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1 / 1)

所有的稿子都交上來之後,流程搞得很正式,林詩茹把參賽作品裝訂成冊,給到馮斂臣。

馮斂臣送去樓上,評委團已經占了個會議室,抽了整個下午的時間,甚至討論到晚上。

初賽選篩出十位獲勝者,圖紙將會進行打樣,鑄造實物,再從中擇優評出前三。

那條起名“新派紳士”的眼鏡鏈設計圖不在其中,不出意料,沒被大部分高管放在眼裡。

但是除了譚仕章提名,譚皓陽不知道在想什麼,莫名也投給了它一票。

至此,“新派紳士”雖然沒通過初選,但也不是全無希望——剩下的參賽作品,得票數高的圖紙當中,還會誕生五個特彆獎。

譚氏評委團對這個“特彆獎”的評選標準很明確,就是顧名思義,破例考慮特彆一點的。

即不太常見的、標新立異的、市場銷售能力不明確但好像又有點意思的創意,先不交付工廠製作大貨,但是製出樣品擺在展會上,給個亮相的機會,試試市場反饋再說。

消費者的心思從來最難琢磨,隻有一半可以預測,另一半,就像夏日來去無常的雷陣雨。

誰知道會不會有什麼黑馬,一夜之間就爆了呢?

企業□□的小夥子忙得夠嗆,他負責搞內宣的,評審會上諸多領導圍成一圈,他脖子上掛著單反相機,又是拍照片又是寫新聞,連夜走完審批流程,第二天一早就發上譚氏官網。

並且,內部公告欄還公開了初選獲獎名單。

馮斂臣看見那套昆蟲主題正在裡面,係列名叫“夏夜”。

*

至於王岩那邊,他後來沒再來找麻煩,馮斂臣也沒有閒工夫關心他去沒去找誰告狀。

每天他就在二十八樓來來回回,有時撞見譚皓陽,對方反正沒吩咐讓他去展會幫忙。

但其實有幾次,譚皓陽已經開口叫住馮斂臣——馮斂臣以為他要說王岩的事了,結果譚皓陽也隻是笑眯眯的,指使他去乾點什麼小事,收發文件,取個快遞,跑腿傳話……

他狀似無意地囑咐那麼一句,神色無辜,真和他較真,反而顯得小題大做一樣。

何況譚皓陽官大一級,馮斂臣對上他,總不能把愛答不理寫在臉上,隻能公事公辦,速戰速決。但,顯而易見,譚皓陽這是近來身邊空了,他無聊了,便又惦記著來招馮斂臣。

招貓逗狗,這人從骨子裡就是頑劣的熊孩子脾氣,不知道從小到大怎麼給慣出來的。

這天還在午休時間,馮斂臣又在二十八樓走廊被譚皓陽逮個正著,詢問項目工作進展。

兩人正說話時,旁邊的會議室門把手一轉,譚仕章打頭走出來,看到他們,面容冷峻。

窗外陽光燦爛,產品副總緊跟著出來,方方正正的臉被打得亮堂。雙方一個照面,想避開都來不及,產品副總連忙向譚皓陽打了個招呼:“皓陽總,去食堂吃過飯了沒?”

譚皓陽說吃過了,兩手抄著兜,眼

神漫不經心的,盯著馮斂臣的領帶。

譚仕章也瞥了眼馮斂臣:“上午讓你做的預算報表,還沒給到我?”

本來是要下周才交的,馮斂臣歉然:“還差一點。明天拿給您可以嗎?”

譚仕章不近人情地說:“下午給我。馮助,你有時間在樓上晃來晃去,沒功夫做報表,不管你是沒做還是忘了,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忙,但我不知道你天天都在忙什麼。”

老話尚且說,關起門才打孩子。他當著另外兩個高層的面,用這樣嚴厲的語氣,訓中學生似的訓斥馮斂臣,十分令人下不來台。馮斂臣面上露出些微尷尬:“不好意思。”

他語氣還是謙恭的,譚皓陽哼笑了一聲,隻管拉著產品副總閒聊。

產品副總陪笑,總不能對另一位視而不見,又把譚仕章拉入話題。

譚仕章這才沒好再發作,他們三個副總邊說話邊向另一頭踱去。兄弟兩個身材都夠魁梧,譚仕章在左,譚皓陽在右,倆人把可憐的產品副總夾在中間,像個中間凹下去的啞鈴。

馮斂臣站在原地,等這撥領導的身影轉過走廊拐角,才獨自一人下了樓。

回到設計部,迎面卻一片昏暗幽靜,辦公區域的大燈已經關了,百葉窗拉得嚴嚴實實。

有午休習慣的人拖出工位自帶的折疊床,毯子眼罩一裹,基本都在躺著,不知哪個角落還傳出微弱鼾聲,氛圍很是催眠。個彆不想睡的,要麼對著電腦追劇,要麼趴在桌上玩手機。

馮斂臣表情平靜,他正要回工位,路過部長辦公室,見厚實的門開著一條細縫。

林詩茹正在裡面輕聲慢語地打電話,說的內容聽不清楚,隻是少有的疾言厲色。

她注意到門外有人,生硬地扔了句“就這樣”便掛斷了,一把把馮斂臣拉進辦公室——

“沒忍住,發了頓火。”

“怎麼了?”馮斂臣關心地問,“不會又跟誰PK了吧?”

“原料管理中心的孫誌豪,馮哥你認得吧,他們那兒的負責人。”林詩茹和他抱怨,“他居然說鑽石庫存不足了,連個八心八箭的都找不出來——鑽石!白鑽!培育的都沒了,鬼信?”

這麼好脾氣的人都差點爆粗口,對方不知搞了多大的幺蛾子。

馮斂臣拖來轉椅,坐到沙發對面聽她講。

還是關於“群英杯”比賽的事。

林詩茹向他解釋現在的情況:“咱們初賽選出的十張圖紙,已經都送工廠了,這批東西正趕著起版,今天汪師傅卻來找我要主石。我第一反應還挺納悶,問師傅說,你們需要石頭怎麼不去原料管理中心,反而來找設計部,我們這兒怎麼會有?聽他們講完才知道,原來是原料中心不肯給,孫誌豪說比賽是設計部辦的,需要用的東西,也該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馮斂臣聽完倒還鎮定,一時隻是沉吟。

但林詩茹生氣是有理由的,這顯然是對方在故意刁難,說不定還見人下菜碟。

兩人對珠寶首飾的設計

製作流程都不陌生,一般來說是這樣:設計圖紙、起版、倒模、執模、配石、鑲嵌以及拋光和電金℡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最後進行質檢,屬於設計師加工廠師傅共同的成果。

最開始的環節,設計師先用紙筆畫出草稿,再用繪圖軟件精細繪圖,做出成品圖紙。

接下來的工序,就是把圖紙送到工廠那邊,讓起版師傅做首飾金屬部分的原模母版。

傳統起版方法是按照圖紙,用925銀、白銅或者蠟雕的方式翻著模型,鉗,鋸,銼,焊,都屬於基本功,當然,現在技術進步了,也可以通過3D打印的方式,快速生成想要的母版。

而母版的好壞,即其美觀與否、精準與否,決定了鑄造出來的首飾能否精準反應設計師的想法,因此這一步也堪稱珠寶製作流程的關鍵環節,差以毫厘,可能就會完全失去味道。

個彆動手能力強的設計師自己懂得起版,乃至於可以自行負責後續的打磨和鑲嵌,好處是在過程中,可以借助手工技巧,靈活調整設計創意,使作品更完美,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更常見的情況,由於起版要求的技術含量高,難掌握,而且大公司內部分工明確,設計師不可既乾這又乾那,基本都會把圖紙送到工廠給師傅去做。

像譚氏集團下面的自有工廠,那些好的起版師傅,大部分有至少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但現在也是卡在這上面。老練的起版師傅不光需要圖紙,還需要提前拿到準備鑲嵌的所有石頭,以便能和母版不斷對照,確保後續鑲嵌嚴絲合縫,達到緊密契合的完美效果。

孫誌豪也不可能不懂。他卻跟林詩茹打太極,一會兒推說用於比賽的屬於設計師的個人作品,理論上不該動用公司庫存,一會兒又說他們部門突然需要大量材料,但是原料庫裡不巧就是沒有正好的鑽石和彩寶。報白鑽的隻給皓石,報南洋金珠隻給普通珍珠,愛要不要。

但怎麼可能真的沒有?集團的原料管理中心早就引入數字化管理係統,精品庫存和大貨分門彆類,都有詳細登記,設計師都可以在線查看,不少人還是先選好主石,再量身定做的。

哪怕沒有線上係統,單一個馮斂臣,他對集團現下的庫存情況——存量,種類,采購批次,不說如數家珍,至少基本沒有數不上來的。

這孫誌豪睜著眼說沒貨,還真是騙鬼,更完全不把林詩茹堂堂一個部長放在眼裡。

所以林詩茹不明白:“他刁難我們部門有什麼好處?難道能得到什麼特殊的享受?”

馮斂臣沒忍住,噗嗤一聲,正色坐回去,想了想說:“無非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是嗎?我沒跟這個孫誌豪打過交道,以前我在集團的時候,管原料中心的還不是他。”

“嗯,他是後來的,前年才入職,走的渠道還是通過王部長內推。”

“哪個王部長……采購部的那個王岩部長?”

“沒錯,我還記得,孫誌豪和他有一點遠房親戚關係。”!