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13637 字 2個月前

蘇轍正色道:“六哥,你害得我做噩夢,自己倒是做起美夢來!”

他將昨夜噩夢說給蘇軾聽了。

蘇軾是滿臉不可置信,直道:“八郎,你想多了。”

“就算爹爹和娘他們覺得大表哥是個不錯的人,可嫁人這種事哪有這麼簡單,也是要和夫家相處的,也得看看八姐姐的婆婆和公公如何。”

說著,他拍了拍蘇轍的肩膀道:“八郎,你還小,有些道理,等著你長大就知道了。”

蘇轍:???

他還欲再與蘇軾掰扯上兩句,風清子就過來了:“兩位師弟,因今日大雪封山,整個書院就三個學生,所以師傅說要你們一起去他院子,他親自給你們授課。”

蘇轍與蘇軾對視一眼。

倆人眼中皆有驚喜。

雖說風清子講課講的不錯,但風清子師從張易簡道長,自然是張易簡道長的課講的更好。

因北極院中有五個班,平均分到每個班頭上,張易簡道長授課的時間也是有限的。

不光今日,接下來好幾日都是如此。

等著蘇轍寫給蘇洵的信送了出去,史無奈等人終於返回天慶觀了。

史無奈連行李都沒放下,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蘇轍與蘇軾兄弟倆人,聽說兄弟倆人元宵節後就來了,氣的直拍大腿:“……你們倆個也太不夠意思了點,這麼好玩的事兒L怎麼能撇下我?”

“我知道你們倆偷偷到書院來,也與我爹爹鬨著要來,可我說什麼他都不答應,直說我們家裡就我這麼一根獨苗苗,書讀的不行不要緊,可一定要有個好身體。”

說到這裡,他更是一臉怨念看著蘇轍:“有這等好事,六郎不喊我也就算了。”

“八郎,你為何也不喊我?”

蘇轍搖搖頭道:“無奈哥哥,你覺得這是好事兒L嗎?”

我和六哥到了書院之後,鞋襪全都濕了,第二天腳就開始發癢,直到今天都還沒好,哪裡算是好事?

史無奈想了想,覺得凍手凍腳還是怪難受的,便道:“正好我這次出門,我娘想的周到,還給我帶了凍傷膏,待會兒L我就拿給你。”

他向來是個行動派,轉身就給蘇轍拿來了凍傷膏,更是開口道:“八郎,你不是和我一樣不怎麼喜歡念書嗎?”

“怎麼突然這麼上進了?”

蘇轍笑了笑,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隻有努力讀書才能走仕途,才能保護我想保護的人啊!”

士農工商,何朝何代,唯有當官才能出頭人地。

這也是為何程家已為眉州首富,卻還是如此看重孩子們學業的緣故。

史無奈是眼前一亮,笑著道:“那八郎,以後你當了大官之後,你願意保護我嗎?你放心,我定不會胡作非為,給你添亂的!”

蘇轍與史無奈相處這麼長時間,知曉史無奈就是個面狠心熱,喜歡臭屁的小娃娃,當

即是連連點頭:“當然會啊!”()

史無奈笑的是愈發開心,一手抓住蘇轍的腳,就要替他上藥:來,八郎,我幫你!

∟阿洙洙提醒您《北宋撈兄日常》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以後我還等著你保護我了!”

這話說的蘇轍連忙把腳直往後縮,連忙道:“無奈哥哥,你彆這樣,彆這樣……”

他可不習慣彆人這般對他,更是道:“無奈哥哥,你不能這樣!”

“你,你不是很聰明的嗎?”

“怎麼這樣輕信彆人的話?”

“萬一我是騙你的怎麼辦?”

說起來史無奈對念書本就沒多少興趣,之所以小小年紀就鬨著要來天慶觀念書不過是見蘇轍與蘇軾倆兄弟都來了,也想要湊湊熱鬨。

至於考科舉,走仕途,這條路對他來說太過辛苦。

他才不想走。

史無奈與蘇轍拉拉扯扯的,一個跑,一個追,兩人瘋到了大通鋪上。

蘇轍光顧著顧著自己的腳步,衣衫略有所不整都忘了整理。

他覺得自己那樣穩重端持的一個人,碰上跳脫的蘇軾與喜瘋玩的史無奈,是毫無招架之力。

他們倆人正玩的起勁,門突地被推開。

原是風清子正帶著幾個學童正欲進來。

此時,身強力壯的史無奈正起坐在蘇轍身上,雙手抓著蘇轍的腳,姿勢怪異奇特。

風清子等人看呆了。

即便風清子在天慶觀任教十多年,卻也從未見過如此之場面。

他隻覺得大腦一片空白,好一會才緩過神來:“這個,既然他們倆個在忙著,那我們就先出去吧啊……”

他雖身在道觀之中,可天慶觀來來往往也是有好些香客的,他也是聽人說過的,有些人會喜歡同性之人,史無奈一向與蘇轍,蘇軾兄弟倆人交好,特彆是蘇轍,連他都看得出來史無奈很偏愛蘇轍,難道……難道真的是他想的那樣?

這下風清子腦子倒是不空白了,卻是心亂如麻。

師傅看重他,相信他,才讓他管教‘戊’班三十號學生,如今他的班上出現了這樣的事,他該如何同師傅交代?

跟在他身後的一個學童不解道:“師兄,你不是要我們帶你來看看哪裡的窗戶要重新糊一下嗎?為什麼不看了?”

風清子支支吾吾的:“這個,這個……”

其中有個七八歲的學童見他為難,便主動解惑道:“這你們就不懂了吧,你們沒見著史無奈與蘇轍忙著?”

“從前我就覺得有些不對勁,那史無奈怎麼看怎麼都不像潛心好學之人,可卻發奮圖強進了‘戊’班,想必是衝著蘇轍而來。”

八卦是人的天性。

他這話一出,,旁的學童就七嘴八舌道:“這是什麼意思?”

那七八歲的學童較為早熟,懂得事情多的很,便耐著性子道:“這你們都不懂?定是史無奈喜歡蘇轍啊!”

“當日蘇轍的哥哥蘇軾被程之元藏了起來,史無奈那樣懶的一個人,冰天

() 雪地陪著蘇轍找他哥哥找了好久好久。”

“還有,史無奈老是說這個腳丫子臭,說那個腳丫子臭,那他方才為何抱著蘇轍的腳丫子不鬆手?我聽我娘說過,若是喜歡一個人,彆說覺得他腳丫子是香的,就連他放屁都是香的。”

“你們這樣看著我乾什麼?你們怕是不知道,這世上男人也是喜歡男人的,我還聽我娘說了,在汴京好些大戶人家的相公不光養小娘,還在外頭置院子養男寵了……”

風清子見他們的話越說越離譜,便嗬斥著不準這孩子繼續說下去。

但流言蜚語這東西就是這樣,越是不讓說,眾人就越是傳的沸沸揚揚。

蘇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史無奈的魔爪中掙脫出來。

等他給自己的腳丫子擦上凍傷膏,與史無奈一並出來時,隻覺得眾人看他們的眼神怪怪的。

方才那七八歲說閒話的學童見狀,便故意打趣道:“史無奈,你方才與蘇轍在屋子裡做什麼?怎麼你們倆個臉蛋都紅撲撲的?”

史無奈處處自詡是史大奈後人,當然不會承認方才自己想抱著蘇轍的腳丫子給他塗凍傷膏,便揚了揚拳頭,道:“與你有什麼關係!信不信我揍你!”

方才那七八歲的學童叫王銀滿,平日裡就是個喜歡碎嘴子的,很喜歡私下說旁人壞話。

史無奈自不會允許這等情況發生,經常嚇唬他。

一來二去的,倆人梁子就結下了。

王銀滿見狀不敢多說,私下傳播起這等少兒L不宜的消息是愈發來勁,一會與人誇大說起寢間的見聞:“你們知道嗎?史無奈想要親蘇轍的腳丫子了!”

一會他又與人說起史無奈處處維護蘇轍的事兒L:“我可是親眼看到啦,那史無奈將碗裡的肉都夾給蘇轍吃啦!”

一會他更添油加醋道:“我還聽見史無奈偷偷與蘇轍說,以後他要一輩子都跟著蘇轍了,等著蘇轍娶妻生子都要跟在他身邊,真是世風日下,不知廉恥啊!”

……

一時間,蘇轍與史無奈之間的愛恨情仇成了北極院所有學童茶餘飯後的談資。

蘇轍是個反應比較快的人。

隨著他們每到一處都有人指指點點,他隻覺得越來越不對:“六哥,他們都看著我們做什麼?”

如今大家的談資已從蘇轍與史無奈的愛恨情仇發展到蘇軾也想要橫插一腳,畢竟蘇軾對蘇轍的好,眾人也是有目共睹。

大家頓隻覺得他們三個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是愈發撲朔迷離,惹人好奇。

蘇軾與史無奈一樣,也是個神經大條的,直道:“八郎,你管他們做什麼?”

“我想,定是他們嫉妒我去年年底考試得了第一名吧!”

論自信,誰都比不過蘇軾!

蘇轍:……

他覺得不是這麼一回事。

他向來是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性子,索性傍晚時候假裝自己困極了,躺在通鋪上睡覺。

這不,很快就有學

童回來了,一回來就開始竊竊私語:“咦,怎麼就知道蘇轍一個人?史無奈了?”

“史無奈不是最喜歡跟在蘇轍屁股後面嗎?今兒L怎麼不見他?”

“我方才在食堂看到了史無奈與蘇軾在一起,難道史無奈又移情彆戀,喜歡上蘇軾了……”

蘇轍:???

他是萬萬沒想到這一個個小屁孩的竟會想到這些!!!

一場裝睡,震驚了蘇轍好久好久。

以至於等著寢間的學童們走了,蘇轍還沒緩過神來。

這些孩子們腦袋裡到底裝的都是些什麼啊?

很快蘇軾與史無奈就齊齊走了進來,蘇軾一進來就拿手探了探蘇轍的額頭,關切道:“八郎,好端端的你怎麼會想睡覺?是不是生病了?”

說著,他更是自顧自道:“你這腦袋也不燙啊!”

“要不我還是與風清子師兄說一聲,要人給你看看吧?”

史無奈更是端著為他打好的飯菜走了進來,揚聲道:“八郎,快起來吃飯!”

“今日我纏著打菜的小師傅給你打了些辣腳子,沒胃口吃些辣腳子正正好。”

辣腳子並非雞腳鴨腳一類的,而是用芥菜做的一道鹹菜,是天慶觀的招牌菜,在眉州很有名氣。

北極院卻很少吃辣腳子。

一來是張易簡道長考慮到孩子們都是長身體的時候,鹹菜吃多了不好。

二來是天慶觀芥菜數量有限,辣腳子還要留著賣錢。

雖說北極院大部分孩子是收了學雜費的,但也有像陳太初這等成績優異,家境貧寒的孩子是分文不收,光靠著天慶觀的香火錢是遠遠不夠,總得開源節流。

蘇轍心裡一暖,笑著道:“六哥,我沒事兒L。”

“方才我睡了一覺,已覺得好多了。”

蘇軾這才放心些。

蘇轍下鋪開始用飯,瞧著碗裡堆著滿滿當當的辣腳子,打趣道:“無奈哥哥,今日這辣腳子是不是你又死乞白賴纏著打飯的小師傅要的?”

有道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史無奈就是個中翹楚。

誰知今日史無奈卻是小胸脯一挺,驕傲道:“誰說的?明明今日這辣腳子是六郎與我一起死乞白賴要來的。”

“要不然你碗裡的辣腳子怎會這樣多?”

蘇轍狐疑看向蘇軾,隻見蘇軾難為情低下頭。

彆人不知道,蘇轍卻是很了解蘇軾的。

他這個哥哥性子執拗不說,更是心高氣傲,也就在家裡人跟前稍微好些,怎會願意望著彆人說好話?

蘇轍握住蘇軾的手,含笑道:“六哥,謝謝你。”

“謝我做什麼?”蘇軾咧嘴一笑,想著方才找小道士要辣腳子的窘境仍覺得十分難為情,不過若叫他重新選擇,他還是會為了八郎再難為情一次的:“八郎,你這樣客氣乾什麼?”

頓了頓,他更是正色道:“我是你哥哥,照顧你是天經地義之事。”

“再說了,我們一起來書院之前,爹爹還叮囑過我們,要我們互相照應了。”

初春的天兒L,仍帶著幾分瑟瑟寒意。

但蘇轍卻覺得渾身上下都暖烘烘的,將方才那些人說的話拋到了九霄雲外。

嘴長在彆人身上,他們怎麼說是他們的事!

若要他因為這些流言蜚語就與蘇軾,史無奈等人保持距離?嗬,不可能!

他也沒打算將這事兒L與蘇軾,史無奈說,依舊是每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慶幸蘇軾是個兩耳隻讀聖賢書,一心不聞窗外事的,至於史無奈,更是個心寬的,這事兒L他們倆人並不知道。

很快,這件事就傳到了張易簡道長耳朵裡。

他直找來風清子,要風清子不必壓著這事兒L:“……這些孩子們聰明得很,你越是勒令他們不準他們說這件事,他們就越是覺得你心裡有鬼。”

“你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這些流言蜚語很快就會平息的。”

風清子連聲應是。

張易簡道長便將更多的目光落在蘇轍身上,他很快就知道蘇轍知曉此事,一次考問蘇轍兄弟倆人後單獨將蘇轍留了下來:“……這些日子你可曾聽說了什麼?”

蘇轍點點頭,笑道:“道長可說的是我與六哥,無奈哥哥三角戀一事?”

“我都聽說了。”

張易簡道長直道:“可為何你什麼反應都沒有?像沒事人一樣?”

蘇轍面上笑意不減:“謠言止於智者。”

嘴長在旁人身上,想說什麼是他們的自由,我管不了。

“但我卻能做到不聽不想,等著過些時日,自沒人再記得這些事。”

張易簡道長看向他的眼神裡皆是滿意,頷首道:“你說的極是。”

頓了頓,他更是道:“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到了三月你才滿四歲,尋常人大概十來歲才會參加童試,你可想要提前參加童試?”

“你雖天資比不上你哥哥蘇軾,但你的身上也有許多他沒有的東西,到時候你與蘇軾一同參加童試,繼而參加之後的鄉試,相信你們兄弟倆個很快就能名震四川的。”

尋常孩子聽到這等話定欣喜若狂,畢竟不管哪個朝代出現個神童,都十分矚目。

蘇轍卻是搖搖頭,堅定道:“道長,我不願意。”

“做學問講究一步一個腳印,隻有腳踏實地,才能走的長遠。”

“與其名震眉州,甚至名震四川,我寧願低調行事,來日入朝為官多替朝廷,多替百姓們做些好事。”

若說張易簡道長方才眼中的是滿意,如今則滿是欣慰之色:“你既如此決定,那我就不再勸你了。”

他還記得當初蘇軾剛進北極院時,他感歎蘇軾天資過人的同時,也曾問過蘇軾差不多的問題。

蘇軾一聽到這話是眼前一亮,直說願意。

對蘇軾來說,想要振興蘇家,叫父母面上有光才是最要緊之

事。()

童試一年兩次,是科舉入仕的敲門磚,對天慶觀大多數學子來說都不是難事,隻是之後的路就是一關難於一關,能走到哪裡,則是各憑本事。

?想看阿洙洙的《北宋撈兄日常》嗎?請記住[]的域名[(()

張易簡道長知曉了蘇轍與蘇軾兄弟倆人的打算,心底對倆人也是有了安排。

一轉眼就到了二月底的假期。

蘇轍與蘇軾一回到蘇家,就聽說了蘇家又開了三間紗縠行的好消息。

老百姓們都是長了眼睛的,誰家東西物美價廉,自會選擇誰家的東西。

因蘇家紗縠行一開,程家紗縠行的生意是一落千丈。

程浚這是再也硬氣不起來,請程老太君出馬,想她老人家走一趟,話裡話外的意思皆要程老太君勸程氏放程家紗縠行一條生路。

程老太君最喜歡的就是程浚這個長子,將程浚的話當成聖旨一般,拾掇一番就來了程家。

一路上她都打好了腹稿,想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定能說服程氏。

可惜程老太君坐了半天冷板凳,程氏壓根沒露面。

蘇轍從元寶嘴裡聽說這件事,就差忍不住拍手起來:“……雖說如今以‘孝’,可長輩也得先有當長輩的樣子,晚輩才該孝順。”

“長輩無德,又憑什麼去要求晚輩孝順?”

元寶雖不大聽得懂這話中的意思,卻一點不耽誤他頭點的如小雞啄米似的:“八少爺,你說的極是。”

說到這兒L,他為難撓了撓頭,道:“不過這幾日程老太君都來了,我瞅程老太君的架勢,這幾日應該也還是要來的。”

“她老人家大有一副若是夫人不答應,就不罷休的意思。”

蘇轍想了想,決心明日去會一會這位從未抱過他的外祖母。

當天晚上,不管是蘇老太爺也好,還是程氏,王氏等人也好,亦或者鬨騰的蘇五娘,誰都沒有在蘇轍與蘇軾兄弟倆人跟前提起程老太君這老嫗婆。

他們隻說起紗縠行生意蒸蒸日上,說起如今蘇洵大概已快到汴京,說起大廚房給蘇轍與蘇軾兄弟倆人又做了什麼好吃的……當然啦,蘇轍也沒主動提起這等掃興之事。

等著用過了晚飯,蘇轍主動換了衣裳陪蘇老太爺下地播種。

不得不說,蘇老太爺對種地是真愛。

春日正是萬物播種的季節,因白日裡蘇老太爺惦記倆孫兒L,是無心種地,到了傍晚合家團圓後便吩咐婆子將菜地附近都掛上燈籠,加班加點播種。

蘇轍見了,自是義不容辭陪蘇老太爺一起。

當他挽了褲腳站在田裡時,竟生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

原因無他。

他隻聽說過有人挑燈夜讀,卻沒聽說過挑燈種菜的。

一晚上買這些油燈的銀錢都能買幾筐子菜了。

看樣子蘇老太爺種的不是菜,而是開心和快樂。

蘇轍如從前一樣在一旁給蘇老太爺遞各種器具,陪蘇老太爺有一搭沒一搭說話:“……翁翁,您為什麼這麼喜歡種菜?”

方才他也是勸過蘇老太爺的,如今時候太晚,可以明天再種菜也不遲。

可蘇老太爺不肯答應。

如今蘇老太爺一邊佝著腰播種一邊道:“種菜多好啊,簡單得很,隻要付出就一定有收獲。”

“這世上妄圖不勞而獲,一步登天的人太多太多,若是能夠選擇,誰願意種菜?”

說著,他老人家笑看了蘇轍一眼,道:“我是不讚成你小小年紀就要去天慶觀念書的,可既然你也想去,那就去吧。”

“既然要做一件事,那就將他做好。”

“既你決心念書,那就如你二伯一樣,念出個名堂來。”

“到時候叫眉州老百姓提起咱們八郎來都豎起大拇哥兒L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