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21690 字 2個月前

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很快就開始了他們的補課時光。

上輩子的蘇轍本就是個“學神”,如今身子裡裝的是成年人的芯子,簡體字變成了繁體字,不過是蘇軾教一遍就會了。

兩人不過是用了飯後的一個時辰,蘇轍就學了三百餘字。

兄弟兩人一個教的起勁。

一個學的起勁。

原本他們還打算繼續下去的,隻是天已黑了,兩人這才作罷。

雖說寢間是有油燈的,但一來傷眼睛,一來旁人會議論,索性蘇轍直說明日再學:“……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不管學問再好,官當的再大,若是身體不好,一切都是白談。”

“若因為讀書將身體搭進去,才真是本末倒置。”

蘇軾連連點頭。

隻是蘇轍回去寢間,卻還是發現有人在挑燈夜戰的。

他想,燈光這般昏暗,這些人早晚會得近視眼的。

蘇轍來不及多想,就硬拉著蘇軾去洗澡,兄弟兩人匆匆睡下了。

剛躺在大通鋪上,蘇轍多多少少有些不習慣,即便累的狠了,卻仍是翻來覆去睡不著。

如今已熄了燈,他聽見周遭傳來此起彼伏且均勻的呼吸聲,忍不住在想程氏等人在做些什麼。

他來到北宋雖尚不足四年,已打從心底將程氏等人當成親人。

蘇軾本睡的迷迷糊糊,可聽見身側的響動,卻還是從被窩探出胖乎乎的小手握住蘇轍的手,壓低聲音道:“八郎,你可是睡不著?”

“你是不是想念爹娘和翁翁了?”

說著,他將蘇轍的手握的更緊了,隻道:“你彆怕,六哥在這兒了!”

“六哥會保護你的!”

他聲音中仍帶著幾分惺忪,聽的蘇轍心裡很是感動。

這一刻,他甚至忍不住想,即便不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他也要好好念書,出人頭地。

他亦是低聲道:“六哥,我不是害怕,也不是睡不著。”

“我隻是剛來書院有些不習慣。”

“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被趕出‘丙’班的……”

他在這兒信心百倍的表決心,卻良久沒聽到身側傳來動靜,再扭頭一看,迎著月光發現蘇軾竟已經睡著!

蘇轍是哭笑不得,低聲道:“你這人真是……也不知道方才是不是在說夢話!”

他知道整個北極院不少人都在等著看他笑話,越是如此,他越不能叫人瞧輕了他,當即便在心裡數起羊來,很快就睡了過去。

翌日一早,蘇轍就與蘇軾一同到了“丙”班。

因蘇轍年紀最小,自被風清子安排在了第一排。

蘇軾見狀,便也主動請纓坐到了第一排。

用他的話來說,他弟弟初來乍到又年紀尚小,怕他弟弟不習慣。

風清子明面上對所有學童一視同仁,實則心裡很是偏愛這個天資過人的學生,自不會不答應。

上午蘇轍學的是《周禮》。()

《周禮》是儒家經典,內容晦澀,且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想看阿洙洙寫的《北宋撈兄日常》第 28 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一開始,蘇轍的確是有些吃不消。

但他上輩子曆經過慘無人寰的應試教育,背書自有自己一套。

再加上他覺得這小腦袋比上輩子好用多了,一上午學下來勉強能夠接受,隻是覺得有點累,比程氏給他啟蒙還要累。

風清子原是教“甲”班的,但因蘇轍的到來,被張易簡道長安排到了“丙”班授課。

一上午,他一直暗地裡在留意蘇轍,時不時觀察蘇轍是否跟得上。

他很快發現,這孩子聰明過人,近乎於妖。

原本他對張易簡道長的安排是有幾分懷疑的,如今看來,彆說將蘇轍放在“丙”班,即便放到“乙”班,他都篤定蘇轍能夠跟得上,不過是會辛苦些而已。

到了吃午飯時,蘇軾更是一個勁兒將自己碗裡的肉夾給蘇轍,連連道:“八郎,你多吃點!”

雖說他們若吃不夠可以再去加菜加飯,但葷菜向來搶手,一般能加的隻有素菜。

蘇轍瞧見自己碗裡都快堆成了小山,笑著道:“六哥,你最喜歡吃肉了,這肉你留著自己吃吧。”

“你把肉都夾到我碗裡,你吃什麼?”

“我哪裡吃得了這麼多?”

蘇軾碗裡是一塊肉都沒留,如今隻扒拉著煎豆腐,更是道:“讀書可耗費體力啦,你得多吃點!”

蘇轍知道他最愛吃肉,自不肯吃獨食。

這幾塊肉兩人是你夾來,我夾去,最後等到所有學童都走了,他們倆人這才吃完。

蘇軾碗裡原本是有九塊肉的,他吃了六塊,給蘇轍吃了三塊。

可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當哥哥的就該照顧弟弟才是!

有道是習慣成自然,一日日下來,蘇轍上起課來不僅不覺得吃力,甚至還覺得遊刃有餘,閒暇時候還拉著蘇軾一起去後山轉轉,看看那棵山楂樹長勢如何。

如今已是八月下旬,一顆顆圓溜溜,紅彤彤的山楂掛在樹上,看著很是喜人。

他不由好奇道:“六哥,你是怎麼發現這幾棵山楂樹的?”

蘇軾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剛來書院時,誰都不認識,無人與我說話,程之元更是時常說些過分的話,所以我就不願在人多的地方呆著,閒來無事時常來後山轉悠。”

“誰知竟叫我發現了這幾棵山楂樹。”

“嘿嘿,這幾棵山楂樹想必除了我就沒彆人發現了。”

他這話隻說了一半,並未說全。

想當初他想念程氏,想念蘇洵,想念蘇轍,心裡難受,時常跑出來哭鼻子,自要跑的是越遠越好,免得被人發現。

機緣巧合之下,他這次發現了這幾棵山楂樹。

後來這幾棵山楂樹與張易簡道長院子裡的石榴樹,書院中的柿子樹,天慶觀中的海棠樹……一並成了他孤單寂寞時的慰藉。

() 蘇轍看他這貪吃的小模樣就想笑,忍不住道:“大概等著我們放假回來就能吃上這山楂了。”

“到時候我找娘要些糖帶來,我給你做冰糖葫蘆吃!”

北宋尚沒有冰糖葫蘆,在後世人儘皆知的小吃出現在南宋,還要過好些年才會出現了。

蘇軾好奇道:“冰糖葫蘆?”

“這是什麼東西?”

“聽起來就很好吃的樣子!”

他向來是個貪吃的,如今滿心惦記的都是冰糖葫蘆,以至於他接下來的幾日裡被風清子批評了好幾次。

風清子更是將這事兒告訴了張易簡道長。

結果是顯而易見,張易簡道長就要請他去他那小院“喝茶談心”。

蘇軾三歲啟蒙,念書至今屢屢被人誇讚,如今大庭廣眾之下被風清子告知要去見張易簡道長,不免覺得面上有些掛不住,覺得有些丟人。

他是磨磨蹭蹭的,衝蘇轍道:“八郎,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我過去的路上,旁人肯定都會笑話我的。”

蘇轍拿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陪著他一起去見張易簡道長。

一路上,他更是道:“張道長隻怕是做夢都想不到你會對後山的那幾棵山楂樹牽腸掛肚……”

這幾日他也不是沒有勸過蘇軾,畢竟那幾棵山楂樹長在那裡又不會不見,何必惦記?

事實是從前的他還是太過於低估蘇軾好吃的心了。

等著兄弟兩人到了張易簡道長的院子,他正坐在院中的石桌前喝茶,一看到形影不離的兄弟兩人,便給兩個小人兒各倒了一杯茶:“此乃用山泉水泡的紫蘇飲,你們嘗嘗看。”

北宋飲茶頗為講究,但尋常百姓家能喝的茶並不多,尋常是喝綠茶的。

但他考慮到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年紀尚小,就準備紫蘇飲。

紫蘇飲,顧名思義,就是用紫蘇泡的茶。

先將紫蘇嫩葉擦乾,隔著小火將其烘乾,將其香味逼出來,不僅有解暑發汗的功效,還能行氣和胃。

如今雖已至於初秋,但秋老虎還是厲害得很。

蘇軾從前就愛喝紫蘇飲,這茶中還加了蜜,甜滋滋的,若換成彆的時候,他定會喝的一口接一口。

反觀蘇轍卻不大喝得慣。

因先入為主的關係,他覺得紫蘇葉隻能做菜。

張易簡道長看著眼前兩個孩子,並未一開始就詢問蘇軾這些日子為何會分神,而是說起了這紫蘇茶與桌上的白糖糕。

蘇軾向來貪吃,一來一去的這才打開了話匣子。

相較於蘇軾,蘇轍則沉默許多,坐在一旁聽他們一來一往。

偏偏蘇軾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見張易簡道長並未問起自己功課一事,也就蹬鼻子上臉起來:“道長,雖說辣菜餅好吃,但吃的多了也是會膩的,不如試一試紫蘇餅,或者薺菜餅,肯定都好吃……”

蘇轍瞧他這架勢,大有一副將用書院中的飯菜都

點評一遍的架勢,忙打斷他道:“不知道長找我六哥可是有事?”

蘇軾心裡咯噔一聲,這才想起這一茬。

張易簡道長掃了眼一眼心虛的蘇軾,微微頷首道:“自是有事的。”

他繼而才不急不緩道:“蘇軾,你可知道我為何找你過來?”

蘇軾點了點頭,頭埋的更低了些:“知道。”

他好吃歸好吃,卻也是知道自尊心的。

張易簡道長並未像風清子一樣批評他,見他不願多言,甚至還循循善誘道:“……你們風清子師兄與我說的是因蘇轍與你一起,所以才叫你分了心。”

“我想了想,覺得並非如此,蘇轍已來書院將近一月,最開始你們兄弟一人互幫互助,你的功課比從前還強些。”

“可這幾日來,你上課頻頻走神,功課更是一塌糊塗,你能與我說說可有什麼隱情嗎?”

蘇軾抬起頭,低聲道:“道長,我,我……”

他一句話說了半天也沒說完。

即便是個六七歲的孩子,也是好面子的,為了連聽都沒聽說的“冰糖葫蘆”被喊到道長院裡,他臉上如何掛得住?

好在蘇轍很是懂他,一開口就道:“道長,因為我六哥太好吃啦!”

蘇軾:???

我不要面子的嗎?

若說起貪吃,蘇轍對他這個哥哥很是佩服。

他活了兩輩子,閱人無數,可像蘇軾這樣貪吃的還真是聞所未聞,如今也隻能搖著頭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道了出來。

好在張易簡道長活到這般年紀,什麼稀奇古怪的事兒都見過,笑著道:“即便你日日惦記著山楂樹,它也沒能成熟。”

“雖說蘇轍答應會給你做冰糖葫蘆給你吃,可糖從哪裡來?又從哪裡來的火?”

“後山遍地是枯木,若是你們偷偷帶了火折子過去,且不說會不會失火,這件事若叫你們風清子師兄知道,可不會輕饒你們的。”

頓了頓,他更是道:“不如這樣,這次休息時你們將要用的東西準備好,放在我我這裡,我替你們保管。”

“若你們完成功課,閒暇時想吃這冰糖葫蘆,隻管到我院子裡來做。”

“你們覺得如何?”

蘇轍與蘇軾聽聞這話,皆是面上一喜。

當日蘇轍不過是隨口提起冰糖葫蘆,事後想起來才覺得困難重重,也正是如此,所以蘇軾才對那“冰糖葫蘆”魂牽夢縈。

這世上,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更好的。

蘇軾更是面上一喜,正色道:“道長,您這話可是當真?”

蘇轍忍不住笑出聲來。

他這個哥哥,真的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他就不明白,這等話蘇軾是怎麼問得出口的!!

張易簡道長卻是神色不變,頷首道:“自然是真的。”

可他話鋒一轉,繼續道:“不過我也是有條件的,我不能再聽到風清子與我告你的狀了,若不然,你

心心念念的‘冰糖葫蘆’可就沒有了。”

蘇軾連聲道謝。

對天資過人的他來說,念書可不是什麼難事。

蘇轍再次對這位老道長刮目相看起來,有道是對付什麼人就要用什麼樣的辦法,對付蘇軾,這法子可謂絕佳!

等他們兄弟兩人邁著小短腿走出院子大門,蘇轍更是正色道:“六哥,你一定要用心念書才是,這樣才能教好我,才能不辜負道長的一片苦心。”

蘇軾卻是信心百倍道:“八郎,你就放心吧。”

“我就算看在你說的那‘冰糖葫蘆’的份上,也會好好念書的!”

蘇轍:……

接下來的幾日裡,不光旁的學童察覺到蘇軾進步神速,風清子甚至覺得蘇軾是脫胎換骨。

從前的蘇軾雖勤奮好學,但六七歲的孩子多少會偷點懶。

但這幾日的蘇軾卻是一日未曾懈怠,可謂“丙”班中的佼佼者,要知道從前他因剛來書院的緣故,也就排名中上而已。

風清子很是欣慰。

不過他每每想到蘇轍卻是十分擔憂,想著到了下月底考試,蘇轍肯定會被劃到“丁”班中去的。

程之元也是這般想的,時常與人湊在一起奚落蘇轍,看他的笑話,想擾亂蘇轍的心性。

可惜,蘇轍不像蘇軾那樣衝動。

他聰明過人,卻更是隱忍,圓滑,想著自己不過三四歲就展露出過人天資,一傳十十傳百,隻怕他很快會與蘇軾一樣成為眉州的神童的。

神童可不是那麼好當滴!

他隻想安安心心搞學問,不想讓旁人注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

但面對著程之元等人譏誚,他也不會乖乖束手就擒。

程之元笑話他想要留在“丙”班是癡人說夢,他就故作驚愕道:“天呐,你自己家裡一團糟,竟還有心思操心彆人的事?可真是個大好人!”

程之元笑話他蘇家落魄,他就搖頭歎氣道:“難道你沒聽說過嗎?富不過三代,若是我沒記錯的話,程家到了你這兒已是第三代,原先這話我是不怎麼信的,但看到你,隻覺得古人真是誠不欺我!”

……

反正程之元一次都沒討到好,索性就使銀錢拉攏彆的學童,故意孤立蘇轍與蘇軾兄弟兩個。

這下可是正合蘇轍之意。

每次到了用飯時,蘇軾好不容易找了個位置,招呼蘇轍先坐下,他們周遭的學童就紛紛散開,這下正好,他們兄弟兩人都有位置坐。

每次到了洗澡時,蘇轍與蘇軾端著木盆去集體淨房,剛進去,裡頭的人就呼啦啦全出來了,兄弟兩人就能舒舒服服洗個澡。

甚至到了放學,蘇軾給蘇轍開小灶時,他們剛找了個石桌坐下,周遭人也都紛紛散開,如此是更好,沒人打擾他們學習。

一開始,蘇軾還有些不習慣。

他是個喜歡熱鬨的性子,當初在家時,就算看到那隻叫阿黃的守門狗,都要湊上去說幾句的。

蘇轍卻與他道:“……六哥,你為何要不高興?做錯事的難道是我們嗎?”

“不是他們人多就占理,如今我們還小,以後還會碰到很多這樣的事情,隻要我們問心無愧就好了。”

“我們越是不高興,越是難受,程之元就越是得意,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這個道理對尚不到七歲得蘇軾來說太過於深奧了些,想要做到更是難得很,可他卻不願叫程之元得逞,故而每日裝的像無事發生一樣。

小孩子忘性大,一日兩日下來,便將這件事拋之腦後。

程家雖富庶,卻不會給程之元一個小孩子太多銀錢,程之元都是使的自己壓歲錢與那些學童。

他一個孩子的壓歲錢又能有多少?

再加上他平日一貫喜歡裝闊,沒幾日就捉襟見肘起來。

那些簇擁在他身邊的人見他小氣巴啦的,大多數也就沒像從前那樣捧著他。

到了八月底放假之前,程之元身邊就隻簇擁著三三兩兩個人,與蘇轍剛到天慶觀時那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蘇轍與蘇軾雖已習慣了書院的生活,但小孩子沒誰不喜歡放假的。

當天放學時,風清子的話音還沒落下,蘇軾就與蘇轍兩人手牽手衝了出去。

蘇轍足足比蘇軾挨上一個頭,腿與胳膊都與蘇軾短上一截。

向來在意他感受的蘇軾卻是歸心似箭,拽著他的短胳膊是跑的飛快,惹得他是連連在後頭喊:“六哥,你慢點!”

“慢點!”

可蘇軾會聽他的嗎?

蘇軾的步子有那麼片刻的放緩,繼而拉著他跑的更快了些,更是揚聲道:“八郎,你倒是快點!”

“娘這時候肯定在家做了好吃的等著咱們了!”

蘇轍連歎氣都來不及,隻能快速邁著自己的小短腿。

兩人剛行至門口,就見到了平安駕著車來接他們了。

蘇轍與蘇軾齊齊喊了聲:“平安叔!”

倆小崽子聲音中都帶著雀躍。

隨著他們的話音落下,馬車簾子被撩開,蘇洵探出頭來:“六郎!”

“八郎!”

蘇軾驚愕道:“爹爹,您怎麼來了?”

蘇洵含笑不語。

接著,程氏那張隱隱含笑的面龐也探了出來:“不光你們爹爹來了,我也來了!”

蘇軾更是感動的說不出話來:“娘,您……您怎麼來了……”

蘇轍看他一副要哭出來的樣子,比他老成許多,更覺得他大庭廣眾之下哭鼻子還是怪丟人的:“六哥,咱們還是先上車吧!”

說著,他更是壓低聲音道:“要不然等著程之元看到你這樣子,肯定會笑話你的。”

蘇軾一聽這話,頓時也顧不上感動,甚至不要蘇洵抱他,徑直爬上了馬車。

他甚至還拽了一把腿更短的蘇轍,道:“八郎,快點!”

他已被程之元笑話習慣,覺得

無所謂,隻是想著若程氏與程之元碰面難免會有些尷尬。

可這世上之事,向來是怕什麼來什麼。

蘇轍前腳剛被蘇軾拽上馬車,後腳他們就看到程之元牽著乳娘的手走了過去。

今日是蘇洵來得早,所以蘇家的馬車占據了有利位置,但程家的馬車剛來不久,自然隻能停在遠處些的位置。

坐在窗前的程氏一眼就看到了程之元。

從前程老太爺在世時,她很是喜歡這個侄兒。

在她看來,一碼歸一碼,長輩的恩恩怨怨與小輩可沒關係。

她如從前程老太爺在世時一樣,親昵道:“元哥兒……”

可惜她的話還沒說完,程之元就轉過頭,牽著乳娘的手走了,彆說接話,連個多餘的眼神都沒有。

蘇洵瞧見這一幕,心中很是不悅,“我記得這孩子小時候很是聽話懂事的,如今,如今怎麼成了這樣子?”

蘇軾忙著高興,倒是蘇轍看到程氏面色一黯,忙道:“娘,您彆不高興……”

程氏闊彆一個月看到兩個兒子,心裡隻有高興,含笑道:“咱們八郎真乖。”

“我沒有不高興。”

“這些日子我已經想明白了,有些事情是勉強不來的,自你們外祖去世後,怕是我和程家的緣分就已經儘了。”

“不過不要緊,我還有你們了!”

蘇洵點頭道:“說的極是。”

說著,他更是對著兩個孩子道:“今日你們八姐姐聽說要來接你,向來不愛出門的她也鬨著要一塊過來,可惜馬車太小,根本坐不下這麼多人。”

“我與她說了,這次我與你們娘來,到了下月就是她與你們翁翁過來。”

“彆看當日你們來書院時,你們翁翁沒出來送你們,卻實在惦記著你,這次還曾想著再租一輛馬車,他與八娘也一塊過來了……”

一家人高高興興說著話,彆提有多熱鬨。

比起手舞足蹈的蘇軾來,蘇轍則內斂許多,想著程之元平日對他們壞也就算了,沒想到對長輩也是如此,這與程家長輩的教導是密不可分,可見程家一家子人都壞到了骨子裡,離落敗不遠。

在他不在家的一個月的時間裡,更是發生了很多事情。

當程浚知曉程氏也要開紗縠行後是怒不可遏,不僅派人前去擾亂,更是砸了好幾架織機。

程氏原本還對他們之間的兄妹之情抱有最後一絲幻想,見狀卻是徹底死心,不僅下定決心要將紗縠行開起來,更決心與程家的紗縠行一較高低。

旁人不知道,程浚卻是知道的,比起他們倆兄弟來,程氏知道的花樣更多,更知道怎樣織出來的布料又細又密又輕。

從前程家的紗縠行在眉州一家獨大,沒有對比,老百姓們自願意到他們家的紗縠行買布,若有了對比,誰還願意光顧他們家的生意?

程浚好面子,見程氏不僅報官更是心意不改,隻在心裡生悶氣。

但程大舅母知曉這件事後

卻是著急不已,見硬的不行便又來軟的,說服程老太君出面。

母女兩人自程老太爺去世後就再沒見過面,再次碰面,皆是淚水漣漣,但寒暄幾句後,程老太君便要她關了這紗縠行,話裡話外更是瞧不起蘇家與蘇洵的意思……

當然,這事兒程氏自不會與兩個孩子說的。

一路上,蘇洵問兩個孩子在天慶觀學了些什麼,每日功課可還吃力,當聽說小小年紀的蘇轍也進了“丙”班後,臉上的笑更是怎麼都止不住。

而程氏則是更關心兩個孩子吃的好不好,住的習不習慣,想不想家。

一時間,馬車裡是熱鬨極了。

蘇轍剛回到家,他一下了馬車,就看到了在院子門口徘徊的蘇老太爺。

原本眼巴巴盯著巷子口的蘇老太爺一看到馬車來了,頓時就裝作打量起院子門口的這塊空地來。

下了馬車的蘇轍一眼就看出這老頭子的心思,快步走過去,故意道:“翁翁,您在這裡乾什麼?”

蘇老太爺這才道:“六郎,八郎,你們回來了啊!”

說著,他更是捋了捋胡須,道:“我正在看這塊地了,這樣好的一塊地若是荒了太過可惜,想著明年春天在這裡種些什麼……”

蘇轍微微歎了口氣,道:“哦,原來是這樣啊。”

“我還以為您是專程在這兒等著我和六哥回來了,既然您一點不想我們,不惦記我們,那就算了。”

“我原還想著待會兒去正院陪您用晚飯了……”

蘇老太爺:???

合著他大冷天的在秋風中等了半天,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他心碎極了。

蘇轍說歸說笑歸笑,自是故意逗弄這老頭兒的,誰叫當日他前去天慶觀念書時蘇老太爺不來送他?

惹得他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還是怪想這老頭兒的!

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回屋洗澡後先去了正院給王氏請安,一行人便又去了正院用晚飯。

桌上準備了他們愛吃的飯菜,蘇老太爺瞧見蘇軾微微皺眉,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直道:“六郎,你這是怎麼了?”

“可是沒有你愛吃的菜?”

桌上有枝頭乾兒,玲瓏雙條,都是蘇軾愛吃的。

蘇軾點點頭,正色道:“我想吃‘冰糖葫蘆’。”

蘇轍:……

他覺得很是無語。

這小子真是非同一般的好吃,在大通鋪睡覺時,好幾次蘇軾夜裡說夢話都在念叨著冰糖葫蘆。

蘇老太爺一愣,“何為‘冰糖葫蘆’?”

他也是一好吃的老鱉,卻是聽都沒聽說過這等東西。

蘇洵,程氏等人更是面面相覷。

蘇轍這才道:“‘冰糖葫蘆’做起來很簡單,就是用山楂洗淨,將糖熬化了裹起來,看起來亮晶晶的,很有食欲。”

“還可以將山楂裡的核兒挖出來,再裡頭塞上乾果,這樣就能更好吃。”

糖衣脆脆的,甜甜的,裡頭的山楂酸酸的,最裡頭的的乾果香香的……”

不光蘇軾聽的是直咽口水,就連蘇老太爺等人都覺對這什麼“冰糖葫蘆”很感興趣。

正好家中有山楂,程氏便要廚房做出“冰糖葫蘆”來嘗一嘗。

因這東西做起來簡單,不多時一碟子晶瑩剔透的“冰糖葫蘆”就端了出來。

蘇轍給長輩們一人拿了個,蘇老太爺等人嘗了連連稱好。

就連程氏這等素來不愛吃甜食的人也點頭道:“味道不錯,而且很是新穎,外頭的集市上還沒見到有人賣這等東西的了。”

蘇轍便給她出起主意來:“娘,紗縠行不是要開業了嗎?”

“到時候彆家肯定是會有所動作的,做生意雖講究的是物美價廉,可酒香也怕巷子深,您除了布料,還得有更吸引人的東西。”

“您和大伯母都覺得這東西好,想必旁人也是如此覺得,即便‘冰糖葫蘆’裡頭塞上乾果,一串也就一兩文錢的成本,到時候可以買布料送‘冰糖葫蘆’,不知道您覺得如何?”

程氏是打小跟著程老太爺學做生意的,一聽這話就知道可行,點頭稱好。

一家人吃飯時更是說起這件事來,有道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七嘴八舌的,紛紛出主意。

比如,到時候“冰糖葫蘆”裡可以塞上各種餡,乾果的可以,葡萄乾兒,蜜餞的都可以。

比如,除去買布料的人可以得一串“冰糖葫蘆”,還可以舉辦抽獎活動,增加大家的購買欲/望。

……

大家討論的是如火如荼,卻唯有一人埋頭苦吃。

這人自然是蘇軾。

蘇轍眼瞅著蘇軾準備吃第四串“冰糖葫蘆”時,終於忍不住準備開口。

誰知蘇軾就像隻偷食的老鼠似的,雖吃的專心致誌,可也知道甜食吃多了不好,還未等蘇轍開口,就搶先道:“八郎,我都一個月沒吃糖啦!”

“都是因為你,害得我四包糖霜玉蜂兒沒了,我多吃兩串‘冰糖葫蘆’怎麼了?”

說著,他見蘇轍仍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更道:“你放心,就算今晚我不和你一起睡覺,睡覺之前也是會刷牙的。”

“這下你可滿意了?”

蘇轍見他吃的滿嘴糖漬,忍不住搖搖頭,無奈道:“算了,你吃吧。”

他還能說什麼了?

什麼都不能說!

一頓晚飯吃下來,蘇轍吃的飽飽,梳洗好之後躺在自己鬆軟熟悉的床上,隻覺得十分愜意,更是一覺睡到了大天亮。

一覺醒來,蘇轍便享受起自己的假期生活。

吃吃果子,陪蘇老太爺侍弄侍弄他的菜園子,與王氏說說話,看蘇八娘煮煮茶……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與蘇軾一起背書做學問。

不管是程氏還是張易簡道長,都時常說做學問要講究持之以恒。

蘇轍能沉得住氣學習,但蘇軾卻有些心猿意馬。

他一

會問任乳娘廚房的冰糖葫蘆在做了沒,一會又問冰糖葫蘆什麼時候才能做好,一會更問中午有什麼好吃的……惹得蘇轍都沒辦法靜下心來。()

甚至蘇轍覺得蘇軾比往日還要聒噪許多,索性自己回屋躲起來學習。

⑼本作者阿洙洙提醒您最全的《北宋撈兄日常》儘在[],域名[(()

他知道,論天資,他比不上蘇軾,所以隻有加倍努力才是。

為了自己。

更為了那些疼他愛他的家人們。

誰知道他剛回去背了一段文章,又聽見外頭傳來蘇軾那嘰嘰喳喳的聲音:“八郎,八郎,你快出來,你看看,誰來啦!”

隨著蘇軾的話音落下,他又聽見熟悉的聲音:“八郎,你快出來,我來看你啦!”

這正是史吉史無奈的聲音。

一個蘇軾就夠叫蘇轍頭疼了,彆說再來來一個史無奈,那是更叫他頭疼。

他知道,今日這文章是背不成了。

隻是他打開門一看,卻是傻眼了。

史無奈不光人來了,身後更是放著好幾個箱籠,不知道還以為他這是搬家了。

蘇轍下意識道:“你這是乾嘛?”

蘇軾搶先回答道:“八郎,我知道,這是無奈給我們帶的禮物……”

史無奈掃了他一眼,沒好氣道:“你倒是想得美。”

說著,他更是咧嘴一笑,興高采烈道:“過幾日我就要與你們一起去天慶觀念書啦!”

蘇轍:???

蘇軾:???

並非他們以貌取人,而是就史無奈這樣子,怎麼看都不是念書那塊料。

史無奈向來是個心寬的,隻冷哼一聲道:“你們兩個這是什麼表情?難道你們能去天慶觀念書,我就不能去了?”

“我告訴你們,前幾日我爹就帶我去了天慶觀,也見過張道長,張道長不僅準我進天慶觀念書,還把我與你們放在同一個班,你們高興嗎?”

蘇轍:???

蘇軾:???

他們兩個對視一眼,眼中皆有茫然。

蘇軾更是率先開口道:“張道長怎會同意的?”

許久之前他就曾聽說過,說是史無奈學問連一般都談不上,與他老子史彥輔一樣,不是學習那塊料。

史無奈昂首挺胸驕傲道:“當然是因為我學問出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