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婚禮 兩姓之好。(1 / 1)

生育早不但沒有讓裕親王府枝繁葉茂, 反倒使嫡福晉西魯克氏因為生育過早、過頻,又接連喪子喪女,最後一蹶不振,再也無法生育。

玄燁皺眉聽著, 細細思量起來, 以前竟沒注意過這個問題……

沈菡提這事兒其實是在偷換概念, 不過她覺得這也確實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

沈菡說完不太自信道:“我也不太明白這裡面是不是還有些彆的牽扯, 這隻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太天真了。”而且……這屬於前朝的政事嗎?她真的不是想乾政的意思。

玄燁正沉浸在思緒裡, 聞言回過神來, 見她忐忑, 安慰道:“沒事,你說這個不要緊,朕知道你是好意。”

隻是這個事情牽涉太多,到底該怎麼辦才好,玄燁還要仔細想一想。

沈菡也不知道他到底想出來沒有, 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大阿哥暫時沒有指妾侍,隻等著走完流程娶嫡福晉。

——這嫡福晉今年能不能娶進來也不好說。

大挑結果關係整個八旗的利益, 在京中引起的動蕩絕不僅是太子妃沒著落, 或大阿哥沒指妾侍的事。

單是皇上又沒留上記名,一心隻帶著德貴妃住在園子一事,私底下就不知引起了多少猜測和議論。

不過皇上龍威日盛, 大家心裡有再多想法, 也不敢像當年議論孝獻皇後那般, 去議論德貴妃。

烏雅家又將與鈕祜祿氏聯姻,以後額亦都一支的宗婦、承恩公夫人,便是烏雅家的女兒了……

總之, 不論如何,承恩公阿靈阿娶妻當日,不管是鈕祜祿家還是烏雅家,全都賓客盈門。

接到‘邀請’的都備下了重禮前來,沒收到‘邀請’的拐彎抹角也要來道個喜,兩家鑼鼓喧天,熱鬨勁兒幾條街外都能聽見。

承恩公府流水一樣的宴席從府內擺到府外,府門外的普通百姓上前道聲喜,也能討杯喜酒喝。

阿靈阿才得了爵位不久就迎娶嬌妻,這嬌妻還是當朝貴妃娘娘的親妹,以後他不但是皇上的小舅子,還是皇上的連襟了。

這等身份,今日要陪他去迎親的皇親國戚、權二代、官二代數不勝數。

納蘭揆敘與阿靈阿年紀相仿,又在同一個圈子裡,素日關係不錯。

這會兒朝著他擠眉弄眼道:“哥你行啊,豔福不淺!”

京裡都知道德貴妃稟絕世姿容,容貌殊麗,不然也不能把皇上迷得神魂顛倒,連秀女都不要了。

德貴妃的妹妹,想必也差不到哪裡去。

更何況娶個老婆還附贈一個一等公的爵位,怎麼想這筆買賣都是賺大了啊!

不過這話沒人敢明說,一群少年都隻是圍著阿靈阿嬉笑打趣。

內院裡同樣熱鬨,各府的福晉夫人們隻當沒發現原承恩公法喀和公夫人赫舍裡氏的缺席,圍著巴雅拉氏各種恭維。

這個誇阿靈阿青年才俊,勇武不凡,那個讚巴雅拉氏有福氣,養了好兒子,又娶了個好兒媳。

場面熱鬨得很。

不多時,外面傳來一陣喧鬨——“四阿哥到!六阿哥到!”

眾人連忙起身出迎。

*

暢春園裡,沈菡正在檢查給鈕祜祿家選的新婚賀禮。

之前沈菡給妹妹瑪顏珠的添妝已經在送嫁妝那日送去了烏雅家。

妝緞、閃緞、金字緞各兩匹,點翠鑲料石鬆鼠葡萄雙喜紋頭面一副,點翠平安福壽如意紋頭面一副,青玉、白玉頭面各一副。一對青花五彩“大吉”花卉紋葫蘆瓶,一對掐絲琺琅八寶雲蝠開光詩句大吉葫蘆式壁瓶。

沈菡每件都細細驗過,確定沒問題後才裝盒裝箱,算是她給妹妹添上的兩抬嫁妝。太皇太後、皇太後與皇上也各有賞賜,都已經送去了。

今天要送的是給鈕祜祿家的賀禮,皇上和太皇太後賞的是‘額亦都’的後人,沈菡賞的是自己妹夫。

她給阿靈阿的東西很簡單,一套文房四寶,一對紫檀木邊繡山水人物圖掛屏。

胤禛讓蘇培盛帶著人小心收好:“額娘放心,我們一定把您的心意帶到。”

——早在幾天前,聽說鈕祜祿家大婚時,額娘和阿瑪都會著人去頒賞,胤禛和胤祥便有些蠢蠢欲動。

胤祥纏著沈菡撒嬌:“額娘,讓我去吧,我去給姨母送東西。”

胤禛雖然不像胤祥表現的這麼明顯,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很想出去看看的渴望。

阿哥們日漸長大,小小的紫禁城不說,現在連暢春園都快關不住他們了。

玄燁雖然經常帶他們去跑馬圍獵,但顯然這還不夠。

他們都想去宮牆外看一看,去京城這天子腳下轉一轉,見識一下京裡的豪門貴胄、市井百態。

但萬金之子,坐不垂堂。

年紀最大的大阿哥如今不過十五歲,玄燁又怎麼敢放他們去街上亂竄。

好不容易這次有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成親的是沈菡的親妹妹,孩子們的親姨母,他們很想借著這個名頭去熱鬨一番。

沈菡經不住兒子們的央求,等玄燁回來後替兒子說項:“他們都有侍衛跟著,就出去那麼一會兒,應該沒什麼事,送完賞賜就讓他們回來。”

玄燁看著眼前這一大兩小渴望的眼神,笑了:“行,想去就去吧,朕派人跟著。”

兒子們都長大了啊。

玄燁想起自己這麼大的時候,每日坐在寬大的禦座上,心裡也無時無刻不在好奇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不過等真的有機會走出去看了,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其實和宮牆內也沒什麼不一樣。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烏雅家。

大挑結束後不過幾日,指婚的聖旨便到了烏雅家。而瑪顏珠直到這時,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前程早就定好了,竟是要嫁到承恩公府,成為一等公夫人。

瑪顏珠的生母馮夫人聽到消息後震驚不已——之前威武把消息封得死死的,家裡除了夫妻二人誰也不知道,就算有人聽到風聲,也不準議論。

這下當頭一個大餡兒餅砸到了母女二人的頭上,馮夫人緩了半天才緩過來。

之後湧上心頭的卻不是驚喜,而是擔憂。

她小心翼翼地問塞和裡氏:“夫人,您看這……”承恩公府乃豪門貴胄,偏偏近來還兄弟鬩牆,紛爭不斷。

瑪顏珠打小可沒被當作公夫人教導培養過,這進了公府能應付得來嗎?

塞和裡氏:“你放心,貴妃娘娘已經安排好了。宮裡賜下了兩位嬤嬤,到時候會跟著瑪顏珠一起嫁進公府,萬事自有嬤嬤幫著她處置。”

馮夫人聽說竟有宮中教習嬤嬤陪嫁,這才鬆了口氣,高興起來。

塞和裡氏又看瑪顏珠:“兩位嬤嬤原是太皇太後那裡的人,如今年紀大了,想過些清閒的日子。正趕上貴妃為著你往內務府尋嬤嬤,兩人聽到消息,求著太皇太後和貴妃,來了咱們家。”

瑪顏珠細細琢磨嫡母的話,有些明白了。

這兩位嬤嬤是太皇太後的舊人,她當然要恭敬禮待。但她們不是烏雅家求來的,相反,是她們要靠著她養老,想仗姐姐和承恩公府的勢,得個舒服的晚年。

這其中的分寸,需要她自己把握,可不能最後好處沒學著,反被這兩人拿捏了。

瑪顏珠恭敬道:“我都明白了,額娘。”

塞和裡氏點頭:“雖然咱們家的家世不如承恩公府,但你自有你的好處,切忌妄自菲薄。嫁過去後,你就是鈕祜祿家的宗婦了,以後萬事要以丈夫和家族的利益為先,擔起宗婦的責任來。”

瑪顏珠行禮:“是,女兒謹記額娘的教導。”

滿式婚禮比起漢式婚禮,流程相對簡單,沒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步驟,隻有‘兩定一禮’。

因是指婚,無需媒人牽線。

諭旨下發後,兩家直接開始‘換帖’,即交換新娘新郎的生辰八字。

鈕祜祿家作為旗人世家,規矩更繁瑣一些,需要交換‘三代帖’,即新郎新娘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的信息。

之後兩家拿著門戶帖進行‘合婚’,算吉凶,不出意料,得出了‘上上等’的批語。

然後雙方要過小定禮,威武夫婦在男方請來的‘大寮’(主婚人)見證下,從‘大媒’手中接過小定禮——如意與荷包。

與漢俗的定親相似,從小定過完後,瑪顏珠就算是鈕祜祿家的人了。

因著婚期定得緊,小定之後沒多久就是插戴禮,既大定,男方家要來下聘。

承恩公府下聘的規模聲勢浩大,大媒和大寮率領長長的隊伍,站滿了烏雅家門前的胡同。

前後兩人為一對,左右兩對為一排,三十排共一百二十人的執事,抬著六十木台聘禮,上有禮品,或是牽抱著牲畜。

聘禮單子傳到後面,跟著瑪顏珠的女婢見了都十分高興,姑娘可真是嫁得好!

長長的聘禮單子上,豬、羊、雞、鴨、鵝,酒、如意、喜字饅頭、首飾、衣裳、衣料、被單、裡子、點心等等,應有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