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12831 字 2個月前

蘇轍是含笑不語,看著蘇軾直笑。

蘇軾被他這眼神看的很不好意思。

這話,蘇轍可不是無緣無故說的,蘇洵與程氏的確有給蘇軾定下一門親事的意思,畢竟親事先定下,過幾年再成親也不遲。

蘇洵對青神縣王家一姑娘很是滿意。

此女名叫王弗,與蘇轍同歲,其父是鄉貢進士王方,雖說並未正兒L八經中進士,卻治家森嚴,此女更是聰慧謙謹,知書達理,容貌出眾,年紀小小,但上門提親之人卻快將王家的門檻都踏破了。

這王家小娘子還是史彥輔提起的,直說眉州好姑娘就那麼多,真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就算蘇軾再聰明過人再年少有為,到時候想要說一門好親事隻怕也不容易。

史彥輔這人向來挑剔,可說起王弗來卻是讚不絕口。

蘇洵前去青神縣看了看,隻覺得王家小娘子是人如其名。

蘇軾被蘇轍笑的愈發不好意思,低聲道:“爹爹說了,這件事八字還沒一撇了,誰知道這門親事能不能成,也不知道那王家小娘子能不能看上我……”

蘇轍面上笑容更甚,道:“六哥,你居然也有這般不自信的時候?”

“你這樣厲害,未來嫂嫂肯定會喜歡你的……”

兄弟兩人是說說笑笑的,剛回到蘇家,就被程氏叫了過去。

程氏一開口就道:“……在你們史叔父的撮合下,王家也有結親的意思,但王相公的意思是不管六郎才學如何出眾,總得見一見才知道。”

“自家姑娘都是捧在掌心長大的,比起才學,人品才是最重要。”

“明日咱們便在杏花樓吃頓飯,你們兩人也看看合不合眼緣,結親這等事可不是鬨著玩的,那可是一輩子的大事!”

向來聒噪的蘇軾竟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蘇轍看了直笑。

他知道這位王家小娘子乃是蘇軾的正緣,並未想過這門親事會有什麼波折,便折身回房看書了。

不過一刻鐘,蘇軾就跟了進來,難得扭捏道:“……八郎,明日你能不能陪著我一起去?”

蘇轍放下書:“六哥,這是為何?”

“明日不是有八姐姐陪著你一起過去嗎?”

如今蘇八娘與陳太初的親事已經定下,定在了三年之後,兩家約好無論陳太初高中或落榜,兩人會如期成親。

蘇八娘明日去杏花樓更是她自己主動提起的,用她的話來說,女子看女子最準,保準她一眼就能看出這王家小娘子是不是個好的。

蘇軾不好意思笑了笑,道:“我想要陪著你一起。”

說著,他的聲音更是低了些:“說來也是奇怪,一想到明日要去杏花樓赴宴,我心裡就慌慌的,就連鄉試之前,我心裡都沒這樣亂過……八郎,你陪著我一起好不好?”

回顧他這短暫的十四年,不管發生什麼大事時,都有蘇轍陪在他的身邊。

按照規矩,未婚男女

相看最忌諱相看時帶著自家兄弟姐妹,就怕對方沒看上自己,而看上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蘇軾卻是一點不怕,並非他覺得蘇轍不如自己,而是他知道,若蘇轍與王小娘子情投意合,他定會比誰都高興。

蘇轍輕輕點了點頭:“好,六哥,我明日就陪著你。”

翌日一早。

蘇轍一行人就早早到了杏花樓。

因蘇轍的關係,如今他們一家已是杏花樓貴客中的貴客,陳掌櫃一早就吩咐廝兒L收了一間最好的雅間出來,命人用香熏了屋子,更是擺上花木,準備好飲茶……毫不誇張的說,眉州誰人前來杏花樓都沒這個待遇。

陳掌櫃也是有兒L有女的,深知北宋的姑娘們親事雖艱難,可好女卻是不愁嫁的。

蘇轍連聲與陳掌櫃道謝。

陳掌櫃卻笑道:“……你若說這話就見外了,沒有八郎你,就沒有杏花樓的今日,更不必說我們合起夥來已有些年頭,我是看著六郎長大的,他的親事,我焉能不上心?”

很快,王方就帶著妻女來了。

人群中的王弗是最顯眼的一個。

她雖年方十一,但模樣周正,氣質出挑,雖不是那等第一眼美人,卻是越看越耐看的那種。

蘇軾不過與王弗對視一眼,就羞紅了臉。

蘇轍:???

他實在難以將眼前這個靦腆的少年郎與他往日的六哥聯係到一起。

倒是蘇八娘與王弗湊在一塊說話,小姑娘與小姑娘之間一旦熟絡,那就是有說不完的話,兩人湊在一起說最近時興的料子,最近讀過些什麼書,哪家的糕點好吃,杏花樓哪樣菜最合自己胃口……到了最後,蘇八娘更是言辭委婉將蘇軾誇了又誇。

“人人都說六郎能考中解元,隻因他聰明過人。”

“可世上種種之事,哪裡有簡單的?他讀過多少書,受過多少罪,唯有他自己清楚。”

“我聽乳娘說過,說他夢裡時常都還在背書……”

蘇八娘本就是個活潑的性子,如今對上自己的未來弟妹,自然是話又多了幾分,說起蘇軾與蘇家的看門狗交情甚篤,說起蘇軾雖醉心讀書,卻更好美食。

原本蘇轍今日是打算助蘇軾一臂之力的,可瞧見這一幕,隻覺得自己今日好像是白跑了一趟。

等著一行人從杏花樓下來時,王弗小娘子的眼神時不時落於蘇軾身上,目光中滿是好奇。

蘇轍知道。

這門親事成了。

上了回程的馬車,往日話最多的蘇軾成了鋸嘴的葫蘆,活潑的蘇八娘今日也著實累了,故而也就隻剩下平素寡言的蘇轍一人說話:“六哥,今日你可得好好謝謝八姐姐才是。”

“我看八姐姐是嘴皮子都要磨破了,不光誇你,更誇我,甚至連帶平日與我們交好的無奈哥哥都誇上了天,著實不易……”

蘇八娘輕笑一聲:“這是自然。”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要在王小娘子跟前

誇六郎,自然得將六郎身邊的人誇個遍。”

“再說了,我誇八郎你可沒撒謊,更沒騙人……我們蘇家在眉州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可不能騙婚!”

姐弟三人說說笑笑,皆知這門親事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翌日一早,史彥輔就登門道喜,直說王家願意結下這門親事。

一時間,蘇家可謂是喜上加喜。

接下來的幾年裡,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不光勤學苦讀,更是跟隨郭夫子四處遊曆,隻是可惜,也不知是因郭夫子常年飲酒虧空了身子的緣故,還是懶惰才是其本性,受不住長年累月的長途跋涉,在帶領兄弟兩人遊學的第二年身子就有些受不住。

但蘇轍也好,還是蘇軾也罷,都覺得遊學途中所學到的內容比從前更甚。

蘇洵一見,便當仁不讓帶著兩個兒L子遊學。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一轉眼就到了蘇轍十六歲這一年。

短短幾年的時間裡能發生很多事情。

比如,陳太初於兩年前中了進士,已與蘇八娘完婚。

比如,史無奈也已成婚。

比如,蘇老太爺已經故去,四年前喜喪去世。

比如,蘇洵放棄科舉之後,隨心文章卻引無數文人墨客推崇,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已在眉州,甚至四川大有名氣。

比如,三月前,蘇軾已與王弗成親,夫妻伉儷情深,恩愛有加。

又比如,年僅十六歲的蘇轍已長成個俊朗的兒L郎,身形高挑,眉目出眾,任誰瞧見他都會誇上幾句。

當然,旁人看了也是白看,如今的蘇轍雖年紀輕輕,卻已經定了親,定的正是當年那位與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史家娘子。

若真說起來,蘇轍對這門親事並未有太大的感覺,甚至定親之前的相看也不過是走了個過場而已。

他深知自己一個胎穿者,一個活過一世的人不會像情竇初開的蘇軾一般,對著自己的六嫂一見鐘情,聲名鵲起的他之所以答應與史小娘子成親,皆因故去的蘇老太爺與蘇老太君恩愛了一輩子,如今蘇家是

如日中天,史家卻是一日不如一日,早在他幾歲時,故去的蘇老太爺就曾想要他娶史小娘子。

娶誰不是娶呢?

更何況,相看時,蘇轍隻覺得史小娘子也是進退有度,溫文爾雅,便答應下這門親事,更與史家長輩保證自己此生不會納妾,終身愛護史小娘子。

史小娘子聽聞這話感不感動蘇轍不知道,但史無奈卻是感動的不行。

說起來,眉州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史無奈與這位史小娘子也是沾點親的,一開口就道:“八郎,你知不知道,如今你們兄弟兩人在眉州可謂出儘風頭,就連我那娘子都念叨不停,直說我與你關係那樣好,為何沒要她妹妹搶占先機。”

說著,他更是拿胳膊肘撞了撞蘇轍,低聲道:“你不納妾的話,到底是說說而已,還是真的?”

蘇轍掃了他一眼,俊秀的面容

上滿是鄭重:“自然是真的。”

“史小娘子是個好姑娘(),我哪有負她之理?

史無奈盯著他看了又看∷[((),最後隻惋惜道:“可惜啊,我若是女子就好了。”

“這樣我就能近水樓台先得月,搶先嫁給你!”

蘇轍:……

他沒好氣道:“無奈哥哥,如今你都已娶妻生子,怎麼還像是一點沒長大似的?”

兩人正如小時候那樣親親熱熱說著話,任乳娘就掀了簾子道:“八少爺,該去用飯了……”

等著蘇轍與史無奈一齊落座時,眾人都已到場。

三房還如住在從前的院子,一家人圍著圓桌坐下,並不顯得逼仄,反倒十分熱鬨。

雖說食不言寢不語,但一家人坐在一起卻沒那樣多的規矩,一頓飯將要吃完時,蘇洵就心事重重道:“六郎,八郎,明年又是一年會試,不知道你們兄弟兩人是如何想的?”

蘇軾面上浮現出幾分雀躍來。

兩年前的那一場會試,他就已是躍躍欲試,隻是無人讚成,直說他年紀太小,得多沉澱幾年才行。

要知道兩年前連程之才都中了進士,為此,程家在家中大擺三天流水宴,彆提多風光:“爹爹,師傅和二伯他們都說我以我才學能參加明年的會試了。”

這話說完,他的目光就落在了蘇轍面上。

縱然如今他已成親,但與蘇轍感情依舊,不管念書,遊學,還是做學問,都是喜歡和蘇轍一塊。

不光是他,所有人的眼神都落於蘇轍面上。

隻見蘇轍慢條斯理拿帕子擦了擦嘴,這才慢條斯理道:“既然六哥想要試一試,那我就與六哥一塊吧。”

如今已至秋日,距離明年會試滿打滿算還有一年的時間,時間很是充裕。

蘇洵見兩子皆胸有成竹,不免甚是欣慰。

他不免想起當年自己勝券在握,卻落榜一事,對著兩子叮囑道:“……三日之前,我收到你們二伯的來信,直說我們也好,還是郭夫子,張易簡道長也好,都身居眉州已久,對汴京之事了解的並不清楚。”

“會試不比童試,鄉試,其中艱難遠非我們想想,你二伯建議我們即日就動身。”

“我們並非徑直前去汴京,而是先去益州知府張方平張大人,你們二伯與他是有幾分交情的,已為你們兄弟兩人寫了一封介紹信。”

“此人曾任知諫院、知製誥、知開封府、翰林學士、禦史中丞,滁州等地長官,不僅學問出眾,更對朝中風向很是了解,我想帶著你們前去讓他指點一二。”

蘇轍與蘇軾對視一眼,兩人眼神中皆有期待。

他們雖身處眉州,與益州相隔甚遠,但對這位上任不久的張方平張大人是有所耳聞。

一來是因此人政績出眾,得官家看重。

二來是因此人才學出眾。

蘇轍連聲應是。

他等了多年,終於等到這一日,即便他不重名不重利,可一想到父子三

() 人即將嶄露頭角,心裡還是隱隱覺得有幾分期待。

蘇轍則跟在蘇洵身側問起何時動身,又該給張方平大人準備什麼禮物之事。

倒是蘇軾很快從喜悅中冷靜下來,轉身看向成親三個月的妻子王弗。

誰知還未等他開口,王弗就道:“郎君可是擔心我?你放心去吧,我無事的,我雖一介女流,卻也知道會試是何等重要。”

“用八弟的話說,會試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都不為過的。”

“如今有此機會能得張方平張大人指點,我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阻攔?”

說著,她更是輕輕握住蘇軾的手,柔聲道:“夫君,你就放心去吧。”

“家中還有我在了,我會代你好生孝順娘的。”

“你也不必怕我無聊,家中除了娘外,三個姐姐也時常回娘家的。”

蘇軾聽聞這話,忍不住將王弗摟在懷中,低聲道:“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蘇轍與蘇洵商議一番,定於五日之後出發,時間很是緊張。

他第一件事就是提上禮物去了史家。

縱然如今他與史小娘子不過定親,婚事尚未定下,但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蘇轍一登門,史家上下大喜過望。

雖說蘇轍在眉州名聲比不上蘇軾,但其容貌略勝蘇軾,更不必說他言行舉止是面面俱到,可謂是滴水不漏。

這樣的女婿,誰不簡單?

所以當史家長輩聽說蘇轍外出是為了會試,見他說起來年會試是勝券在握的樣子,心中隻有高興的份兒L,連連道:“……你放心去好了,出門在外,得小心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做學問更是要適度,切莫因為春闈將近就熬壞了自己的身子。”

史家幾位長輩是絮絮叨叨說了許久許久。

若換成旁的年輕人,早就面露不耐。

可蘇轍卻神色一如當初,不僅聽的十分認真,更是時不時附和一二,逗得史家長輩是笑容不斷。

第二日,他去了天慶觀拜彆張易簡道長,依舊如從前每一次一樣提了兩包茶葉。

張易簡道長對他也是叮囑了許多,他卻是隻字不提學問上的事,畢竟以他對蘇轍了解,學問是半點不需要他擔心的。

他如史家長輩那樣叮囑蘇轍要保重身子。

第三日,蘇轍又去了白馬書院。

他前腳剛踏進郭夫子的院子,就下意識皺了皺眉頭。

原因無他,院子裡的空酒壇子比起他上次來又多了不少。

很快青山就迎了出來,笑道:“八郎,你來啦?”

他雖隻比蘇轍大上幾歲,可說句托大的話,他也是看著蘇轍長大的,所以一直以來也是以“八郎”稱呼蘇轍的。

蘇轍也是滿臉笑容:“青山哥哥,師傅可起了?”

青山一副“看破不說破”的表情。

因蘇轍多少是有幾分了解郭夫子的,所以並非一早就過來的,如今他瞧見如今已是

日上三竿,無奈搖搖頭。

他毫不猶豫走進屋,伸手就將床簾掛了起來。

床上的郭夫子睡得香甜,驟然亮光並沒有影響他的睡眠質量,隻是打了個滾兒L,繼續睡了過去。

蘇轍瞧他睡得香甜,一時間竟不忍心喊醒他,直要青山先要廚房做些粥菜送過來。

可惜,等著這些粥菜都快冷了,郭夫子仍睡得直打呼。

蘇轍沒辦法,隻能將他“叫”了起來。

郭夫子生平無拘無束慣了的,不喜受約束,更是起床氣嚴重,如今被蘇轍捏著鼻子憋醒,沒好氣道:“八郎,你這是做什麼?”

“從前我時常說六郎頑皮,沒想到六郎成親之後沉穩了不少,可你倒好,卻是越活越回去了,來日我定要與蘇洵說,要你早早將史小娘子娶進門,好好管管你!”

他一生氣,胡子就一吹一吹的,看的蘇轍直笑。

郭夫子原本的怒氣,被他這一笑,也消失的差不多。

蘇轍扶著他下床,含笑道:“師傅,如今你也是快五十歲的人,怎麼能像那年輕兒L郎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待他將郭夫子扶到了桌旁,更是親手為郭夫子盛了一碗郭夫子最喜歡的青菜鹹肉粥,這才道:“我不是說不讓您喝酒,小酌怡情,也未嘗不可,隻是您瞧瞧院子裡的酒壇子,堆得都快成一座山了,哪裡能行?”

“方才我已經與青山哥哥說了,以後每頓隻允許您喝三杯酒……”

上一刻郭夫子還覺得自己能有蘇轍這樣孝順貼心的徒弟真是一大幸事。

可下一刻,他卻是神色一變,揚聲道:“這怎麼能行?”

“這怎麼就不行呢?”蘇轍又給郭夫子面前的碟子夾了一塊燒麥,笑容不變:“因您貪酒的原因,故而我對這些事情格外留心,我可是聽說舟山縣前兩年還有人喝多了酒摔到了河裡,一直等到第二天才被人發現。”

“被發現時,他屍身已被泡的發白。”

“您英明一世,從前被人稱為‘神童’,在眉州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今教出我與六哥兩個徒弟,走到哪裡都被人稱讚……若您也落得那人一般下場,您知道旁人提起您來會說什麼嗎?”

郭夫子正夾燒麥的手微微頓了一頓:“他們會說什麼?”

蘇轍搖搖頭,道:“他們會說啊,郭太白聰明一世,卻因喝酒喪命,真是可惜。”

“日複一日,眉州百姓隻怕不記得神童郭太白,也不會記得教出兩個厲害徒弟的郭太白,隻會說,哦,郭太白啊,就是那個喝酒喝死的?他們轉過頭來還會拿您當反面例子,叮囑身邊的親朋好友少喝酒……您說,您冤不冤?”

郭太白若有所思。

雖說他是個灑脫不羈的性子,但人生在世,總要留些東西在世上吧?

他想著自己能夠名留青史,眾人提起他來都豎起大拇哥兒L來。

猶豫片刻,他隻低聲道:“你啊你,看著沉穩寡言,實際上卻是個嘴皮子厲害的,來日若步入仕途,定能將官家和一眾大臣哄的團團轉,比不少人都厲害多了……”

蘇轍說話巧妙之處就是你明知道他在套路你,卻因他的真誠,因他的良善心甘情願被他套路。

郭夫子更是萬萬沒想到,他這話很快就會靈驗。

因為屬於蘇家三父子,屬於蘇轍的時代很快就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