時的朝堂之上,對於在當時看來十分偏僻的西南夷等地區靡費如此之眾,花費如此多的精力的行為的反對那是從不來不曾停歇的。

丞相公孫弘甚至可以說已經是其中比較溫和的那一掛的了。

畢竟隻是讓人先停一部分,主攻另一

邊。

絕大多數反對者的核心觀點其實隻有一個,那便是“得地無用論”。

也即在他們看來,漢武帝的種種行為“勞民傷財,卻得地無用”。】

劉徹平素聽多了這種觀點,因此聽到天幕這麼說,其實並不感到意外。

他素來對於這種人的種種言語嗤之以鼻,反正他所做好的決定,絕對不會因為這些人的幾句言語便動搖。

什麼得地無用?

這世上哪裡有得來沒有用的土地?

如果有,那一定是這些人沒有動腦子思考應該怎麼治理這片土地。

那麼該換掉的,反正不是這得來不易的土地,至於換掉誰呢?

那當然是換掉沒本事的官員咯。

劉徹複盤了一下自己的邏輯,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

沒毛病,正是如此。

【這話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耳熟?耳熟就對了!正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呢。之後的宋朝也經常拿這個理由出來挽尊。

什麼“匈奴化外之地,得其地不可耕”雲雲,正是出自宋人語錄。

合著打下來的河西不是匈奴故地了是吧,塞外江南了解一下嘞。哦,不好意思,大慫的人恐怕連張掖門往哪邊開都不知道吧。】

原本對於自己的觀點認同感很強,並且仍舊堅持得地無用的漢武朝許多官員:……

怎麼辦,誰懂啊,一聽到這個觀點跟那什麼宋朝人的觀點十分近似,就突然嫌棄了起來呢。

匈奴之地怎麼可能無用呢?

這話簡直是汙蔑!

他們可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無論之前他們是怎麼想的,但是聽罷這段話,他們不約而同地為自己找補。

他們這句話的重點主要在前半句,主要是勞民傷財,嗯,一定是。他們之前必須是這個意思,確信。

【對於這種觀點,深耕西南夷,並且擁有過切身感受的司馬相如當然擁有不一樣的感觸。而大文豪的感觸,那就是不一樣。

感謝司馬遷,出於對這位同時代大文豪文筆的喜愛,使得《司馬相如傳》因收錄了其大部分文章原文而使這篇列傳成為《史記》之中篇幅最長的一篇,並且讓我們也能一睹其風采,雖然睹得有那麼億點點痛苦。

哎,沒文化,不識字是我的錯,一定不是漢賦花裡胡哨的錯。

在《難蜀父老》這種政論文章之中,也是佳句頻出。

比如後面被漢武帝引用到元封五年求賢詔的那句“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靈感來源有極大可能就是出自這篇文章中的所謂“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

當然,也不排除有這是漢武帝本人的感慨被司馬相如化用的可能。但誰叫史書中沒寫呢,沒寫那當然是誰先說的署名權歸誰咯。】

司馬遷:……

一時之間竟然沒能分辨出天幕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在誇他。

司馬相如

的文章寫得好,他不收錄下來多可惜啊!

劉徹:……

看到司馬相如的文章腦子裡有點靈感寫詔書的時候用一用怎麼了?

劉徹理直氣壯。

怎麼你們後世人連這都要拿出來調侃?

豬豬哼唧唧。

隻是沒想到啊,都過了兩千多年了,你們後世人怎麼還說連他們的漢賦都看不懂呢?

分明聽天幕的意思,他們後世似乎都應該學富五車才對呀?

劉徹大為困惑。

【不過這篇文章中最炸裂的還得是那句:“使疏逖不閉,阻深暗昧,得耀乎光明,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誅伐於彼。遐邇一體,中外褆福,不亦康乎?”

翻譯一下,意思就是使遠方不再閉塞,使阻礙嚴重,昏昧陰暗的地方也能得見光明,消除用兵誅伐之事,遠近一體,中外安寧,不是更加康樂嗎?

雖然現在辛苦一點,但是我們是在構建大漢人類命運共同體呢!趕緊支棱起來!

儘管很煞風景,但是看到那句“得耀乎光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一時之間竟然有點人類燈塔大漢plus版的既視感。

哎呦,一定是我想多了。

我們大漢怎麼能是燈塔呢,那當然得是太陽了。夢日入懷代表人物在這裡呢,說這些。

再說了,我們可是實現中外一視同仁,共同發展的好不啦。

大文豪出品,就知道有沒有。

聯合而來的蜀地父老鄉親被忽悠的是一個愣一個愣的,並且是真的被說服了,離開時甚至還感歎道:“允哉漢德,此鄙人之所願聞也。百姓雖怠,請以身先之。”

我終於悟了,難怪後面西南夷修了這麼多路。果然豬豬是會用人的。】

漢武朝群臣:……

這司馬相如是到底原本就這麼會說,還是被他們家陛下傳染的?

怎麼這個道理聽起來這麼強盜又這麼耳熟呢,非常有他們陛下的作風在呢。

劉徹則深以為然。

果然司馬長卿不負朕望啊,正是如此!

雖然實在也沒聽明白什麼叫大漢人類命運共同體,也不太明白燈怎麼能做塔,但是司馬相如的那句話劉徹是不需要勞煩天幕為他翻譯的。

果然,還是這邏輯比較對味啊。

“日月所燭,莫不率俾”。

日月燭照之地都臣服於他大漢才是正理嘛!

這就趕緊命人抄錄下來,明□□堂之上,一定要讓群臣們好好研讀一下。

司馬遷表示,我好像有點知道自己這一次是怎麼知道這篇文章的了。

【西南夷的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絕不是什麼嘴皮一碰就能輕易舍棄的“無用之地”。漢朝的古人或許看不明白,我們又如何可能一無所知。

正是由於西南地區納入了中華的版圖,方才能夠大大加深我國的戰略縱深。

一個國家的戰略縱深的深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甚至決定這個國家的上限,更

重要的是,也會提高國家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拉高下限。

在那段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百年浩劫之中,在三個月□□的“豪言壯語”之下。

正是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之地成為了中華文化堅實的後盾,是戰略大後方。並為最終的勝利保存了實力。

漢武帝時代對於雲貴川等地的開拓與治理,毫無疑問,是重要的一環。】

三個月□□?

好大的口氣。

雖然自己對於西南夷地區的開拓沒什麼太多要怎麼怎麼潤澤後世的想法,但是若是能狠狠整治一下狂妄的小人,他倒也是樂見其成。

不過嘛……

劉徹陷入了天幕對於所謂“戰略縱深”的深思之中。

聽起來好像很是這麼個道理的樣子。

【除了西南,對於北邊,那當然是更加上心。公孫弘也比較有意思,雖然支持打匈奴,但是對於要斥巨資建朔方城之事,仍舊勇於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但是鑒於他對於朱買臣提出的設置朔方有利的十問的詰責,他一個也答不上來的情況不太符合他一貫的作風,甚至於說出了自己乃粗鄙之人,不知道營建朔方的種種妙處之類。

要我說,這個才更加像托啊,家人們。

說個冷知識,提出經營朔方的,其實是主父偃。

沒錯,就是那個推恩令的主父偃。】

這有什麼好意外的。

雖然推恩令確實有點東西,但是總不能就給他搞一個推恩令吧?

這俸祿也太好拿了吧。

劉徹睜眼說瞎話的能力那也是從來不遜色於他的曾祖父的。

你說什麼?推恩令得罪諸侯王,是拿人架在火上烤?

他聽不明白呢。

他可從來沒這麼想過哦,你們諸侯王和大臣非要這麼想,那他也沒辦法。

至於公孫弘是不是他的托?

劉徹輕咳一聲,深藏功與名。

什麼托不托的,提這些多庸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