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1)

“老夫人今兒還念叨著呐,正好,今兒就到了,可不是想什麼來什麼,正好團圓!”

來接人的張嬤嬤是個慈善人兒,一張笑臉和氣得很,見了人是半點兒沒有生疏感,那份恰到好處的熱情,又讓人見了她也生疏不起來。

宋婉估摸著原主可能是見過她,張嬤嬤是宋老太太身邊兒的嬤嬤,雖還是下人身份,但在她們這些小輩面前,對方代表的就是宋老太太的臉面,所謂“打狗還要看主人”,她們也不能無禮。

宋如先一步接了話:“我們也是說著要快些來,與祖母團圓呐。”

眼看著就要過團圓節了,若能趕上,自然是趕上得好,一家子團團圓圓,也是個好意頭。

宋婉跟著點頭,臉上帶笑,很是欣然的樣子。這種場合,估計也沒她這個庶女發揮的餘地,當個跟屁蟲學人精就好了,也不用過分凸顯什麼。

張嬤嬤的目光卻沒有忽視宋婉,見到她笑,也跟著笑得更加和善:“六姑娘看著也長大了,還真是女大十八變。”

她這一句話,讓宋婉微微心驚,果然還是跟原主差太多了嗎?沒有模板,毫無記憶,憑著隻言片語模仿,還是太難了些。

“光長個子,可是沒長腦子,離了祖母身邊兒,鬆弛了些,竟是連規矩都疏忽了,張嬤嬤可莫要見怪。”

宋如說著,還用指頭戳了一下宋婉的額頭,宋婉這段時間跟宋如耍寶習慣了,被戳得一歪頭,可愛的模樣逗得宋如憋不住笑,那言語就顯得親昵而包容了。

說是責怪,哪裡是責怪的意思呢?

“姑娘家,就是這般開朗才好呐。”

張嬤嬤也跟著笑,笑著說了這一句,不讚同不反對,姑娘們的教養問題,上有祖母,下有母親,怎麼也是輪不到她一個下人多嘴多舌的。

在這方面,張嬤嬤特彆有分寸。

宋如大概也知道,沒指望她真的指教什麼,就是打個預防針,以防萬一哪裡疏漏了,有個借口,方便大家寬容。

兩方你來我往地一番交談,馬車已經進了院子,接下來就要換成轎子了。

宋家算是地方大族,在望京的宋老太爺一支並不是族長,卻是宋家這一輩混得最有出息,官位最高的一個,如今位居禮部左侍郎,這個位置再進一步就是禮部尚書了,六部主官之一,不可謂不高了。

這種級彆的高官,可見李家當年的榜下捉婿多值了。

轎子進了二門,就直接往祖母的春暉院去了,宋如和宋婉分乘兩個轎子,宋如在前,宋婉在後,由兩名健婦抬著,小轎子十分平穩地進了春暉院的大門,落轎後,兩人相繼下轎,來不及多看一眼春暉院的風景,宋婉就又成了謹言慎行的那個,跟在了宋如身後,亦步亦趨地往前走。

“三姑娘。”

“六姑娘。”

這一路,不斷有丫鬟仆婦行禮問好,場面一時花團錦簇,丫鬟的衣裳多是青色藍色,腰間係著或同色或深色或跳色的絲絛,細柳一般迎風飄搖,仆婦的衣裳更多為深色,像是有意彰顯年齡或是凸顯自身穩重似的,明顯有彆於未婚的俏麗多姿。

宋婉目光不著痕跡地掃了一圈兒,這位祖母的架子恐怕夠大。

“跟我走。”

宋如小聲說了一句,她的姿態似乎也更加講究,隻微微側頭,嘴唇的動作幾乎看不分明,帶著宋婉上前。

張嬤嬤是一直領路的那個,春纖和春巧也各自乖巧地跟在宋如和宋婉的身後。

宋如拉著宋婉的手腕,相當於是拉著她跟自己並肩,讓兩個丫鬟也沒了誰前誰後的為難,一左一右並排著,跟著姐妹兩個邁上台階,步入門內。

“拜見祖母!”

“拜見祖母!”

宋如帶著宋婉一進門就齊聲給端坐在上首的宋老太太請安,宋老太太頭發已經全白了,褐色瑪瑙抹額遮住了發根,些許白發若山峰頂雪一般,珠翠金玉都遮掩不了的衰老。

臉上的皺紋被粉略略遮蓋,但一笑就難免再度展露出來,“快起來,快過來,讓我看看,日常見著也不覺得,這些時日不見,還真是想得慌。”

宋老太太招招手,模樣雖慈祥,但總是讓宋婉有種自己是小貓小狗的幻視感,對方是真的穩如泰山地坐著,半點兒沒有起身的意思。

身邊的小茶幾上,還放著一個剝了半碟子的瓜子仁兒並若乾果仁兒,宋老太太說著話,也不忘又往嘴裡添上一小撮,吃得自在。

宋如拉了宋婉走到前面去,宋老太太身邊兒還有三個跟宋婉差不多大的女孩兒,宋婉掃了一眼,猜測著這應該就是原主的發小了,應該都是二房的庶女姐妹。

“四妹妹,五妹妹,七妹妹。”

宋如在前面打樣,一個個稱呼了,說得還都是排行,這也正常,女孩兒家的名字,不是親近之人,是不能知曉的,平時自然也不會直接稱呼名字,否則不是什麼外人一聽就知道了?

宋婉正要開口跟著叫“四妹妹”,突然醒過神兒來,自己是行六的,也就是說:“四、四姐姐,五姐姐,七妹妹。”

“六妹妹這是不認人了嗎?這麼口吃了?”

三個女孩兒從外表上看不出年齡相差多少,其中一個笑著跟宋婉說話,宋婉卻不知道對方具體是行幾的,如何稱呼,如何搭話,一時訥訥。

“五妹妹可彆打趣她,她這是路上困頓,還沒醒過神兒來呐。”

宋如隨口給了一個理由,宋婉就跟著點頭,對對對,她絕對不是不認識人,純粹是還沒反應過來,就是遲鈍,就是反應慢。

然後腦中又開始想,五妹妹,哦,五姐姐,那就是宋妍了?

宋婉知道要回望京,也不是沒下苦功的,她用言語暗示宋如自己跟姐妹之間相處並不融洽,什麼姐妹不想跟自己玩兒之類的,宋如以前對原主的了解恐怕真的不多,竟然就信了,一個個給她講這三個跟她差不多的年齡的姐妹都是怎樣的,讓宋婉做足了功課。

二房老爺宋瑞是宋老太太的唯一親生子,娶妻劉氏,劉氏給他生了一子一女,兒子宋鳴是嫡長子,行三,女兒行二,卻早早夭折,隻留下一個排行,沒有正式名字,剩下的三個女兒,都是庶出。

但庶出和庶出之間也有不同,其中行五的宋妍的生母秋姨娘是劉氏的貼身丫鬟出身,跟旁的妾侍又有不同,以至於宋妍的性子也類嫡女,頗有開朗大氣的一面。

眾姐妹都不吭聲,就她先開口,也可見一斑。

行四的宋娟相對更加文靜,而行七的宋婷,笑著點頭卻不開口,適才稱呼宋如和宋婉的時候,聲音也顯得細弱膽怯。

宋老太太拉著宋如的時候說話,詢問在外地的生活可好,又詢問宋和夫妻可有什麼話帶來,又說她們之後的安排……林林總總,倒是足夠親熱。

等到中午又一起吃飯,老人家的飯桌上,總是軟糯細嫩的食物更多一些,不見生冷油炸,口味也更加清淡,少了濃油辣醬的調味兒,偶爾吃一吃,倒也清了口了。

宋婉吃著還不錯,難得一次,也足夠品味。

宋老太太的飯桌上可沒有“食不語”的規矩,不時拿著某道菜說做法,又說營養,說滋味兒,指點著姑娘們怎麼吃最好,又說時下的菜色變化怎樣怎樣。

老人家好像沒吃多少,光指點她們了。

但不得不說,這種耳濡目染還真的是很長知識,邊吃邊長知識,真的挺舒適的。

圓桌主位是宋老太太,她的左手邊兒就是宋如這個嫡女,右手邊兒是行四的宋娟,剩下的三個,從左到右,宋婉坐在宋如身邊兒,然後是宋妍,宋婷正好挨著宋娟。

“六妹妹這飯量見長啊!”

宋妍看著宋婉吃吃吃,筷子不停,忍不住笑著說了一句,“可是在外頭吃不好?”

她問得天真,也沒什麼為難的惡意,但這話為宋婉吸足了注意力,讓她面對宋老太太的目光,有些踟躕,說好,還是說不好呢?

“外面的飯菜哪裡有家裡的香。”

宋如怕宋婉說不上來話尷尬,又把話頭接過去,一句話就引得宋妍斜眼瞥她,“三姐姐也太偏心了,我不過是與六妹妹說一句話,三姐姐也要接了去,是怕六妹妹與我親近麼?”

這……宋如被問得尷尬,才要緩和一下,宋婉已經往她身邊兒一靠,挽著宋如的手臂說,“姐姐與我好,你且羨慕嫉妒恨去吧。”

“好啊,六妹妹這是隻要三姐姐,不要五姐姐了嗎?”

宋妍手叉腰,故意不滿地看著宋婉。

見宋妍這般說,宋如怕再說下去有些不好,忙緩和道:“五妹妹多心了,姐妹之間,總是和和氣氣的,莫要鬨這些小脾氣……”

她言語緩和,拿出“長姐”的姿態來說話,也就帶了一兩分教導之意,多說兩句,惹得宋妍一撇嘴,不再吭聲,算是把這個話題揭過了。

宋老太太隻是看著笑,“好好好,姐妹之間就要和和氣氣地才好,都是一家姐妹,不做意氣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